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食品安全
主題
抗菌砧板知多少
消費商品總是推陳出新,標榜添加抗菌材質的砧板,在重視食安的今天,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商品。不過,各式各樣的宣傳字眼和廣告花招,讓大家眼花撩亂。甚至強調通過國家標準,或是某實驗室的安全檢測,很容易讓消費者埋單。 這些看似掛保證的商品,魔鬼就藏在細節裡。業者所宣稱的抗菌是真的抗菌嗎?更需要注意的是,在食安法的相關規範中,並未允許添加這些抗菌材質在食品器具中。這些抗菌砧板,對人體健康是否安全無虞,都是未知數。民眾在選購商品時,應多加思考。
食品安全
主題
萊豬來了
台灣在今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政府祭出五大管理措施包含: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等。強調要從海關到廚房,為國人安全健康層層把關。 不過光是「清楚標示」這一項,就已經讓民眾充滿疑慮,因為目前市面上有豬標章也有豬標示,而貼了豬標章,卻又不代表只賣台灣豬,如果到賣場或市場走一遭,標章之亂,讓民眾心難安,爭議更是不斷。 目前中央雖然已經編列預算補助地方稽查人力,但以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來說,他們現有第一線稽查人力只有32人,稽查範圍包含進口商、餐飲業以及食品販售等。除了標示查核也進行抽驗,但不論地方政府再怎麼加強稽查,都不如中央從源頭管理來得確實。 如果能在海關檢驗根據貨號、部位,追蹤買賣流向,就能在大盤和中盤間做好追蹤溯源機制。但我們現在地方的稽查工作是從末端,也就是小吃店和攤商開始,要如何做好食安把關,實在令人擔憂。
食品安全
主題
以色列食安檢查
近幾年國內食安問題從食用油風波後就層出不窮,不僅民眾感嘆不知道吃什麼才安全,就連出事後許多業者也常說自己是受害者,食品安全的保障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學者和官員們常呼籲業者要自律,但往往利字當頭就犧牲了良心。 不過在以色列,這樣的食安危機卻成就另一個新興的商機,因為網路科技的發達,消費者的意見往往對餐飲業者的生意產生很大影響,為了讓自己保持好口碑,餐飲業者不等政府檢查,主動僱用專家定期嚴格把關,更因為這樣的需求越來越多,讓食安檢查成了以色列民間的新興行業。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