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土地環境
主題
台灣瀕危植物的難題
「世界自然基金會」2018年底發表報告指出,1970-2014年間,野生脊椎動物的個體數量已減少60%。地球所有物種、所有生命,正面臨大量消失甚至滅絕的處境。 而比起眾人關注的動物滅絕,瀕臨消失的植物卻容易被人忽視。環境汙染、過度開發、濫墾濫伐以及氣候災害,讓許多許多台灣原生的稀有植物默默快速從地表消失。 台灣的原生植物約有5千種,現在有989種植物已經受到了威脅,其中更有110種是屬於極度滅絕危險的植物,目前證實有27種原生植物已經野外滅絕。 瀕危植物怎麼探查、怎麼移植、保種?社區與學校又該如何參與?一起來關心,讓台灣土地上的植物,不再消失。
土地環境
主題
Kalahari 沙漠奇緣
今年以來,國內外都有大規模的衝突事件,許多人看了新聞覺得焦躁不安,再加上個人的工作壓力大、家庭瑣事煩,不知不覺當中、健康就亮起了紅燈。而提到如何紓解壓力? 每個人有不同的體會。對於接下來一則報導的主人翁--溫芳玲來說、她的解答是一種小動物--狐獴。狐獴這種小東西曾經出現在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更早之前、還演出過大部頭的動物紀錄片--狐獴大宅門,它也是許多廣告最愛的動物明星。溫芳玲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與狐獴相遇,五年來、她多次進出沙漠、成為全世界對狐獴影音紀錄最多的素人。最重要的是、從這段過程當中、溫芳玲找回了生命中、最單純的愛與快樂。
土地環境
主題
保母蜜糖的奮鬥
就像我們給家裡的貓貓狗狗取名一樣,溫芳玲鏡頭下的每一隻狐獴、也都有自己的名字,真虧她認得出來。 溫芳玲長期觀察牠們的生活,甚至熟到可以貼近牠們的窩、讓狐獴在身上爬上爬下。而在溫芳玲拍攝的影片當中、有一個特別的角色、叫做蜜糖,這隻蜜糖在家族出門討生活、找食物的好幾天、任勞任怨地扛起保母的工作,比許多人類更負責。
土地環境
主題
狐獴與我
狐獴在人類的眼裡很可愛,但是小個兒頭的牠們在沙漠中生活、可是處處凶險。除了要躲避猛禽野獸的獵捕、還要對抗氣候變遷以及人為開發造成的環境變化。狐獴大宅門的家族規模、現在越來越小,讓溫芳玲看了很心疼。
土地環境
主題
玩翻墾丁
看見台灣這部片子賣座很好口碑更佳,引起很多人的省思甚至政府官員也拿來當教材和施政方向,但實際上有多大的效用呢?內閣閣員換了一批之後又能夠痛改積非成是、積習已深的環境問題嗎?獨立特派員在墾丁悠活事件爆發之後持續追蹤報導。 前幾個星期前我們播出了悠活復活,當時採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時,處長就表示,有心要輔導地方業者合法化,似乎這樣才能消化成長中的觀光人口,但是怎麼合法化?這幾年墾丁旅宿業快速成長,估計有上千家民宿,多數有合法爭議。 獨立特派員跟著屏東縣政府實地稽查,真的,地方只有一個稽查員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每次政府被批評執行不力時,責難就落到他頭上,大陸港台各種消費爭議投訴,他也要處理,最近聽說他要離職了。我們採訪那天,感受到他的無力與無奈,罰單照開,一開三萬,但想想:為什麼業者罰不怕?一年七百萬人潮加上無限制擴張的民宿,恆春墾丁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負荷正逐漸失控。
土地環境
主題
二億年的禮物
金門之寶 鱟(ㄏㄡˋ)  兩億年的歷史與在地人的故事 今年九月,金門小三通已經破千萬人次,今年的金馬獎50周年影展也移師金門舉行。這幾年金門經常成為鎂光燈焦點,觀光倍增。但是金門除了金酒之外,還有一個寶,那就是生存地球有二億年歷史的一種節肢動物,鱟。老一輩的金門人過去隨處都可以抓到鱟,也不覺得特別,他們吃鱟、拿鱟來堆肥、也當成器皿或藝術品,這種關係維持了數百年。 早期台灣西海岸還沒被破壞時,也可以看到像鐵甲武士般的鱟,現在只剩下金門澎湖還能找到牠的縱跡。大小金門是因為長期軍管,岸邊佈滿地雷,所以才讓鱟的棲地得以保存。但是這十年,金門因為商港、連外道路、BOT工程一個個啟動,以致鱟的棲地被破壞,數量逐漸減少,有人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其中有個守鱟12年的年輕人叫洪德舜,世居鱟的故鄉後豐港幾百年,他和鱟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雖然金門水試已經成功進行鱟的復育和放流工作,但這些能趕得上人類破壞的速度嗎。
土地環境
主題
解碼奧林匹克 混種危機
外來物種可能導致洪災?  所含的化學物質更會污染土壤?  這些你知道嗎?  更令人驚奇的是 手機APP竟成外來種剋星!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人類交換資源頻繁,後遺症之一是本地的弱勢資源恐怕會被國際強勢產品所取代,最近大家擔心的服貿協議就是其中之一。其實不只是貨物,人和物種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台灣有十大外來種,從最早引進的福壽螺,還有小花蔓澤蘭、布袋蓮到紅火蟻等,現在早已經落地生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損失,甚至侵犯到原生種的生存空間,弱勢的純種動植物很可能有滅種危機。 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所在地華盛頓州也有同樣困境,政府發現外來種植物正大幅入侵,於是州政府、國家公園、NGO以及志工學者聯合作戰,他們的武器是衛星定位及公民參與的地理資訊系統,透過研發智慧型手機,APP隨時隨地進行辨識,這是一場混種危機,看他們如何進行純種保衛戰。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