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土地環境
主題
綠食尚
現在有越來越多餐廳,開始主打健康餐或是標榜綠色餐廳為訴求。什麼是綠色餐廳呢?除了最基本要使用有機、友善食材,業者在肉類及海鮮的挑選,也要盡可能選擇注重動物福利以及符合永續海洋為原則的海產。 目前全台灣大約有250家綠色餐廳,過去這些綠色餐廳的業者大都單打獨鬥,以推廣永續餐飲為理念的方式經營。因為使用的食材成本高,也經常入不敷出,相當辛苦。不過這幾年隨著全球興起了一股用吃來減碳愛地球的風潮,台灣綠色餐廳也逐漸受到重視,獲得更多推廣,也被消費者看見。
土地環境
主題
海湧
小琉球社區貨幣,幕後推手是推動環保淨灘,並將海灘廢棄物創新成社區貨幣的海湧工作室。一起來看獨立特派員和楊力州導演監製合作的這部怪咖系列紀錄片,看看海湧工作室如何致力讓環保無痛又有趣的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
土地環境
主題
竹林經濟的綠色循環
行政院去年底核定通過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期待能活化整體產業。其實民間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運用,就連堆積如山的邊角料都可以製作成生質顆粒,作為發電原料。甚至還有設備,可以去化各式各樣的農業廢棄物,只要將原料乾燥破碎後,投入生質能氣化爐,就可以生產副產品–生物炭和竹木醋液,更重要的是,最終端還能發電。 經濟部能源局在今年新增,農業廢棄物發電的再生能源,每度電躉購費率超過5元。要振興竹產業,不只要穩定上游原料,更應該在政策面,串聯各環節,才能讓環保的竹產業走向綠色的循環經濟。
土地環境
主題
微型房屋的住宅解放
在國外風行多年的微屋運動,源自於有些人意識到大房子的負擔重,房貸一揹數十年,犧牲了生活的品質。因此,他們開始換成小坪數的房子,追求更經濟、簡單、接近自然的生活。甚至將小屋裝上輪子,載著自己的家到處旅行。 在台灣,也有不少微型房屋的選擇。但是相較於這些土地廣大的國家,台灣地小人稠,加上建地售價昂貴,農地建屋有諸多法規上的限制。想要在台灣透過微型住宅來實現居住正義,降低青年族群買房的壓力,行得通嗎?目前在法規上有哪些限制?民間對於微型住宅,又有哪些建議?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