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違反都市計畫法規,中山商圈店家面臨停業危機?【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王興中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你去過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赤峰街一帶嗎?新興的中山商圈,最近卻陷入爭議,4月開始上百家店收到公文,檢舉他們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如果沒有在兩個月內改善,恐怕會面臨停業的命運。店家為此成立了自救會,希望能爭取暫緩裁罰,而台北市府也提供緩衝機制。
入選全球最酷街區中山商圈的獨特魅力大批人潮熙攘往,過馬路的人潮車潮絡繹不絕,這裡是時下年輕人愛逛的台北市中山商圈,還緊鄰捷運中山站,甚至被列入2023年「全球最酷的40個街區」!小巷子裡,餐飲、美髮、服飾、雜貨,多元的創意品牌,都在巷弄間找到舞台。
遊客朱小姐說:「我覺得這邊蠻多很有意思的店,我覺得也算是一個觀光景點,因為捷運站都特別最先改成韓文跟日文的發音了,所以我覺得這邊有它的觀光價值。」
中山商圈店家恐面臨停業?組自救會盼解決問題不過,這幾個月,中山商圈巷弄內店的家們,陸續收到一紙公文。商圈遭到檢舉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自治條例》,如果沒有在2個月內改善,恐怕會面臨停業的命運。
商圈立刻組成了自救會,希望大家連署讓市府看到,也在8月正式成立了「台北市心中山巷弄好生活商圈發展協會」,協會理事長黃同弘說:「我們是一個性格非常強烈的任務型編組,我們希望在這一年兩年之內,就把我們大家面臨的問題得到一個合法的解決。」根據「南西商圈不分手宣言」點出,據悉所有檢舉來源,皆為同一非居民的檢舉者,此次大動作對上百家商圈內巷弄店家進行一次性舉報,背後動機可議,懷疑是投資客看準都更龐大商機,才對中山商圈下手。在地業者張立德說:「都市計畫法已經蠻久一段時間了,我覺得也是有必要重新再檢討一下,我覺得就是商業區、住宅區其實已經沒有太明顯的劃分了,那換個地方,等於我們在這邊經營了十年的心血全部白費。」為了兼顧台北市住宅區商圈的商業發展和住宅品質的維護,台北市政府頒布了一份作業原則,放寬在109年1月1號之前已經設立的商家連署自律,除非違反噪音、油煙、垃圾的規定,一年內累計違反自律項目,才會依都市計畫法裁罰,等於給了這些商圈內的店家另一條路。但在地業者則認為,109年這個時間點,需要重新被修訂,希望市政府能夠從都市計畫的細部計畫檢討,來加速來解決問題。面臨轉型挑戰 都市計畫法規與現代商業發展的衝突對此市府做出緩衝機制,將針對109年以後,不符合土地使用管制附條件允許使用的商家,研擬處理作業原則,允許加入連署納管評點。不過其實在109年開始,就已經實施全面商登預審的制度,供民眾查詢。北市府都發局建築管理科科長高國峯說:「民眾可以透過網路平台,輸入營業地址跟營業項目,市府相關單位就會幫他做查詢。為基於這個公平性,這些109年的新設商家,如果在這樣一個源頭觀點之下,應該是不會違規。那個如果說109年以後的新設商家經檢舉被查到,那會裁罰六萬元的罰鍰。」赤峰街這次遭到大量檢舉,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點出了爭議點,他說:「臺北市真實的都市商業使用行為,跟我們目前都市計畫的土地管理規則是不相符的。實際上這樣的商業行為,到處都有違規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一次這樣中山商圈,其實又把這個矛盾凸顯出來了。」多種的生活樣態在中山商圈存在,但北市府的公文,使得有些在地小吃或餐飲業,只能選擇暫時休息、或暫停營業,中山商圈的店家陸續掀起了一波「轉型潮」,而許多人更擔心的是,會不會變成師大夜市的翻版。北市府都發局確實從今年四月初,開始收到大量的檢舉,除了啟動跨局處會議,未來也會針對違規的店家進行指導,積極協調爭議,希望在居民與店家之間取得共識。中山商圈面臨轉型與挑戰,在地店家正在苦思辦法拚解套,早年的都市規劃法規,如何兼顧消費者、在地居民與進駐店家的權益,中山商圈爭議,也何嘗不是現代都市發展衝突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