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馬祖的記憶與重生,漁業文化與戰地歷史再造【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依靠漁業維生,1956到1992年實施戰地政務,漁民出海捕魚或是到海邊撿拾螺貝,開始受到重重限制。軍方在海岸線多處設置雷區,也為當地居民帶來危險與不便,對老一輩的馬祖人而言,這些都是不能言說的記憶。雖然近年來,馬祖漁業逐漸式微,但海洋文化也是馬祖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依海而生 海與馬祖人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剛亮,南竿的海邊,出現了一個勞動的身影。公務員職涯退休,喜歡捕魚的林長貴正準備出海。早年,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林長貴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漁伕,在海上討生活危險又辛苦,如今漁獲減少、產業式微,島上年輕人紛紛另謀出路。 馬祖漁民林長貴說:「到了我們這一代以後,就業的機會也多了。我覺得最大的區別來自於漁獲量變少了,你看像有幾個馬祖地區原先有的東西都消失了,蝦皮是馬祖在漁業上面的一塊產業,但是現在沒有蝦皮這個行業了。」馬港的沙灘上,遍佈各式各樣隨著海流飄上岸的廢棄物,海漂垃圾逐年變多,漁獲卻減少了。 依海而生的馬祖居民,與海的關係緊密。掌握潮汐時間,在礁岩細縫中尋找、鑿撿螺貝與淡菜,是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不過,在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時期,海對馬祖人而言,代表著禁忌。林長貴說:「如果說以前偷偷跑到海邊去撿海螺的話,都會被驅趕。那後來就讓你可以去海邊撿海螺,所以就發明了『蚵民證』,希望讓阿兵哥可以非常容易的識別你是我們國家的人。」除此之外,戰地時期的海岸線,深埋許多地雷。為了居民安全,國防部2007年開始,在馬祖實施兩階段的雷區排除作業,至2011年為止,共清除三萬多枚地雷。故事館展示文化特色 淡菜養殖卻遇危機?遠眺芙蓉澳口的海面,整齊排列許多浮球,是辨認養殖海域的標記。此處近鄰中國的閩江口,淡水海水交匯的水域,蘊含大量有機物質,是馬祖著名的淡菜養殖區。 馬祖漁民池瑞銀已經從事淡菜養殖將近十年,颱風、高溫、體力勞動,都是海上養殖面臨的挑戰,近年來還多了另一個難題。池瑞銀說:「現在因為大陸因為慢慢繁榮起來以後,因為西南風的關係,就會把垃圾帶到馬祖這邊來,那我們養殖區裡面就會卡很多垃圾、卡在繩索裡面,經過多天的摩擦以後,繩索就會斷掉。」 長達數十年,整個島嶼處於備戰狀態,草木皆兵的緊張氛圍瀰漫日常。馬祖雖從未真正發生地面戰爭,不過,1958年至1979年間的「單打雙不打」造成的傷亡,對親歷者而言,非常真實。年輕人尋訪馬祖記憶 理解文化根源來到鐵板聚落的活動中心裡,幾位婦女正在為一群台灣來的年輕創作者,示範傳統食物地瓜餃以及潤飯米時的製作方法。這群創作者中,來自暨大東南亞研究所的研究生鄭瑋萱和馬祖的血緣關係緊密。 鄭瑋萱的記憶裡,她的姑姑身為大時代下的馬祖女性,很剽悍也很無助。童年味蕾的餘韻,促使她開始從事在台馬祖女性的故事採集,並出版成冊。為了探索更多上一代諱莫如深的沈默原因,鄭瑋萱決定跨海來到祖父成長的故鄉。鄭瑋萱說:「阿公以前是蛙人,我想要就是透過身體來感受阿公經歷的那一段日子,剛剛跑的這一條是蛙人每天訓練一定會跑的路徑。」她也提到,長輩可能會覺得年輕人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所以也不會特別說很多以前的故事,她很希望透過開始尋找歷史的行動,再帶回去分享給長輩。年輕的藝術家,透過尋訪家族記憶的行動,理解自身的文化根源,正好回應了帶領藝穗行動聚落走讀的建築師陳宣誠的提醒。陳宣誠說:「不要急著馬上要把自己的創作脈絡放進來,去強調說我要做什麼,而是當我透過自己的技術進來之後,我看到什麼東西。」透過中央政府的資源經費挹注,馬祖持續展開多項歷史再造和空間轉譯計畫。可見的硬體改建雖爲島嶼帶來新風貌,然而,如何避免淪於曇花一現的創生嘉年華,不僅空間維護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對於文化記憶的保存,也有待更多的對話和努力。
專欄
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這座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