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之後,世界局勢將如何變化?

分享文章

10月16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格外受到關注。除了習近平將更為集權之外,哪些人會進入最高領導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更引發多方猜測。在二十大的工作報告中,奠定了中國未來5年在內政、外交,和兩岸關係的方向,而美中對抗的態勢,也牽動著世界局勢和台海安全。

中共二十大之後 習近平將手握更大權力?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在中美抗衡的主旋律中,二十大的人事布局,格外引起世界關注。習近平的地位是否穩固,外界有不同的揣測。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觀察,二十大之後,將全力強化習近平在黨內的核心跟地位,及共產黨對一切事物的掌控,為確立這兩項,也一定會放進二十大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習近平的地位,只會更鞏固與強化。

新一屆領導班子將在二十大閉幕後的第一次工作會議中產生,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今(2022)年從9671萬名共產黨黨員中,選出2296名二十大代表。參照十九大,當時選出204名中央委員、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最後產生7名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也就是中共的最高權力核心。

張五岳認為,外界過度關注哪些人入常,更應該關注的是,當中是否有培養接班人的人事布局,讓其有足夠時間歷練黨政軍二把手的位置,習近平才有可能在2027年交棒,開創新的政治局面。

香港01提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致詞。(圖/獨立特派員)

中國對台步步進逼 美國政策態度為何?

習近平在二十大宣布:「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份子及其分裂活動。」表明逐步統一台灣的決心,並拒絕「外部勢力」介入。

今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共軍在台周邊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台海衝突急遽升溫。2019年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今年國務院又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國對台灣的統一進程,步步進逼。

若中共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出兵?美國總統拜登在媒體前4次談話,一次比一次明確,白宮也一次又一次地出面澄清。台灣安全攸關美國戰略利益,美國對台政策,是否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

對此,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分析,過去美國會說「不支持台獨」,但現在是「不鼓勵台獨」,英文用字的微妙變化,好像代表著美國政策變得寬鬆。戰略模糊政策的帽子,美國應該沒有丟棄,但陳述的內涵明顯有更清晰的趨勢。

張五岳認為,中共期待在2049年以前能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以中南海的戰略佈局來看,中美對抗將是長達二、三十年的過程,在2049年之前,北京也在盤算著美中之間的武力變化。

疫情嚴峻,中國實施清零封控政策,民眾進行核酸檢測。(圖/獨立特派員)

疫情封控、取消主席連任限制 影響中國內部穩定?

嚴格的清零和封控政策,在社會和經濟面都造成嚴重打擊。根據美國商會5月發布的調查,52%的美國企業已經延遲投資中國計畫或開始減資。台經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也表示,許多在中國的外商、台商、陸企都考慮要將產業供應鏈轉移到海外。

內有清零政策的衝擊,外有科技戰圍堵以及歐美需求下降,導致中國出口減少等多重挑戰。經濟穩定與否,向來牽動著中國內部的穩定。

在政治方面,中國在2018年3月第13屆人大,通過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外界認為中國在經濟開放之餘,政治卻在開倒車。

李大中分析,有別於川普時代的單邊主義,拜登政府以多邊結盟的方式,對中國進行圍堵。針對美國的舉動,習近平在二十大表態,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毫不動搖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

陳華昇認為,中國過去希望能在2028或2030年超過美國的經濟總量,但速度可能會延緩至少5到10年,甚至15年,美中將持續對抗。張五岳則分析,兩岸關係與中國發展,高度受國際社會因素、國內因素和雙邊因素變遷的制約,誰能夠因應內外挑戰有序的面對未來,才是關鍵。

中共二十大之後,美中的競爭態勢將持續升高;世界的分歧,將持續進行下去。如何控管風險,將是全世界的挑戰。


(記者/婁雅君 鄭凱文 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