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人物故事
主題
銀髮人的地方再生
107年12月,國發會借鏡日本經驗,啟動台灣版的地方創生戰略,將108年定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同時列出台灣134個有滅村危機的鄉鎮區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其中高雄市的旗山區就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積極進行社區營造的旗山區,在人口老化及外移的難題下,決定先從地方再生做起,而執行的主力就是地方上的長輩。他們努力創造服務與商品,希望為地方帶來亮點,一起和獨立特派員來看看他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社福弱勢
主題
公益變商機
農曆春節快到了,您是否為了安排過年期間的旅行傷透腦筋呢? 在宜蘭員山鄉的內城社區,這幾年經過社區協力,共同發展轉型,他們集結社區的鐵牛車,組成車隊,由村子裡的長者輪流排班,每天開著鐵牛車帶遊客走訪社區各個景點。一個原本只有1500多人的小村子,後來竟然創造出每個月高達一萬多人的遊客數。而且村民還達成共識,社區的經營所得,盈餘的20%必須回饋社區,用來照顧地方長輩,達成商業經營實現公益的理想。 另外還有一家原本從事醫療接送服務的公司,近幾年也跨足旅遊業,經營無障礙旅遊,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和親友或自行出遊。
藝術
主題
藝起翻轉
在桃園,有一群從事藝文工作的年輕人,他們在地方組成「桃園藝文陣線」,希望用藝術的方式來改變社區。他們連續四年舉辦「回桃看藝術節」的活動,每年都有不同的議題設定,用各種不同的創新模式去展現。 今年藝術節主題「封印解除」是以學生為主體,除了請業界導師協助學生創作,更想藉由年輕人實際參與社區的過程,讓藝術走入社區,用藝術的創新模式實現在地經營,留住年輕人。
土地環境
主題
咱的鄉,我的事
台灣從1993年開始推廣社區營造的行動與概念。二十幾年後,社區營造遍地開花,卻成效不一,是否真的能促進地方永續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在金門,有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年輕人,組成了「村落島嶼社區發展協會」,以志工的身分,帶動社區活力,甚至自掏腰包辦活動,活化閒置的公共空間。雖然滿腔熱忱,但他們卻也面臨到,村民對空間使用方式有著不少分歧的意見,讓我們一起到金門,觀察這一場青年返鄉做社區營造的機會與挑戰。
土地環境
主題
農村搞藝術
豬舍大變身 農村再生  農村美術館,你聽過了嗎? 講到美術館,都是一些登大雅之堂的空間,讓人覺得高高在上有點距離,但你聽過農村美術館嗎? 台南土溝是個小農村,十年前一群學生來這裡做社區營造的研究,卻從此離不了,他們和當地村民一起把豬舍大變身,改造成鄉情客廳、畫室和學堂,小小農村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藝術感,讓原本頹廢老化的農村一下子年輕起來,因為文化觀光帶來了遊客也帶來了工作機會,一些年輕人回鄉工作。政府說是十年內要花一千五百億,講了很久的農村再生條例,反而不及土溝村,花了十年經營出來的成果。
土地環境
主題
蝴蝶社區
社區營造一度變成拓展商機的手段,但這會不會本末倒置? 台東有人努力讓社造的歸社造,希望過得更精緻,而不是樣樣看有沒有錢來決定怎麼發展。 社區營造這幾年在台灣蔚為風潮, 許多社區因此發展出在地的特色,甚至找出產業商機,不過社區營造的目的是要吸引觀光客、創造商機還是給居民更好的生活品質呢?有十多年社區營造經驗的台東龍田蝴蝶社區的居­民們發現,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大家往往為了創造商機卻忘記社區真正的價值是讓居民的生活品質提升,而這種生活的幸福感需要很多好壞經驗的累積才能體會得到。
政治經濟
主題
里長CEO革命
五都選舉,不只選市長市議員,也要選里長。 您認識你們家的里長伯嗎? 在過去傳統的年代,里長這個角色,就如同土地公,對所在地的人事物都要瞭若指掌。不過,到了工商時代,社區環境的千變萬化,里長也必須以經營社區的概念,擔負起社區建設CEO的角色 …
土地環境
主題
大雁起飛
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因為減少內鬨,積極合作,爭取政府建設基金,引進社區營造專家,發展出陶藝,民宿和有機農業,產業興盛的美好成果,令人驚奇與羨慕。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 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 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