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永續發展趨勢下,台灣竹材的未來潛力!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隨著全球淨零轉型的目標願景,環保的竹產業,近年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波助瀾下,逐漸受到各國重視。今年台灣首度舉辦以竹為主題的博覽會,同時舉行第12屆「世界竹論壇」。面對氣候變遷,竹材作為建材,帶來哪些發展的可能性?台灣在竹材使用的創新與設計,又有什麼樣的突破? 永續、科技與設計 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在台灣 今年3月,台灣首度舉辦以竹為主題,地點涵蓋全台5縣市的博覽會,內容包含建築、加工技術、工藝設計等不同面向的竹產業生態。台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說:「在現階段,大家關注永續生態這個議題,竹子變成是明日之星。我們剛好落在一個時間點,台灣內部也意識到竹子要復興,重新看待竹子的重要性。」 除了博覽會,同時舉行為期5天的世界竹論壇,與會者來自全球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竹領域專家,總數超過兩百餘人。這是全球最重要的竹組織World Bamboo Organization之下,最盛大重要的國際交流活動,每3到4年舉辦一次,台灣爭取申辦並不容易。 世界竹會主席Michel Abadie說:「我們選擇台灣是因為台灣的新科技非常先進,而在竹子的歷史上,台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你們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有很多有思想的人、很多創意。 主辦單位台灣竹會積極與不同地方政府,接洽討論、尋找場地。在論壇主題「永續、科技與設計」的框架下,最後選定在新竹與南投兩地舉行。 勇於挑戰竹構造的極限 台灣的優勢是什麼?  全世界超過80%的竹子產自亞洲,地理位置與自然氣候極適合竹子生長的台灣,在竹材使用的創新與設計,一直走在發展潮流的前緣。第三屆「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策展人葉育鑫說:「東南亞也有竹構造,只是他們竹構造比較像是一種傳統建築的延續,相較之下,我們有更大的彈性、技術。」 為了鼓勵台灣新生代建築師勇於挑戰竹構造現代化,台灣竹會連續三年舉辦「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挖掘具有創意的人才,以竹構設計與民眾對話。(圖/獨立特派員) 竹博覽會新竹展區位於陽明交大光復校區,靜謐的落羽松林裡,靜靜佇立一座美麗如蟲蛹的竹構裝置。這是獲獎無數,以蒸汽彎曲木的工法,聲名大噪的建築師郭恩愷受邀製作的作品,不過首次嘗試使用竹材,卻失敗連連。 郭恩愷說:「會想要用蒸汽彎曲竹,是因為全球沒有人用這樣的工法。每次一蒸這個竹子就要8個小時,前面順利,到了中間還是斷掉。」在郭恩愷的堅持之下,獨步全球工法的成功實驗,鋪展了竹子作為建材,在未來發展的新途徑。 透過嘗試新工法,挑戰竹構造的極限,是建築師開發竹材嶄新可能性的企圖與野心。(圖/獨立特派員) 從風光到沒落 台灣竹業如何復興? 用心摸索陌生竹材,師法自然的建築師,還有整合數位科技應用在當代竹構的曾令理。他專精數位建築的背景,為竹構現代化應用打開一道新風景。 曾令理透過與傳統竹藝師傅的合作,一同打造眼前這座形體優美,宛如從地底翻出的竹構裝置。(圖/獨立特派員) 有機雙向的溝通與討論,讓數位科技與傳統工藝得以相輔相成。曾令理表示,這非常仰賴師傅們的耐心跟才華。因為竹子還是有它自然的特性,不一定一開始就跟想像的一樣,師傅們要用他們的手勁,慢慢地把這個曲線塑形到正確的位置,而這部分就是人機協作的結果。 竹子作為炙手可熱的自然建材,同樣也面臨到耐久性的考驗。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說:「譬如說做一些煙燻竹,這些都是經過適當的技術處理,讓它的使用的壽命能夠延展。」 位在南投竹山的這間竹工坊,是全台目前唯一具備燻竹廠的工坊,其煙燻竹法,是考據自日本的「煤竹」技法。悅山工坊負責人劉昭明在產業打滾數十年,見識過台灣竹業早年的風光崛起,以及後來的式微挑戰。準備交棒給下一代經營的他,對前景仍保有信心。 轉動竹子,使其受熱均勻,將表皮燻烤成咖啡色,經過熏製加工的竹材,多用於家具、編織品以及室內裝潢。(圖/獨立特派員) 創意與技術,是台灣竹產業的核心優勢。創立屆滿70年的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也在竹博覽會策畫一連串展覽,除了帶民眾回望台灣竹藝的歷史文化養分,更結合科技與實驗,對發展的本質提出叩問。永續發展的浪潮風起雲湧,環保固碳的竹材市場,勢必將成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台灣能否御風而上?或許,好好認識自己的土地文化,才能長出真正的信心。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碳抵換仍有爭議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氫能將為可能解方?
氫氣,被視為終極的潔淨能源,是達成碳中和以及淨零排放的重要選項。2023年,台灣的氫能元年,在經濟部頒布的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氫能的應用從今年開始。台灣在氫能的布局上,如何跟上各國的腳步,無法單靠產業之力,需要政策的支持並與國際合作,才能邁向淨零之路。 氫氣有何優勢? 台灣首部氫能巴士原型車亮相 經濟部頒布的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氫能載具運輸的示範驗證,從2023年啟動。台灣第一輛氫能巴士原型車,今年五月正式亮相,業者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公司董事長鄭英豪認為,電動載具、大型載具有一些問題存在,它不是不好,而是有它的天花板。比如說它的重量太重,電池占的空間太大。第二,續航力不足,相較之下,加一次氫氣大概是15到30分鐘,可以續航450公里以上,這樣對營運業很方便。除此之外,它不需要建置額外的充電設施、饋線,也可以配合中油的加氫站。 新能源公司技術副總王健源則強調,因為氫氣瓶設置在車頂,所以以氫氣的物理性質,它會直接飄散於空中,不會擴散到整個車身。而氫氣瓶已經通過非常多的安全測試,它不那麼容易破裂。就算有強大的外力去撞擊而造成氫氣洩漏,也不會波及到車上的人身安全。 巴士的動力來源,來自上方的儲氫瓶,氫氣經由管線輸入燃料電池。 王健源分析氫能優勢在於,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經由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是氫能電池的基本原理,而過程只產生水,是非常乾淨的能源。它有3萬小時的壽命,所以在整個12年的使用年限內是不需要再更換的。 與歐美日韓相較,業者認為台灣的氫能巴士,在價格上具競爭優勢,已經有其他國家洽談合作。 車輛的骨架以及整車控制器,都是台灣設計製造,不過最核心的燃料電池,必須從國外進口。(圖/獨立特派員) 2023台灣氫能元年 基礎設施尚待布建 因應2050淨零排放,國際上規劃將氫應用於發電、工業以及運輸三大領域,許多業者已經投入相關的布局。 氣體公司副總經理沈欣儒說明,全世界大概有八百多座加氫站,在過去這十幾年建造超過200座以上。業者希望透過低碳氫,引進大型運輸載具。再加上合資夥伴的加氫的技術去整合,推動運輸方面的應用。同時,也跟台電推動混氫燃燒。 根據氫的原料以及製程,會以顏色來區分它的排碳狀況。來自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稱為灰氫;在製程中進行碳捕捉及封存,就是藍氫;而綠氫則是來自再生能源,幾乎沒有碳排,被視為最終的目標。 沈欣儒解釋,目前全世界大概90%的氫氣生產還是以化石燃料的方式來進行。但是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的部分是,回收這個製程裡面至少70%以上的二氧化碳。 台灣從今年開始到2030年屬於第一階段的氫能推動期程,分為氫能應用、供給,以及基礎設施。光是基礎設施的布建,至少要八到十年的時間。產業界聲聲催促,法規和政策得趕快跟上世界各國的腳步。 沈欣儒指出,台灣要建置加氫站,需要有示範場景來和社會溝通,特別是降低大家對安全性的疑慮。(圖/獨立特派員) 氫能發電不確定性高 淨零之路還有哪些挑戰? 經濟部預計2050年,氫能要達到9%到12%的發電量。台電興達電廠,耗資4.5億,預計在今年底測試天然氣混燒5%的氫氣發電,達到減碳效果。 台電發電處處長鄭天德說明,因為氫氣它沒有含碳,所以基本上二氧化碳會降下來。再來因為氫氣的熱值比天然氣還要低,所以熱效率應該會比較不好。對於二氧化碳的影響大概可以減到1.6%。 面對2050氫能發電要占比9%以上,對於相關設備以及氫氣的來源,台電表示,不確定性相當高。而海外液態氫的輸儲設備目前還處於發展初期,經濟部規劃要到2030年才會完成氫氣進口評估。再生能源的綠氫,也還是個未知數。台灣在前往下一站的氫能之路上,無法單靠產業之力,需要政策的支持並與國際合作,才有機會邁向淨零之路。 (※婁雅君 鄭凱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