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路樹倒、鐵皮飛,康芮颱風揭開生活安全隱憂!【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康芮颱風帶來超過上萬件災情,在各種災情中,都會民眾最有感的,應該是強風肆虐之下,路樹及鐵皮造成的損害及不便。不只這次的康芮,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也帶來嚴重的路樹倒塌及鐵皮災害,這兩項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也是颱風留給台灣的生活安全考驗。角隅效應發威! 為什麼康芮對都會區影響劇烈? 水面不時翻起波紋與巨浪,康芮颱風以強颱的姿態帶著大雨和強風登陸台灣,這一次雖然沒有東北風的共伴效應,但卻有另一個因素助長了康芮的風力。 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說明,角隅效應就是一股氣流,當它遇到一個地形,然後要翻越這個地形的時候,它可能會採取繞過的方式。而在繞行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轉彎的部分,如果繞北台灣的話,就會在東北角到北海岸這個地方,在轉彎的部分會有特別加速的狀況。 因為繞行加速而助長風力的角隅效應,過往在颱風路經台灣時,其實經常發生。 吳聖宇分析,以往發生的範圍都比較小,大家比較沒有去注意到,因為它有可能只在沿岸,或者是在海面上,沒有進到陸地。尤其是沒有進到台北盆地裡的話,就沒有很明顯的感受。 原本發生在海上或沿岸空曠地區的角隅效應,一旦氣流登陸地面,讓人更能感受風力增強的效應,而都會區特有的地貌,又為強風增添助力。 吳聖宇表示,風在經過大樓跟大樓之間的時候,又會再特別加速。所以除了角隅流的風之外,可能有所謂的樓間風,它也會讓大樓震動的狀況變得更明顯,所以整體加下來,變成大家非常有感。 位於台北市中心的撫遠街,從11月1日清晨開始,鋸樹的聲響此起彼落。路樹倒塌災情慘重 學者指出樹木健康隱患釀禍倒在道路中央的行道樹,鋸切後,才能搬上卡車清運。鋸切樹木以及爪鋸搬運的聲響,交織成11月1日清晨台北市街區內的共同鬧鈴。強風侵襲下,台北市截至11月1日傍晚為止,接獲4800多件災情通報,其中大約有2800件是路樹倒塌。換句話說,康芮颱風在台北市內的致災案件有將近6成屬於路樹倒塌,也讓不少台北市民用「都市叢林」形容康芮過境後的台北樣貌。雖然路樹是在強風下傾倒,但從樹木健檢的角度觀察,倒塌的路樹很可能原先就存有不利因子。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教授鍾嘉綾指出,有樹穴過小這個問題,還有土壤的性質不太好,再加上有一些病害,特別是像褐根病或者是腐朽菌的危害。倒塌的路樹,造成多處交通形成阻斷或瓶頸,不少地區也罕見封路,禁止通行。前所未有的路樹災情,在植物學者觀察中,卻是一次不健康路樹的大清洗。鍾嘉綾教授坦言,以前每年都有一些颱風來的話,它其實也是淘汰的過程。一些種得不好或是生病的樹倒塌了,就被清掉了。但是前幾年幾乎沒有大的颱風,到今年才有,所以過去幾年累積的,等於是在這次非常強烈的颱風引發災情。 鐵皮及違建損害案件有將近500件。招牌、鐵皮遭吹飛 公共安全不容僥倖心態搖搖欲墜的招牌支架,原本的廣告面已經不知所蹤,在路樹維護課題之外,康芮颱風也揭露建物延伸物的安全疑慮。台北市建管處專門委員鄭大川說明,業者做任何的廣告招牌,包括正面廣告或是側懸式廣告,依法都要跟市政府申請許可。它會有尺寸、深度、高度或是材質的限制,甚至設置的地點也會有相當的規範,當這些都符合規定,才會核准申請。對於招牌廣告,在台北市的自治條例裡,甚至規定申請人必須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雖然從中央到地方都力求法規上的完善,然而在建築學者的觀察中,法規與現實經常有距離。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王价巨觀察,現在在做這件事情會遇到一個很大的盲點,就是台灣的民眾會習慣或是喜歡把空間做變更或延伸,有時候也不願意去合法申請廣告招牌。所以現在只要走在街上,看到招牌很大的、突出建築物太多的、太寬的,基本上一定都是違法。康芮颱風以強颱的姿態在五個小時內快閃台灣,卻也留下路樹、建物延伸物等相關生活安全課題,等待反思與答案。
專欄
山陀兒颱風創停班停課紀錄,颱風假該怎麼放?【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山陀兒颱風十月初侵襲台灣,路徑一變再變,全台都提前宣布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有些民眾開心撿到颱風假,但製造業、服務業直呼損失慘重。到底放不放颱風假,地方首長的決定,引發兩極化的批評!究竟颱風假是什麼?為什麼要放颱風假?國外的做法又是如何?颱風路徑多變難預測 颱風假放不放? 山陀兒以強颱之姿侵襲台灣,10月1日嘉義以南都放了颱風假,沒想到山陀兒來到家門口卻滯留海上,南部民眾的颱風假成了防颱假,高雄市的購物中心,擠滿了來吃飯、購物的民眾。 山陀兒不只行進龜速,路徑也一變再變,10月2日全台都宣布放假了。颱風假的標準,是瞬間風10級、平均風七級,但苗栗以北不但不在陸上警戒範圍,風雨預報也都沒達到放假標準。 登陸時間一再延後,全台都提前宣佈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晴空萬里,一直到登陸後,各地風雨才逐漸明顯,不過強度已經由強烈颱風減弱為中度颱風。全台在10月2日、3日都連續放了整天颱風假,但北部許多地方似乎風雨不大,有人逛街看電影、有人唱KTV,也引發熱烈討論。 中央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說:「其實放不放颱風假,參考標準除了氣象署我們所發布的風力雨量預報以外,還會參考當地的交通狀況、水電供輸會不會是正常的。」 颱風假還是要上班?勞工安全誰來保障? 放不放假民眾很關心,地方政府多在前晚八點就宣布,各縣市首長得要趕緊前往各地視察,盡量避免陷入決策兩難。不過地方首長的決定,常引發各種兩極化的批評,颱風假也成了地方首長網路聲量的指標。 但從經濟層面來看,不少企業主卻因此損失慘重。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以台灣一年的GDP約23兆台幣來試算,放一天颱風假,台灣經濟損失至少300億。 放颱風假,服務業衝擊最大,而製造業則是需要利用災前因應,或是後續補班措施來彌平虧損。孫明德說:「製造業有一些它本來就不停工,比如說像石化、鋼鐵、半導體這些行業,就算颱風天它還是有員工在裡面,而且它是以機器為主,機器不停就好。」 在連鎖量販店工作的籃世華,在颱風期間就算是風強雨驟,也是得要照常出勤。身為連鎖量販店工會理事長的他認為,這樣出門上班的風險其實很高,但如果排到應該要上班,卻因為颱風假沒出勤,當天是沒有薪水可以領的。 不只是量販業,颱風假的爭議也普遍存在其他零售業,有些內勤是根據政府公告,但排班的門市人員,則是依照營業主管做決定,不只門市接單後,內勤可能無法補給供應,對員工的出勤安全,也並沒有一視同仁。 為此,多個工會集結力量,希望推動天災假入法,透過法令的強制規定,讓勞工有出勤該有的安全和保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彭宏達說:「我們希望未來如果颱風天的情況下,事業單位有要勞工出勤之必要,我們希望能夠加發不低於一天的加班費或是補休,同時要提供必要之交通的協助或是津貼。」 天災假該入法嗎?颱風假難題如何解? 對於天災假是否入法,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認為,首先要釐清一個概念,目前在台灣的法律裡面,並沒有颱風假這幾個字,是因為發生颱風,導致我們內心覺得是不是可能不用上班,颱風假只是通俗用語。 根據規定,颱風來襲時停班停課的對象,只適用政府機關和公、私立學校,對民間企業沒有強制力,因此沒有規定雇主必須給予有薪假。而鄰近的國家,像是韓國、日本都沒有颱風假,要不要放假由事業單位自己決定;香港則是因為腹地較為狹小,統一由氣象機構發布,比較少引發爭議。 至於颱風假的亂象該如何解決?因為颱風屬於天然災害,不算是勞資任何一方的過失,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認為,中央應該明訂清楚統一的規範,包括職業安全問題,有一體的規定讓大家遵循,各縣市不該不一致。為保障勞工安全,約定成俗的颱風假,要怎麼改善?在這次放假天數破紀錄的風災過後,需要中央正視。
專欄
地震、颱風接連重創太魯閣,修復之路有多長?【獨立特派員】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0403強震重創太魯閣,聯外道路台8線–中橫公路,也多處坍方。經過搶修,目前小規模的災情已陸續修復,大規模的損傷修復工程,7月底也開始發包,預計今年底將陸續開放封閉的景點。強震後地貌的改變,令人怵目驚心,而這也關係到許多人最關心的–未來太魯閣旅遊安全嗎?地震重創太魯閣經典地景 現成一片荒涼景觀? 0403強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災情堪稱開園38年來最嚴重。災點從清水開始,往南到匯德及崇德,再到立霧溪出海口。往中橫公路往向西,太魯閣台地、砂卡礑,一直到長春祠、山月村、布洛灣,以及燕子口、九曲洞、綠水步道,再延伸至白楊。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孫麗珠坦言,主要的災情都是發生在危險、陡峭的區域,而這些區域也是太魯閣最精華的地景。 精華地景之一的砂卡礑,是這次受災最嚴重的景點。砂卡礑橋頭,護欄被落石砸損;砂卡礑步道的入口,也難逃此劫。步道途中的坍方,足以把欄杆擊垮。原本清澈的砂卡礑溪,現在混濁許多。採訪團隊往太魯閣上游走,來到立霧溪,溪床同樣滿是強震崩落的落石。 孫麗珠表示,當時也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去做防落石柵、防落石棚,提升安全防護,可是這一次的地震,將這些設施全部都摧毀掉了。 原本燕子口秀麗的景觀,如今多成斷垣殘壁。令人怵目驚心的是,沿途的明隧道,也被落石重創。採訪團隊再深入到同樣是大理岩壁的九曲洞,這個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震後景象也荒涼。 中橫公路也遭落石重擊 交通部提出哪些修復方案? 這次山崩落石有多嚴重,採訪團隊沿著貫穿太魯閣的台8線–中橫公路走,感受更明顯。沿途,隨行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人員,全神專注路況,不時提醒駕駛避災,行經錐麓斷崖附近,更加留心。不只太魯閣景點重創,也重擊了中橫公路東段,路上不時可見修路工程。 公路局表示,太魯閣口旁,福德祠邊坡的修復工程,原定10月完工,能提前到8月恢復原有地貌。而未來如何提升台8線中橫公路用路安全,交通部做出規劃。 公路局太魯閣工務段段長詹晨耀說明,從燕子口到九曲洞這邊,打算做四處的明隧道。有RC的明隧道,也就是混凝土明隧道,也有用鋼架式的防落石棚架。 至於長期安全策略,交通部提出建造隧道和高架橋的新路廊計畫。 詹晨耀段長表示,要找出台8線這邊,有沒有其他的路廊或是路線要避開,這些比較重大的災害路段。 太魯閣開放時間表出爐 學者籲遊客入園再緩緩 而太魯閣景點開放分3期,第1期已開放的有奇萊、南湖山,及合歡山地區。第2期研擬,今年底陸續開放太魯閣台地、長春祠、布洛灣、九曲洞和天祥等區,目標114年底遊憩區全區開放。第3期是砂卡噹和燕子口重災區,預計7年後的120年才完成重建。 但,114年若要達到遊憩區全區開放目標,就得克服不少施工變數。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孫麗珠直言,這一次大地震之後,很多區域都是土石鬆動的,所以它可能會造成二次致災。第一個就是颱風,以及餘震的變數,還有調度難題。 孫麗珠祕書分析,太魯閣很多工程要上網招標,可是廠商考慮到地處偏遠,再加上現在屬於地質高風險時期,所以在人力還有安全的考量之下,來參與投標的意願可能會降低。      但,就算114年修復進度達標,學者卻提醒,屆時適不適合開放遊憩區,得再三謹慎評估。 台灣大學地質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呼籲,不太建議在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開放給遊客進去,因為畢竟還是有危險性在。他建議要利用光達技術,針對將來可能要開放的區域,或是園區的這種地方,看有沒有一些潛在的危險。 強震過後,大地休養生息,但萬物生生不息。盛夏,依舊飛來築巢的燕子,就看牠們捎來的祝福,能不能讓這片山林順利療傷。
專欄
台灣也有防災士,提升民間防救災能量!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台灣除了地震之外,還有風災、水災的考驗。面對多樣的天災,民間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尤為重要。台灣在2018年,就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可以在事前協助防災,真正發生災難時也可協助民眾緊急避難,甚至擔綱救援工作。到底什麼是防災士?他們對防災、救災又能帶來哪些貢獻? 借鏡日本 台灣引進防災士制度 防災士–是當民眾遇到災害時,有能力去協助、處理的人。 台大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柯凱元說:「防災士制度,當初在日本是因為災害發生,有很多熱心民眾希望能夠到現場幫忙,但這些民眾不一定受過專業訓練,所以日本就建立這樣一個制度,希望培訓比較有專業技能、觀念的人員,在災區現場可以實際投入公部門來救災。」 1995年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規模7.3的阪神大地震,傷亡人數逼近5萬人,災後調查發現,大約有35%的民眾是自行脫困,32%是在家人的協助下逃出,另外有接近3成是透過鄰居或朋友的幫助才逃離災難,奠定後來自助7、互助2、公助1的災害防救法則。 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祕書黃弟勝說:「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日本人更發現,複合型災害更危險,它結合了海嘯、地震、核能災害。第一時間政府幾乎沒辦法即時救援,要靠居民本身跟鄰里間的互助。」 日本的經驗,確立了防災士的重要性。台灣在2018年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設計了證照課程,為期2天15堂課的培訓,有對各種災害型態的認識以及應變訓練,甚至將來可以做為種子教官,推動社區的防災。 這是一場為期兩天的培訓課程,所有參與的學員,都是為了考取防災士證照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防災士走進社區 成為民間救災生力軍 這一天,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的自主防災守衛隊,趕著在汛期前,預先進行里內的防汛工作。穿上防災士專屬的背心,同時分發各種警戒工具,守衛隊成員輕車熟路地前往防汛重點地區。 依序爬上溪邊坡堤,隊員們沿著狹窄的邊坡前進,也沿路觀察溪床及堆積物的情形,清除岸邊可能掉進溪床的雜木。(圖/獨立特派員) 掩藏在林蔭中的河床,沒有溪水的痕跡。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自主防災守衛隊大隊長陳專森說:「如果發生豪大雨的時候,山上的水、兩邊的水就會沖進潛勢溪流,往下游流過去。」 巡視完潛勢溪流,隊員們順道拜訪附近的保全戶。保全戶是水保署管理潛在災區民眾的用語,代表居住所在地是水災高風險地區,也是災害發生時首要的撤離對象。 貼上守衛隊貼紙,平常用來載送關懷對象的復康巴士,在災害發生時就變身撤離專車。(圖/獨立特派員) 騎行在里內的巷弄中,除了巡視治安環境,也同步檢查巷弄間是否留有足夠消防救災空間。除了平時的巡視,一旦出現災害警訊,防災士就會上線執行任務,這完全仰賴平時就已經組織計畫好的分工表。有了事前的分工,一旦需要動員,每位防災士就能立刻執行各自的任務。 台灣防災士數量有待提升 政府民間共同努力  防災士課程培訓結束後,學員必須通過考試檢核,才能拿到防災士的證照。在日本,法令明定包括大樓保全、大眾運輸駕駛、商店店長等特殊職業,都必須取得防災士資格才能擔任。 在台灣雖然沒有針對職業設下防災士資格的規定,但與防災相關的職業型態卻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在求職網站上輸入防災關鍵字,出現許多不同職業類別,主要都與環境場域的安全管理有關。人力銀行業者分析,相關職缺介於500到600個之間,平均月薪則在4.8萬的水準。 要經過培訓及考試才能取得的防災士證照,在台灣偏向志工性質,來參加的學員大部分都有防災或救災需求的背景,或是為了學習社區防災而來的里長。 台灣防災士制度建立以來,截至2024年6月為止,全台約有2.8萬名防災士。為了提升民間自主防災能力,新北市採取自籌經費,讓參與民眾不用負擔3000元培訓費用的策略,鼓勵市民參與,預計要在2026年之前,完訓至少1.5萬名防災士。 防災士測驗必須同時通過術科實作以及筆試檢核,才能拿到證照。受訓者交出寫好的試卷,每一張試卷背後,都將是民間防災、救災的生力軍。日本從2003年開始推動防災士證照制度以來,目前已經培養了29萬位防災士,以人口比例推估,總人口約為日本五分之一的台灣,大約需要5.8萬位防災士,目前距離這個數字還有3萬的差距,有賴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首份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揭露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國家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預測台灣到世紀末,最嚴重可能比工業革命之前升溫4.5˚C。伴隨而來的,是乾季越乾、溼季越溼,颱風降雨增加,健康也因為增溫而受威脅。而海水增溫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將淹沒西南沿海一帶的陸地,如果再不減碳,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1.75公尺。 全球暖化效應持續影響 都市熱島效應發威! 夏天來得越來越早,不是人們的錯覺,正真真切切在台灣發生。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說明,過去這幾十年來,夏天已經變到120天了。到世紀末,在最好的情境下,夏天可能會增加到150天;如果是最惡劣的情況,可能會長達210天。 照這樣一直熱下去,世紀末的台灣會變成怎樣? 到2090年,台灣最嚴重的平均溫度可能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5˚C,而即使在最樂觀的情境中,也會上升2˚C。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還會因為熱島效應升溫更明顯。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表示,可以把台北盆地想像成一個碗,最碗底的地方就是萬華區、中正區,所以它始終都是最高溫的。而信義計畫區有比較多的人為活動、大樓裡面有空調、交通量也大,所以它的溫度就會比較高。 每年夏天,萬華、士林、內湖及信義區,是台北市熱島的四大天王,比郊區高出3.5 ˚C,而這樣的情況隨著全球暖化,還會更嚴重。 模擬全球升溫2˚C的未來,除了雙北原本不熱的地方都變得更熱,台中盆地熱島效應也會增溫1.1到1.8˚C。 天氣炎熱 將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增加城市中的綠地、遮蔭,還要讓路給風走,同時減少排放,都市才有機會減緩升溫,因為熱也是健康的無形殺手。 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保中解釋,炎熱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汗液、尿液都會增加,就變成比較缺水的狀態。水分不夠、電解質不平衡,當然血液就比較濃稠,會增加中風的機會了。 溫度上升也會影響空氣品質,空氣中原本的汙染物與紫外線作用,就會產生威脅人體的臭氧。陳保中教授提醒,溫度越高的時候,臭氧的生成就越高。然而,臭氧對呼吸道非常不好,對肺功能也不好,會增加呼吸道的疾病。 從模擬圖來看,海岸向內陸退縮,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有一大段,幾乎得在海上行駛。 極端氣候降臨 該如何超前部署? 面對氣候變遷,防災的思維也必須改變。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表示,台灣降雨的豐枯分布,北部是6比4,南部最極端會達到9比1。所以如果今年颱風變少了,南部挑戰就很大。怎麼樣透過水資源的調度,或者調蓄的設施來幫忙補足枯水區的用水需求,會是目前怎麼去因應的做法。 升溫也會影響颱風,未來南太平洋的高溫將不利颱風生成,相對侵台颱風也會變少,但一旦有颱風來,將變得更強,雨量平均增加35%。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指出,有時候會增加50%到60%都有可能。所以可以想像說,莫拉克颱風如果在世紀末重新發生過一次,假設雨量增加40%,當年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下3公尺,世紀末就會下4.2公尺。 越來越強的颱風來襲,台灣淹水的面積,世紀中可能增加1.2倍,世紀末變成2.3倍。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說明,主要淹水的區位,到世紀中的時候,大概會是在西南沿海,包含了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還有高雄、台北盆地增加一點點,如果到世紀末當然變得更嚴重。 西南沿海的未來,有海平面上升危機,又有淹水風險,但即使是這份國家氣候變遷報告,科學研究仍然各自獨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期盼,各部會自己動起來去做研究,了解氣候變遷對他們的衝擊是什麼。不管是交通、糧食、公共衛生等各方面。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認為,要回來看整體的國土利用跟規劃,以及產業、聚落、社會經濟發展的脈絡,必須要從比較根本的問題去處理。 氣候變遷亟待中央到地方跨部會研究屬於台灣本土的衝擊,找出調適的解方並動態管理。國家級科學報告只是個起點,面對世紀末的預言,減碳不能再等。
專欄
聖嬰再臨,高溫破紀錄,如何因應史上最熱年?
全世界氣候專家預測,今(2023)年底到明年初將迎來聖嬰年,加上暖化的影響,各地都可能出現極端天氣。對台灣而言,聖嬰年除了颱風強度偏強,也可能讓冬季偏暖、春雨變多。另一方面,台灣升溫狀況更超越全球,都市中心體感50°C已成日常,熱島效應還有往郊區擴散的趨勢。 「聖嬰」是什麼?可能對全球造成什麼問題? 熱浪席捲全球,希臘全國12天內出現500多起野火;6月下旬,西班牙南部已攀升至攝氏48°C;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7月初就有12人死於高溫;北非及中國西部的沙漠都飆破52°C;印度也飆上47°C高溫,造成150人死亡。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監測主任奧馬爾.巴杜爾說:「7月的第一週,從4日到7日,可以被認為是最熱的時期,或者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週。」造成高溫的原因,除了全球暖化外,讓氣候專家們憂心忡忡的,就是聖嬰現象。 聖嬰是一種自然現象,正常狀況下赤道地區吹東風,暖海水聚集在西太平洋,當赤道東風減弱,偏暖的海水跑到東太平洋,就被稱為「聖嬰年」。聖嬰現象平均每2到5年發生一次,持續到隔年春季。 連續5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附近海溫都比平均值高時,就稱為聖嬰事件。雖然答案到11月才會揭曉,但國際氣象專家都已預測,今年有超過9成的機率會發展成聖嬰年,而且還是強聖嬰。 中國1998年長江流域洪災,受災人口超過2億,當時夏季的暴雨就跟強聖嬰有關。極端天氣可能影響農業及製造業,甚至助長疾病傳播。科學雜誌甚至預估,今年這波聖嬰現象,將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高達3.4兆美元。 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若雨水太多,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植物含醣的比例或是生產減損,糧食價格也可能產生很大波動。價格一高,較無經濟實力的國家,糧食成本就可能增加,甚至買不到,容易引發糧食短缺,動亂也會增加。 熱浪來襲,導致希臘野火四起。(圖/獨立特派員) 聖嬰年來襲 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聖嬰現象對台灣最立即的影響,就是今年夏季,颱風有可能特別強。氣象達人彭啟明分析,聖嬰年颱風不見得會來台灣,但是一旦襲來,中度颱風以上,或是強颱以上的機率很高。 接著進入冬季,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台灣也可能出現暖冬。到了明年春季,也可能因為聖嬰,春雨變多,各行各業都需要未雨綢繆。但暖冬並不代表不會有寒流,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襲,連平地都下冰霰,那年就是聖嬰年。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簡任技正陳孟詩提到,聖嬰現象提供一些水氣,加上北邊有比較冷的空氣下來,才可能在平地也看到固態降雪的現象。 當全球暖化遇上聖嬰現象,極端氣候可能更極端,重點是如何預做準備。台灣永續環境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認為,聖嬰現象不是洪水猛獸,但它的出現,確實會打亂正常的氣候步調,所以可以透過氣候的預測資訊,進行風險管控。 (圖/獨立特派員。) 都市發高燒 台灣要如何應對? 成功大學團隊在台北市大街小巷設了35個測站,量到最高溫的地點幾乎都在萬華,這裡位於台北盆地的最底端,夏季幾乎沒有風,街道狹小、汽機車排熱散不去,還有密集的住商混合建築,從早到晚都在運轉的冷氣不斷貢獻高溫。 成大團隊畫出台北的氣溫分布圖,7月8日下午1時,台北盆地就像一團紅紅的火球,盆地底端的萬華、中正、三重、板橋蓄熱最多,熱也往外溢到盆地邊緣的山腳下,文山、南港、士林也是一片紅。 台北盆地的熱正在向外擴散。(圖/獨立特派員)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表示,過去郊區的南港車站溫度,相對於市中心的中正、萬華,低了3到4度。今年卻發現這些熱氣也到了南港一帶,「已經幾乎找不到都市涼的邊緣了」。 發燒的城市如何降溫,建築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既不在台北盆地的最低點,大樓棟距也算大,卻是一個永遠的發熱區。 林子平說明,建築的混凝土或地表的鋪面會大量蓄熱,再加上人在室內開啟空調,熱氣就會大量往外釋放。 都市叢林裡,也得讓路給風走。建築物穿廊若寬達8到10米、高1層樓以上,不只人可以穿越,風也會順著吹,信義區就有類似的風廊設計。再配合鋪面與植栽,即使日正當中,走路也不覺得熱。 聖嬰再臨,加上全球暖化,地球即將迎來史上最熱的一年。台灣升溫本就高於全球升溫的幅度,聖嬰放大了氣候的極端值。都市正在嚴重發燒,台灣準備好了嗎?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駐守彭佳嶼觀測氣象 直擊最北孤島的生活!
彭佳嶼是台灣本島的最北疆,目前已無人居住,但一直有氣象、海巡及燈塔人員駐守,飲水、食物都得靠漁船運補,遇上東北季風,島上人員常常面臨斷糧危機。最近中共在東海軍事演習,彭佳嶼更是首當其衝。這座孤島上的駐守人員,究竟是怎麼過日子? 彭佳嶼曾面臨斷糧危機 物資運補遇到什麼困難? 清晨5時許,萬里漁港天剛亮,一艘海釣船正準備出海。他們不是要釣魚,而是要執行每個月2次,幫彭佳嶼氣象站運補物資的任務。冬天能不能航行,得看東北風的臉色,到了彭佳嶼要靠岸,又得看南風。 船長蔡維祥無奈地說,只要是南風、東南風或西南風都不好靠岸,浪都打到堤防上,船會被推到岸上去。有時開了3小時到彭佳嶼,在碼頭旁等了5、6個小時,浪還是沒有下去,沒辦法,只好再開回本島。原本半個月要運補一次,最高紀錄被天候拖到35天。海釣船以接駁方式靠岸,工作人員搶時間,把船上的物資運上岸,有時若浪高超過一米,還得練好拋接特技。 蔬菜、水果、肉品,還有半個月要喝的水,全都被搬上鐵牛車。除了氣象站,彭佳嶼還有航港局人員管理燈塔、海巡署負責安全。運補這天,3個單位都一起出動。 運補船載著物資準備登島。(圖/獨立特派員) 島上的孤獨日常 氣象觀測員都在做些什麼? 現任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的主任顏增璽,原本是預報員,3年前來到這裡。顏增璽回憶起當時的感受:「沒想到這邊都沒有人,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暈船,剛到的時候,是被人家拉上來的,一切都很奇特!」 這個奇特的島嶼,面積只有1.14平方公里,大約是4個大安森林公園,氣象局的門牌是彭佳嶼6號,但這座島只有3戶人家–氣象站、海巡,以及燈塔,郵差則由顏增璽充當。 彭佳嶼探空氣球升空觀測到的溫度、溼度及風向資料,可以用來預測大台北地區的午後熱對流和最高溫。而彭佳嶼的氣象資料,更能排除都市熱島效應,貢獻全球暖化的研究。 輪流駐守的3位氣象員除了監測氣象資料,還要負責站裡大大小小的事。校長兼撞鐘,最怕緊急狀況,如何確保供水供電、停電了要怎麼維持觀測,都是他們會遇上的考驗。 觀測員來島上一次要駐守15天,回台灣可以休假30天,但駐守期間過著與世隔絕的小島生活。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觀測員李洋,自願調來彭佳嶼,已經進入第5年,克服了孤獨感,更看到許多在本島看不到的風景。 李洋說:「住久會感覺到一種自然野性的美,我曾經在這邊遇到火災,火災燒得滿目瘡痍,可是一個月之後,你完全看不出痕跡。所以那時候就會感覺到說,其實生命力是非常強韌的。」 彭佳嶼氣象站。(圖/獨立特派員) 彭佳嶼特殊景象 成島上居民獨有記憶 除了主任及觀測員,氣象站還有一位工友兼大廚,包辦所有人的三餐。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工友吳俊明,在此工作已經32年,他說早期彭佳嶼還有駐軍7、80人,生活不算太無聊,但醫療是大問題。 吳俊明分享,他來第3年時被恙蟲咬到,在島上高燒了4天,後來才緊急雇了海釣船回去就醫,回台灣的第2天,白血球只剩800多,已經發病危通知了。 身處偏遠小島,生病了得自求多福,遇上雷雨胞籠罩,閃電、打雷也可能要人命。吳俊明回憶,曾有職員差點遭閃電打中,電視、電腦、觀測儀器通通都被燒毀,職員嚇得在屋子裡狂叫。 西北颱讓台灣人聞風色變,而在彭佳嶼感受更深。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觀測員李洋描述,颱風來前會有短短的寧靜期,夕陽光會變得非常紅,然後烏雲密布,風會變強、打雷、下雨,整個房舍玻璃窗都會震動,到最後慢慢又消失。其實經歷過就會發現,跟在台灣完全不一樣。 彭佳嶼的春天,滿山遍野都是野百合;到了夏夜,沒有光害的星空、遠處漁船的點點燈火,都是這個小島獨有的景致。這裡還有一座佇立百年、結合日式跟西式特色的燈塔,要在日本通往台灣的海上發光,早期就靠整夜不斷的人力。 燈塔佇立在離海平面145公尺處,二戰時成為盟軍轟炸的目標。歷經戰亂、修補,改為電力運作,彭佳嶼燈塔至今還是佇立台灣東北海上發光。而在2022中共軍演時,也首當其衝。 燈塔是日本人在1909年建造而成。(圖/獨立特派員) 對台灣本島民眾而言,彭佳嶼這個軍演、西北颱來襲時才想起的地名,是駐島人員乘風破浪,不間斷駐守的365天。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