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移工懷孕挑戰多,相關權益如何保障?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2024年台灣的移工已經超過81萬人,但他們在台灣生活,卻面臨不同的難題。去年10月,一位家庭看護移工在雇主家中生產的影片被放上網路,引來台灣社會許多討論。獨立特派員走訪移工媽媽的相關諮詢和庇護單位,實際了解移工媽媽在台工作期間,一旦懷孕會面臨哪些問題,他們又如何抉擇?女性移工懷孕怎麼辦?面臨難題如何抉擇? 這一天,移工媽媽RiNi帶著他的孩子,說起去年的事。RiNi說:「懷孕後雇主擔心我工作中會有意外,他會有責任,所以堅持解雇我。」因為懷孕,伴隨而來的被迫解雇困境,對女性移工來說,RiNi並不是特例。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創辦人杜光宇表示,問題在針對家庭看護的部分,因為移工沒辦法再照顧,所以必須先轉換出去,對於僱主來說會造成40天的空窗期,如果要再聘請移工的話,國內的要40天,如果國外就更久,所以造成很多僱主的反彈。 透過移工媽媽的影像紀錄,民間團體希望台灣社會對懷孕移工相關的法規與權益能有更多認識與思考。展覽中,也透過一位虛擬的女性移工安娜說明移工媽媽懷孕後的四種選擇。女性移工懷孕後,有些移工媽媽為了留在台灣工作,只好中止懷孕;有些移工媽媽則放棄台灣的工作,回母國生產,然而卻要背負違約金以及仲介費等債務風險;符合安置庇護條件的移工媽媽雖然可以留在台灣生產,等待重回職場,然而後續卻要面對育兒的難題;最後的選項,則是失聯。 女性移工懷孕四大焦慮 勞資爭議如何解決? 陳艾薇是桃園市外國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的專員,在他的觀察中,女性移工得知懷孕,往往會有四大焦慮。第一是經濟壓力;第二是工作去留,如果沒有雇主,能繼續在臺灣工作嗎?第三是醫療保險,工作有健保險,但是如果沒有工作的話還有嗎?最後則是居留合法性,如果解約、沒有雇主,是不是會不合法? 除了四大焦慮之外,也常出現勞資爭議。陳艾薇說:「比較常見是跟雇主也是跟仲介,雇主會說那你的工作量很重、很危險,所以我們這邊很可憐你,如果怕工作上影響到你的寶寶,要不要休息、我們解約。」 2023年4月一名越南籍女性移工就出面控訴,因為懷孕遭到仲介要求離職。移住者服務中心督導曾以恩表示,其實依據國際的人權公約,以及台灣的性別平等工作法,是保障所有在台灣的工作者的母性權利、工作的權利,其中也有規定雇主不得以勞工懷孕為理由,將勞工解雇或者是辭退。 政府提供替代方案 民間庇護所伸出援手 依照法規,女性移工懷孕後,如果與雇主解約,可以透過暫緩轉換的程序留在台灣待產,等生產後再轉換雇主投入職場。如果看護移工懷孕後不想與雇主解約,勞動部則有擴大喘息服務計畫和家庭看護移工短期照顧服務計畫,緩解雇主的照顧需求,不過卻有著現實面的挑戰。 主要負擔照顧工作的看護移工,24小時都住在雇主家中,如果加計休息待命時間,看護移工平均時薪不到30元,換句話說,懷孕看護移工的替代人力,時薪如果超過30元,就會拉高雇主聘僱成本,另外,使用習慣也會影響雇主運用替代人力的意願。除此之外,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陳秀蓮也認為,移工在台工作期間懷孕生子的動機及處境很少被正視。 關愛之家是移工寶寶的庇護所,提供移工媽媽相關協助,創辦人楊婕妤說:「如果是合法外勞生的孩子,基本上大概一歲以內可能就帶孩子們回家,但是如果是失聯移工就很難了,因為失聯的狀態他沒辦法去做這些手續,所以他的小孩就會待到他媽媽被查緝的時候。」滯留台灣的移工寶寶大部分都因為媽媽是失聯移工,連帶著也沒有居留、健保、受教育等相關權益。 照片牆上每一張照片都是關愛之家曾經收容過的移工寶寶,從開始接受移工求助,關愛之家收容過大約1100個孩子,其中有600已經回到母國,其餘的仍然還在台灣漂流。
專欄
舊鞋救命深入非洲,如何為當地帶來改變的契機?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說起舊鞋救命,相信很多台灣人並不陌生。來自台灣的團體和愛心,送舊鞋到非洲之外,也在當地進行醫療和衛教工作。他們發現,日常生活沒有乾淨的水來清潔和飲用,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又發展了活水計畫,在學校和村莊建造水井,10年來,已經在非洲12個國家推行。送愛到到非洲 舊鞋如何救命? 「舊鞋救命」物資募集,已經進入第10個年頭,在台灣各地獲得民眾熱烈響應。而這項計畫的關鍵人物就是楊右任。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說明計畫源起,他的岳父是一名加拿大傳教士,在他服務的學校裡面,孩子們因為被沙蚤感染,導致雙腳潰爛。一開始,是由他的岳父買鞋子給孩子們,但當然不夠,所以後來楊右任在台灣知道這個消息,就募集了很多台灣人的鞋子,送到非洲去。 台灣人對於沙蚤相當陌生,這是一種生存在土壤中的節肢動物,也會寄生在人類的皮膚上。輕則搔癢疼痛,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觀察,人一旦被沙蚤感染,就不能工作了,因為他們的腳、手都變形了。而且因為他們不能走路,有時這是非常丟臉的,人們會躲起來。對小孩子來說,當他們上學時,有些人會感到羞恥。因此,在學校期間,他們無法專注於學業。 捐贈物資需慎選!避免造成社福團體財務負擔 這一天,達觀國中的生命之光社團前來伯利恆倉庫擔任志工,為物資進行分類和篩選。鞋子除了耐用度之外,包覆性是否足夠來防止沙蚤,是最重要的考量。 達觀國中學生傅品甄認為,壞掉發霉的鞋子、脫鞋並不適合捐贈,因為他們需要保護腳,而拖鞋無法將腳全部包起來,還是會造成感染的風險。 當地需要的物資包含A4尺寸的包包、包覆性鞋子和輕薄衣物,但是仍有一些不符需求或是不堪使用的物資,反而造成處理上的負擔。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坦言,目前需要花非常多的經費在處理垃圾。會造成垃圾的原因,是因為民眾的鞋子放在鞋櫃裡面好幾年都沒有穿,看起來雖然沒問題,但他寄到倉庫之後,工作人員檢查時,一摸一捏就碎掉,這個就只能當垃圾來處理。 從送舊鞋到蓋水井 社區議題在非洲如何執行?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舊鞋救命深入非洲村莊,發現當地人不但要走很遠才能取水,人和動物共用同一個水源,水質狀況惡劣之外,還有另一個隱憂。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發現,對年輕女孩來說,在夜間取水是非常危險的。即使是成年女性,他去兩三公里外取水,過程很勞累,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為了傳遞一杯乾淨的水,舊鞋救命展開活水計畫,在非洲多地建造水井。不但減少了疾病的發生,也讓人們省下更多時間,才能外出工作和上學。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NGO組織進入非洲,舊鞋救命不是以主導者自居,而是選擇與當地人共同合作。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期盼,最終要把這個棒子交到當地人的手上,也就是永續性的議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跟當地很多的人、機構、村民去合作。這有可能會降低執行的速度,而且有可能讓事情更加複雜化。舊鞋救命和當地一位法國社會企業家合作,挖鑿人工湖,透過數道人工湖和石頭過濾,最後流到集水壩儲存。這種天然的集水方式,不只為當地人提供了畜牧和農耕用水,也滋養了乾涸的沙漠之地。楊右任說明,當這個湖的水流到另外一個湖,就會開始有生態的衍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恢復一個自然的生態,這才是最終的目標。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最後展開了社區發展的議題,不同文化在這裡交錯與合作,只為了翻轉非洲偏鄉的可能性。
專欄
竹苗公立高中職不足,家長憂心學生升學困境【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周明文 袁宏書 黃政淵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人口移入,竹北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導致學生數量遠多於公立學校名額,新竹縣公立高中、高職入學率只有全國的一半左右,交通建設不足也導致通勤上學困難。更有家長團體認為,竹苗區採取的三級分制,有高分低就的疑慮,組成自救會要求改革。 竹苗地區升學競爭激烈 補習風氣盛行   週六假日,就讀竹北勝利國中國三的J同學到學校參加自習。中午離開學校後,接著趕往補習班上課。從學校到補習班的路程,匆匆吃著剛買的便當,分秒必爭的緊張生活,是她身為考生的日常。 小班制的教學,強調重點科目的加強。新竹地區補習風氣盛行,其來有自。補習班業者Arie說:「原則上來說,我們竹苗區的國三畢業生,真正參加會考的大概會有12000人,比較有競爭力的高中,大概會有2000到2300個名額不等,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競爭激烈,讓許多考生家長大嘆,孩子即使考了5A,在竹苗區也可能讀不了第一志願。 會考報考人數不減反增 學校數量卻供不應求? 鄰近科學園區的竹北市,目前已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總數僅次於彰化市,躍升為第二大的縣轄市。不僅如此,竹北的幼年人口數也冠居全國,超越所有縣轄行政區,同時也是老化指數最低的鄉鎮。新竹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移入效應,影響顯著。 就學人口多,學校數量的需求自然提升。對竹北地區的新舊住民來說,學校增建速度趕不上人口快速成長的現實,使得孩子的求學路,異常擁擠與辛苦。學校短缺的問題,普遍被認為是竹苗區國中會考過度競爭的主因。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統計資料,即使竹苗區公立高中職學校已有41所,但以新竹縣為例,平均公立高中職入學率為38%,遠低於全國的73%。不僅如此,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潘思齊還提到,全台高中職比例最低的就在新竹縣,只有五間,是全台倒數第一。 三級分制導致高分低就?資源如何公平分配? 新竹地區高中選擇有限,壓縮學生就近入學的機會,擠不進離家近的學校,通勤上學則是另一個難題。為了爭取孩子的受教權,一群家長選擇從原本匿名討論的群組浮上檯面,組成「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積極奔走。 面對增班增校的急迫需求,新竹縣政府今年八月試圖提出解決方案。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說:「我們跟陽明交大合作的實驗高中,包含我們的六家高中、湖口高中的增班擴校的部分,文興國中、自強國中改制為完全中學,總共5個方案。」 在學校稀缺的情況下,想就讀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會考成績顯得格外重要。自救會認為,現行的竹苗區會考三級分計分制度,無法有效鑑別學習程度,憂心影響考生權益,決定召開記者會,呼籲應立即改制。全台15個考區中,包含竹苗區在內,實施三級分制的有七個。竹苗區的反彈聲浪會這麼大,來自必須對分數錙銖必較的壓力。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說:「如果是三級的話,考了一點點錯誤他就有可能掉到其他的學校,對於某些學校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事,因為他會意外的收到成績相當不錯的學生,可是對小孩來講這個壓力非常的大。」 記者會結束隔天,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工作推動小組開會決議,自117年開始,將改制為五級分加七積點制,加一分扶助弱勢積分。消息傳出,引起各界譁然。 在沒有召開任何的公聽會、不清楚制度之下,不僅家長團體不滿,更引發偏鄉學生在會考改制後,權益受損的討論聲浪。關西富光國中老師簡文萱發起連署,反對走回填鴨教育的舊路。簡文萱說:「其中一個涉及的就是,偏遠學校的扶助弱勢的序位其實是被刪掉的,也因為這個改制讓我們意識到,學生跟家長不會知道學制的改變,就是教育資源的重新再分配。」 弱勢學生的權益、資源公平分配,該如何兩全?竹苗區的過度競爭,反映了什麼問題?科科均等,適性學習,是大部分人心中理想的教育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仰賴健全的制度以及積極的社會溝通。從竹苗區的例子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專欄
實驗教育三法實施十年,體制外教育發展現況如何?【獨立特派員】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上路,體制外教育得以合法跳脫課綱,或實施特定理念、實驗創新教育。各地的實驗教育團體、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實驗教育的學生,也從2千多人,增加到將近2.6萬人,成長了11倍。10年來,學生和家長多了哪些學習選擇?教育現場有了什麼樣的創新與突破?全人實驗中學 實驗教育的精神實踐 在苗栗卓蘭,海拔五百公尺的山腰,一片綠意當中,座落著白色的校舍學生,依照個別程度修習科目,讓孩子認識自然也認識自己。星期三早上,森林裡的木平台聚集一群活力充沛的師生,暖身、伸展是為了穿越森林與小溪而預備,這堂課是全人實驗中學的特色課程。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蔡宜靜組長說:「實驗教育的精神,是希望有更多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更多的交流,讓他有一些興趣,或是更多創新的教學元素。在學校型態的部分,可以實踐特定教育理念,在學校的制度或是行政運作、組織型態,或是教職員工的相關晉用,課程教學、學生入學、評量等等,有比較多的彈性,可以排除國教法或是課綱的規範。」 實驗教育三法上路十年 實驗教育遍地開花綽號「阿果」的呂忠翰,是台灣著名的登山家,除了進行海外高海拔攀登計畫,2011年起他也回到母校,擔任探索教育老師。呂忠翰說:「探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他是最直接的,透過找地圖的過程中,他會知道有一些目標,這個完成的過程中,一直在建立自己的信心。」允許放空,讓學生自由探索、建立主體性的全人,是台灣最早期的實驗中學,創立於1995年,至今已滿29年。在1990年代,民間對於教育改革的呼聲漸高,1994 年的「410教改大遊行」被視為教改的起點。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組長蔡宜靜說:「410教改之後,其實賦予家長有更多的教育選擇權,訂了《教育基本法》,第七條就提到,政府是鼓勵私人興學。」 有了法源依據,各型態的實驗教育數量持續增加,光是學校型態及公辦民營,八年來從11校增加到132校,這還不包括非學校型態的部分。蔡宜靜說:「公辦公營跟我們公辦民營,委託私人辦理就是公辦民營,這兩種都算是公立學校的性質,他的收費就是都比照公校,這樣的學校也來到一百多校。」這條跳脫課綱或實施特定理念、教育創新的道路,原是人煙稀少,隨著時代演進逐漸成為風尚。體制外的實驗教育 面臨的難題是什麼?儘管不一定人人適合,但實驗教育學生人數,還是在少子化年代逆勢成長,112學年已經將近2.6萬人,十年來成長了11倍。位於台北的無界塾,是實驗三法通過以後,全台第一批成立的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營運長葉婷婷說:「我們的第一年規模沒有那麼的大,我常就覺得有適合體制內的孩子,也有適合體制外的孩子,兩個教育都是好的,找你最適合的一個模式。那對於任教的老師也是一樣。」不過,體制外教師的薪資其實不如想像,為了實踐理想投身其中、設計創新學習的教學模式,但實驗教育機構的場地、較高的學費,也都是眼前的難題。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朱佳仁說:「場地的確是有困難,雖然那個法裡面有寫公立學校要提供實驗教育辦學,但是實驗教育辦學,你真的去借場地的時候,不是每一家學校都很樂意借他的空間給你,因為他擔心一校兩制的問題。」相較於免學費的國民義務教育,私立、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學費,對一般受薪家庭來說甚為可觀。該針對特定對象提供補助,還是在平等的原則下,應視為全體國民權利?目前仍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教育部目前對實驗教育的補助,在於師資培訓、課程研發、成果分享,金額逐年成長。實驗教育發展多年,已對體制內的教育系統產生影響。國家教育研究院在訂定現行的108課綱時,也與實驗教育交流。體制內、外的教育,界線不再涇渭分明,兩者都有多元開放的課程精神,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關鍵在於如何實踐。台灣是亞洲唯一以法制保障各種教育理念學校的國家,雖然實驗教育形成風潮,孩子是否適合,家長仍要多加思考。實驗教育是台灣教育創新的重要實踐場域,落實教育民主化30年的公共精神。這十年來篷勃發展、蔚為風氣、與主流教育彼此影響,但校地、師資、學費,都是仍待進一步思考與解決的課題。
專欄
從實驗教育到人生探索,體制外教育塑造的成長故事【獨立特派員】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實驗教育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但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有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往國外送;但留在台灣的實驗教育學生,通常不熟悉紙筆測驗與傳統考試,如何升大學是個難題。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跟體制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由體制外進入體制內,面臨哪些困難?在體制外的學習中 找到自己的天賦   今年19歲的吳若瑄,在陪伴她長大的縫紉機旁回憶小學生活。台美混血的她,3歲時從美國返台定居,小學念了兩年的體制內學校。父母希望兼顧雙語家庭的文化,決定讓兩個孩子在家自學,若瑄從9歲起自學 一路到高中,他跟媽媽一起歸納過,外界對自學的三大迷思。她說:「第一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錢,第二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才華,第三個是自學生沒朋友。」 若瑄的自學,充分應用網路上各種學習平台及資源,也搭配實體課程。家中處處可見若瑄的畫作,喜歡畫畫的她去了畫室上團體課,她認為,自學反而更能接觸到真實社會的人際模樣。 體制外的學習找到天賦與熱情,若瑄在去年結束了自學生身份,選擇進入大學就讀。她說:「我想要去多瞭解服裝設計、服裝製作的過程,這時候回到體制內會比較輕鬆,因為所有課程都安排好了,你還可以透過學校去找到很多資源。」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只到高中,若瑄的媽媽擔任多屆自學審議會委員,經常與家長分享經驗,2022年更發表博士論文,研究發現,台灣自學生接續大學學業的困境,第一項是上大學的入學途徑。若瑄媽媽吳懃慧說:「雖然他們有特殊選才,但是特殊選才的名額不是很多,而且你還要知道特殊選擇這個名額並不是只有給實驗教育學生。有些大學有獨立招生,需要多費心,要自己去網站查、打電話去問。」體制外學習經驗 種下自主學習的種子孩子走上實驗教育,對家長也是一場修煉,尤其考驗夫妻是否同調。李柏陞選擇離開體制內教育,是因為孩子的學習過程有特殊的狀況。李柏陞的媽媽莊美慧說:「他是左撇子又鏡像文字,這個讓他寫字的歷程變得非常辛苦,甚至影響到老師對他的評價,跟老師的衝突、然後拒學,然後甚至到了我們需要去進行心理諮商,學習的成功經驗不多,所以相對的他沒有自信。」國中時來到這所位於山區、強調適性教育的實驗教育機構,李柏陞在學習過程中找回自信,學習動力被點燃後,情緒逐漸穩定,也摸索出自己的熱情所在。他說:「那時候是藉由藝術課,老師要求我們做出一個作品,我蓋了一個漁港,就覺得還滿有趣的,我喜歡這種方塊、一個一個從自己的手堆積成一個建築。」 李柏陞高中就讀技職體系的建築科,但要上大學,還是得應試、比分數。18歲的他,目前是大一土木工程學系的新鮮人,他發現體制外的學習經驗,讓自己學會主動發問。一樣是從體制外教育的成長背景,踏入體制內的學習環境,15歲的安妤,國小是自學生,國中念實驗國中,今年回到體制內、考上五專。她說:「我可以去找網路自己去找影片、文章來學,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比我小的、比我年長的都是。」幼時的體制外學習經驗,種下了自主學習的種子,安妤還不確定未來要不要插大,但發自內心產生的學習動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模式。在實驗學校裡 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熱鬧活潑的課堂,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是朱天澤帶領的語文課。這裡也是他高中時期,轉學就讀的實驗學校。他說:「我會回來這邊當老師的原因,不只是上課的自由度,課堂之外的事情,你也有很高的自由度,這樣子的過程,我覺得對我的自主決定的這件事情很有幫助。」國小與國中都在體制內學校的朱天澤,到了高中時對是否繼續升學產生迷惘,爸媽支持他花點時間探索真實世界,非常支持他來實驗學校就讀,把握迷茫懵懂的階段,成長過程的每一個事件,都能協助建立深刻的價值觀。媽媽吳洛纓說:「小學、中學的時期,如果你沒有培養出他探索這件事情的勇氣、好奇,你如何期待他在大學的校園裡面,會再去嘗試更多領域的東西?」從體制外到體制內教育,都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未來變化莫測,家長必須持續思考,讓孩子理解自己要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實驗教育實驗的不只是孩子,家長也是關鍵。
專欄
為憨兒築起永遠的家,若竹兒面臨經營難關【獨立特派員】
賴麗君 彭家如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嘉義有個若竹兒基金會,創辦人林朋輝因為領養一名重度多重障礙的孩子,發現許多相同遭遇的家庭,都面臨孩子就學和照顧的困境。於是他在27年前,號召多位家長成立基金會,希望提供智能障礙的孩子永久照顧的家園。不過近年來,這群大孩子正逐漸老化,也面臨許多照顧困境。若竹兒基金會伸出援手 接住智能障礙者 41年前,林朋輝和太太因為沒有孩子,於是領養一名男嬰東毅,卻在東毅兩個月大時,診斷出是腦性麻痺患者,而且會有極重度智能障礙和肢體障礙。他也發現很多相同孩子的家庭,有著相似狀況,於是號召多位家長和社會人士,成立若竹兒基金會。 林朋輝原本開機電設計公司,為了讓若竹兒的孩子們有更完善的照顧空間,他在58歲就退休,全心全力當志工,辛苦奔走10多年募款,才終於在2019年於民雄成立了「住宿型永久家園」。 若竹兒目前照顧44位成年智能障礙,以及合併多重障礙患者,跟著林朋輝服務20多年的陳美真,發現這幾年來的服務對象,多半都失去可靠的家人。 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比較新進來的都是因為家裡面的父母親老了或是走了。因為其他兄弟姊妹可能不能接受,所以他必須送進來。」 大孩子逐漸老化 照顧人力吃緊卻不符合政府補貼若竹兒共有44位工作人員,教保員就佔了一半,爲了達到更好的照顧品質,採取一個教保員照顧三個服務對象,而這群大孩子正逐漸老化,照顧人力負擔勢必加重。若竹兒董事長林朋輝說:「心智障礙的小孩大概35歲以後就慢慢步入老年, 走路也不穩,照顧的工作人員也會比較多,所以說就醫,爸爸媽媽不方便,也是要去我們處理,每項都要我們去照顧,這都是人力的負擔。目前也不符合(政府)照顧老年的條文工作補貼。」40歲的大孩子,卻像個老人,目前在若竹兒佔了三分之一,因為不符合65歲以上長照補助規定,多出來的成本,機構必須自行負擔。儘管如此,若竹兒仍為他們編列一個特殊班級,加派人力照顧。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很多的全日型住宿機構都退場,但是若竹兒在這一塊就是因為,它把他當作是一個社會責任,所以就承擔起來。這個人力三班制,那個光是人事成本就非常的高。」 烘培義賣活動 盼解決龐大經費難題面對日趨龐大的營運成本,若竹兒努力經營烘培、義賣活動募款,每年中秋節前,教保員帶著服務對象做鳳梨酥禮盒,營收除了用於照顧經費上,也將部分作為服務對象的獎勵金。 多年以來,即使每一步都走得艱辛,若竹兒仍然每年舉辦兩次親子出遊,促進孩子們跟家人的感情。若竹兒主任陳美真說:「有些家長可能不敢帶這樣的孩子出門,我們鼓勵他帶孩子出門,我們教保員會協助你,他才願意帶出門。」家長黃馨儀說:「假如我帶他去別的活動,有很多人他們就沒辦法接受我們這種孩子,因為他很會吵,所以我們跟(若竹兒)中心出來他比較快樂,比較沒有那個壓力。」27年來,林朋輝將生命奉獻給若竹兒,如今他已經74歲了,仍然每天來當孩子們的「林爸爸」。步入老化階段的智能障礙者,除了身體退化,也面臨雙親年邁或者離世,需要其他人來照顧,這幾年來,若竹兒接住越來越多這樣的大孩子,讓他們能安心在「永久家園」終老,即使面臨龐大經費難題,林朋輝和若竹兒也堅持著努力突破困境,期盼能一直當這群大孩子們永遠的靠山。
專欄
新祿島的故事:越南跨國婚姻與新二代縮影【獨立特派員】
蘇玲瑤 黃素娥  羅盛達 范瑞薔薇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越南西南部有座「台灣島」,島上有不少女性為了改善生活,選擇嫁到台灣,這座島因此成了當地人口中的「台灣島」。只不過,部分新住民因為婚姻問題或經濟因素,將小孩送回當地給外公外婆撫養,形成跨國隔代教養的現象,也衍生出部分孩子因為沒有戶籍,無法正規上學的問題。湄公河上的台灣島新祿島和台灣的淵源 湄公河,中南半島生命之水,入海前在越南國境之南沖積成三角洲。芹苴是位在三角洲中央的直轄市,從岸邊碼頭搭上渡輪,不到十分鐘,就會來到這座大約32平方公里的小島,當地人稱它為「新祿島」,但過去二十年來,它還有個別稱叫做「台灣島」。 這個暑假,島上有個特殊的課程。十幾個孩子,聚在鐵皮搭建的教室裡,跟著從台灣來的大學生學中文。剛滿14歲的小嬋,在這群孩子中顯得格外文靜,原本在越南、該上國中七年級的她,一歲多被送回島上,由外公外婆扶養。 島上像小嬋一樣的個案並不少見。愛唱歌、不愛說話的阿方,是比較幸運的一位。和小嬋有著類似的背景,但他因為被舅舅收養,得以入籍越南、順利在當地唸到高中。 新祿島上的故事跨國婚姻現象的縮影與難題 新祿島過去半世紀的變化,可以說是整個越南西南部的縮影。段文努是島上的作家,也曾經是當地的副鄉長,據他所說,這裡當時有將近50座以上的糖廠,所以才取名為「甜蜜島」。 但越南在1986年開始的革新政策、糖業的沒落,讓島上的居民嫁到台灣或是到台工作,也從「甜蜜島」變成了「台灣島」。段文努說:「女性遠嫁海外,尤其是台灣的非常多,因為(糖業)沒落還有破產,所以經濟來源就沒有了,所以這些遠嫁海外的女性是為了解決困境,是家裡的救星。」 新祿島居民暨華語班教師范氏竹梅也說:「以我們這個社區為例,每隔3戶就會有1到2戶家裡有女兒嫁到台灣,部分家庭的女兒全嫁到台灣,據我所知人數高達數百人。」但這些孩子,部分卻因為父母婚姻出狀況或是經濟因素,被送回越南。 芹苴市政府曾經在2018年進行了一項人口普查,當地因為跨國婚姻,像小嬋一樣、被送回來撫養的無戶籍小孩,就多達1100人,而這其中,新祿島上就有30位。這些在越南長大、不會說中文的台灣之子,長大之後,大部分的他們都希望回到台灣就學或工作,語言障礙就成了一大問題。 疫情前,曾在當地進行田野調查的政大研究團隊看到了這個問題,今年起在島上連續開設了幾期免費華語教室,試圖給這些跨國隔代教養下的新二代,一個重新銜接台灣的契機。 而華語班也吸引了當地人的注意。17歲的陳凱燈,兩個姑姑都嫁到台灣,即將高中畢業的他,未來想到台灣留學,所以也跑來學中文。政大民族系副教授高雅寧高雅寧說:「有一部分的學員,他們有姑姑或阿姨已經嫁到台灣,然後也算穩定下來了,希望他們家鄉的小朋友能夠去台灣讀書。」婚姻移民 是幸福還是無奈?新祿島上有著想到台灣念書的孩子,而同樣在湄公河上,50多公里外的另一塊沙洲,則是有位思念兒女的母親。42歲的阿銀,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到小島對岸工作。21歲那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嫁到了和南越一樣炙熱的高雄,只是沒想到,生下一對兒女後,罹患了產後憂鬱症,精神狀況開始不穩定,幾年後被夫家以一張機票送回越南。 婚姻移民或許為當地人帶來幸福,但更多時候卻可能是無奈。根據越南官方統計,除了疫情期間,每年大約有兩萬上下的越南人,因跨國婚姻、移民海外,多數來自越南南部,光是2023年,就有24,587人,其中有5435人婚嫁到台灣、4923人到韓國,而且婚嫁到韓國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跨國的人口流動,婚姻只是其中一種形式,但這條路卻充滿著不確定性,讓這些女性的命運以及下一代的未來,就像蔓延在河畔的布袋蓮,漂泊不定、千絲萬縷。
專欄
刺青成青年潮流,雷射除刺青需求卻也激增!【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整理報導刺青在台灣已經成為一種藝術,也有人會將刺青做為一種紀念。而台灣刺青的年齡層,近幾年有越來越低的趨勢,當年輕人選擇在身上紋下圖騰,過一陣子後悔了怎麼辦呢?要去除刺青,過程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青少年刺青前,要做哪些功課?萬一後悔,又會面臨哪些難題?青少年刺青 追求的是什麼?  檢視著上一次除刺青的效果,這一天小辰將進行第二次除刺青療程。上著麻膏,小辰說起人生裡的第一次刺青,當時的他還未成年。 一旦開始刺青,延伸的區域會越來越多,至於少年刺青的理由,往往有更深層的內容。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說:「他們想要尋求保護,可能從小有被霸淩的經驗,覺得我刺個青它可以保護我、看起來比較兇就不敢再欺負我。或是他們有加入一些幫派、公司,他們會尋求一些共同的認同,把幫派公司的名稱刺在身上。」長期協助司法少年的工作者觀察,保護色與認同感是未成年孩子刺青的兩大推力,而在少觀所或矯正學校內,孩子在未成年時就刺青的比例也相當高。而在與少年接觸的過程裡,也不難發現有後悔的案例。除了失敗的刺青作品,也有少年會隨著歲月而興起去除刺青的念頭。陳彥君也表示,很多孩子是因為比較成熟了,也想要過不一樣的人生,開始想要把手上這些成長的記號去除,也有的人因為刺青引人注目,這也是一種困擾。三思而後行!除刺青痛苦艱辛的漫漫長路隨著雷射光點經過,刺青圖案中的填色開始沉入皮膚下。乍看之下,刺青顏色很快消除,事實上這只是色素暫時沉入皮膚,要經過多次的爆破程序,色素才會被擊碎消失。 醫美集團業者陳俊光說:「大概就是一般你刺青的十倍以上的疼痛,就是很用力的拿橡皮筋去彈你的這種程度,因為打下去就像在身上放鞭炮一樣。」除刺青的過程,必須經常中斷休息,必須透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八年多前,陳俊光的醫美診所開始提供雷射除刺青的公益服務,為透過機構轉介的青少年免費去除刺青。除刺青的過程,就是一場毅力與疼痛的漫長拉鋸,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陳俊光說:「刺青真的要三思後行,因為除刺青要花很大的時間、很大的痛苦、很多的金錢。」刺青有保障 你怎麼看待刺青這件事?拿出家長同意書,包括圖形、部位,甚至付費方式,都有詳細紀錄。在合格營業的刺青店裡,面對太過年輕的消費者都會有這份白紙黑字。雖然會有假冒家長簽名或是請人代打電話的可能,但刺青業者還是會盡量把關,就怕踩到法律紅線。雖然法律上,並沒有規定未成年刺青必須經過父母同意,不過,過去不乏因為刺青對象未成年,家長以未成年人訂定契約要有家長同意的法律依據,提告業者或要求賠償的案例。除了因為年齡可能面臨法律上的爭議,刺青在部分領域也受到嚴格限制。打開國防部網頁,對於刺青的規定,出現在憲兵報考的常見問題中;再查閱志願士兵選訓辦法,體格基準表上,對於刺青也有一定限制;而除了軍人,警察考試的體格檢查中,也不能有刺青。顯見,刺青在軍警界依然有一定的規範與限制。雖然相較過去,台灣社會對刺青的印象逐漸轉變,刺青不但成為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比賽項目,台灣也有不少刺青師在國際競賽中獲獎。不過對於未成年刺青,業者還是相對保守。文化的轉變,讓刺青逐步產業化,也讓業者開始籌組工會,除了產業自律,也希望提供消費者一個選擇的依據。除了店家的營業登記,也可以查閱刺青師過往的作品作為選擇參考,同時刺青前的準備溝通也不能少。除此之外,想要紋身其實可以有另外一個選擇,一堂同樣在身上留下圖案的手繪課程開始密集展開,不同的是,所留下的圖案比起刺青,時效相當短暫。原本課程設定是要給青少年作為刺青的替代或是實際刺青前的適應,卻意外吸引許多親子組合參與。面對刺青在青春世代的盛行,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社工王庠茗建議,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刺青的想法時,可以試著與孩子溝通,同時引導孩子理解刺青的意義以及刺青是永久性傷口的事實。而一旦發現孩子在未告知的情況下刺青,家長更要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