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日本 #MeToo 運動代表,伊藤詩織勇揭性侵真相!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日本有一位35歲的獨立記者伊藤詩織,2015年被前TBS電視台華盛頓分局長性侵。案發後伊藤詩織決定採取法律途徑,不過報案後警方卻消極辦案。伊藤詩織最後決定露臉具名,召開記者會公開控訴,以記者的身分,持續追查自己的案情,揪出政治與媒體的黑幕,並將過程拍成紀錄片《黑箱日記》。 面對性侵不再沈默 伊藤詩織勇敢說出真相 「我下腹痛到讓我快喊出來,因此才醒來,但我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我嘗試推開被告,但因他力氣太大而失敗,因此十分恐慌。我說我想上廁所,被告才終於讓我坐起身來,我跑進浴室,把門鎖上,我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乳頭正在流血,但我卻因為沒有記憶,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而感到十分恐懼。我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找到衣服,我才一打開浴室的門,他就抓住我上臂,我的臉完全被棉被蓋住,導致無法順利呼吸,我以為我當時會死。被告說,我真的很喜歡你,想盡快帶你去華盛頓,你被錄取了。」 這段證詞內容,來自現年35歲的日本記者伊藤詩織。2015年,前TBS電視台華盛頓分局長山口敬之,利用開會討論工作的名義,邀請伊藤詩織聚餐,席間將他下藥迷昏,隨後帶回飯店性侵。案發後,伊藤詩織決定採取法律途徑,但日本檢調的偵查過程與方式,卻讓他備感壓力,家人也擔心他受傷害,一開始態度傾向保守沈默。不過,由於當時舉證困難,2016年刑事案件在檢察官以證據不足為由,處以不起訴處分。為了不讓自己的遭遇就此石沈大海,即使面臨周遭環境的壓力與威脅,2017年伊藤詩織仍決定提起民事訴訟。 在記者會上,伊藤詩織說:「警方一開始甚至拒絕受理我的報案,理由是目前的法律制度難以對性犯罪進行調查。事發後,我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身份,專心在追查真相。我看到山口站在當權者那邊,不斷大聲對外發言,讓我胸口為之緊繃。」伊藤詩織開始思考,這個國家的言論自由到底算什麼?法律與媒體究竟要保護些什麼?出版書籍、事件聲量提高 背後承受了什麼?這是日本首次出現女性被害者,公開具名指控權勢性侵,引起日本社會關注。由於警方的消極態度,伊藤詩織決定自己展開案情調查,並排除萬難,將過程出版成書。 伊藤詩織一邊整理紀錄,一邊追查線索。透過調查員A提供的資料發現,東京警視廳在收集目擊證人證詞與飯店監視器畫面等證據後,原本預計在山口回日本時,進行逮捕。不過,逮捕行動卻在前一刻突然中止,取消命令來自與安倍首相關係交好的東京警視廳刑警部長——中村格。 隨著事件能見度增加,伊藤詩織的聲音逐漸受到重視。日本國會也開始有議員提出伊藤詩織事件的討論。不過,公開站出來,為伊藤詩織爭取了支持的聲量,但同時也要承受外界的歧視與謾罵。伊藤詩織說:「當我的書出版時,我收到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來自一名女士,她說:『即使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都真的,身為日本女性,你真可恥。』這些話對我來說是很嚴厲的。」相信自己有說故事的力量 紀錄片《黑箱日記》上映經過漫長的奮戰後,2019年一審判決時,伊藤詩織獲得勝訴,山口敬之隨後提出上訴。2022年,山口的上訴被東京高等法院駁回,纏訟五年的官司,至此落幕。對於遲來的正義,伊藤詩織這麼說:「就個人來說,這場勝利代表著『我還在這裡』,而且我擁有說出自己故事的力量,這正是我們需要的。」作為新聞工作者,伊藤詩織深知影像的力量。他決定將自己多年來追尋真相的紀錄,製作成一部紀錄片。她認為,目前許多探討性暴力議題的電影都是透過第三者的眼光,因此希望能以倖存者的角度來分享。 身為記者,在報導客觀真相與主觀經驗的天秤兩端,伊藤詩織面對不少難題。伊藤詩織說:「我甚至會因此開始思考,為了公平,我也許應該去訪問加害者。但我必須擁抱這個想法,也許只有一種角度,但是沒關係的!因為我想說的,不是性侵本身,而是在那之後的事。」 持續拍攝八年的素材,伊藤詩織花了四年的時間後製剪輯。2024年,這部紀錄片在全世界許多影展陸續上映,包含台灣金馬影展。他隨著作品旅行各地,傳遞理念。伊藤詩織說:「這樣的悲劇在全世界是如此常見,所以我想想跟他們說,如果你是倖存者,要相信自己,相信真相的力量。」
專欄
工時長、風險高,公車客運駕駛嚴重短缺【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高鐵的競爭,讓客運業運量下滑;司機工作時間長、載客壓力大、加上交通又混亂,也造成人力大缺口,就算開出月薪將近十萬元,一樣找不到人。駕駛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因此累積許久的缺工問題,攸關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客運業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該如何改善?運量大幅減少 國道客運開一班賠一班 下午三點半,從台北轉運站開往竹東經過龍潭的國光客運,準時出發,客運駕駛除了出發前的準備工作、班次時間拿捏,坐上了這個座位,還代表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過,現在客運乘客不如以往,這個時段更是開一班賠一班。 在國光已經九年時間的駕駛江倍譽,點出了交通現場和客運市場緊縮的現實困境,他說:「沒有專用的車道,那有些有些路肩,他並沒有開放給我們使用,那有些開放的路段,其實對我們的幫助沒有多大的用處。」 營運不敷成本,客運業者們跳腳,急著想辦法開源節流,國光客運在台北轉運站二樓有4個月台,原本有十幾條路線,也不得不放棄過去是黃金級戰區的二樓,11月初開始,轉到四樓繼續營運。國光客運副總經理徐燈波說:「這樣子平均下來,我們大概一個月就可以減少65萬元的這個月租費,一年就(省)將近到780萬。」 國光客運台北到嘉義,單程全票467元,高鐵雖然要價1080元,但旅客省下的時間更多,越來越多旅客不再選擇會塞車的客運,國道客運也因此一家一家相繼關門。 客運駕駛荒 月薪高仍找不到司機? 除了面對市場縮水,業者另一個經營的難題,是客運駕駛荒,就算月薪開到八、九萬,交通部公路局統計,目前公路客運還是缺了772位、市區客運缺1443位,總共就缺了2215位駕駛。 公共運輸量因疫情跌到谷底,客運司機因而流失,多轉到貨運、遊覽車或是外送業;業界分析,乘客意識升高、對駕駛要求嚴格,司機開車需要非常專注,還得接受雪片般飛來的客訴,常是車未到站客訴先到。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說:「他們不會理解說司機其實壓力很大,有時候公司會把責任推給司機。」 中壢客運副總經理黃俊棋說:「上班都很辛苦了,還要受到無理的責怪,所以會造成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來從事這個行業。」 摩托車、轎車、行人穿梭街道,交通的混亂,車體大肇事風險也高,加上科技執法、檢舉達人、乘客投訴,都是繁重的壓力源。雖然有休息室,但等待再發車的時間,因為沒有手握方向盤開始行車,就不算是駕駛時間,也因此得綁在公司等待下一班發車,而這樣一天花在公司,就可能超過半天時間。 客運業危機環環相扣 困境如何改善?長期觀察台灣交通,也親身參與勞動部討論會議的客運業者魯孝亞認為,要改善整體問題,需要徹底的路線規劃和整併,減少被塞車、路況拉長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是不是我們先從優先道或者時段性的優先道開始,那這樣司機就比較不會需要體力或者持續高強度的注意力。」除了開車的壓力、乘客的壓力,當然最敏感的還有薪資問題。看看薪資明細表上,除了本薪之外,總共羅列了十幾項,包含加給、津貼和獎金的細目,就連資深駕駛都看不懂。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說:「我們以前最司機最重要的公里數跟載客獎金,這就是收入的來源,可是我們換新制之後全部弄掉,變成共同營收,底薪多少,它就是大約給你寫這樣,問公司也不想回答。」除了經費補助,勞動部規劃未來也將開放外籍僑生,投入客運駕駛行業,公會還希望直接引進移工。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說:「因為遊覽車客運業比較專業要執照,他可經臺灣受訓或他在國外,他是有大客車的執照,再來受2個月訓,了解臺灣的交通生態。」但這是否會影響本國司機薪資水準,也引發正反討論;另外,公路局也放寬持照年齡上限,大型車駕駛年齡從65歲,放寬為可以每年換照到68歲,魯孝亞也認為,屆齡的人時間到了,請他延齡留下去來服務的,也應該要適度的獎勵。台灣道路環境規劃也需要再加強,對司機更友善,降低人力流失。客運業缺駕駛,問題累積已久,政府必須改善道路設計、整併路線,也提升司機的勞動環境,業者更亟需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否則客運業的危機,將會成為所有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危機。
專欄
全台校園爆代理教師荒,是否衝擊教學現場?【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各所學校急著找代理教師,開放到沒有教師資格、只要大學畢業就能錄取,卻還是補不齊。到底為什麼這麼難找?去年教育部大開正式教師缺額,原本的代理教師紛紛考上正式教職,導致代理教師大出缺。再加上少子化趨勢,年輕教師擔心未來工作不穩定,願意投身教職的也越來越少。少子化衝擊? 都會學校代理教師「10招」才補齊! 新北市的秀朗國小,是全國第一大校,典型都會型學校的代表,沒想到在113學年度上學期一開學,也開出了29個代理教師缺。一直到9月2日,開學的第2天,進展到了第10招,才把教師全補齊。 依照規定,第一次招考代理教師資格,要有合格教師證,也就是俗稱的「一招」。如果一招沒人報名或沒人錄取,再開放第二招,放寬到修完教育學程,但可能沒有完成實習和考到教師證的「二招」。代理教師「三招」後,資格再放寬到「大學畢業、無教師證可」的搶人階段,幾乎是人人可申請。 秀朗國小家長會常務委員黃淑美觀察,家長會有恐慌說,怎麼不是正式教師,是用代課教師,學生會不會權益受損。 教學現場出現隱憂,因為教育部近年大開正式教師缺額,原本的代理教師紛紛考上正式教職,導致代理教師大出缺。儘管教育部已經改善代理教師薪資待遇,教職的薪資水準,仍然難敵許多高薪企業頻頻招手。再加上少子化、和家長要求可能越來越多,願意投身教職的年輕教師也越來越少。 資深教師大退場! 結構性問題何解?學校裡,除了正式教師外,代理教師指以「全部」時間擔任課務,時數比照正式教師,待遇也接近正式教師。而代課教師指以「部分」時間擔任課務者,資格為大學畢業、不需教師證。學校找不到代理教師,就只能請其他教師多兼點課。這樣的問題往年多出現在偏鄉,現在已經蔓延到都會區,我們的教育現場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秀朗國小校長曾秀珠認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新課綱以來,跟數位教學來講,其實對現場的教師,尤其是稍微年長的教師,讓他覺得有壓力,在適應上有一些困難,然後萌生退意。資深的教師大退場,新生代又還沒來得及補上。曾秀珠校長表示,早前各縣市都在進行教師的員額控管,就是為了避免少子化之後有超額教師,可是代課(理)教師的比例就提高了。前兩年開始,教育部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要求縣市政府,代理教師員額要降到全校教師員額的8%,所以會看到各縣市大開缺。 教學環境改善多管齊下 留才進行式!全台灣北中南都有教師荒的問題,教育部回應表示,112學年全國高中以下學校代理教師數,有3萬854人。各縣市在113學年已經招考近5000名的正式教師,預計113學年代理教師數就會減少。如果還有進用代理教師的需求,學校可以透過教育部建置的「教育人才庫媒合平台」尋找教師。另外,教育部也請地方政府積極掌握學校教師進用情形,如果學校在開學後,還是有代理或代課教師的缺額,可先用校內專任教師兼代授課。鼻頭國小校長李延昌提出,怎樣讓大學畢業生或者研究生,不用受到在學生才能夠修師資培育課程的規定。有沒有機會讓這些代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同時去修師培。他有擔任代理教師的現場經驗,結合大專院校師培機構教授的理論,理論加實務,讓這一些人可以很快上手。秀朗國小校長曾秀珠建議,不管是教育主管機關對於師資的培育、薪資的考量;學校端給予正式教師、代理教師同等的對待;家長以及教師之間的合作。營造一個對於代理教師比較友善的環境,讓他們願意在這個園地裡耕耘。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寶,但如果再不改善教師待遇、提升社會地位、減少工作壓力,等待代理教師的校園,恐怕未來連正式教師都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