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燈節選在士林舉辦,讓夜市商圈又湧現了滿滿的人潮。台北市政府希望能夠透過每年燈節所創造的400萬人潮,藉此活絡帶動已經出現嚴重倒店潮的士林商圈。而雖然燈節成功為士林夜市帶進了百萬觀光客,不過這10天的熱潮能不能延續,重現當年的盛況,攤商們必須拿出更實際的行動。
「平常生意更加慘淡,今天禮拜日還可以看到些許人潮,平日都已經沒有什麼遊客了。」士林夜市攤商林媽媽直言。
假日時街上人車稀稀落落,實在很難相信這是2022年初,台北知名商圈士林夜市的狀況。以往最熱鬧的精華區文林路,掛出整排招租廣告,整個商圈冷冷清清。原本店面加攤商有2700多家,現在剩2400多家,生意呈雪崩式大跌,平均營收只剩2、3成。
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理事長蘇文山告訴《獨立特派員》,近年來的衝擊對士林夜市影響十分巨大。當團客銳減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走下坡,到了109年疫情爆發時,更讓遊客人數跌落谷底。
近年士林夜市爆發大量退租潮,商圈面臨經濟危機。(圖/獨立特派員)
曾經紅極一時的士林夜市為何淪落至此?
士林夜市過往太倚賴國外觀光客,新冠疫情爆發,生意一落千丈。別的夜市和觀光景點當疫情趨緩,立刻就湧現了許多悶壞了的民眾。而士林夜市至今依舊冷清,最主要原因就是形象太差。
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理事長蘇文山分析,當觀光客一窩蜂進來後,導致整個夜市就變調。當業者面對的是附近居民與學生,會抱持著做回頭客的心態,因此東西不僅會好,在價格與份量上也會相較合理。可是一旦面對的是國外觀光客時,業者心態就會產生偏差,將顧客的消費行為認作是一次性消費,進而抱持不正確的心態營業。士林夜市的沒落,可以說是10幾年來攤商的自作自受。
士林夜市水果攤之前經常傳出消費爭議。為了搶賺快錢,部分業者不顧品質,讓消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蘇文山從小在這個地方長大,他說士林夜市最早是從戲院,由幾條小巷聚集了攤商發展起來,以學生為主要消費族群。當時的小吃好吃,價格又便宜,現今士林夜市若想翻轉得需重新定位。
部分業者惡意抬價、不顧品質,使得觀光客逐漸對商圈失去信任。(示意圖,非當事業者/獨立特派員)
寧夏夜市走出屬於自己的環保永續路
在台北大同區的寧夏夜市,短短300公尺就有180個攤位,之前曾榮獲台北夜市之最票選第一名,被公認是最有魅力的夜市。和士林夜市很大不同,這裡每一個攤販都領有營業許可證。
寧夏夜市觀光協會榮譽理事長林定國認為,流動攤商之所以敢坑殺觀光客的原因,就在於消費者無法找到實質的店家資訊,倘若店家皆擁有可查詢的營業證件,業者自然也不敢做出類似的舉動。
此外,林定國也指出,大部分夜市都強調於「觀光夜市」、「花園夜市」等商業形式上,唯獨寧夏夜市自23年前就開始強調自身為環保夜市。寧夏夜市與其他夜市的最大相異之處在於,攤商們對於運營的想法有所不同,認為要朝對的方向發展,商圈才能永續發展、代代相傳。
寧夏夜市曾是網友票選台北最佳夜市,每日人潮絡繹不絕。(圖/獨立特派員)
創新加上組織凝聚力 寧夏夜市成功翻轉困境
擁有快70年歷史的老夜市,其實之前也曾沒落。20多年前因為髒亂、欠缺管理,引起地方居民抗議,整個夜市幾乎快做不下去。所幸當時大夥都有共識一起推動轉型,將組織重整,努力改變形象轉型後的寧夏夜市,成為了全台最早使用油脂截留設施、最早推動垃圾減量與禁菸,也是第一個採用行動支付的夜市。11年前他們還創新,以辦桌方式「千歲宴」呈現夜市美食。一道道小吃美食上菜,現點現做,不用大排長龍,即可吃到寧夏老字號的人氣美食。
「我們夜市歷史很久,自195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林定國回憶過往說道,當時他們不斷思考,要如何發掘這些夜市中的老攤販與老菜色,幫助消費者建立對於商圈的信心。但因為沒有人看好千歲宴能夠舉辦成功,當時只好去遊說老攤販、老幹部一同協助。
相較其他夜市單打獨鬥,現今寧夏夜市組織的凝聚力很強。每個禮拜年輕二代固定開會,許多創新想法、腦力激盪,大家以企業化的方式經營夜市。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藉由團體戰的方式一同度過。」寧夏夜市攤商陳彥同提及,攤商可以藉由他們的一些產品,以網路或是實體通路的方式,讓自己在疫情的時候也能有一些收入。如何透過不同策略,因應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時下重要的課題。
寧夏夜市獨特以「辦桌」形式,成功為夜市帶來新商機。(圖/獨立特派員)
夜市生存戰 留住消費者的心是關鍵
談到對於未來的期許,寧夏夜市攤商蘇武賢認為,寧夏夜市一直不斷地在進步,他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台北夜市中的先驅,將許多成功的經驗,複製給周遭的其他夜市,帶動夜市與夜市之間的共同成長。一旦夜市有所進步,整個地方區域便能跟著進步。
寧夏夜市每攤都有營業許可證,少了只想賺快錢的流動攤販,大家有心共同提升夜市形象。重新塑造形象,沉寂多時的士林夜市,要如何轉化蛻變,就在能否共同整合,一起努力尋回消費者支持。
(※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