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IN-OPINION】- 人工增雨 和想像的不一樣
撰文 / 婁雅君    原訂4月1號實施的第三階段限水,在今天(3/30)突然宣布延後一週實施,令人不解的是,截至今天為止,石門水庫的蓄水率只剩下24.9%,只比三月中旬最低點增加4%而已。目前水庫水位還在極低檔,近期內沒有降雨預報,未來的梅雨狀況也無法掌握,中央抗旱中心到底是根據甚麼思維做出這樣的抗旱決策?其實回推到去年颱風季過後,不難發現,政府對於缺水狀況,缺乏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    誰還記得2014年最後一個颱風?鳳凰,這個依稀有點熟悉的名字。幸運的是,它沒有為台灣帶來災情,所以人們不記得它。不幸的是,去年最後一個颱風鳳凰,沒有為台灣的水庫帶來足夠的雨水,水利署寄望颱風雨量一次蓄滿水庫的願望,也隨之落空。    往年在颱風季過後,水庫的蓄水量都高達八到九成,但是去年在鳳凰颱風過後,石門水庫的蓄水量只有七成五,遠低於歷年的平均值。    從那一刻開始,敲響了乾旱的警鐘。      台灣的氣象季節,可以粗略的以11月來畫分,在此之前,屬於多雨的季節,之後便進入降雨少的時期,中南部尤為明顯。乾旱的警鐘已經響起,相關單位雖然嚴密監控,卻沒有太積極的作為。以這次第一個進入第三階段限水的石門水庫為例,去年10月蓄水率還在以70%上,11月蓄水率只剩下61.34%,接著一路下滑,12月57%,今年1月43%,2月跌破30%,3月更是一度在20%邊緣。    水情嚴峻的狀況,今年初開始受到關注,人工增雨的消息也不時在媒體放送。只是,大家企盼人工增雨能紓解旱象的期待,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不是雨沒下在集水區,就是降雨量不足。民眾常感到不解,明明就是雨天,為甚麼人工增雨卻沒有效果?    事實上,人工增雨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在原先就會降雨的氣候之下,才有辦法進行人工增雨,再配合雲頂溫度、雲層厚度、風向等條件來施作。就算條件俱足,還得看施作是否成功。    此外,令人好奇的是,到底有多少是人工增加的雨量,有多少是老天爺本來就會下的雨呢?如果一定要有個答案,那就是人工增雨的平均值大約可以增加10%的雨量。    但是,這個答案,在台灣並不適用。    在美國和以色列對於人工增雨的研究,平均值大約是10%,而且還是空中增雨的成果研究。在台灣,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目前水利署所實施的人工增雨,主要是以地面作業為主,相對空中來說,它的增雨成本低,成效也較低。負責水利署人工增雨計劃的台灣大學大氣資源與災害研究中心,曾經向水利署建議應進行台灣人工增雨成效的研究,卻沒有下文。所以目前所進行的人工增雨,到底有多少成效,答案真的只有天知道!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點就是,人工增雨的時機。    人工增雨必須在下雨的條件下施作才有意義,在進入乾旱的時刻,要等待下雨的條件,已經不容易,這個時候才進行施作,恐怕面臨的是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窘境。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3個月的時間,水利署在石門水庫只進行了3次人工增雨。今年2月施作了2次,直到3月的施作次數才明顯增加。    然而,即便老天下雨,再配合人工增雨,如果雨量不夠大,降雨的時間不夠長,水庫縱然有進帳,也是出水量大於進水量,也就是說,老天降的雨量,還不夠大家使用的水量。    以前所說的人造雨,並不是科學的說法,因為人無法憑空造雨。同樣的,在旱象來臨的時刻,也無法靠人工增雨來解決旱象。3月的幾場春雨,還是解不了水庫的渴。    如果人工增雨被水利署視為抗旱手段之一,那麼台灣的增雨成效有多少?施作時機點是不是應該更早進行,這兩個問題都應該被正視。更值得省思的,是抗旱政策背後的思維,到底是為政策而政策,還是為了抗旱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