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罷免‧之外
6月6日,高雄通過市長罷免案,寫下台灣地方自治史新頁。不過這件歷時一年多的罷免案落幕後,包括人際關係的緊繃以及延續的報復性罷免活動都依然餘波未平。 在市長罷免案落幕後,有研究單位針對高雄市民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高雄的選民們透露了哪些在乎的事情?一起看看,在罷免之外,高雄人的心聲。在罷免過後,我們又可以有哪些思考和學習?
政治經濟
主題
罷免這件事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四項直接民權,對台灣民眾來說,相較於已經相當熟悉的選舉,另外三項民權的行使就比較陌生。 6月6日,高雄將舉行台灣第一次的直轄市長罷免投票,我們要透過這個罷免案,帶您一起了解現行罷免機制的設置,還有行使罷免權,可能遇上哪些實務上的問題。
政治經濟
主題
2020台灣的抉擇
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並拿下歷屆民選總統最高的817萬票,這顯示了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抗拒中共文攻武嚇的決心極為堅定。 但不可諱言地,其他總統候選人總共也拿下了600萬票,蔡政府必須正視這背後的民意,謙卑開啟理性對話的空間。而在立法委員選舉方面,也有許多出人意表的結果。 區域立委雖然小黨空間被極度壓縮,但政黨票卻成為將小黨不分區立委送進立法院的管道,例如才成立幾個月的台灣民眾黨拿下了11%的政黨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從選舉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黨們的第三勢力儼然成形;而世代價值的衝突,似乎也成為決定2020選情的重要因素。 投票之後,民主才開始。選舉結果我們該怎麼解讀?下一屆國會有哪些重大法案等著審議?有哪些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我們公民可以怎麼做,來進一步監督國會與政府?
政治經濟
主題
政治人物開箱
網路時代,影響層面既深又廣。今年的總統立委大選,候選人打選戰的方式以及民眾檢驗及觀察政治人物的管道,也因此和過去完全不同。 根據調查,台灣上網人口約有2千萬,每人每天上社群網站的時間平均2小時,而且超過一半的人看的是影音內容。因此經營社群媒體成為政治人物的重點工作,嚴肅拘謹的政治人物透過逗趣的影片,甚至跟YouTuber網紅合作,展現可愛、搞笑的一面,一邊形塑親民形象,並藉此討論政見政策。 在這些社群影片中,政治人物搞笑親和的一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關乎國家民生的政策呢?有認真說明嗎? 獨立特派員要檢視政治人物的社群影片,是否真正對選民達到傳遞政見的效果,而政治人物網紅化,對台灣民主政治又有哪些影響?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