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新政府的人口挑戰 給錢催生行得通嗎?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林玟馨 / 整理報導
520新政府上路,迎面而來的是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預估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另一頭,2023年的總生育率是0.865。政府多年來推出各種的催生政策顯然成效有限。究其原因,包括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生活選擇越來越多元等都讓人望「生」卻步,但除上述原因外,本篇報導試著提供另一種觀點:「競爭至上的價值觀」或許才是「最強避孕藥」。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初,就得面臨被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重創的台灣。圖1/總統府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新政府上路之初,就得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溫在弘一開始受訪時便直言:「人口是命運(demography is destiny)」。
那麼台灣正在與即將面臨什麼命運呢?
首先,儘管地方縣府不斷加碼生育津貼、育兒津貼及補貼幼兒學費,雲林縣第三胎補助津貼加碼至13萬元,全台之最。然而,2023年台灣總生育率還是創下歷史新低點0.865,意即平均一位女性一生生育0.865個小孩。少子化隨之而來的是引爆學校退場海嘯,以及產業缺工數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2025年預估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20%,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用了短短7年,除南韓跟台灣一樣外,日本花11年、法國花28年、德國花36年、英國51年。造成勞保破產大限不斷逼近、高齡醫療照護延伸出健保黑洞等問題,更甚者,高堂養護壓力大造成懼「生」,與少子化互為因果。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造成,「地震只有幾秒鐘可以反應,人口預測有10到20年的預警時間,但是人口問題永遠都是溫水煮青蛙,你永遠不會覺得它很嚴重,」溫在弘指出,雖然1990年開始0至5歲出現第一波缺口,不過總人口數直到2020年以前都一直處於上升期,因而在90年代初期鮮少政客正視人口有危機一事。
這兩波人口海嘯早已沖進許多地區村鎮,因此早在政府動用國家力量對抗海嘯時,其實不少地方人士已開始著手自救計畫,尤其在海嘯第一排的學校。
鏈結社區 緩少子危機
東山國小藉由食農教育與碧雲傳鄉的活動,盼加深學生與地方社區鏈結的程度,減緩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圖2/獨立特派員
5月週間下午,獨立特派員記者來到台南市東山區青農王莨耿的芭樂園,東山國小的同學們正頭戴著斗笠認識芭樂的一生,並在王莨耿的指導下,踮起腳對著龍眼大小的小芭樂「套袋」,同學笑說袋子類似手機防撞殼,防止芭樂碰撞受傷。
40來歲的芭樂園青農王莨與國小學生都市是台南東山區的罕見人物。因為東山區早在2011年便是「超高齡」區域,2023年底65歲以上人口已占27.19%,51歲到64歲人口占24.85%,0至18歲人口合計僅9.43%。
學校是少子化海嘯第一排,台南東山國小擁有123年歷史,在此任教20年的教務主任歐奕淳表示,20年前學校有24班,到目前學校只剩下13班。以一班25人推算,20年前全校約600至700位學生,目前為271名,20年少掉約三分之二。不過這已經是東山區五所小學中情況最好的,「其它四間的小學加起來的人數並未達我們學校的人數,」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表示,自己於民國92年在它校擔任負責招生的註冊組長,「當時就慢慢看到孩子數量在減少,年輕人留在鄉下的比例是越來越低」。
為此,曹欽瑋透過學校特色課程「食農教育」與社區打開連結合作之路,像與王莨耿合作開放農園讓學生實地觀摩,也在校內興建「郁蒼食經學堂」,教室裡有政府與陳蒼經基金會捐助的百萬廚房設備。記者到訪的那天,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技助理教授黃裕文正在教學生認識米的營養,接著,擁有烘焙專業的返鄉青農盧秋安則教學生製作巧克力米餅。
歐奕淳表示,讓學生體驗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拉近與土地的距離,「更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讓學生知道要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校長曹欽瑋想得更遠,食農教育「讓學生了解在地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物產,他長大之後才會對自己的家鄉有懷念與了解,才有可能介紹給朋友,甚至回到家鄉打拚。」
曹欽瑋認為,社區活絡與否關係著人口發展,最終影響學校存廢。因此,不只食農教育,2020年學校進一步接受東山區信仰中心碧軒寺的委託,辦理文化部碧雲傳香文化體驗教育推廣計畫,讓有意願的孩子參與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走香路的活動,藉此加深學生與地方的鏈結程度。
青農從事社區營造
青農返鄉不只務農,也從事社區營造。圖3/獨立特派員
台南東山區目前務農人口占6成,火龍果、絲瓜、稻米、龍眼為大宗,但是逐漸老化的人口成了農業隱憂。部分第二代、第三代開始返鄉接手家裡農務。
返鄉青農盧秋安,曾在台北麵包店工作六年,帶著同有烘焙專業的妻子回東山,接手雙親農田,偶爾至東山國小教授烘焙,未來計畫結合東山農特產與烘焙專業開設麵包店。只不過返鄉初期得重新適應娛樂相對乏味的鄉村生活,「同齡的朋友都跑去外地生活,所以回來基本上是沒有朋友,」好處是務農時間彈性,不若以前被綁死在麵包店10幾個小時。」
同為學校合作的青農王莨耿,原本從事鋼鐵業,為了照顧年邁雙親,於九年前返鄉。初期專注於田間作物管理,對周遭環境較無心理會,直到近兩三年才發覺社區環境也相當重要,「一個人可以走很快,那一群人走可以走很遠的概念,」王莨耿表示,與里民合作打造良好的環境,提高東山區對外的曝光度及來訪意願,有助於農產品銷售。
因此,王莨耿務農之餘,也開始從事社區營造活動,努力申請政府計畫來行銷東山地區,從食農參訪活動,一直到社區銀髮照顧課程,「我們有跟大專院校配合,開設一些課程,包括體適能、手編手作課程,藉此延緩老化,並且健康老化」。近期,有鑑於東山區有很多保存良好的閩式古厝,王莨耿也邀請講師介紹老屋再生。
「學生人數都有慢慢地在回流,」曹欽瑋觀察,即便有少子化浪潮,但家長對於學校的認同跟支持度越來越高。至於返鄉青農人數,「這個我們看不到確切數據,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跟我們互動的人變多了」。
給你錢催生管用嗎?
像東山這樣的自救計畫核心是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並且從小開始培養地方認同,但是若詢問正值壯年的人是否願意到環境良好的農村小鎮生活?恐怕鮮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溫在弘分析,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運作下,少數人累積大量資本,並且等比級數累積更多的資本,進而加劇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等社會問題,「假設我們一直不斷強調個體競爭這件事情,這種資源分佈不均、極度集中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溫在弘進一步指出,或許可以反過來思考,廢校、缺工、老年保障不足等問題的元兇是少子化與高齡化嗎?或者是因為資源沒有被妥善分配呢?「我們不是有很多流浪教師,但同時卻有學校退場跟偏鄉招不到老師的狀況嗎。」
這也是為何政府不斷提高各項津貼補助也無濟於事,「你去問多少台灣的家長想送小孩去全美補習班、想送小孩去補各種才藝,」都是為了讓孩子在力爭上游的路上不至於屈於下風,因此沒有家長會認為錢夠用,「所以給你錢叫你生的邏輯行不通,追求一個更平等、更和善的生活環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溫在弘認為,政府各項政策催生牛肉,例如職場育嬰政策、學校教育、引才留才、移工移民政策等成功的前提,都是基於一個社會是否能有公平且不歧視的態度,這個態度不是撒錢補貼可以做到的,但卻可從教育及每個人作起。
邱惠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