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蘊藏的漁礦油氣資源與新航道,不僅引來強權大國爭相開拓,也讓北極圈的地緣政治產生劇烈變化,在經濟開發與氣候變遷的夾擊下,北極更面臨永凍土鬆動的危機。面對生態威脅,北極圈的地方居民和研究學者,都致力找尋保護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北極圈邊境政治動盪 人民以藝術宣示民主
挪威小鎮希爾克內斯(Kirkenes)是北極航道重要的中繼港,也是挪威與俄羅斯的邊境,兩邊人民一度往來相當密切,但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接連爆發,歐盟各國開始對俄羅斯祭出制裁,希爾克內斯與俄羅斯的官方交流全部停止,兩邊人民往來也有許多限制。
挪威希爾克內斯市俄羅斯籍居民高曼(Evgeny Goman),在獨立的藝術組織工作,他說挪威人彼此間的強大信任,為他帶來很大的震撼,而繼續透過與俄羅斯藝術家的交流,才能彰顯民主的意義。
高曼說:「身為一個在俄羅斯出生的挪威居民,我認為自己像是一個反帝國、反殖民的和平大使,而且告訴大家,有很多俄羅斯人是不支持蒲亭的。」
用藝術作為政治壓迫的反動,北極圈內的原住民薩米人最能感同身受。薩米人是目前歐盟僅存的遊牧民族,過去他們在北極圈內過著沒有國界,自給自足的生活,然而北歐各國的同化政策,讓他們飽受歧視與傷害。
「我曾被打、被懲罰,只因我是薩米人。」挪威傳奇的薩米藝術家漢斯(Hans Ragnar Mathisen),致力爭取薩米人權益,經過畢生奮鬥,薩米人已不再像漢斯小時候處境艱困,現在他們有自己的自治領域,許多人也以身為薩米人為榮。
人類與自然能否共生?北極圈國家致力永續發展
誰有權支配北極圈蘊藏豐富的漁礦油氣資源?生態脆弱的北極能否以最大幅度保存,最低比例經濟開發?根據《斯瓦巴爾條約》和《聯合國海洋公約》,北極冰洋外圍國家有岸邊200浬的專屬經濟權,各項科學研究和新產業模式,都希望找到北極永續的平衡點。
挪威鮭魚養殖場Nordlaks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鮭魚離岸養殖魚場,其執行長Eirik Nikolaisen表示,這麼做是因為峽灣已經沒有位置了,必須離開海岸線,而離岸魚場的作法可以探索新的地區,並增加鮭魚的產量。
Eirik Nikolaisen提到,挪威所有的能源都是水力和風力等綠色能源,這個平台的電力就是陸上運送過來的,且所在區域屬於傳統的捕魚區,所以也與傳統漁民共生。讓鮭魚健康成長之外,也使用再生能源,希望翻轉傳統養殖業。
北極圈不只帶給人類豐富的資源,還有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享用不盡的美景地貌,當全球暖化挑戰來襲,人們發現北極圈可能是塊移居開發的處女地,但相關國土規劃資訊卻一片空白。
台灣留學生王湘鄉畢業後留了下來,碩士論文就是做冷岸群島的研究,現在則成了挪威奧斯陸建築學院景觀系的講師,也和學校老師們一起參與極圈小鎮瓦爾多市淨零減碳的溫室計畫。
奧斯陸建築學院建築系教授Tine Hegli表示,針對溫室,社區居民有強烈的參與意識,他們想要能夠自給自足,可以自己栽培食物,種植對生態環境無害有機的食品,因為平常要把食物送來這個偏遠的小鎮要價不菲。
全球暖化永凍土鬆動 北極如何面對安全危機?
挪威政府選定冷岸群島是全世界最安全、最適合保存種子的地方,2009年在此正式啟用世界種子庫,全世界包括台灣的植物種原都遠道送來這裡存放。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萬中選一的極圈全球種子庫竟然會漏水。
漏水的元兇就是永凍土。冷岸群島博物館研究員Jonatan Svensson說明,永凍層融化比預期快,所以隧道產生漏水現象。冷岸群島LPO建築事務所的Lilli Wickström則提到,氣候變遷後永凍土開始鬆動,建物都出現移動的問題。
不只危及建物安全,永凍土融化鬆動後,釋放長年冰封的氣體及細菌、病毒,才是科學家們最擔心的致命危機。冷岸群島上有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團隊,積極研究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台灣也有跨領域整合的團隊,前進北極貢獻心力。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郭陳澔解釋,利用CCUS碳封存技術,可讓有害氣體變成礦石,就不會溢出。他也期望,2023年能即時監測並傳輸當地的永凍土、溫度、季節及二氧化碳的變化。
這條冰與火,各國角力與氣候變遷相互衝撞的北極航道,雖有著貪婪與衝突的歷史,卻也激起人們保育與保護的強烈渴望。在這片我們失去太多,仍知道太少的極地上,北極航道將帶領人類航向何方,敬畏與謙卑地聆聽大地母親的訊息,或許才能找到方向。
(※陳廷宇 羅盛達 王湘鄉/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