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社福弱勢
主題
有故事的臉
人們的臉,通常是給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憑據。在這個習慣以貌取人的社會裡,外表長相的差異,常會帶來不一樣的人生際遇。面貌姣好通常比較受人歡迎,但外貌與人不同的人,卻常吃悶虧。 根據陽光基金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台灣,每八人中就有一人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像是被取笑、批評、取不喜歡的綽號等。容納多元是台灣不斷進步的價值,外貌並不代表能力或人格,如果能以同理心,多點尊重,許多憾事和傷害就不會存在。
社福弱勢
主題
【春節特輯-初四】街頭藝人系列報導
街頭藝人讓城市變舞台,馬路變樂園,為大家帶來歡笑,也讓城市多了美麗的風景。但目前的街頭藝人考照制度,並沒有為身心障礙者加分。有一位音樂老師李高昌,為了協助身心障礙朋友自力更生,義務教他們樂器、輔導報考證照。他們帶著各式各樣的樂器,以及自信心,站上各個角落的舞台。
藝術
主題
藝起上街頭
台灣人越來越勇於表現、實踐自我。當大環境持續低迷,薪水凍漲,許多人開始學習第二專長,發揮潛力、拿出本領拚生存,比如街頭藝人。每年五六月是街頭藝人考試旺季,一年比一年難考,以台中市來說今年就有七百組報名,唱歌跳舞耍特技,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評審要從中海選還真不容易,台北市競爭最激烈,過關機率低到只有一成。 有的人只為了兼差賺外快,卻也有人全心全意付出,當成個人事業經營。十年前,台北市率先以許可證審查制度管理街頭表演,到現在全台各縣市跟進,讓表演藝術遍地開花。街頭藝人讓城市變舞台、馬路變樂園,給大家帶來歡笑,也讓城市多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起來看街頭藝人如何使出渾身解數賺賞金,政府如何提昇街頭表演的素質?
教育
主題
街頭人生
無薪假還要放多久? 未來無薪假會不會成為一種常態? 在變動的時代當中,生活裡多了很多挑戰,很多人現在都得兼差、學才藝,只因為一份工作的薪資不夠,自己必須多會一些謀生技能。就像街頭藝人。 一個城市是不是有文化氣息,街頭藝人代表某種指標意義。六年前考照錄取率,越來越嚴。首善之都的台北市尤其激烈,有人形容比律師考試還難。就算拿到表演許可證,之後還得面臨搶地盤、被警員臨檢開單等等問題。台灣街頭藝人的表演環境並不好,但是在不景氣下,報考人數依然有增無減。
人物故事
主題
黑暗之邦
街頭藝人徐承邦有著令人驚豔的歌喉,但上天卻讓他25年來,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早產的阿邦,因為保溫箱的氧太濃而傷到視神經,讓他25年來都活在黑暗中。在沒有視覺感官的世界中,阿邦找到了對音樂的熱愛,發行過個人專輯,但街頭藝人可以和觀眾互動的模式還是最吸引阿邦。一起跟著阿邦,看看他的生活和他的音樂人生。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