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工時長、風險高,公車客運駕駛嚴重短缺【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高鐵的競爭,讓客運業運量下滑;司機工作時間長、載客壓力大、加上交通又混亂,也造成人力大缺口,就算開出月薪將近十萬元,一樣找不到人。駕駛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因此累積許久的缺工問題,攸關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客運業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該如何改善?運量大幅減少 國道客運開一班賠一班 下午三點半,從台北轉運站開往竹東經過龍潭的國光客運,準時出發,客運駕駛除了出發前的準備工作、班次時間拿捏,坐上了這個座位,還代表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過,現在客運乘客不如以往,這個時段更是開一班賠一班。 在國光已經九年時間的駕駛江倍譽,點出了交通現場和客運市場緊縮的現實困境,他說:「沒有專用的車道,那有些有些路肩,他並沒有開放給我們使用,那有些開放的路段,其實對我們的幫助沒有多大的用處。」 營運不敷成本,客運業者們跳腳,急著想辦法開源節流,國光客運在台北轉運站二樓有4個月台,原本有十幾條路線,也不得不放棄過去是黃金級戰區的二樓,11月初開始,轉到四樓繼續營運。國光客運副總經理徐燈波說:「這樣子平均下來,我們大概一個月就可以減少65萬元的這個月租費,一年就(省)將近到780萬。」 國光客運台北到嘉義,單程全票467元,高鐵雖然要價1080元,但旅客省下的時間更多,越來越多旅客不再選擇會塞車的客運,國道客運也因此一家一家相繼關門。 客運駕駛荒 月薪高仍找不到司機? 除了面對市場縮水,業者另一個經營的難題,是客運駕駛荒,就算月薪開到八、九萬,交通部公路局統計,目前公路客運還是缺了772位、市區客運缺1443位,總共就缺了2215位駕駛。 公共運輸量因疫情跌到谷底,客運司機因而流失,多轉到貨運、遊覽車或是外送業;業界分析,乘客意識升高、對駕駛要求嚴格,司機開車需要非常專注,還得接受雪片般飛來的客訴,常是車未到站客訴先到。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說:「他們不會理解說司機其實壓力很大,有時候公司會把責任推給司機。」 中壢客運副總經理黃俊棋說:「上班都很辛苦了,還要受到無理的責怪,所以會造成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來從事這個行業。」 摩托車、轎車、行人穿梭街道,交通的混亂,車體大肇事風險也高,加上科技執法、檢舉達人、乘客投訴,都是繁重的壓力源。雖然有休息室,但等待再發車的時間,因為沒有手握方向盤開始行車,就不算是駕駛時間,也因此得綁在公司等待下一班發車,而這樣一天花在公司,就可能超過半天時間。 客運業危機環環相扣 困境如何改善?長期觀察台灣交通,也親身參與勞動部討論會議的客運業者魯孝亞認為,要改善整體問題,需要徹底的路線規劃和整併,減少被塞車、路況拉長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是不是我們先從優先道或者時段性的優先道開始,那這樣司機就比較不會需要體力或者持續高強度的注意力。」除了開車的壓力、乘客的壓力,當然最敏感的還有薪資問題。看看薪資明細表上,除了本薪之外,總共羅列了十幾項,包含加給、津貼和獎金的細目,就連資深駕駛都看不懂。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監事李泓茂說:「我們以前最司機最重要的公里數跟載客獎金,這就是收入的來源,可是我們換新制之後全部弄掉,變成共同營收,底薪多少,它就是大約給你寫這樣,問公司也不想回答。」除了經費補助,勞動部規劃未來也將開放外籍僑生,投入客運駕駛行業,公會還希望直接引進移工。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說:「因為遊覽車客運業比較專業要執照,他可經臺灣受訓或他在國外,他是有大客車的執照,再來受2個月訓,了解臺灣的交通生態。」但這是否會影響本國司機薪資水準,也引發正反討論;另外,公路局也放寬持照年齡上限,大型車駕駛年齡從65歲,放寬為可以每年換照到68歲,魯孝亞也認為,屆齡的人時間到了,請他延齡留下去來服務的,也應該要適度的獎勵。台灣道路環境規劃也需要再加強,對司機更友善,降低人力流失。客運業缺駕駛,問題累積已久,政府必須改善道路設計、整併路線,也提升司機的勞動環境,業者更亟需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否則客運業的危機,將會成為所有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危機。
專欄
大型車交通傷亡比例高,安全問題何解?
全台有超過二十萬輛大客車、大貨車,一年造成一萬一千多件死傷事故。除了用路人的安全意識之外,台灣的道路設計,對大型車行駛並不友善,尤其機車跟大型車爭道,在轉彎處一不小心就可能因為內輪差釀成嚴重車禍。人、車、路三方面都讓大型車成為道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大型車車禍致死率偏高 致命內輪差惹禍? 所謂的大型車包含公車、遊覽車、大貨車、聯結車,全台灣大客車跟大貨車加起來,超過二十萬輛。2022年,台灣有390條生命,喪生大型車輪下,等於每天至少一個人,死於大型車車禍。再加上受傷的,全年更超過一萬一千人,而且比起五年前多了一成。 聯結車駕駛李世展分析,大型車駕駛只要轉彎就有內輪差的問題,最怕摩托車、腳踏車、行人跑出來到內輪差那邊。明明上一秒看沒車,但是下一秒看,摩托車就跑出來。 李世展開聯結車超過二十年了,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他實際上路,曳引車加上半拖車,就是所謂的半聯結車,車身長達12公尺,在一般道路要右轉,車頭一定得超過對向車道,否則就會因為前後輪轉彎半徑差異,撞到右側用路人。 而面對路邊各種狀況,即使是直行,聯結車駕駛一刻都不能鬆懈,左轉也可能因為車子的A柱,造成視覺死角。另一方面,貨運業特殊的工作型態,也提高事故的風險。駕駛為了配合客戶送貨時間,大半夜出發是家常便飯。 車禍造成的死亡率,大貨車每十萬輛是100人、大客車69人,都遠高於小客車跟機車。(圖/獨立特派員) 大型車視野死角易肇事 科技輔助勢在必行 2019年開始,新領牌的大型車,都要有車前碰撞警示、車道偏離警示;2017年也已經強制安裝行車視野輔助。大型車的左右兩側、前方跟後方後都有鏡頭監控。因此,用科技輔助大型車安全,是現在進行式。除了規定必裝的系統之外,桃園市政府從2020年開始,也補助市內公車安裝盲點警示。 桃園客運駕駛卓盛宏說明,右轉是看這個螢幕,鏡頭是從車後面往前拍。可是光有這些鏡頭還不夠,後來有加裝這個輔助系統,才會更明顯。 當行人站在公車旁邊,後視鏡根本看不到,如果司機旁邊又擠滿乘客,無法直接往外看,就會造成視覺死角。 桃園客運駕駛卓盛宏解釋,當駕駛從後視鏡沒有看到那個行人的時候,這個盲點偵測系統的紅色虛線就代表有行人在那邊。 桃園客運副理雷平祥坦言,要業者在虧損狀態下,主動提高到所有車輛安裝輔助系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因此,希望政府在這部分能多給業者支持和協助。 聯結車駕駛李世展認為,駕駛人自己也要有觀念、要會看。大部分駕駛因為螢幕太亮了,都會拿布把它遮起來,科技再怎樣還是輸人性。交通安全的觀念要從小教育,不然真的沒有用。 交通部今年編了一億六千萬,要推動大型車主動預警系統,整合八項預警功能,不過目前還在研發。(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落實交通安全? 學者籲道路設計思維需改變 要提升大行車安全,除了車跟人的因素,路也是重要的一環。 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觀察,很少看到有人在認真設計彎角,所以彎角這邊也不知道人行道可以做到哪裡,也不太知道行穿線放在哪裡才安全。 專家畫出不同車種的轉彎半徑,小型車只需要一個曲率半徑,公車需要兩個,聯結車需要三個,因此彎角就要畫得更大,行穿線的位置也必須跟著移動。 全台市區道路有一萬公里,專家建議,可以先盤點大型車的路徑,優先改善。而要避免機車跟大型車爭道的問題,還需要車道瘦身。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認為,其實道路真的不能做太寬,做太寬就可能讓機車在同一個車道超車。目前主要道路都達3.25或3.5米,但是應該可以縮減到3米。 當車道變窄了,民眾也明瞭車道內不能超車,大小車就不再需要在馬路上戰爭。要落實大型車安全,除了耳提面命,要機車、行人遠離大車、小心內輪差之外,從人、車、路著手,還有很多面向應該努力。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