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無後顧之憂,遺囑信託如何規劃?【獨立特派員】

分享文章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需要照顧的失智失能者快速增加,家庭照顧者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老老相依、沒有子女的家庭,當照顧的一方可能會比失智或失能者早離世的時候,可能都需要提早安排,才能確保留下的被照顧者能夠好好地生活、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老後生活若想要能無後顧之憂,現在開始就需要更周全的規劃。

「慢慢發現她很會掉鑰匙、掉皮包,很多東西出門之後就找不回來,而且頻率也越來越高,最近幾乎每個禮拜都在掉。」談及自己太太的情況,蘇奕璋先生露出些許傷感之情。

蘇奕璋先生與太太結婚三十年,兩人的人生路途一路皆不平順,年輕時的蘇奕璋因遺傳性疾病導致身體不好。而蘇太太,年輕時曾經是藥學主管和口譯專家,近年來開始出現方向判斷困難現象,且漸趨頻繁。

在蘇先生感到奇怪之際,他替太太安排相關檢查,檢查報告結果顯示蘇太太因血液流通不完全導致部分腦部開始萎縮,後續也因藥物作用和病程轉變,使得蘇奕璋先生只能將太太長期安置在家中,並請治療師與看護至住家協助治療。

面對千變萬化的人生,蘇奕璋開始思考未來要如何安排才能安心。雖然年輕時在教會就學習過撰寫遺囑,但複雜的財產分配以及後續託付等問題,仍讓蘇奕璋先生煩惱不已。

蘇奕璋先生因為太太出現失智症狀,因而開始思考未來安排事宜。(圖/獨立特派員)

後事安排繁絮複雜,穩固資產成為關鍵

對於相關繁複現實的問題,有協助經驗的專業人士認為,若要處理妥當需要花費一定數量的時間與代價,但絕對並非無解。而關鍵則在於連結資源、早做預備。

至於信託,專家說明並非所有問題的個管師。信託公會訓推組長鐘淑貞表示,以長照2.0為例,個管師的負責項目只有評估被照顧者的生活需求,並無法如日本「專家監護人」職務一樣,評估被照顧者一個月所需費用為多少。

因此對於未來安排,蘇奕璋先生得先思考需求、未來期待蘇太太什麼樣的生活,並把資產穩住、防止被提領,再來看選擇信託有多少的效益,以及個人資產規模和各銀行合作條件。

鐘淑貞直言,整個機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住自己一生累積起來的財富。除了確保能夠擁有足夠的金額可以完成規劃及穩定支付,也能保證後續社會福利制度的協助不會出現斷檔。

信託公會訓推組鐘淑貞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穩固資產,才能確保後續支付與協助能夠順利進行。(圖/獨立特派員)

信託服務需要執行者協助,尋找未來監護人不可馬虎

而在做好決定之後,接著就需完成有效法律文件。而另一位和蘇奕璋先生有相似處境的社工謝敏蘭認為,由於自身周遭還有可信賴的家人及宗教牧師,因此無需考慮使用信託服務,藉由自身完成具法律效力的遺囑,委託後人執行相關事宜即可。

謝敏蘭說,將內容於遺囑內交代清楚,後續別人在協助時才能較無爭議。而處理完相關事務的自己如今已毫無牽掛,可以安心度過人生最後路途,還與他人形成社群,與失智的先生協助其他失智者家庭。

相較於社工謝敏蘭的順利進行,為了使安排更有效能,蘇奕璋先生也決定,處理至一個階段後找來律師,請教關於繼承與信託的相關內容。律師吳孟玲表示,由於相關服務需要執行者來協助被照顧者進行支付、處理等工作,因此建議蘇先生盡快為失智中度太太找好未來監護人。

而至於惱人的土地持分要鑑價,律師吳孟玲則說明雖可透過捐贈國家方式,使自身後續不必再繳稅,但在捐贈之前的稅仍需繳納。

 社工謝敏蘭在處理完相關事宜後放心參與社群,與先生一同協助其他失智者家庭。(圖/獨立特派員)

金研院開辦培訓課程,培育人員協助處理問題

不只蘇奕璋先生困擾,未來有類似需求的人也越來越多。於現今制度下,長照個管未必有財經背景,而財經背景的未必熟長照,面對逐漸出現的社會鴻溝與需要,台灣金融研訓院也開辦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培訓課程,培育了解長照制度的金融規劃顧問師,協助高齡民眾處理相關問題。

除了新的機制和專業人員協助,民眾也得盡早學習何謂信託監察人、意定監護人,以及盡早了解身邊誰是可信任、有能力及意願處理之人,才能及時啟動機制調度資源,在避免被吃錢的狀況下使親屬爭議降至最低。

避免由法院挑選監護人、社會局代理個案情況,學好超高齡社會,人人必學的課題,才能安享晚年人生。

(※ 周傳久 鄭仲宏/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