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舊鞋救命深入非洲,如何為當地帶來改變的契機?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說起舊鞋救命,相信很多台灣人並不陌生。來自台灣的團體和愛心,送舊鞋到非洲之外,也在當地進行醫療和衛教工作。他們發現,日常生活沒有乾淨的水來清潔和飲用,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又發展了活水計畫,在學校和村莊建造水井,10年來,已經在非洲12個國家推行。送愛到到非洲 舊鞋如何救命? 「舊鞋救命」物資募集,已經進入第10個年頭,在台灣各地獲得民眾熱烈響應。而這項計畫的關鍵人物就是楊右任。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說明計畫源起,他的岳父是一名加拿大傳教士,在他服務的學校裡面,孩子們因為被沙蚤感染,導致雙腳潰爛。一開始,是由他的岳父買鞋子給孩子們,但當然不夠,所以後來楊右任在台灣知道這個消息,就募集了很多台灣人的鞋子,送到非洲去。 台灣人對於沙蚤相當陌生,這是一種生存在土壤中的節肢動物,也會寄生在人類的皮膚上。輕則搔癢疼痛,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觀察,人一旦被沙蚤感染,就不能工作了,因為他們的腳、手都變形了。而且因為他們不能走路,有時這是非常丟臉的,人們會躲起來。對小孩子來說,當他們上學時,有些人會感到羞恥。因此,在學校期間,他們無法專注於學業。 捐贈物資需慎選!避免造成社福團體財務負擔 這一天,達觀國中的生命之光社團前來伯利恆倉庫擔任志工,為物資進行分類和篩選。鞋子除了耐用度之外,包覆性是否足夠來防止沙蚤,是最重要的考量。 達觀國中學生傅品甄認為,壞掉發霉的鞋子、脫鞋並不適合捐贈,因為他們需要保護腳,而拖鞋無法將腳全部包起來,還是會造成感染的風險。 當地需要的物資包含A4尺寸的包包、包覆性鞋子和輕薄衣物,但是仍有一些不符需求或是不堪使用的物資,反而造成處理上的負擔。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坦言,目前需要花非常多的經費在處理垃圾。會造成垃圾的原因,是因為民眾的鞋子放在鞋櫃裡面好幾年都沒有穿,看起來雖然沒問題,但他寄到倉庫之後,工作人員檢查時,一摸一捏就碎掉,這個就只能當垃圾來處理。 從送舊鞋到蓋水井 社區議題在非洲如何執行?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舊鞋救命深入非洲村莊,發現當地人不但要走很遠才能取水,人和動物共用同一個水源,水質狀況惡劣之外,還有另一個隱憂。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發現,對年輕女孩來說,在夜間取水是非常危險的。即使是成年女性,他去兩三公里外取水,過程很勞累,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為了傳遞一杯乾淨的水,舊鞋救命展開活水計畫,在非洲多地建造水井。不但減少了疾病的發生,也讓人們省下更多時間,才能外出工作和上學。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NGO組織進入非洲,舊鞋救命不是以主導者自居,而是選擇與當地人共同合作。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期盼,最終要把這個棒子交到當地人的手上,也就是永續性的議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跟當地很多的人、機構、村民去合作。這有可能會降低執行的速度,而且有可能讓事情更加複雜化。舊鞋救命和當地一位法國社會企業家合作,挖鑿人工湖,透過數道人工湖和石頭過濾,最後流到集水壩儲存。這種天然的集水方式,不只為當地人提供了畜牧和農耕用水,也滋養了乾涸的沙漠之地。楊右任說明,當這個湖的水流到另外一個湖,就會開始有生態的衍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恢復一個自然的生態,這才是最終的目標。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最後展開了社區發展的議題,不同文化在這裡交錯與合作,只為了翻轉非洲偏鄉的可能性。
專欄
身障者社會企業,開啟創新商業模式
當科技產業遇上身障族群,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想像?台灣有家社會企業,為身障人士的就業問題,進行了數年的田野調查和商業模式的尋找,最後找到了創新且成功的商業模式。他們提供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機會。以多元、公平、共融為核心價值,在企業獲利之外,更思考社會意義。 為身障族群成立的社會企業 如何解決身障者就業問題? 2007年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公司。2年後,走向以科技創新,解決身障者就業的社會企業。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我們進行田野調查之後,發現M型化的狀況很嚴重。進不了企業,又進不了庇護工場的這一群人,非常適合用社會企業的方式。同時間我們也在找,科技產業裡面有沒有一些身障就業的機會可以被創造出來。」 BIM建築資訊模型,是以資訊技術來管理建築,從設計、施工到後端的營運維護。BIM工程師必須具備結構、機電等專業知識,這麼複雜的工作,要如何與身障就業連結?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單一的事項讓他做,他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們會把這樣的工作流程稍微做一些拆解。」 將工作內容分拆成結構、機電、排水等項目,每個小組都有專門的負責內容。(圖/獨立特派員) 完善配套措施打造無障礙空間 創造公平共融的職場 要成為這裡的一員,不一定具備相關背景,但是要經過5個月培訓,採訓用合一,通過率大約3到4成。BIM事業部建築工程師傅漢隆說:「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有軟體的操作。因為這個軟體也是我們從來沒有碰過的,一個禮拜左右就會跳下一堂課,所以那時候進度跟得很辛苦,壓力很大,甚至想要放棄。」 職訓期間,導入諮商師和主管輔導的機制,提供員工心理和工作上的支持。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鼓勵大家能夠把自己的需求或困難點,去跟同伴或是主管討論,因為這樣彼此才會知道說,怎麼樣可以來協助你。」 公司裡的走道是非常寬敞的,當初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能讓兩台輪椅同時通過。(圖/獨立特派員) 除此之外,一旦遇到火災,輪椅族該如何逃生,也在消防演練的規劃中。身障者就業問題,提供的不僅僅是工作機會和無障礙設施,這裡打造的,是一個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它不是一個齊頭式的平等,它是立足式的平等,所以當這些東西給他之後,大家可以公平地在職場上發揮潛能是很重要的。」 社會對於無障礙普遍還停留在硬體設施,卻忽略個別化的需求有所不同。對於上肢無力的輪椅族來說,他們無法自行從輪椅移到馬桶上,萬一跌倒,甚至連求救鈴都按不到。(圖/獨立特派員) 公司內從無障礙的基礎建設,到職場協助員這類更細膩的配置,是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職能治療師能針對職務再設計進行評估,包括提供升降桌、軌跡滑鼠、打字輔具等,加上改善環境,來降低身體的不便,建置一個更公平的工作場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人力配置,雖然會被企業視為更高的成本,但他們卻認為,長遠來看,這是人才的永續之道。 在職能治療師的建議下,有了這間減壓室,降低輪椅族褥瘡的風險。(圖/獨立特派員) 辦的不只是活動!在共融運動會中相互理解 不到百人的公司,45%是身障員工。要如何舉辦一場跨越不同障別,以及一般人都能參加的運動會呢?人才發展部資深人資專員洪盈琇說:「會因應大家不同的狀況去做一些不同的輔具,但後來發現,直接邀請他們來做這些測試,或是直接詢問他們,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規則設計上,也讓身障者可以在競技活動中,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舉辦的不只是活動,而是增進彼此的理解。(圖/若水國際) BIM事業部機電工程師阿龍說:「大家參與的狀況看起來,也可以更加了解到,原來身邊的身障夥伴,他們的狀況是怎麼樣,也更有一個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的同理心。」 參與活動、溝通討論,是公司文化,也是相互共融的進程。對經歷受傷、復原再次踏入社會的身障族群來說,有其正面意義。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是每一個人所值得擁有的,當企業有不同的看見與實踐,就是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力量。 婁雅君 / 採訪報導袁宏書 / 攝影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