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銀彈飛!金錢如何築起選舉的高牆?

分享文章

九合一大選將近,各地參選人皆邁入全力衝刺階段,然而舉辦競選活動的同時,也考驗了參選人的手中是否握有足夠「銀彈」,甚至為了獲得選舉的「入場劵」,參選直轄市議員得先繳納保證金20萬、縣議員12萬元。究竟打一場選舉要燒多少錢?大黨小黨奧援情況可能顛覆想像。

政治獻金夠用嗎?一樣選舉兩樣情

打一場地方選戰,參選人可以獲得多少援助?國民兩黨與民眾黨回應,議員參選不會直接發放現金,像是連任4屆的台北市民進黨議員洪健益,2018年的政治獻金來源以建商、企業為主,收入1963萬,開銷1054萬,兩相折抵還有賸餘908萬元,為六都之最。

洪健益強調,政治獻金不會無端掉下來,得「為民服務」累積人脈實力;若有盈餘,依法也不能中飽私囊。剩餘的政治獻金經常用來支付服務處的水費、冷氣費、電費等,或者用於採購贈送大家的摸彩品,總之4年內須將政治獻金合法開銷出去。

另一方面,台北市聯醫醫師洪士奇20年來5度代表親民黨參選議員,卻屢屢落選。2018年,洪士奇政治獻金赤字493萬,這回第6度捲土重來,他還是咬牙砸錢投入選戰。

洪士奇坦言,「我選舉的錢都是賣我房子的錢,我也不是去A錢來的。」早年他誓言選上民代後要爭取公立安養機構,無奈這條參政不歸路是場錢鬥遊戲,銀彈不夠多,政治之路便走得更加艱難。
 

參選松山信義區議員的洪健益辦理戰鬥陀螺大賽,積極拉近與小朋友距離。(圖/獨立特派員)

選舉資本不平等 小黨輸在起跑點?

上屆台北市議員選舉投入銀彈最多的前10名,涵蓋藍綠橘老將,都破千萬,這屆的小黨基進黨,為克制花費邀集黨內候選人,簽結競選經費上限300萬元的承諾書。

但是在高物價的台北市,一不小心就會預算爆表。以基進黨的港湖議員參選人吳欣岱為例,競總月租4至5萬元,開幕活動10萬元,看板超過20萬,聘僱兩位助理40萬,文宣20到30萬…,這還不包含民調支出。

吳欣岱認為,像她這種小市民參政,能有選舉的本錢,一定是家裡本就富有,或是非常有資源的金主願意贊助。如此一來,成為民意代表之後,到底會是金主代表,還是民意代表?

至於時代力量的嘉義市議員候選人王浩,則在擔任議員服務處主任時,發現民眾覺得現任議員不理會陳情,因為那些議員根本不需要去重視新的議題,就可以連任。而且具有雄厚資本的政治世家,也能獲得較好的宣傳資源。

王浩表示,地方政治長期被一些家族財閥所掌握,「我們認為地方政治被這樣的人把持,是不會進步的一大原因,會參選是給不想讓這些政治世家壟斷的市民一個新的選擇。」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認為,台灣一場議員選舉下來動輒幾百萬,若要選立委,可能花費上千萬甚至上億,所以如果沒有稍微有一點銀彈,口袋不夠深的話,對於年輕人或者沒有背景的人而言,先天上就輸別人一把。

時代力量的嘉義市議員候選人王浩搶不到精華地區的看板,決定以自己做為最好的移動看板。(圖/獨立特派員)

素人無銀彈難參政 可推公費選舉制解決?

6度落選嘉義市東區市議員,今(2022)年68歲的公民老師林瑞霞,仍要再戰。

林瑞霞長年從事民主社會改革運動,也是公督盟的成員,她認為議會年掌百億預算,卻連質詢都只是交差了事,只靠公民監督不夠,還沒退休前就決心走出象牙塔,挑戰素人選舉。

不過,像林瑞霞這樣的素人小黨參政山高路險,無法次次負擔一面就要6萬元的選舉看板,第一次參選的競選總部更是林瑞霞兒子跟人借來的。面對嘉義「選舉沒撇步,用錢買就有」的選舉生態,她也不灰心,只說:「我們這些自詡為清流的人要出來投票,就會稀釋買票的作用。」

如果有「公費選舉」制度,局面會不會有所改變?沈有忠建議,可以透過政府來幫各個政黨買廣告、做文宣,對大家都公平,就算有錢也不能再多購買。

林瑞霞也支持訂定公費選舉制度,但她聽見的反對聲音是,已經形成一票人在搶選舉商機,包含公關公司、看板公司、宣傳車等,一旦實施這個制度,便會害這些人沒有工作。因此即使已倡議多年,也難以實現。

公民課本教導「選賢與能」,台式民主現況卻可能是「選錢與人」;如果沒有政黨奧援、沒有年薪破百、沒有家族撐腰,在民主化超過30年的台灣,參政仍有道銀彈築起的政治高牆。

(※黃怡菁 陳博志 李金龍 許家嘉/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