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馬來西亞無國籍孩童求學難,非營利組織如何協助?
根據馬來西亞資料局統計,沙巴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為無國籍人士。這些無國籍人聚集地環境惡劣,難以像一般國民享有合法就醫、就學的機會,如何生存成了最大的挑戰。幸好有些非營利組織在當地開辦學校,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育的機會,希望他們能重拾人生。 無國籍者生存挑戰大 難以就醫成常態? Emma以及附近一百多戶人家都以沙巴拿篤的這座垃圾山維生,旁人眼裡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對於白手起家的無國籍人來說,卻提供他們翻轉人生的機會。 沙巴無國籍人士Emma說:「如果那座垃圾山被轉移處置的話,那邊的村民,包括我在內,全部沒有工作了。」 無國籍的身分除了面臨被追捕、沒有工作之外,還面臨缺乏醫療、教育等問題。像是莉娜,他的前兩個孩子無法在政府學校就學,且超過十二歲之後,孩子也無法像一般公民用較低的價格到地方醫院看病。 沙巴無國籍人士莉娜坦言,這裡的人通常生病了,會先考慮去私人診所,因為醫院的費用高於私人診所。 對於這裡的居民來說,難以就醫、積欠醫藥費幾乎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因此在街邊時常可以看賣到成藥的小攤,成了無國籍人生病的首選。 這座垃圾掩埋場在2012年啟用,如今有十幾戶家庭,居住在垃圾山周圍,更有數百人在此撿拾垃圾維生,他們大多是無國籍人士。(圖/獨立特派員) 非營利組織辦學 提供無國籍孩童受教機會 為了解決孩子們的就學問題,非營利組織在沙巴開辦各式學校。沙巴仙本那的水上屋裡,老師正在教無國籍的學生學習馬來語。這裡是由沙巴大學生團體所創立的「婆羅洲另類學校」,專門給無國籍的孩子就讀。 婆羅洲另類學校老師Syahfeeq說明,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識字跟算數,也會學一些技能,例如縫紉、烹飪、印刷襯衫等。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意願,學校有音樂、藝術以及手作課程,甚至找藝術家來替學生上課。學校也教導學生生存之道,讓他們理解自己的處境。由於沒有法律保障,學生將來可能面對低工資、長工時、未成年結婚等問題,他們該怎因應。 由於大多數的無國籍學校學籍都不受政府承認,因此從教材到學費,學校都得自行籌款。無國籍學生家裡大多貧窮,只能象徵性收幾十元到幾百元馬幣。(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人日益增加 是否有解方改變現況? 除了由在地年輕人創辦的學校,也有地方教會開辦的學校。加略山教會在沙巴拿篤、斗湖等地方創辦學校,學校提供馬來語、英語、技能課程等教學。 學生畢業之後,學校提供的離校證書被部分私人學院承認,若是家庭環境尚可的孩子,就有機會繼續升學,或是想辦法拿到身分,回到父母的國家。 沙巴拿篤加略山教會主任牧師鍾岳余表示,經濟狀況允許的話,學校會物色一些比較有潛能的學生,並跟他的父母親溝通,學校多贊助他們五年,繼續到外面的私立學校升學,希望五年後達到中學教育程度,之後找工作比較容易。 在馬來西亞的斗湖,也有另外一間給無國籍小孩就讀的學校。恩典訓練中心課堂上老師教同學製作甜甜圈,增加一技之長。學校使用跟馬來西亞正規教育一樣的課綱跟教材,加上有中文課,讓學生未來想升學,更容易銜接。 教會學校校長Esther Thu坦言,學校有很多的小孩子沒有來讀書,不是因為他們不要,是他付不起學費。那麼學校就去幫助他們,因此這邊大概有40%到50%的學生都是由校方資助。 隨著無國籍孩童的人數不斷增加,未來他們也將繼續在沙巴這塊土地上生活,面對越來越多的無國籍人,是否有解方?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認為,現在政府需要有一些作為,包括發放臨時證或是電子證件給無國籍人。這個措施可以讓這個群體獲得基本的人權保障,以及政府可以更有效去控制人口。也要讓無國籍人獲得基本的教育以及工作的權利。 在沙巴,無國籍人士面臨各種生活上的問題,這些無解的難題,將繼續複製到下一代的生命裡。 梁德珊 / 採訪報導李文傑 / 攝影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馬來西亞沙巴無國籍者,如何面對生存挑戰?
馬來西亞沙巴州是旅遊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有的因為母國的戰亂或是經濟因素,選擇來到馬來西亞,在這裡生下沒有身分的小孩,又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得國籍。這些無國籍者在馬來西亞沙巴,如何生存?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海上的游牧民族 無國籍人在沙巴 說到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大多數的人會想到度假勝地,但這裡住著一群無國籍人,他們就住在沙巴仙本那外島的邦邦島上。 這座島上,有許多巴瑤族人的村莊,村民住在高腳屋裡,挖取淡水井作為日常用水,並在周圍種植木薯、香蕉、椰子。(圖/獨立特派員) 巴瑤族,又被稱為海上的游牧民族,大約在15世紀,他們已經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之間的海域。如今部分巴瑤族人仍以捕魚維生,但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也有不少人選擇到城市工作。巴瑤族人諾說:「普遍工作都是店員,或像我一樣照顧小孩,因為在島上找不到工作。」 1963年沙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部分早定居於此的巴瑤族人,獲得了公民身分,諾的家人們也因此成為馬來西亞公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諾的家人們一樣,有些巴瑤族人並沒有獲得公民身分。 在沙巴拿篤海邊有個無國籍人的村子,居民沿著海岸興建高腳屋,由於缺乏淡水,早期村民只能向村外購買,對他們來說是筆龐大的開銷,這幾年在慈善團體的幫助下,村民才買了公共水塔儲水。 由於無國籍村的人口不斷增加,居民在海上不斷擴建新的屋舍,他們進出都得靠各式各樣的小船,穿梭在布滿寶特瓶及各種垃圾的海面。(圖/獨立特派員) 無國籍者人口多 下一代難翻身 莉娜(化名)是巴瑤族人,他跟先生還有六名孩子一起住在無國籍村,他的父母並非馬來西亞公民,因此出生沙巴的他,成了無國籍人士。即使莉娜與馬來西亞公民的先生結婚之後,他們的六個小孩還是無國籍人。 在沙巴像是莉娜這樣無國籍的人,約占了沙巴人口的三分之一。除了海上的游牧民族,由於沙巴鄰近菲律賓、印尼,鄰近國家的人因為戰亂以及經濟的因素,也紛紛移居到沙巴。(圖/獨立特派員) 另外,經濟也成了菲律賓與印尼移民最大的誘因,由於馬來西亞的經濟條件較好,許多移民來到沙巴工作之後,便選擇留下來生活,成了無證移工,他們的小孩也因此成了無國籍的人。像是在沙巴斗湖的這個村落,村子裡的人大多是從印尼來到這裡工作定居,成為無證移工。 阿古斯為了賺錢,三十幾年前來到馬來西亞當移工,比起故鄉一個月只能賺200至300元令吉,在馬來西亞的修車廠工作一個月可以賺1500令吉。他說:「在印尼如果沒有文憑很難找到工作,可是在馬來西亞只要聰明、勤勞是可以找到工作,如果在印尼要文憑,靠關係也不一定找到。」 但有的無證移工,選擇不再回母國,因此他們的孩子就無法有國籍。在沙巴無國籍孩童大多是移民、難民、無國籍者所生下的下一代。或是非婚生子女、晚報戶口等等原因,都可能讓下一代無法取國籍。 沒有公民身分的保障,對這些無國籍人來說,最大的困擾是隨時會被逮捕,就像是莉娜,他在跟先生結婚之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他說:「在還沒有結婚前,我從來沒離開過這裡。」 生活處境艱難 無國籍者猶如地下公民  無國籍的居民,生活只限於海邊的一小塊區域,離開就有被抓的風險。莉娜的鄰居,不少人都有被逮捕的經驗,像是莉雅(化名),他的先生被抓,家裡頓失主要經濟來源,莉雅只能用鄰居家的門口,擺個小雜貨店,或是到鎮上餐館打工維持一家生計,一天賺取二、三十元令吉維生。 除了人會被抓以外,無國籍人有的以捕魚或是海上交通為生,船隻成為他們的重要經濟工具,但沒有無國籍,船隻無法登記註冊,被抓到就會被執法人員扣留,這個小港口過去停靠了許多船隻,被扣留之後,都還無法領回。 新紀元大學學院講師周兆鴻說:「一般居民,大部分對無國籍的這個群體是帶有惡意,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街頭,也沒有獲得比較正當或合法的工作權利,會在街頭搶劫或者是偷東西。」 但另一方面,無國籍人也成為本地的廉價勞力,但無國籍人猶如地下公民,難以掌握人數以及生活狀態,若是爆發緊急的災難,他們將面臨更困難的處境。即使有不少無國籍人,已是沙巴的第三、甚至第四代居民,但他們也只能在看不到的角落,繼續生活。 梁德珊 李文傑 / 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貧富差距與性平難題,成印度最大挑戰!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此外,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印度流浪街童多 街頭導覽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全印度的貧窮率雖已較十年前降低一半,但仍有約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阿傑目前服務於救助街童公益組織的街頭導覽員。這個組織培訓導覽員,其宗旨之一是為了讓遊客實地了解流浪街童的生活處境,也創造了就業機會。 流浪街童生活中面對的危險,比成年人更多。他們是幫派流氓與毒販藥頭積極收納的對象,即使是和父母一起露宿街頭的孩子,處境並沒有因此而更為輕鬆。(圖/獨立特派員) 街頭導覽員阿傑說:「因為這些孩子去乞討,賺到的錢可以拿回來給媽媽,這是很好的收入來源,這是很糟的。」 大城市背後的黑暗面貧窮人口成無解難題 在印度,有些女孩更被迫從事性交易。街頭導覽員阿傑說:「來到這個城市的女孩們,都有自己的原因,例如因為嫁妝。印度的傳統,當女孩結婚時,父母拿不出夫家要求的龐大的嫁妝,女孩會因為羞愧而選擇逃離家鄉、前往城市。當他們來到這樣的大城市,掮客總是在尋找這樣的女孩,勒索他們,並把他們送到像這樣的地方,從事性交易。」 德里火車站旁,有一條約一公里的街道,是著名的紅燈區。到了晚上,很多女孩就會在這閒晃,招攬客人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夜晚,沿著鐵軌旁的街道,運貨工人與載貨卡車,四處穿梭,路邊店舖閃爍昏暗的燈光,這裡是許多當地人天黑之後,避免涉足之地。阿傑表示,很多在這一區工作的社工,經常發生意外,面臨差點被某人殺害的危險。 這些勞工,許多來自外地農村。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的貧窮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一半以上的勞動力是文盲。政府雖然頒布許多減貧措施,但因國土幅員遼闊,官僚貪腐問題嚴重,在許多偏遠鄉村,政策鞭長莫及。 民間力量彌補政府不足印度NGO組織的重要性 在印度,可以看到流落街頭的人們,卻也可以看到印度成功降落在月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背後,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與問題。 德里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蘇米特・庫馬爾說:「有些初衷為了改善貧窮及窮人生活的政策和計畫,執行有問題或無法實現,是因為政府官員的貪汙腐敗。」不過他也認為,NGO組織在接觸貧窮族群的成果卓著,由於政府效能不可能觸及到所有地方,也因此NGO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 社會安全網所遺漏的族群、與公共利益相關的議題,都仰賴民間力量來彌補政府效能的不足。退休工程師狄帕克・夏爾馬,在這間專門為弱勢兒童服務、致力協助女性受教並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的公益組織,已經工作十年。 Udayan Care公益組織導師狄帕克・夏爾馬說:「我們為無家的孩子提供住所,打造一個有家庭氛圍的環境,讓他們在這裡生活。除此之外,我們也有其他的項目,像是Udayan Shalini獎學金計畫,讓來自經濟弱勢群體的女孩能夠接受高等教育。我們照顧這些孩子像照顧自己的孩子。」 除了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課業學習之外,更有輔導志工扮演諮商者的角色,適時給予建議。(圖/獨立特派員) Udayan Care公益組織輔導志工埃拉・貝加爾說:「當我從事NGO指導老師的工作時,我覺得這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教育。他們需要被適當的開導,而他們其實並沒有得到他們真正需要的老師。」 印度崛起之路困難重重 下一步該怎麼走? 印度社會的父權思想,根深蒂固。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印度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普納姆・慕特雷賈說:「為了真正提高印度的GDP,我們需要大幅增加收入,而這只有在同等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下,才能夠實現。只有當婦女問題不再只是婦女的責任時,我們才能取得成功。」 嚴重的貧富差距、性別權力的失衡以及資源分配的不均,都是印度邁向世界強國之列的嚴峻考驗。南亞雄獅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未來十年,將會是重要的關鍵時刻。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緬甸因為內戰,局勢動盪。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不僅長途跋涉,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好不容易才見到博愛中小學的學生。這樣的偏鄉學校,不僅硬體資源缺乏,師資更嚴重不足。而學生們大都窮苦,學習華文,如何成為他們改變人生、走出緬甸的重要契機? 台灣志工前進緬甸 為偏鄉孩子帶來希望 沿著險峻山路,台灣志工挺進緬甸偏鄉–科峎。途中,至少遇到六個哨站,軍警持槍攔車,粗魯地盤問許久,這是緬甸軍事政變,陷入內戰後才遇到的狀況。驚魂未定的志工,終於來到博愛中小學,幫學生上課。 緬甸政變之後,很多跟外國人相關的事,都變得非常敏感,李路加不但每天得寫兩次志工相關報告,還不時被地方官員盤問。(圖/獨立特派員) 從基礎開始,這堂課幫學生們複習注音,但這些學生,看起來比台灣同樣學注音的孩子年紀還要大。當地的孩子,因為家境問題比較晚開始上學,是很普遍的現象。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表示,這裡的孩子大多是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通常讀到六年級時都已經是十六、十七歲了。 教室裡,男孩的年紀看起來像台灣國中生,卻才剛開始學習簡單的注音和成語。(圖/獨立特派員) 在過程中,學生們上課特別專心,因為當地的中文學校師資非常不足,教師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讓他們更加珍惜大學生志工的教學時間。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說:「緬甸的老師知識有限,有的只讀到六年級。」學校教師趙香玉也表示,自己是中專畢業,有很多字是不認識的。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有許多時候需要學長姐來教導學弟妹。緬甸華僑張世榮說:「三年級可能會來帶幼稚園、一年級,這樣的案例都有可能發生。」他也提到,這裡不像台灣會有師資證照考試,缺乏專業師資。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表示,台灣現在比較講求的創新教學方式,其實在當地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志工們的課程,給孩子們帶來許多驚喜。緬甸華僑張立宏說:「台灣老師可以帶來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的想法,他會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 孩子們畫出心裡怪獸的模樣、塗上喜歡的顏色。這不是美術課,而是情感表達課,藉由顏色認識情緒並學會傾訴自己的情緒。(圖/獨立特派員) 緬甸學生學華文 竟是翻轉人生的關鍵? 學華文對緬甸的孩子來說,或許是翻轉人生的關鍵。因為中國經濟崛起,加上近年緬甸局勢混亂,學生學華文,是要走出困境。 6歲就開始學華文的緬甸華僑傅琳榮,學校畢業後,在仰光找到了幫褲子批發商翻譯的工作。他因為懂華文,有了比同儕更好的工作機會。傅琳榮說:「市場全部都是緬甸人,然後老闆是中國人,他們語言不通,我們幫他們溝通。」他的薪水,比不會講華文的同業,足足多了兩倍多。 目前傅琳榮辭掉工作,暫時在自家店裡幫忙,店裡進貨量總是不少,母女倆時常要理貨。(圖/獨立特派員) 辭職後在家中經營的店裡幫忙的傅琳榮,不僅能協助媽媽和華人溝通,中文流利的他,將來也想直接去中國批貨,幫店裡創造更多利潤。因為懂華文,傅琳榮有機會走出政經局勢不穩定的緬甸,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選擇。 讀書能改變家庭生活?再窮也要讓孩子學習! 許多還在華文學校上課的學生們,早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來自貧苦家庭的仙美,每天歷經漫長的路途來到博愛中小學上課,已經中學二年級的他,很在意自己的學業是否落後。仙美家有四個小孩,但爸爸工作的報酬不多,要供給一家六口生活並不容易。 即使家裡再窮,仙美的媽媽也要籌錢讓孩子上學,他說:「給他們讀這些書,就是希望他們認識讀書的好,以後他們會掙錢,就不需要跟我們一樣挖地、種地、種玉米。」 身為大姊的仙美,責任感重,為了幫家裡,他課餘時間都得幫忙家務和農務。(圖/獨立特派員) 仙美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有著不錯的成績,善良懂事的他,對自己學華文之後要做什麼,已經有想法。仙美說:「想當老師教學生,把老師教的都教給他們。」倘若仙美有華文老師這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不僅能翻轉家庭生活,也能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窮困的孩子。 不過,緬甸有4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生活費每日不到台幣60元。而在科峎的家庭,苦,還有更苦。更苦的孩子,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至今兩年多,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獨立特派員記者,在緬甸內戰未歇、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新南向挺進緬甸。透過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看看他們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 距離緬甸仰光15小時車程 獨立特派員前進偏鄉科峎! 金碧輝煌,閃亮耀眼,高度112米的緬甸仰光大金寺,為仰光市劃出最優雅的天際線。緬甸佛教徒高占總人口9成,而有2600年歷史的大金寺,塔身是由真金堆砌,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各國觀光人潮絡繹不絕。 但緬甸2021年軍事政變後,因內戰治安動盪,當地觀光業景氣急轉直下,遊客遠不及以往的一半,而緬甸人的生活,也同樣受到政變影響,持續改變著。 傅彩威和李路加是早年從中國雲南移居緬甸的華人後代,兩人婚後在小鎮的大街上開了家雜貨店。這裡的大街,看起來像60年前的台灣。不時有農用車開過,路面也沒有鋪柏油,是個樸實的小鄉村。這個小鎮是科峎,位在距離仰光至少15小時車程遠的山裡。 傅彩威和李路加,有感於科峎的落後,他們除了開雜貨店,還有博愛中小學創辦人的這個身分。這所學校成立8年了,校園的硬體設備非常克難,有的教室只是露天搭棚,還有教室只用竹籬笆當外牆。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坦言,我們不辦學,這些孩子沒機會讀書,要幫家長去工地裡做工。 雜貨店老闆娘傅彩威和丈夫李路加,共同創辦了華文學校博愛中小學。(圖/獨立特派員) 創辦人家族總動員 為貧困學童闢一條不同的路 傅彩威和李路加夫妻倆幾乎只靠雜貨店收入,撐起窘迫的學校。他們四處找資源,幾乎所有親戚都被總動員,只希望教育能為孩子們,翻轉困苦生活。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分享,在招募老師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去外地讀書,回來就叫他教書,連親戚都叫來教書。 傅彩威姪女傅琳榮笑言:「傅校長是我姨媽,他讓我去幫忙教書,是強迫我們去,沒有薪水。學校實在是沒有老師,我弟回來也是被他拉過去。」 夫妻倆辦的,是華文學校。而他們辦學辛苦的原因之一,是華文學校獨立於政府緬文學校系統之外,政府並不支持。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專任教師陳鴻章解釋,在英國人殖民時代,鼓勵每個族群去做自己的事,那個時候華人就開始辦學校,傳承自己的文化。隨後軍政府掌權,把緬甸的教育緬化了之後,有一陣子也想要把華文學校給抹掉,但是導致華人更積極想要去維護自己的東西,所以才會看到今天有非常多的華文學校。 小型華文學校,資源大多不夠。有時連課本都缺乏。就像這黑白課本,是翻印自幾十年前台灣國立編譯館,編給台灣孩子使用的版本。(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青年新南向到緬甸 將激起什麼火花? 博愛中小學的師生們,欠缺課本、教師人力不足、硬體設備克難,但他們仍抱持著希望。因為在3000公里外的台灣,有一群志工正準備前往支援。 國際志工李依絨說明,這次自己跟夥伴準備華語文課程,像是有部首、看圖說故事,還有多元文化的課程,以及體育、藝術跟自然課程。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認為,緬甸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就是最常見的朗讀課文,作業方面最常見的則是抄課文。 前一晚深夜才風塵僕僕抵達科峎的台灣志工,雖然只睡了四個小時,但臉上掛滿笑容,在李路加的帶領下,開心地從學校門前的小路,走進了校園。而從志工走入校園開始,他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越高年級的學生人數越少。 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解釋,這邊的孩子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所以讀到六年級是大概是十六、七歲了。而且疫情期間不能讀書,有機會就要去打工,很多孩子都是這樣。 疫後,國中生遽減,國三甚至沒有人就讀,許多學生迫於家中經濟窘困,無奈輟學,這是台灣志工們沒有見過的事。台灣青年面對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差異如此大的科峎的孩子,將擦出什麼火花、又有多少令人揪心的故事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延伸閱讀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贍養費取得門檻高成傳說,婦團籲修法改革
規定在民法中的贍養費,從民法制定後就沒有太大更動,導致以現在的社會狀況,離婚婦女要拿到贍養費的裁決變得相當困難。離婚婦女一旦陷入貧窮風險,也容易面臨經濟困境。國內婦女團體用「嚴苛」來形容贍養費裁決的高門檻,也因此提出修法的呼籲。 為家庭放棄工作 離婚婦女面臨何種經濟困境? 單親媽媽Sonia下班後,就連忙騎機車到校門口接孩子放學,絲毫不敢耽擱。因為從下班到接孩子的過程,Sonia只有大約30分鐘時間,幾乎不會有其他外援,這也讓Sonia失去配合公司加班需求的機會。 3年前,Sonia開始獨自撫養孩子,一開始,他也經歷過工作不穩定的日子。Sonia表示,曾有薪水比較高或是比較想做的工作,但是時間上無法配合接送小朋友,最後還是以孩子為主。 在工作與育兒之間拉扯,放棄正職工作,是許多單親媽媽的選擇。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祕書長林香如觀察,協會服務的婦女高達6成從事非典型工作,薪水都不太穩定。除了必須獨力育兒的因素,其實也跟婦女進入婚姻後被賦予的照顧責任有關。 進入婚姻後,女性與男性在職場的就業差異,可以從勞動參與率一探究竟。2022年的資料顯示,女性勞參率從30歲區間開始下降,同時,之後的每個年齡段,女性勞參率都只減不增;反觀男性,勞參率即使在40歲後開始縮減,但男性整體勞參率在25到50歲都維持9成以上水準。 婦女新知法律部主任戴靖芸強調,這導致婦女的經濟狀況可能高度仰賴配偶。所以在經濟基礎原先就不穩定的狀況下,一旦離婚,就會陷入較高的貧窮風險。 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祕書長林香如指出,除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的政策外,台灣目前沒有專為單親家庭制定的政策。所以離婚婦女領完特殊境遇,或是低收入、中低收入戶的補助後,養兒育女,就單靠先生是否會給贍養費。 Sonia下班後便趕緊接孩子回家。(圖/獨立特派員) 贍養費裁決遭稱「傳說」 法規問題出在哪裡? 婦女新知基金會婚姻家庭法律諮詢專線督導方麗群觀察,民眾很容易將給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以及離婚後支持配偶生活的贍養費混在一起,而這3種分別涉及不同的法律。 贍養費可透過2種方式取得,分別為法院判決與離婚協議約定,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透過法院判決,如果不履行可直接動用強制執行程序。若透過協議取得贍養費,執業律師陳令宜建議,為降低不履行風險,最好多一個公證程序。 透過法院取得的贍養費看似有較高的履行保障,不過要通過判決並不容易。法律上對於贍養費規定在民法第1057條:夫妻無過失的一方,因判決離婚而陷於生活困難者,應給予相當之贍養費。短短的文字裡,規定了3項要件,無過失、判決離婚、以及陷於生活困難。 就第一線執業律師觀察,在實務上,3項要件都是相當高的門檻。陳令宜指出,離婚訴訟都要強制調解,也就是在見到法官前,會先安排去見調解委員。經常在此過程中,就會經過雙方同意調解結案,不會進入法官審理,如此就不會出現贍養費的判決。 對於無過失要件,陳令宜表示,婚姻裡面絕對不會有單方全錯,所以多數判決都是認為婚姻有重大破綻,且應由雙方共同負責。如果是這樣的判決,就幾乎沒有請求贍養費的餘地。 陷於生活困難要件部分,陳令宜則提到,他服務的大部分離婚婦女個案都有工作,那就不符合條件了,因為將被判定不會因為離婚陷於生活困難。 綜合了無過失、判決離婚、以及陷於生活困難的3個要件,讓贍養費取得在實務上形同傳說。 婦團籲修法 將贍養費視為婦女付出成本之補償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戴靖芸指出,2009到2018年,10年間的贍養費請求,其實總共只有95件,其中74件是被駁回的。為了讓單親媽媽多一份經濟保障,國內將針對贍養費進行修法。 戴靖芸認為,應把贍養費定義成對婚姻期間,婦女所付出成本的補償。因為女性為了照顧家庭離開勞動職場,導致他的就業能力產生貶損。應該針對這個狀況有所補償,而贍養費就是針對此一狀況的補償機制。 現代婚姻中,大多需要雙方共同承擔家庭運作,所以婦女團體希望改用補償的角度作為贍養費給付的依據。而目前行政院提出的草案版本中,雖然刪掉無過失與判決離婚2個要件,卻依然保留陷於生活困難的要件,這也讓婦女團體擔心,這個要件恐讓修法力道不足且脫離現實。 戴靖芸解釋,「會變成說如果戶頭有一些存款,或者是有工作能力、沒有身心障礙手冊等等的,基本上就會被認為說,之後就可以找到工作,不會有生活陷於困難的狀況。」 過去經常出現離婚婦女在經濟壓力下,帶著孩子輕生或無法妥善照顧孩子的悲劇。婦女團體希望透過贍養費的改革,增加離婚婦女的經濟保障。不過目前制度改革還在倡議階段,民間團體希望各界能有更多討論,讓修法更完善。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