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宜蘭內城社區,邁向能源公正轉型之路!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宜蘭內城社區,運用早期的耕耘車「力阿卡」載著觀光客體驗農村風光。不過力阿卡燒柴油排放黑煙,反而汙染了農村,因此內城社區最近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要將力阿卡電動化,而且還要以水力發電的綠電,來供應電力。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如何不遺落任何人?內城社區如何邁向公正轉型? 復興農村記憶 內城社區鐵牛車成特色 位在雪山山脈腳下的內城,是宜蘭縣員山鄉中部一個典型的農村社區。依山傍水,生態資源豐富,曾被評選為「全國第一名社區」。內城目前常住居民大約1600多名,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18%。面對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內城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為轉型尋找出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鐵牛力阿卡」。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呂茂昌表示,社區的前理事長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用這種車子做為社區串聯的交通工具,變成社區產業發展的動力。社區居民古來今也說:「我們的鐵牛力阿卡體驗活動應該有20多年了,以前小時候坐這個鐵牛車,現在就像是復古,載客體驗成績還不錯。我們多弄幾台,把老人家都叫來開,不會無聊,也可以賺一點零用錢。」 復興農村記憶帶來了遊客和商機,也讓鐵牛車力阿卡以不同的姿態,繼續與居民生活緊密結合。(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除了噪音可能影響居民,力阿卡燃燒柴油會產生黑煙,也可能汙染空氣。當台灣努力邁向淨零排放,內城社區彷彿是轉型挑戰的縮影。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游錫錂說:「因為我們都是用柴油的,在內城社區跑的話,整個會烏煙瘴氣。以後用改電動的話,對這裡的空氣品質會影響滿大的。」 降低空汙危害 社區如何推動能源轉型? 將力阿卡從柴油改為電動化,就是能源轉型的第一步。宜蘭縣政府環保局長許嘉琦表示,內城社區就是一個低碳社區,結合以前的產業,推動低碳旅遊。 運具電動化的期待很美好,但符合淨零概念的綠電從哪裡來?轉型的下一步,就是運用豐富的水資源,興建微水力電廠。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力阿卡從吃柴油變成吃電,變成電動化的力阿卡,但如果電池還是由灰電來充電的話,變成只有一半的完成度。所以我們就想說跟他們合作,讓電池透過微水力的設備來充電,變成是全綠的電動載具。」 內城居民與計畫執行團隊,正在評估社區內適合設置微水力電廠的幾個案場。(圖/獨立特派員) 興建一項設施,無論大小,都會為環境以及居住其中的人們帶來影響。因此有人同意,也會有人擔心排擠原本的農業用水。微水力電廠的概念並不普及,絕大部分的內城居民並不了解它的運作方式。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現在的微水力發電,一根水管就可以拿來發電,發完的電就退回水管,只是把水管裡面原本有的能量拿掉而已。對居民來說,對這件事情是還不夠了解的,所以在溝通上是一個很關鍵的點。」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也說:「社區後續如果真的要使用微水力發電的話,考量到經營的主體性,是不是要成立公民電廠,也是在社區組織面一個滿大的挑戰。」 面對氣候變遷 公正轉型刻不容緩 透過一次次的會議與討論,居民才可能信任轉型,並產生共識。宜蘭淨零永續鏈活動執行計畫主持人王穎達說:「這個計畫與公正轉型最有關係的,就是在做政策推動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利害關係人受到影響。」 公正轉型的背景,源自八○年代環保運動興起後,與其伴隨產生的勞工權益問題,兩者之間如何互相調和衝突,而被提出的一種概念。近年由於國際氣候治理的趨勢改變,公正轉型的含義也被更廣泛的應用。台灣推動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中,公正轉型便是其中之一。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說:「面對氣候變遷,需要做出非常廣泛的經濟、社會轉型,公正轉型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我看到內城社區的活動設計是,很有意識地希望可以觸及到公正轉型。」 內城社區正在為力阿卡尋找新出路,這些減少的濃煙占了多少碳排放比例,目前不得而知,但內城的居民願意擁抱新觀念。(圖/獨立特派員) 2024年才過完一半,全球已經多國出現史上測得的最高溫紀錄,氣候變遷的問題迫在眉睫,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淨零減碳的過程中,如何避免造成新的不平等,公正轉型也在起步。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首份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揭露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國家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預測台灣到世紀末,最嚴重可能比工業革命之前升溫4.5˚C。伴隨而來的,是乾季越乾、溼季越溼,颱風降雨增加,健康也因為增溫而受威脅。而海水增溫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將淹沒西南沿海一帶的陸地,如果再不減碳,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1.75公尺。 全球暖化效應持續影響 都市熱島效應發威! 夏天來得越來越早,不是人們的錯覺,正真真切切在台灣發生。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說明,過去這幾十年來,夏天已經變到120天了。到世紀末,在最好的情境下,夏天可能會增加到150天;如果是最惡劣的情況,可能會長達210天。 照這樣一直熱下去,世紀末的台灣會變成怎樣? 到2090年,台灣最嚴重的平均溫度可能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5˚C,而即使在最樂觀的情境中,也會上升2˚C。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還會因為熱島效應升溫更明顯。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表示,可以把台北盆地想像成一個碗,最碗底的地方就是萬華區、中正區,所以它始終都是最高溫的。而信義計畫區有比較多的人為活動、大樓裡面有空調、交通量也大,所以它的溫度就會比較高。 每年夏天,萬華、士林、內湖及信義區,是台北市熱島的四大天王,比郊區高出3.5 ˚C,而這樣的情況隨著全球暖化,還會更嚴重。 模擬全球升溫2˚C的未來,除了雙北原本不熱的地方都變得更熱,台中盆地熱島效應也會增溫1.1到1.8˚C。 天氣炎熱 將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增加城市中的綠地、遮蔭,還要讓路給風走,同時減少排放,都市才有機會減緩升溫,因為熱也是健康的無形殺手。 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保中解釋,炎熱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汗液、尿液都會增加,就變成比較缺水的狀態。水分不夠、電解質不平衡,當然血液就比較濃稠,會增加中風的機會了。 溫度上升也會影響空氣品質,空氣中原本的汙染物與紫外線作用,就會產生威脅人體的臭氧。陳保中教授提醒,溫度越高的時候,臭氧的生成就越高。然而,臭氧對呼吸道非常不好,對肺功能也不好,會增加呼吸道的疾病。 從模擬圖來看,海岸向內陸退縮,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有一大段,幾乎得在海上行駛。 極端氣候降臨 該如何超前部署? 面對氣候變遷,防災的思維也必須改變。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表示,台灣降雨的豐枯分布,北部是6比4,南部最極端會達到9比1。所以如果今年颱風變少了,南部挑戰就很大。怎麼樣透過水資源的調度,或者調蓄的設施來幫忙補足枯水區的用水需求,會是目前怎麼去因應的做法。 升溫也會影響颱風,未來南太平洋的高溫將不利颱風生成,相對侵台颱風也會變少,但一旦有颱風來,將變得更強,雨量平均增加35%。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指出,有時候會增加50%到60%都有可能。所以可以想像說,莫拉克颱風如果在世紀末重新發生過一次,假設雨量增加40%,當年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下3公尺,世紀末就會下4.2公尺。 越來越強的颱風來襲,台灣淹水的面積,世紀中可能增加1.2倍,世紀末變成2.3倍。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說明,主要淹水的區位,到世紀中的時候,大概會是在西南沿海,包含了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還有高雄、台北盆地增加一點點,如果到世紀末當然變得更嚴重。 西南沿海的未來,有海平面上升危機,又有淹水風險,但即使是這份國家氣候變遷報告,科學研究仍然各自獨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期盼,各部會自己動起來去做研究,了解氣候變遷對他們的衝擊是什麼。不管是交通、糧食、公共衛生等各方面。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認為,要回來看整體的國土利用跟規劃,以及產業、聚落、社會經濟發展的脈絡,必須要從比較根本的問題去處理。 氣候變遷亟待中央到地方跨部會研究屬於台灣本土的衝擊,找出調適的解方並動態管理。國家級科學報告只是個起點,面對世紀末的預言,減碳不能再等。
專欄
傳統酪農業易釀環境問題,如何走向永續轉型?
台灣酪農業者正面臨永續轉型的困境,新冠疫情期間通貨膨脹,原物料、飼料大漲,淨零排放政策也讓酪農非常困擾。酪農常因無法妥善處理乳牛的排泄物被開罰,甚至還有因連續開罰、罰金太高而離酪的案例。要怎麼解決養牛帶來的環境汙染,走向永續? 進口飼料貴、糞尿汙染成挑戰 酪農如何克服? 全球通膨,一顆600公斤的牧草捲,換算成1公斤18元的進口草,得花上10萬8千元。飼料和牧草都仰賴進口的酪農,正設法釋放成本壓力。 以國產草做成青貯草的草捲可行嗎?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徐濟泰說明,製造乾草要至少連續5天的大晴天,台灣很難有這樣的時間。不完全乾的乾草易引起黴菌孳生,對牛的適口性、健康及乳量,都有負面影響。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研究出如何妥善保存國產草,經過實驗,「半乾青貯」能改善過去國產草易發霉的缺點,進行實驗的泌乳羊、牛,採食量與奶量表現皆佳。餵養國產草,減輕進口運輸的時間壓力,也直接降低酪農生產成本。 然而,牛隻牧草吃得多,排得也多,糞尿汙染成了酪農的大煩惱。台南柳營酪農曾仁瀚表示,他有將近200頭大牛及泌乳牛,一天有約2噸的糞便排出。少量的糞便可以當肥料,可是當量一多,就變成負擔。 台南的柳營鄉八翁村曾是全國最大的生乳產地,去(2022)年開始,陸續出現「牛去人空」的牛舍。曾仁瀚解釋,在二代接手意願不高的情況下,還要花大筆的金額,去設置現代化或功能比較完全的汙水處理設備,使二代不願繼續經營。 正視令人困擾的環保議題,曾仁瀚現在使用自動刮糞機,牛糞尿經由2次固、液分離之後,化為沼液、沼渣,澆灌農地施肥,也將沼氣純化,用來發電。 進口草製成的牧草捲要價不斐。(圖/獨立特派員) 小農跨出傳統 導入現代制度與數位科技 曾仁瀚13年前返鄉,接手家中牧場,導入企業式管理思維。將員工分成兩班制,建立輪休制度,以數據分析作為飼養管理的參考。曾仁瀚表示,在早期家族企業概念盛行的情況下,員工的工時相對偏長。當時回來牧場工作以後,才開始調整員工的薪資結構。 牛的腳上跟耳朵上都裝有偵測裝置,牛隻的健康狀況就能即時、具體呈現,甚至還設有乳牛專用的水床睡墊。 曾仁瀚開玩笑道,「有了這些電子化設備,我們更忙了。因為以前牛有問題,你沒看到就不知道。現在有了電腦幫助以後,它幫你把那些有問題的牛找出來了,所以不能當作沒看到。」 小農鮮乳創辦人龔建嘉2015年以群眾集資方式,推廣單一乳源的小農鮮乳。2年前,邀請原本交乳給大廠的曾仁瀚,跨出傳統供銷模式。乳品大廠保價收購,乳源來自不同牧場;小農牧場乳源單一,自家牧場的牛隻健康,直接反映在生乳品質與收購價。 龔建嘉提到,他們導入了圓盤式的榨乳設備,只要3位人力,就可同時替30頭牛擠乳,有效地縮短牛隻榨奶的時間,降低牠們在泌奶上的緊迫。系統化的管理下,泌乳量具體提升,生乳品質也更加穩定、優化。 小農鮮乳導入圓盤式的新型榨乳機。(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鮮乳品質高 怎麼提升競爭力? 不過,自由經濟的市場價格戰中,消費者是否能看見台灣的高品質鮮乳?雖然台灣與國外的養牛成本有先天上的差異,但品質並不落後,甚至勝出一籌。 乳業協會理事長徐濟泰解釋,國產的生乳等級分為A、B、C、D級,台灣近年提供給國人的都是A級生乳。國外有分三級,但是一級、二級都會到消費市場。也就是說,台灣的平均鮮乳品質可能比國外的更高。 雖然國人的鮮乳人均消費量逐年成長,但進口鮮乳的占比也逐年增加。來自紐、澳的冰磚奶,主要為B2B通路的業務用奶,原本用來調節夏季缺乳,近年來,進口量一再增加。 酪農曾仁瀚擔憂,消費者不清楚自己買的是進口奶還是本土奶,因為有些包裝上面寫鮮奶,但其實是進口還原的,或冰磚還原的。 龔建嘉認為,台灣很小,如果大家不要「網內互打」,就可以變成一個聯盟體系。不管是在物流端、產品發展、產品項目的調節,或是在代工項目上,有個大家共用的體系的話,這些獨立農民才有機會,更大膽做多元農產品發展。 不論是考量糧食安全,或提供民眾高品質鮮乳,酪農產業正面臨時代的考驗。需要以先進的飼養管理方式,擴大規模經濟,才能提高競爭力,成為永續經營的產業。 (※鄭淑文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爬上樹梢、親近樹木,攀樹師如何建立民眾與環境的關係?
近幾年,攀樹師成為新興的特殊行業,一般負責路樹的修剪,這種作業修剪機動性高,可以依據樹木生長原則做修剪,更能保護環境。不僅講求攀樹技巧,還得具備樹木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也有人推廣將攀樹作為休閒活動,頗受歡迎。 爬完樹才能畢業 攀樹成國小特殊傳統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承襲傳統,桃園大崗國小每年5、6月都會舉行攀樹活動,讓學生爬到樹上,從老師手中領取畢業證書,度過最難忘的畢業典禮。 帶著小朋友們爬上大樹的,是攀樹師翁恒斌。9年前,翁恒斌最早在台灣推廣攀樹活動,剛開始大家還很陌生,現在很多學校也將攀樹納入戶外課程。攀樹過程中,孩子們必須靠自己力量,還要克服對高度的恐懼。 桃園大崗國小校長伍賢龍就說,在畢業以後,人生會有很多的困難跟挑戰,希望畢業生透過攀樹,來學習面對困難跟挑戰,以後的人生,就可以應付一些壓力。 翁恒斌從小就喜歡戶外活動,從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畢業,一直從事環境教育工作,2015年因為興趣考取攀樹師證照。雖然這項證照最主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但翁恒斌更希望透過休閒活動,連結人與樹之間的感情。 翁恒斌提到,在美國,基本上考到攀樹師證照的人都會去做修剪樹木的工作,他就同時進行攀樹、修樹的工作跟休閒的攀樹活動,順便透過帶別人爬樹,把攀樹介紹給更多的人。 翁恒斌指導畢業生們爬樹。(圖/獨立特派員) 一繩懸命 攀樹師如何進行修剪工作? 桃園孔廟兩旁種有高聳的椰子樹,由於椰子樹葉片老化,經常會連同葉鞘一起掉落,容易發生危險,因此管理單位都會定期請攀樹師來做維護。不過爬椰子樹,最難的是投擲沙袋,必須先將引繩拋過很高的椰子樹頂端。 攀樹師林韋銘解釋,因為椰子樹沒有強健的側枝可供固定繩子,所以只能以丟沙包的方式束緊繩子。他們的主要作業內容就是把健康狀況不好、即將淘汰的葉子修剪掉,以及加上束帶。如果在他們休養期間,葉鞘跟葉子掉下來,這個束帶會把它固定住。 林韋銘表示,行道樹修剪最重要是疏枝,避免枝葉影響行人及車輛安全。攀樹師除了要具備良好體能,有時還必須在颱風過後,負責修整被破壞的路樹,應付各種狀況,工作風險相當高。 林韋銘說:「有時候工作會接觸到一些半倒樹,就是它可能是已經傾倒了,但壓在別的樹上或者是壓在建築物上面。你要去整理這樣的樹,就會有一些比較不可控的狀況發生。」 單腳懸空,全憑雙手出力往上拉,機動性高,可以做到一般吊車無法勝任的工作。攀樹修剪在國外很常見,但台灣大部分還是使用吊車,而且經常有過度修剪的問題。 林韋銘強調,大家會以為剪得多,樹就可以撐比較久,但其實樹木是生物,生理邏輯不是這樣。葉子是樹木養分的來源,修剪之後它還是需要這些養分,所以它就會去調度其它養分,來長出更多的葉子,所以剪得多,它的反應反而會更劇烈。 攀樹師爬上椰子樹修剪。(圖/獨立特派員) 樹木修剪學問大 攀樹師竭力推廣養護觀念 台灣有很多森林,在都市間也種植許多行道樹,但翁恒斌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們對行道樹的照護其實很不友善。 翁恒斌指出,有時是吊車修剪,或是可能想要比較省事,就直接從樹枝中間切斷,留一截樹枝在這邊。「為什麼我們要切在脊線跟領環這個位置?因為樹木的癒合細胞分布最多就是在脊線跟領環這一圈,所以如果從這邊切掉,留了一截,它的癒合細胞是不會長到這邊的。」 樹木修剪必須依照它的生理結構,無論下刀位置或是修剪的技巧,都會影響樹木健康狀況。台灣每回風災過後,路樹總是滿目瘡痍,其實大部分可說都是管理的問題,不是樹穴太小、根系無法伸展,樹木容易被吹倒,就是樹枝經常被斷頭修剪,造成腐朽菌入侵,導致樹幹中空容易被強風折斷。 傳遞正確的養護觀念,翁恒斌認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可以先看他們是如何對待身邊的樹木。「其實是大家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他忽略了這件事情。所以如果可以讓他知道,大家其實是會關心我們樹木的。」 從爬樹、親近樹木建立對環境的關懷,從而認識樹木的肢體語言,讓更多人了解、珍惜並善待我們生活周遭的樹木,這也是翁恒斌和林韋銘他們之所以從事樹木工作最主要的初衷。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全球海洋生態拉警報,台灣海洋三法進度如何?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台灣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 全球海洋資源逐漸枯竭 台灣如何因應?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可持續生存的數量門檻。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表示,包括捕撈、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資源量的變動。比方說魚的繁殖,是比較早生,還是比較晚生;魚體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魚群的資源量。除此之外,在漁業捕撈也可以從單位努力量,也就是漁獲效率來檢視,一個網子下去本來可以抓五隻,現在變成抓三隻;本來抓五公斤,現在變成三公斤。台灣的海域跟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資源量確實變少。 為海洋永續發展,台灣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當中明定政府須在二年內制定海洋三法,也就是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然而三年過去,早已經過了法定期限,直到最近才有新的進展。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過如今也面臨生態危機以及漁業資源減少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保護區成效尚未達標 海洋三法能成解方? 今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海洋產業包括離岸風電、海洋觀光、漁業以及運輸等,立法目的主要在為發展海洋經濟。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條文非常側重在如何去刺激或促進經濟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資源慢慢消耗。所以很多人說海洋三法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概念,海洋保育法絕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海洋保育法主要在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的整合,落實生態保護;海域管理法指的是海洋空間規劃、海域的使用權及管理。目前行政院只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認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先推,跟現在政府推的風力發電有很直接的關聯,所以可以理解先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但會擔心另外兩部法案沒有進去的時候會失衡。 台灣海域缺乏整體規劃,雖然目前公告有46個海洋保護區,不過根據2021年海洋保育署針對其中22處所做的成效評估顯示,至今仍無保護區達成目標,只有4處可望達標,而以基隆潮境施行成效最好。 潛進基隆潮境海裡,有機會看見美麗的獅子魚。(圖/獨立特派員) 基隆潮境復育有成 卻面臨遊憩與保育的兩難 潛進潮境海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豔麗的軟珊瑚以及珍貴的大海扇。由於潮境剛好是寒暖流交會,有許多浮游生物,海底生態豐富,被潛水人封為海洋的祕密花園。這樣的深海奇景,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其實潮境旁邊早年是個垃圾掩埋場,對這裡環境造成很大傷害。後來是經海洋科技博物館接收,由海科館負責處理汙染問題,調查並監測海洋生物。 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分享,海科館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養珊瑚,試著讓珊瑚能夠分株、繁殖。因為珊瑚是群聚動物,看起來好像一分為二,但其實每一片上面都有非常多的珊瑚,自己又會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繼續長大。通常在實驗室裡面,只要空間夠的話,這個方法是能夠確保珊瑚長到足夠的大小,可以應付野外環境的時候再把牠移植出去。 潮境復育有成,不過近幾年也面臨新的問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科長蔡馥嚀坦言,潮境保護區其實面臨到遊憩跟保育的壓力,現在採取的折衷方法是,保護區的範圍裡面增加總量管制。 海洋保育與觀光如何兼顧?在永續漁業下,如何做好有效漁業管理?今年3月4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而對海洋保育,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