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公車重大車禍頻傳,如何走出交通地獄?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今年九月台中宮原眼科前,兩名女學生走在斑馬線上,遭到客運撞上,導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事故發生後,台中交通局針對該路口進行改善,卻改得不夠徹底。另外,政府每年給客運業者數千萬甚至上億的補貼和補助,評鑑機制卻無法要求業者有效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問題。 台中重大交通事故路口已改善,但是改對了嗎? 台中公車在四年內造成三起行人死亡事故,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資料,112年到今年8月,行人事故超過一半以上發生在路口。台中市政府交通局針對A1事故,也就是發生死亡車禍的路口進行會勘。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科長周志遠表示,行人路口的照明如果充足的話,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就會比較容易看到行人。 台中學士路、英才路口,兩年前公車撞上一家三口,造成兩人死亡。事發後,斑馬線從路口退縮到較為安全的位置,並增設行人庇護島。雖然加強了夜間照明,但覆蓋面積不足,行人過馬路時會有一段走入暗處。 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指出,路燈其實都很昏暗,下雨天的時候是暗的,而且有時候會亮,有時候不會亮。主管機關從中央到地方,該做的基礎建設沒做好,交通安全安只能仰賴用路人自己小心。 台中展開公車大執法 為何路口不停讓依舊發生?路口安全的改善工程,應該整體規劃施工,但現實狀況是,同一個路口分屬不同單位,交通局負責的項目已經施作完畢,建設局卻還在評估中。以人為本的交通設計,已經陸續引進台灣,不過,路口怎麼設計,雖然有規範,卻沒有強制性。貓頭鷹交通書主編黃筠倧坦言,實際施作的時候,不照這些做都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台灣現階段法規面缺乏的東西。中央的法規出來了,地方政府依照這個規範去施行,才會有個依據。透過工程手段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但是行車安全還牽涉到客運的經營和管理。 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觀察,現在新手客運駕駛上路,幾乎都出狀況,不是去撞人家,就是不小心去擦撞別的車子。交通部要求地方政府對客運駕駛,每半年進行一次路口停讓教育訓練。台中市也在東海女大生事故後,展開無限期公車大執法,但依舊有路口不停讓的狀況發生。資深駕駛李泓茂指出,公車評鑑要求準點率,駕駛如果碰上塞車,休息時間不夠,為了準點或是趕下班,就很容易搶快而發生事故。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認為,地方政府說駕駛不準時,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方政府做了錯誤的要求,業者也跟著錯,身為最基層的司機駕駛,他沒有辦法抵抗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加企業的機器,所以憾事發生。 路權團體呼籲檢討客運補貼制度 提升用路安全!台中市政府為防止客運事故,要求1400輛公車全面安裝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在台中坐公車,不時會看見,車門旁出現小黃人的警示圖案,目前安裝率已經來到九成。宮原眼科前的事故,系統在當下已經發出警示,卻阻止不了悲劇的發生。無論是駕駛個人素質,或是公司營運,還得從結構面來改善公車的安全問題。巨業客運因為這起事故遭到市府罰款120萬,其中一條黃金路線停權三個月。另外111年度因為評鑑乙等,2400萬的虧損補助扣款一成。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表示,駕駛的職前訓練、過勞的狀況都沒有改善,只處理車體,車體內的司機、車體外的道路都不改善。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專員徐世樺則提出,明年會成立一個專責的公車評鑑委員會,這委員會除了專家學者之外,也會把民間的代表納入。而百萬肇事死傷人數的評鑑指標,目前的配分是5分,也在研議是不是有倒扣的機制。改善評鑑效力和路口設計,才能讓這些每天往返在道路上的客運,不再成為交通地獄的因子,大眾才能行得更安全。
專欄
廢棄咖啡豆麻布袋再利用,創造循環經濟與就業機會【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王興中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公益團體蘆葦女力,利用咖啡業者捐贈的咖啡豆麻布袋,讓婦女手作出獨一無二的包包、圍裙、杯墊和各式療癒小物,他們以學院的方式,在課程中培養生產力、設計力和銷售表達力,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傳遞用工藝捲動公益的理念,打造出屬於公益的循環經濟! 麻布咖啡豆袋的重生給予中高齡婦女就業機會利用即將廢棄的麻布咖啡豆袋,再生成各式各樣的作品,公益團體蘆葦女力,透過與連鎖咖啡店合作,取得大量的咖啡豆袋,希望支持中高齡婦女的就業與社會參與。跟著老師的步驟,把橫線抽掉留下直線,就變成了麻布娃娃的頭髮,仔細聽好老師的叮嚀,再把麻布以竹籤為中心,用力捲得緊緊的,一針一線的用力固定好,就有了娃娃的頭和身體的雛型,不論是編成細細長長的辮子,還是短短的頭髮,每個人都創意無限。 蘆葦女力創辦人康淑華表示,蘆葦的意象,代表的是一個堅韌的生命力量,期待透過手作產品去傳遞,婦女即使經歷過生命的許多挑戰及困難,依然可以在逆風中搖曳、展翅。蘆葦女力秘書長洪寧說:「希望我們可以帶著這一群媽媽,面對內心的自我探索,讓他們在技能上、專業上有一些學習、嘗試的可能性,去找到他們自己真正最擅長的事情。」用工藝捲動公益 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拼接車縫出娃娃的身體,組裝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各具屬於自己的特色。學員邱淑真帶著八歲大的兒子一起來上課,曾經全職投入在美商資訊科技業工作的她,八年前毅然決然放棄工作、全心陪伴孩子成長,但兩年前丈夫卻發生意外過世,單親媽媽不只要忍住悲傷,所有家務和經濟重擔還需要一肩扛,也希望能夠重新回到職場。 邱淑真說:「他(兒子)進入小學之後,我就開始希望能夠慢慢的跟社會再接軌,重新回到社會的人群裡面,然後進而就是再有一個職業的身份。」一手設計娃娃的藝術家講師林詩齡表示,就是希望大家能突破自我的框架,不論是娃娃的形狀、顏色,都能隨心自由變換。利用天然材質創造公益永續,不僅串聯了廢棄的麻布咖啡豆袋再利用,以及中高齡婦女就業和社會參與,也讓社區婦女組織能穩定發展。蘆葦女力以學院方式進行的實驗計畫,讓學員們互相支持陪伴,手作出包包、圍裙、杯墊和各式療癒小物,從核心課程中,不只培養出製作生產力,還有產品設計和銷售表達的能力,未來能成為手作講師、商品設計師或是展售大師,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傳遞用工藝捲動公益的理念。 麻布風格體驗館推廣低碳生活 提供婦女多元學習機會一連串不同的課程中,有一堂就叫「縫寫自我」,彷彿一場自我探索之旅,讓婦女再度看見自己的樣貌。經過發想創作,廢棄物搖身一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日用品、療癒小物,每一個花色、樣式都是獨一無二。 在龍山文創全新打造的麻布風格體驗館開幕會上,不一樣世代的婦女,都自信展現手作提袋的時尚風格。多年一路走來,就是透過咖啡業者、生豆進口商,提供麻布咖啡豆袋,原本要進入焚化爐的廢棄物,就能夠再善加利用,還以每年減少1000公斤的碳排量和創造婦女就業,獲得社會創新的獎項肯定。蘆葦女力生產經理李昕恩說:「我們都是透過咖啡生豆進口商,無償捐贈我們豆袋,透過設計師的巧手設計,再發包給一些中高齡婦女,或是一些二度就業的婦女,製造成各式各樣很有特色的商品,希望透過這樣子工藝的循環,捲動公益。」 在麻布風格體驗館中,每個人都能體驗環保手作,每個人都能是低碳生活實踐家,不只把淨零精神延續到每個家庭,也讓婦女更自信。用工藝捲動公益,看似簡單的麻布咖啡豆袋,在不同世代的女性手中重生,而他們也在過程中再度找到自己的新生命!
專欄
永續發展趨勢下,台灣竹材的未來潛力!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隨著全球淨零轉型的目標願景,環保的竹產業,近年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波助瀾下,逐漸受到各國重視。今年台灣首度舉辦以竹為主題的博覽會,同時舉行第12屆「世界竹論壇」。面對氣候變遷,竹材作為建材,帶來哪些發展的可能性?台灣在竹材使用的創新與設計,又有什麼樣的突破? 永續、科技與設計 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在台灣 今年3月,台灣首度舉辦以竹為主題,地點涵蓋全台5縣市的博覽會,內容包含建築、加工技術、工藝設計等不同面向的竹產業生態。台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說:「在現階段,大家關注永續生態這個議題,竹子變成是明日之星。我們剛好落在一個時間點,台灣內部也意識到竹子要復興,重新看待竹子的重要性。」 除了博覽會,同時舉行為期5天的世界竹論壇,與會者來自全球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竹領域專家,總數超過兩百餘人。這是全球最重要的竹組織World Bamboo Organization之下,最盛大重要的國際交流活動,每3到4年舉辦一次,台灣爭取申辦並不容易。 世界竹會主席Michel Abadie說:「我們選擇台灣是因為台灣的新科技非常先進,而在竹子的歷史上,台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你們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有很多有思想的人、很多創意。 主辦單位台灣竹會積極與不同地方政府,接洽討論、尋找場地。在論壇主題「永續、科技與設計」的框架下,最後選定在新竹與南投兩地舉行。 勇於挑戰竹構造的極限 台灣的優勢是什麼?  全世界超過80%的竹子產自亞洲,地理位置與自然氣候極適合竹子生長的台灣,在竹材使用的創新與設計,一直走在發展潮流的前緣。第三屆「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策展人葉育鑫說:「東南亞也有竹構造,只是他們竹構造比較像是一種傳統建築的延續,相較之下,我們有更大的彈性、技術。」 為了鼓勵台灣新生代建築師勇於挑戰竹構造現代化,台灣竹會連續三年舉辦「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挖掘具有創意的人才,以竹構設計與民眾對話。(圖/獨立特派員) 竹博覽會新竹展區位於陽明交大光復校區,靜謐的落羽松林裡,靜靜佇立一座美麗如蟲蛹的竹構裝置。這是獲獎無數,以蒸汽彎曲木的工法,聲名大噪的建築師郭恩愷受邀製作的作品,不過首次嘗試使用竹材,卻失敗連連。 郭恩愷說:「會想要用蒸汽彎曲竹,是因為全球沒有人用這樣的工法。每次一蒸這個竹子就要8個小時,前面順利,到了中間還是斷掉。」在郭恩愷的堅持之下,獨步全球工法的成功實驗,鋪展了竹子作為建材,在未來發展的新途徑。 透過嘗試新工法,挑戰竹構造的極限,是建築師開發竹材嶄新可能性的企圖與野心。(圖/獨立特派員) 從風光到沒落 台灣竹業如何復興? 用心摸索陌生竹材,師法自然的建築師,還有整合數位科技應用在當代竹構的曾令理。他專精數位建築的背景,為竹構現代化應用打開一道新風景。 曾令理透過與傳統竹藝師傅的合作,一同打造眼前這座形體優美,宛如從地底翻出的竹構裝置。(圖/獨立特派員) 有機雙向的溝通與討論,讓數位科技與傳統工藝得以相輔相成。曾令理表示,這非常仰賴師傅們的耐心跟才華。因為竹子還是有它自然的特性,不一定一開始就跟想像的一樣,師傅們要用他們的手勁,慢慢地把這個曲線塑形到正確的位置,而這部分就是人機協作的結果。 竹子作為炙手可熱的自然建材,同樣也面臨到耐久性的考驗。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說:「譬如說做一些煙燻竹,這些都是經過適當的技術處理,讓它的使用的壽命能夠延展。」 位在南投竹山的這間竹工坊,是全台目前唯一具備燻竹廠的工坊,其煙燻竹法,是考據自日本的「煤竹」技法。悅山工坊負責人劉昭明在產業打滾數十年,見識過台灣竹業早年的風光崛起,以及後來的式微挑戰。準備交棒給下一代經營的他,對前景仍保有信心。 轉動竹子,使其受熱均勻,將表皮燻烤成咖啡色,經過熏製加工的竹材,多用於家具、編織品以及室內裝潢。(圖/獨立特派員) 創意與技術,是台灣竹產業的核心優勢。創立屆滿70年的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也在竹博覽會策畫一連串展覽,除了帶民眾回望台灣竹藝的歷史文化養分,更結合科技與實驗,對發展的本質提出叩問。永續發展的浪潮風起雲湧,環保固碳的竹材市場,勢必將成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台灣能否御風而上?或許,好好認識自己的土地文化,才能長出真正的信心。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泰國將文創融入都市設計,帶動觀光發展!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泰國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泰國怎麼做到的? 2019年,曼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設計創意城市。泰國透過文創推升國家的競爭力,而觀光產業更是驚人,每年約有三、四千萬名觀光客,位居世界旅遊排名前十大,觀光收入占GDP20%。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文創和觀光和台灣發展的方式不同,他們擅長以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帶給人們不同體驗。 泰國之所以能以觀光聞名,就在他們能為每位遊客創造絕無僅有的旅遊體驗。這間特別的泰國商場,它的外觀就是泰國傳統「水燈」文化的設計,藉由這間商場帶動周邊發展,也是這個水燈設計所象徵的意義。 不只外觀,商場的規劃設計也別具特色。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李致德說:「他們將泰國傳統的水上市場整個搬到室內,有點像是地區創生的方式,因為昭披耶河西岸,周邊本來就是一些小吃攤販,賣一些零售的,它在這邊開發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就把它收到水上市場裡面。」 這座特別的商場不僅把傳統水上市場搬進室內,也讓具有地方特色、文創屬性的小吃商品進駐,隨時都可以來觀光採買。(圖/獨立特派員) 想了解泰國文創?台灣人成立新媒體整合產業資訊! 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陳韋如、李致德,這對夫妻在泰國從事網路媒體,對泰國觀光及文創產業有深入觀察,他們認為泰國文化創意蓬勃發展,是源自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李致德說:「泰國的一些商場或者是民間的機構,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計畫,像商場可能設一些特別店,把這些文創商品拉進來、辦一些市集。他們也很樂意找一些文創或者是藝術工作者,把他們的產品落實在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上面。」 李致德在台灣原本是位軟體工程師,被公司外派至泰國拓展業務,期間他發覺雖然台灣和泰國經貿往來頻繁,但卻不了解彼此文化,於是他決定創業,在泰國成立華文新媒體,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泰國。李致德說:「我們承接的內容,是把文創產業的資訊帶給華人讀者,大家想要看、想要了解泰國文創,我們的流量就會起來。」 提供年輕藝術家舞台!藝術如何走進生活? 而另一位同樣也來自台灣的鄭紹敏,他則是透過文化藝術,將一間原本沒落的古董商場改頭換面,打造成一處展演不斷、非常受年輕人喜愛的藝文中心。鄭紹敏在藝文中心經常舉辦免費展演和音樂會,他認為生活的藝術可以培養,結合古董拍賣、藝廊及購物商場,藉由氛圍以及空間營造,將藝術帶進一般人生活。 為了給年輕畫家展出機會,藝文中心還免費提供空間給他們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古董藝文中心常務董事鄭紹敏說:「其實我覺得最驕傲的,就是這附近現在開了很多的畫廊。文創其實可以帶動地方的繁榮,讓年輕人、大眾可以進來這邊享受。」 文化創意融入生活 累積泰國軟實力 在泰國北部清萊一處稻田出現三隻可愛貓咪的圖案,這可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結合農業、科技與藝術,利用泰國農業大學所培育的彩虹米,再透過衛星定位所栽種出的成果。 泰國農夫凱克漢說:「以前稻米主要被認為是消費的東西,但現在其他作物,譬如花卉或彩色蔬菜的特色,也可以應用到水稻上,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同時發展旅遊業和農業。」 準確定位秧苗,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稻植株會逐漸改變顏色,最後到了收穫階段,稻草的顏色將與原先設定的草圖顏色相近。(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建築設計師庫爾蒂達 宋基蒂帕迪認為,唯有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才能彰顯文創的魅力。他說:「我們要做什麼建築出來,就要先看一下周圍有什麼元素,有什麼歷史也要考慮,包括有什麼材料跟當地的材料。」 建築設計師浪漫的裝置藝術,在觀海平台利用簡單的魚線融入巧思,以不同高度的鋼板作主材料,去感受光影的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人天性樂觀,特殊文化與創意並非是為商業,而是在生活。泰國的經濟實力儘管不如台灣,但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借鏡。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