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不再單打獨鬥,組成聯盟更強大。新生代農民如何團結突圍?

分享文章

台灣受到土地政策與自然環境影響,形成以小農為主的經濟型態。過去,為數眾多的小農,大都各自尋找生存之道。可是這幾年在青農返鄉潮,和有心人士的推動下,小農開始打破疆界,組成聯盟,一起拓展市場。期盼這樣的轉變,能為台灣農業市場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從單打獨鬥走向團結突圍 新小農聯盟時代來臨

原本在中國經商的龔哲敬,2015年回到台灣,因緣際會,踏入農業,開始種稻。

宜蘭小農龔哲敬分享,宜蘭員山這幾年下來,已經聚集了超過兩百位的夥伴,種植面積也超過100公頃。這當中有來自世界各地,各個職業的人。大多數的小農夥伴,在進場的時候,沒有得到完整的陪伴培訓的系統,導致想要守護環境,卻無法有效生產高產量跟好品質的稻米。

堅守理念,持續耕耘,許多小農們,隱藏在台灣角落,獨步前行。同樣是落腳宜蘭,鄭守廷養殖的莫瑞鱈魚,是澳洲四大國寶魚之首,耗費十年,才有如今的規模。

莫瑞鱈魚養殖業者鄭守廷對養魚有著很深的執著和堅持,他進一步解釋,不用藥養殖,沒什麼高深學問,就是長大得比較慢,養得比較久,育成率比較差,從商業角度來看,不符合經濟效益。

鄭守廷表示,前幾年收入非常不理想,但因為不求快,慢慢養,所以魚的肉質就會比較結實,口感比較好。再來是養殖過程一直投放鹽巴,所以牠的滲透壓調節非常好,也不會出現淡水魚會有的土味、飼料的味道。

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照顧莫瑞鱈魚,總數從幾隻到現在一、兩萬隻,台灣也成了澳洲以外,第二個規模性養殖的國家。

宜蘭有著為數眾多的青農,如何團結合作是他們的首要課題。

從商業模式切入 農產平台為小農提升品牌曝光度

當了26年美食記者的高靜玉,被鄭守廷愛魚的執著打動,想幫忙做市場推廣。

資深媒體人高靜玉分享創辦小農物產平台的初衷,因為高靜玉去產地採訪的時候發現很多不公平或者農民不曉得可以賣給誰,再不然就是產量極有限,可能來不及讓大家知道,就不夠賣了或賣不出去。所以那時候開始醞釀,是不是要找一個大家能看得到小農的地方,一次做到位,讓所有人聚焦在這群農民身上。

養雞場老闆娘李純菁坦言,小農賣自己的農產品都很厲害,可是當全部人要集結起來的時候,就需要很長的磨合。需要有懂商業模式的人來說服農民,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農民每個人都是老闆,都很有想法,會覺得為什麼要聽對方的。

打破既定思維,四、五年前,資深媒體人高靜玉破天荒在百貨公司舉辦小農展,從認識食材、產地等主題出發,成為台灣第一個主題農產展。這場小農展一炮而紅,創下驚人銷售紀錄,也改寫小農產品在百貨公司賣不動的刻板印象。

目前小農展,每年固定舉辦兩次,高靜玉也為此創設了一個平台。

行銷方式多元 健全當地農業環境

和高靜玉一樣,想把單打獨鬥的小農,化整為零,青農陪伴師龔哲敬,與合夥人吳紹文,積極串連宜蘭在地小農。

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吳紹文分析,友善耕作的市場要更大的時候,應該就是要慢慢有競爭力,因為大家的時間就是金錢,有辦法去一個地方買齊所有農產品,就不用去超市,台灣那麼小,應該是有條件做到。

原本是種稻米、蔬菜的小農,吳紹文和龔哲敬轉換角色,從小農變統籌,以聯盟的概念,發揮集體力量,推廣宜蘭農產品。

吳紹文表示,台灣目前還沒有針對一個縣的農產品選物跟販售。例如:霧峰農會的酒很好;玉里農會的米很好;三星農會的蔥、上將梨很好。農會很努力推地方農產品,農民就會因此獲得好的待遇,但比較少看到是以一個縣來做農產品的品牌跟推廣,因此這也是小農們現在要努力的方向。

打破各自藩籬,組成聯盟,向外拓展,逐漸變成趨勢。團結就是力量,加上青農返鄉的推波助瀾,四散的小農們,正邁開新步伐,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林佳慧 許中熹/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