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小琉球3潮間帶收觀光保育費,帶來哪些影響?【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說起小琉球,許多人會想到海龜、珊瑚以及潮間帶。進入幾個特定潮間帶,需要有解說員帶領、每個時段不能超過300人。其中還有3個潮間帶,從今年7月開始,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但大批遊客卻也因此改去免費的潮間帶遊玩。收費兩個月來,60元帶來了哪些難題?小琉球豐富生態吸引遊客 守護環境成首要任務! 面積6.8平方公里的小琉球,是個大約只有2.4個龜山島大小的島嶼,也是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 全島12公里的海岸線沿線,有無數潮間帶,其中龍蝦洞、漁埕尾、肚仔坪、杉福、蛤板灣五個潮間帶,在104年被劃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規定遊客如果要進入景觀區,必須有導覽人員陪同。之後又進一步將規模較大且容易到達的漁埕尾、肚仔坪、杉福三個潮間帶列為保育示範區,同時設下管制措施。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說明,同一時段以一個小時為基準,進入的上限是300人,開放的時間是以中央氣象局的退潮時間為基準,前後四個小時。 海陸交界的潮間帶,受到潮汐影響,有被海水淹沒的時刻,也有因為退潮而曝露在空氣中的時候,使得整個潮間帶成為一個多樣生物聚集的環境。而在小琉球3個潮間帶保育示範區內更必須遵守走在線內的規定。 陳文玉指出,保育示範區內設置了生態步道、生態觀賞走廊,也就是俗稱的導覽線。遊客必須走在特定的步道裡面,其他的地方不能踩踏,減少一些生物被踩死的機會。 觀光潛力不容小覷 保育費帶來哪些衝擊?小琉球在疫情後觀光急速復甦,112年有超過111.7萬觀光人次,幾乎是琉球鄉1.2萬人口數的100倍。面對龐大的觀光人潮,小琉球對於潮間帶管理,也在113年鎖定3個保育示範區啟動收費機制,針對遊客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減輕潮間帶參觀壓力。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表示,潮間帶是很重要的生態環帶。因為現在的觀光行為,造成生態壓力,希望藉由以價制量的方式,來控管人數。以最熱門的暑假月份觀察,小琉球島上3個潮間帶保育示範區,112年7月及8月總計有超過1.8萬人次,實施收費以來,暑假區間有3762人次,只有去年同期的20%,整體參觀量出現斷崖式的落差。尤其是去年8月還有2776參觀人次的漁埕尾,收費後,整個8月只有2個參觀人次。保育示範區在收費後,充分反映以價制量的成效,然而後座力卻也不可小覷。導覽員王添正分析,30個人要去走非管制區,跟10個人要去走管制區。管制區除了60元的管制費用以外,導覽費用一定會再增加,因為30個人跟10個人是差很多的。所以走管制區的價格可能是一個人260元,如果是非管制區只要150元。60元觀光保育費的背後,還隱藏了因為參觀人數的落差而擴大的導覽價差,也讓收取保育費的潮間帶遊客更加稀落。 中澳沙灘尚未納管 環團籲重視海龜棲地保育!由於小琉球沿岸除了5個被納入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潮間帶,還有其他潮間帶,導覽員王添正擔心,只有收費沒有配套,很可能重演排擠現象。台灣咾咕嶼協會理事長張欣怡坦言,中澳沙灘目前沒有管制,所以對於海龜的生態保護區域上,協會推動的是,在特定的期間,希望禁止遊客在這片沙灘上的某些行為。在小琉球潮間帶議題受到關注的同時,長期關注小琉球生態的台灣咾咕嶼協會也以友善沙灘的概念,倡議設置海龜重要棲地保護區。張欣怡理事長表示,目前推動保護區的過程中,協會很希望在海龜產卵季節的晚上,遊客到沙灘上的行為可以做一些規範,比如說不要放煙火,不可以在這裡露營、生火。用比較低限度的管制方式,讓人類跟海龜都可以共享這片沙灘。潮間帶收費,讓小琉球島上的各種生態保護議題連帶受到關注,60元的難題,也可能是島上生態保育管理通盤檢視的契機。
專欄
藉「雞」發揮 突破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
周明文 邱惠恩 / 採訪報導 雞擁有多重且深刻的文化意涵,從生活型態、飲食佳餚,一直到俗諺俚語。然而,隨著講究成本效率的工業化管理後,人與雞之間只剩吃不吃,以及多快的速度、多便宜的價格吃到雞跟雞蛋。台中一間長照機構,讓長照長輩以友善飼養的方式飼養雞,突破失能長輩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並重新校正雞、人與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與一個社區的力量。有雞陪伴 一大清早,66歲的吳喜德阿公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向雞舍,距離雞舍1公尺遠時停下來、把拐杖放在地上,彎下腰拔草,「這是牠們的點心,去見牠們要給一點禮物,」喜德阿公笑說,雞舍外一大片恣意生長的草不除也不灑農藥,就是給為了留給雞吃,對人類而言是雜草,對雞而言卻是保健食品,上下午各吃一次,一次三種草。 雞農資歷僅3年的喜德阿公,目前養62隻蛋雞,其中12隻是其他雞農無法再照顧因而「托孤」。每天例行工作包括餵飼料、倒水、清理雞舍、檢查健康狀況與「幫母雞們按摩」。喜德阿公笑說,按摩除了讓雞舒服外,也是為了促進感情。他觀察,如果餵完雞就跑,那天產蛋量時長少十幾粒,「大概是生氣了,覺得你都不關心我」。這位「雞爸爸」有時還開金嗓唱給母雞們聽「雞寶寶、雞寶寶,快生蛋,阿公沒錢囉!」 喜德阿公過去從事粗工,40幾歲時罹患骨膜炎,最後雙腳膝蓋都不良於行,無法再外出工作賺錢養家,「整天窩在家躺著,人馬上就走了,」但養雞工作並不繁複,雙腳不便仍能負擔,最重要的是,「牠讓我有心做這件事情,可以講是這個雞在救我的生命」,尤其看到雞咕咕叫時彷彿在歡迎我,「很高興、很舒服,人啊,心裡快樂就是良藥」。 被雞療癒的喜德阿公,從一位只能臥病在床的失能者,成為養雞的產能者。以產蛋率來看,受到天氣、雞齡等影響,冬天產蛋率友9成,夏天產蛋率降至7成,一個月收入大約落在4千元至8千元。記者問:這樣夠用嗎?「養活一大家子當然不能,但是在山上沒什麼開銷,有空地我們自己種菜,想吃點肉就可以買肉,這樣就好了」。 這些雞蛋統一由62歲的雞班長、人稱囍妹姊的林囍妹運送,他同時也是一位雞農。原本是電子廠作業員,每日騎車來回近2小時,再加上年紀漸長,致使身心疲憊,因此55歲便匆匆退休,回到山上自家農地。然而,不識農務的他種什麼虧什麼,後來生活發生轉「雞」,「想說試試看,我也不求賺很多錢,每天生活就有個依靠就行了,不要說每天閒在家裡沒事做,就開始養雞,」囍妹姊說。 記者跟著囍妹姊於下午走進雞舍,所有母雞們一擁而上,接著他蹲下開始幫母雞按摩雞屁股,笑說,「我扮演牠們的男朋友,幫牠們按摩、跟牠們互動。」看著環伺在旁、倚賴他的「女朋友們」,他滿心喜悅地說:「心裡滿高興的」。 失能也可產能 喜德阿公跟囍妹姊都是由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照顧的長照長輩。「伯拉罕」是泰雅族語,代表圍爐烤火,有互助興旺的意思。自109年成立至今,長照範圍涵蓋台中和平區17個部落,照顧約130位失能長照的長輩。 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認為,失能不代表失去生產、失去作夢圓夢的能力,「我覺得很多失能長輩的生活就是三餐、換尿布、洗澡、看電視跟被電視看,」甚至不分社經地位高低,許多長輩老後似乎就只能如此黯淡。 林依瑩過去任職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長達12年,推出「不老騎士」企劃,甚至拍成紀錄片,全台巡演143場,引發熱烈響。2016年受時任台中市長林佳龍之邀,擔任台中市副市長,期間成立了全台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博屋瑪實驗小學,林依瑩相當喜愛該校教育理念,因此帶著孩子搬到部落定居,自己則每日開車至市府上班。 林佳龍連任失敗後,愛上部落生活與教育環境的林依瑩不願離開,起初與十幾個照服員用「合作社」的方式成立All in one的長照機構,目前合作社參與人數已增至80個人。林依瑩解釋,根據《合作社法》,勞動合作社的結餘要分配給參與的社員,秉持合作社「共勞、共治、共用」的精神,分配的原則是勞動治理投入得越多領越多,而非錢投入得越多領越多的資本主義邏輯。 林依瑩同時將「長輩不只是活著,也可以有生活重心,也可以圓夢」的精神運用在伯拉罕。找上食二糧創辦人、人稱雞校長的楊環靜,教長輩們養雞,但沒想到遇上困難,「長輩都覺得養雞有什麼稀奇,我們也小時候大家都會養,為什麼還要特別找老師來教。」 林依瑩帶著長輩參訪楊環靜可容納400隻雞的雞舍,當日剛好遇上傾盆大雨,大水沖入雞舍,結果「長輩都嘖嘖稱奇的說:『雞舍怎麼不會臭?』」,不懂養雞的林依瑩後來才知道,原來一般大型雞場大多惡臭。自此,長輩們敬服於雞校長的專業,開始跟著楊環靜學養雞。 伯拉罕協助長照長輩養雞分為兩種,一種是像喜德阿公這樣的生產型養雞,一人最多可養50隻蛋雞。第二種是療癒型養雞,特別設計給失智或者失能較為嚴重的長輩,平日協助整理藥草給雞吃。 長輩們最開心的,莫過於「發蛋錢的那一天」,甚至雞蛋有時成為公益晚餐的食材,長輩從只能受人幫助的角色,變身為幫助人的角色,「手心向下的幫助別人,自立起來後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生活價值其實完全不一樣,」林依瑩笑著說出自己的觀察。 不過,為什麼是養雞?而不是養其他經濟型動物呢? 「友」雞陪伴 「雞在我們傳統文化中代表家,」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原本是美食家,出過幾本傳統市場美食之旅的書籍。「我在傳統市場看到人跟食物之間的剝離關係,不曉得吃一顆雞蛋背後有一隻活生生的雞。」楊環靜自問,不知食物從何而來、如何而來,也不知因為食物而產生的食品安全、環境汙染、生態浩劫等問題,「我還能說自己是美食家嗎?」反思完後,他開始走訪國內外學習生態知識,製糖製鹽砍甘蔗樣樣都來。最後,看到雞在生態環境與人類文化中的特殊性與多元角色。 楊環靜指出,早期台灣,台語講起厝,當時人們會送雞做禮物,生孩子坐月子時就會宰了雞補身體,甚至當時許多農家前庭後院都養了好幾隻雞。更不用說多的是跟雞有關的俗諺俚語,例如偷雞不著蝕把米等。雞展示一種生活型態、一種飲食文化。 以天性而言,雞會吃蟲、吃菜、吃土。因此,早期農家會藉由雞來翻土、抓蟲,雞大便也是一種天然肥料。楊環靜解釋,如今講究效率成本的工業化管理思維,大量飼養雞隻,並且將雞關在狹小的格子籠裡生蛋,甚至每日用藥保持健康與產蛋率,才導致含有化學成分的大量雞糞便成了汙染土壤的負擔,甚至禽流感新聞時有所聞。人與雞之間的關係疏離且扭曲。 楊環靜後來進修成人教育,將友善飼養雞的知識轉化至各領域,從銀髮長照、特教、藥癮等,教導人如何用友善的方式飼養雞隻的同時,雞也成為療癒人心的寵物。 走進喜德阿公跟囍妹姊的雞舍,確實沒有異味臭味。這是因為伯拉罕與附近的學校合作,讓學生或年輕人當志工,把山區大量的落葉集中後拿來鋪在雞舍地板,與土壤跟粗糠混合在一起後,既能保持雞舍環境乾燥去除異味,母雞們也能保持健康,社區環境乾淨整潔,當志工的孩子也與社區長輩之間多了互動與話題,一舉多得。 雞舍裡還有一個藍色桶子,裡頭是給母雞補充蛋白質的黑水虻幼蟲,吃廚餘長大的黑水虻,讓社區的廚餘有了去化管道。「引導他用另外一個方式跟雞產生關係,用最友善的方法跟牠一起創造共好,人也好、雞也好、環境也好、社區也好叫共好,」楊環靜解釋。 長輩們從養雞的過程中發現,雞原來會躺在沙子裡扒抓翻肚、洗澡除蟲。雞也像貓狗一樣撒嬌、給人摸給人抱,甚至還能遛雞。楊環靜更舉辦「友雞運動會」,召集社區老少帶著自家的雞來賽跑,相當刺激逗趣。 透過友善的方式飼養與陪伴,重新校正了雞、人、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也陪伴一整個社區的力量。
專欄
減塑已成趨勢,無包裝商店的挑戰與未來!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再度聚焦減塑議題,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除了生產源頭,販售端也有無包裝商店正為減少塑膠包裝而努力。不過台灣從2015年第一間無包裝商店開設以來,目前經營家數約略只有30間。一起來看看,無包裝商店主要的經營概念以及面對哪些經營挑戰。 無包裝商店 讓資源重複再利用 八年前,鳳嬌與拉拉以減塑為理念,開設了無包裝商店,也是台灣早期經營無包裝商店的商家之一。店裡販賣的雞蛋,是直接從養雞場送達,從進貨到售出,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一次性的包裝材料,所有的容器都經過回收重複使用。 店裡販售的方塊狀蠟磚,是用回收的蠟筆製作的,每一塊都是化零為整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是無包裝商店,但部分生鮮商品還是會有塑膠包裝。拉拉說:「我們選擇用二手的袋子,而不是每次使用一個新的袋子。」冰箱內的生鮮商品,有些放在保鮮盒內,可以依照需要的數量購買,少部分則為了不影響食材,用二手袋子包裝。 2024年6月,國衛院及台北醫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其中關鍵,凸顯不當的包裝反而是另一種風險。而要降低包裝風險,生產源頭的倡議也不能避免。鳳嬌說:「我們跟生產者有一個很緊密的關聯,會去討論產品特性適合放在什麼地方保存,因此生產者也會去思考說,好像不是只有『有包裝販售』這個選項。」 不同於市售包裝,製作完成的米粉,被放置在小店提供的箱子裡,以無包裝方式讓消費者按照所需數量,以自備容器購買。(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商店走入校園 食品保存如何把關? 台灣第一家開設在校園內的無包裝商店,希望將減塑的概念往學生族群延伸。開設不到一年的小店,是無包裝商店界的新成員,劉瀞云回顧經營過程,食品保存最費心思。 除了以公克計價的零食、清潔劑等,連洗衣膠囊也可以單顆販售,將販售數量化整為零,也吸引只想少量購買的客群。(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的食品,大部分都要透過密封容器盛裝,有些甚至要在存放在冰箱裡面。由於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外包裝,購買後的標示就很重要,尤其是食品,除了會提供日期標籤,商品架上的名牌也會附註製造及有效日期讓消費者知道。同時,部分商品也會提供相關使用建議。 在無包裝商店,除了商品揭露方式與一般商品不同,購買流程也很不一樣。無包裝商店經營者劉瀞云說:「假如你有帶容器的話,就可以使用你的容器,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業者的二手容器,我們都是秤重的。」 自備容器、以商品數量計價,是無包裝商店的交易方式,也提供回收的二手容器讓消費者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在意商品外觀與售價 無包裝新概念新挑戰 綠色店家資訊平台經營者許雅婷經營了一個環保平台,平台上收錄了台灣各種綠色店家的資訊,其中無包裝商店也是綠色店家種類之一。他說:「大家還是在意商品的外觀、包裝,習慣去購買已經包裝完整的商品,也對無包裝這個概念不太熟悉。」 將近十年時間,扣除歇業的店家,無包裝商店在台灣的成長家數一年只有三家,反映無包裝商店拓展不易。許雅婷觀察,除了自備容器習慣尚未建立,對價格期望的落空也是原因之一。 許雅婷說:「消費者對於無包裝商店所販售的商品,有一些既定的想法,認為都已經少了包裝,應該價格可以再更低廉。」但他也提到,因為目前無包裝商店的規模都偏小,所以進貨成本較高,另外台灣氣候潮溼悶熱,也讓食品類商品的保存更為不易,這樣的壞損率也會導致成本提高。 不僅如此,目前部分法規也限縮無包裝商店的商品種類。許雅婷表示,《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其實是把沐浴乳、洗髮精納為化妝品,所以不能像一般洗衣精、洗碗精可以做分裝銷售。另外像是《有機農業促進法》也規範了有機農產品的分裝銷售,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法規,限縮了無包裝商店可以銷售的產品。 根據統計,全球2023年每分鐘平均製造一百萬個塑膠袋,其中大部分只使用不到幾分鐘就被丟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凸顯減塑在環保及永續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而無包裝商店,或許就是你我減塑的新選擇。
專欄
全球海洋生態拉警報,台灣海洋三法進度如何?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台灣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 全球海洋資源逐漸枯竭 台灣如何因應?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可持續生存的數量門檻。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表示,包括捕撈、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資源量的變動。比方說魚的繁殖,是比較早生,還是比較晚生;魚體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魚群的資源量。除此之外,在漁業捕撈也可以從單位努力量,也就是漁獲效率來檢視,一個網子下去本來可以抓五隻,現在變成抓三隻;本來抓五公斤,現在變成三公斤。台灣的海域跟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資源量確實變少。 為海洋永續發展,台灣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當中明定政府須在二年內制定海洋三法,也就是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然而三年過去,早已經過了法定期限,直到最近才有新的進展。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過如今也面臨生態危機以及漁業資源減少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保護區成效尚未達標 海洋三法能成解方? 今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海洋產業包括離岸風電、海洋觀光、漁業以及運輸等,立法目的主要在為發展海洋經濟。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條文非常側重在如何去刺激或促進經濟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資源慢慢消耗。所以很多人說海洋三法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概念,海洋保育法絕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海洋保育法主要在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的整合,落實生態保護;海域管理法指的是海洋空間規劃、海域的使用權及管理。目前行政院只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認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先推,跟現在政府推的風力發電有很直接的關聯,所以可以理解先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但會擔心另外兩部法案沒有進去的時候會失衡。 台灣海域缺乏整體規劃,雖然目前公告有46個海洋保護區,不過根據2021年海洋保育署針對其中22處所做的成效評估顯示,至今仍無保護區達成目標,只有4處可望達標,而以基隆潮境施行成效最好。 潛進基隆潮境海裡,有機會看見美麗的獅子魚。(圖/獨立特派員) 基隆潮境復育有成 卻面臨遊憩與保育的兩難 潛進潮境海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豔麗的軟珊瑚以及珍貴的大海扇。由於潮境剛好是寒暖流交會,有許多浮游生物,海底生態豐富,被潛水人封為海洋的祕密花園。這樣的深海奇景,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其實潮境旁邊早年是個垃圾掩埋場,對這裡環境造成很大傷害。後來是經海洋科技博物館接收,由海科館負責處理汙染問題,調查並監測海洋生物。 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分享,海科館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養珊瑚,試著讓珊瑚能夠分株、繁殖。因為珊瑚是群聚動物,看起來好像一分為二,但其實每一片上面都有非常多的珊瑚,自己又會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繼續長大。通常在實驗室裡面,只要空間夠的話,這個方法是能夠確保珊瑚長到足夠的大小,可以應付野外環境的時候再把牠移植出去。 潮境復育有成,不過近幾年也面臨新的問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科長蔡馥嚀坦言,潮境保護區其實面臨到遊憩跟保育的壓力,現在採取的折衷方法是,保護區的範圍裡面增加總量管制。 海洋保育與觀光如何兼顧?在永續漁業下,如何做好有效漁業管理?今年3月4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而對海洋保育,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土地環境
主題
永續台灣
【機會與挑戰】 聯合國曾預測,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約是五十億人,會居住在城市裡。而大量人口群聚的地方,代表的是地球資源會被大量消耗。為了避免地球資源耗竭,2015年,聯合國正式啟動了「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現存人口的環境、社會、經濟方面,健康發展的同時也不犧牲未來世代的環境,這樣的目標,已經成為各國都市發展的趨勢。 反觀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地區高度都會化的結果,我們也正走入資源枯竭的窘境。面對永續城市這個大議題,台灣的現況如何?又有什麼樣的優勢和挑戰呢? 【親水迷思】 受到永續城市的影響,台灣不少沒落的角落,經過重整,得以重生成為都市新亮點。台南的河樂廣場就是個例子。它的原址是過時的商圈,經過市府重新規劃,鹹魚翻身,成為觀光客的打卡熱點。只是,號稱親水公園的河樂廣場,卻和國際間討論的親水公園概念,相去甚遠;台中的綠川也有類似的盲點,原因在哪裡? 【循環與再生】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大都市或小地方,正在朝永續城市精神的方向發展。即便只是一件小的事情,或一個小改變,就可以讓整個地區變得不一樣。 就像台南官田區,有全台最多的菱角產量,本來農業廢棄物菱角殼,成為頭痛的地方垃圾,後來透過區公所的巧思,將菱角殼燒製成可以賣錢的生物炭–菱殼炭。不但解決了汙染,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還有桃園中壢的老街溪,原本惡臭惱人,人見人嫌,後來縣政府依循自然的生態工法,整治有成,恢復了老街溪原有的生命力。現在的老街溪,成為帶動當地人文文化的母親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