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無勞工專責單位,可能存在那些問題?

分享文章

隨著年底選舉的逼近,公共事務也備受關注。最近嘉義市的小黨還有勞工團體對嘉義市政府提出了呼籲,要求設立勞工專責單位。目前台灣各個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的設置,除了最北端的基隆,嘉義市是西部縣市唯一一個沒有設置勞工專責單位的縣市,將勞工業務設置在社會處下。雖然說依照轄區內的狀況設置不同的行政單位,是地方政府的職權與規劃,不過隨著產業多元發展,相關的勞工業務及法規已經越來越複雜,處理勞工事務的量能及專業度,需要地方政府及早思考因應,才能保障勞工權益。

晚間七點,陳政國抵達嘉義高鐵站,剛從通勤地點下班回來。在中華電信轉投資公司神腦國際擔任企業工會理事長的他,三年多前遭資方以縮編為由,結束原本工作的嘉義業務單位。而在和同事分別被調到台中、高雄等地後,也開啟了與資方的拉鋸。

「第一次調解的狀況其實比較不清楚,所以只選擇了單一人調解委員,並非調解委員會。」陳政國說,原本希望能透過調解爭取更多相關補助,只可惜最終幾乎沒有達成任何成效。

調職後,陳政國增加了開車往返高鐵站的通勤成本,對比公司現有提供的交通補助,他表示依舊明顯入不敷出。不過即便調解結果差強人意,陳政國跟同事還是開啟了長途通勤。只是在接受職務調動後,部分同事又與資方發生爭議,於是只好再次進行調解。

「第二次的調解是選擇調解委員會,調解出來的結果也比第一次更好,可是問題在於調解完以後,公司根本不執行。」對此陳政國特地打電話至市府社會處詢問,得到的答案卻是毫無辦法管理,也讓備感無奈。

陳政國與同事多次與資方進行調解,卻都無法獲得實質效益,讓他備感無奈。(圖/獨立特派員)

嘉義縣市兩樣情,專責單位備受質疑

打開嘉義市政府網頁,在一級局處名單中,看不到勞工專責單位,進入社會處,在業務職掌中才看到兩個勞工業務科別。目前台灣西部縣市中,除了南投縣採用社會及勞動處並行之外,只有最北端的基隆市以及嘉義市將勞工業務放在社會處底下。

今年五月,嘉義市的小黨以及勞工團體呼籲市府應該設立勞工專責單位。神腦國際企業工會理事長陳政國說明,由於社會處具備許多部門,並非專責處理勞工事務,因此倘若發生嚴重勞資爭議,很可能無法主動介入協助。

相較於嘉義市,緊鄰在旁的嘉義縣則在2020年11月便做出組織改造,將勞工業務從社會局獨立出來,由專責的勞工暨青年發展處接手。不過對於縣府設置勞工專責單位,監督單位也並非沒有質疑。

嘉義縣議會議員何子凡表示,組織改造在某些程度上或許為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不過是為因應產業轉型成立的組織。真正要判定是否具備實質效益的標準,重點還是在於政府是否願意成為勞工後盾,能透過積極執法、裁罰來維護勞工權益。

嘉義縣於2020年11月做出組織改造,設立勞工專責單位。(圖/獨立特派員)

嘉義縣勞動需求逐日上升,勞青處辦理活動協助就業

在議會的質疑聲中,嘉義縣轄內幾個大型工業區開始積極招商。主要招募精密機械產業進駐的大埔美園區,是嘉義縣這幾年積極推動的產業項目之一,隨著廠商進駐,人力仲介招牌、徵人布條也成為園區風景。

嘉義縣勞工暨青年發展處處長陳奕翰告訴《獨立特派員》,近幾年嘉義縣有很多大型投資,而相關產業進駐到嘉義縣之後,嘉義縣轉型就會需要更大量的勞動人口,也因此決定成立一個專責處理勞工事務的單位。

而除了一般的勞工業務外,嘉義縣勞工暨青年發展處也透過辦理徵才活動等業務,吸引現有的青壯勞動人口以及青年回流,也在增加勞動力的同時量身設計職訓內容,幫助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勞工快速上手。

陳奕翰表示,未來嘉義縣勞青處也計畫設置髮人才服務據點,透過職務再設計的方式協助年長者改善流程,讓工作能更加順利。

隨著廠商進駐,嘉義縣的勞工需求也隨之上升。(圖/獨立特派員)

嘉義市政府局處滿編,專責單位設立遙遙無期

為因應縣內未來的產業勞動人口需求,嘉義縣勞青處將老中青三代,都納入勞動力的規劃中。除了產業勞工之外,對於身心障礙者、新住民、二度就業婦女等特殊族群也提供技職訓練專班。

勞動人口的吸納、參與率的提升,各種勞動競爭的改變也反映在政府部門評比上。嘉義縣勞工暨青年發展處處長陳奕翰表示,根據民調顯示,於經濟與就業面向,嘉義縣民對於政府的滿意度是全國第二,而勞動部給予的考評也一次從去年的墊底上升至第五名,算是跌破了其他縣市勞動部門的眼鏡。

相較於嘉義縣的組織改造,目前民間對於嘉義市設立勞工專責單位的呼籲,嘉義市政府以書面回覆表示,目前市府有20個局處已經滿編,因此無法增設。不過時代力量嘉義黨部執行長王浩質疑,以總編制而言嘉義市與嘉義縣皆為滿編20局處,但嘉義縣卻能設立專責單位,只能顯示出勞工主責單位並不在政府施政的考量當中。

「我非常印象非常深,當時市府只回答了一句話,那你只能去告他而已。」回想起求助市府得到的答案,身為嘉義市勞工的陳政國仍然印象深刻,面對無解的勞資糾紛,只能期許專責單位盡早成立,以改變嘉義市的勞工處境。

(※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