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雞伴與羈絆 藥癮者與精神患者的養雞之路【獨立特派員】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一般人生病,通常會吃藥治療,不過近年還有一種動物輔助治療的方法,不只有常見的狗醫生,甚至還有雞。台灣朝露農場透過養雞,協助毒品藥癮者遠離毒品;屏東佑青醫院則藉此協助精神病患做職能治療復健。雖然「治療」疾病還需要更多科學實證研究,但是在日復一日的養雞過程中,產生的療癒效果、收斂了病患失序的生活,也讓部分病患減少用藥,對生命再次有了盼望。也給予平常只把雞當成食物的民眾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雞伴一身黑色T恤跟運動短褲,Tim(化名)雙手各拿一把藥草給蛋雞們吃,邊向著一群才吃過飯、對藥草興趣缺缺的母雞們喊著:「拜託賞臉一下!」。接著,Tim開始換水、掃雞舍,「我會把自己比作大公雞,去照顧這些小母雞。」自比大公雞的Tim與雞互動相當熟練且熱情,但半年多前並非如此,一聽養雞的反應是:「蛤!有羽毛耶,好可怕喔,雞舍一定很臭。」害怕鳥類的Tim是毒品藥癮者,他稱毒品為戰備存糧,「我渴望它衝上來的那種身體酥麻感,很想要解放自我的感覺。」瞬間帶來暢快的身體反應可以持續4小時至12小時。暢快後,隨之而來的是工作、家庭、經濟與人際關係上全面混亂失序。「我根本不覺得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Tim回憶那段失控的歲月,「因為用藥的關係,我覺得我很爛、我很糟,我也曾經在我媽面前就這樣想要把自己吊上去。」Tim表示,毒品初體驗當下並不知道使用的東西叫「毒品」,知道後也不是沒想過回頭,但已成癮,「我覺得這一切我不受控了、我不想要了,我覺得我是一個爛人、我覺得我無計可施了、我真的覺得我無能為力了,然後我想要為自己做一點調整或者是改變,所以我開口跟社工說我需要求助,然後才來到這。」2023年Tim來到成立於2012年的朝露農場,是一個協助藥癮者的治療性社區,安排一連串課程幫助學員們遠離毒品重新來過,種植蔬果與養雞便是其中一種輔助治療方式,「所有的治療都帶出一個課題,當沒辦法如你所願的時候,那你怎麼去應對?放棄嗎?還是想辦法讓他更好?」朝露農場主任伊魯表示。藥癮對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與不舒服感,來朝露農場三個月的小智,原本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因而用藥,等到發現失控時,為時已晚。他分享,照顧雞的過程中產生療癒的力量,「他們可以是我們的寵物,也可以是我們的食物。」雞同時擁有食物跟寵物兩種形象,是不同於一般貓狗寵物的獨特之處。羈絆 事實上,台灣目前約有八成蛋雞用格子籠飼養,A4大小的空間塞進三至四隻雞。雞隻為爭奪空間相互踩踏打架,導致雞隻受傷、生病,產蛋率也隨之下降。因此,工業化管理的雞場會在水跟飼料中摻入藥物保持雞隻健康,並且以斷食斷水來強迫換羽代謝維持產蛋量。然而,土壤河川卻被大量含有化學藥物的雞糞便汙染,甚至雞蛋本身也可能有藥物殘留。朝露農場找來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協助建立友雞飼養循環再生系統。放牧飼養讓每隻雞擁有寬敞的活動空間,「不要讓雞變成大量飼養,降低經濟需求的這個層次,他才會開始轉換到這隻雞帶給他療癒層次的元素,」楊環靜說。楊環靜解釋,飼養過程完全不使用藥物,不含化學藥劑的雞糞便會落在混合了樹枝落葉的土壤,自然發酵一段時間後,可作為農場裡蔬果植栽的堆肥。楊環靜的手直接伸進雞舍旁、已自然發酵的雞糞儲存槽扒抓,讓記者湊近聞,真的沒有任何味道。被友善對待的母雞們各個長得健康漂亮,也親人,雞舍明亮且沒有臭味異味。「雞牠原來可以養得那麼的chill、那麼的悠哉、那麼的有格調,那麼的乾淨,」Tim開心的說。為了不用藥也能夠保持母雞們身體健康,學員們每天都得固定給雞吃三種草,Tim甚至為此做了百草圖鑑,整理農場中有哪些植物,及其模樣、療效等,發現路上野花野草是有生命的、有功用的,有意義的,「然後回到我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存在並不是沒有意義啊!」餵飼料、掃雞舍,在日復一日又平淡的例行工作中,逐漸收斂了朝露學員們因藥癮而變得失序的人生。「你在照顧他們的同時,你也會意識到說原來你還有能力去照顧別的,不管是動植物還是什麼,」小智認為說來也玄,雞會理解人的心情、情緒,並給予回饋。他從一開始單純餵飼料,到後來「會有點靈性上的交流,」甚至「建立一些不一樣的羈絆」。面對雞的生老病死,也反映出學員們的生命狀態與價值觀。「有些時候我們在思考生命議題的時候,其實要有一個對照的角色,」楊環靜表示。至於蛋雞們最終會否成為桌上的食物呢?「我覺得那個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啦。我是不是懷抱著感恩的心,感謝牠這輩子為我們付出很多,從牠身上得到了不管是療癒的力量、被需要的力量,或者是雞蛋跟雞料理,」Tim說。養雞職能復健 位於屏東、專門收治精神病患的佑青醫院,則是藉由養雞協助病患做職能治療。醫院正門對面,就是占地百來坪的雞舍,共養了200多隻蛋雞。記者造訪醫院的前一天,凱米颱風後腳剛離開台灣沒幾日。雞舍潮濕,放牧區矮樹被吹倒,整體環境卻沒有異味。主要承擔養雞工作的有四位精神病友。記者跟著其中一位病友卓大哥一起走進雞舍旁的溫室架棚,全都是蛋雞很喜歡的零食黑水虻,外觀全身黑、長約兩三公分。佑青醫院兩百多名病患與醫護人員,每日三餐產生大量的廚餘,以往需要付好幾千元請廚餘車載走,現在處理過後,就成了黑水虻幼蟲的美食。卓大哥因父母過世,心緒不佳,進而飲酒,造成生活混亂失序,被家人送至醫院,一住就是13年,期間,重過蔬菜,目前則是負責飼養黑水虻。剛入院時,卓大哥睡眠品質不佳,「自從出來農場做,像我現在就流汗,睡覺就比較好睡,對身體也比較好,你看我現在身材不是都很好。」佑青醫院副院長莊奇陵觀察,參與養雞活動的病友,生活較固定規律,跟雞互動多了歡樂,每日收雞蛋跟賣雞蛋也有成就感,「心情變好,抗憂鬱劑、安眠藥的使用劑量也都減少。」精神病屬於腦的疾病,疾病致使腦功能損傷退化;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敬恐懼的態度,則導致病患社交功能退化。雙重退化的狀態,需要透過職能治療協助病患復健。「我們一般身體疾病的復健叫物理治療,精神科的復健是職能治療。」佑青醫院院長陳永興解釋,所謂職能治療就是職業、工作能力的訓練,「藉由各種不同的活動來訓練病人,增強他回歸社會的能力、工作的能力。」74歲的陳永興院長從醫50年,他表示,醫院病患主要以思覺失調症以及躁鬱症等情感性精神病為主;但近年來,家暴者與毒品導致精神狀況的病患越來越多。藥物主要針對疾病症狀,但對「退化」無能為力,「雖然他幻聽減少,可是他變得懶散、變得被動、變得面無表情、變得退縮不想外出,他就會一直被放在醫院,變成永久收容,」陳永興解釋職能治療的必要性。每個精神病醫院選擇的職能治療方式不盡相同。佑青醫院位處屏東,土地面積較都市醫院大,且靠近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義是務農大縣,農業資源豐富,因而選擇種菜跟養雞作為職能治療活動。當病患病情穩定後,經由職能治療師與心理師評估病患的退化狀況,再讓病患進行職能治療復健。養雞能治病? 除了心靈療癒跟職能復健外,養雞是否真的對疾病本身及藥癮產生的生理病變有「療效」呢?陳永興院長表示,目前種植蔬果與養雞停留在職能治療復健及臨床觀察階段,是否有助於治療精神疾病仍待嚴謹的科學研究。不過,要先解決養雞與科研的成本。「因為你要做醫學研究,樣本要夠,病人案量可能要100個、50個以上,」陳永興指出,台灣社會對精神患者負面標籤太根深蒂固,精神復健機構較少,尤其都市社區更罕見,因此不易擁有足夠的研究量能,成本上也就難以負擔。藥癮方面,小智認為,養雞過程也可能有不適應、不舒服,如果連照顧雞都沒有辦法調適,那面對藥癮當然更不容易去調適,「所以他其實有點像是藉由雞讓你去學習(跟不舒服相處),比較不是說你照顧雞我就一定不會用藥。」疾病療效有待科學實證,但是生命與生命相遇後擦出的火花肉眼可見。「有時候真的會了解到生命都是有存在的意義,你就會覺得說,自己可以更有意義的去過自己接下來的生活,」小智說。
專欄
抗生素失效?超級細菌恐威脅全球!
張筱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因為中重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提高,導致細菌增加抗藥性的機會,轉變成為超級細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使得有部分超級細菌已經快無藥可醫。面對超級細菌疫後來襲,台灣該如何採取積極的行動? 新冠疫情過度使用抗生素?超級細菌來襲! 據WHO統計,疫情期間有75%的新冠病人接受過抗生素治療,但真正有併發細菌感染,需要服用的只占15%。全球過度使用抗生素,致使細菌增加抗藥性機會,讓許多病菌在疫情後的抗藥力越來越強。 國際研究顯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2倍,其中有6大全球公認,恐怕面臨無藥可用的抗藥性細菌。(圖/獨立特派員)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醫師王信堯說:「台灣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經占到50%左右了,超級細菌比上一般細菌比例,已經是一比一了。」 所謂超級細菌,指的是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目前這些常見的致病細菌耐藥性高,當病人免疫力低下受到感染,治療時往往只剩一、兩種副作用比較大的抗生素可以用。 WHO也向全球提出警告,超級細菌加速變種,已成為全球醫療緊急事件。有研究指出,預估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一千萬人會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聯合國示警,人類接下來恐將無藥可醫。而根據台灣疾管署監測也發現,國內加護病房中,部分細菌的抗藥性比例已高達9成。 AI協助檢驗 大幅縮短檢測時間 從病人檢體培養細菌、找出致病菌後,還要再做抗生素敏感測試,才能確認該用哪種抗生素。不過,現在中國醫藥大學透過人工智慧,只要一培養出細菌,不必再等24小時,就能立即分辨是否為超級細菌。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說:「培養的話可能要花兩天,藥敏測試可能要花一天,所以等於要花三天。現在培養可以加速,藥敏測試只要一分鐘,就可以用AI去判斷。」 透過大數據的訓練可以讓機器去學習,直接從質譜的波形判讀,進一步去判定細菌是否有抗藥性。(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抗生素治療分為四線,用藥基本上應從第一線開始,但由於治療過程中,當細菌檢驗報告還未出來,為避免延誤治療,醫生會依經驗給予抗生素,有時為求治療效果,就會直接選用後線、比較強的抗生素。 不過,自從中醫大開始運用AI協助,就能有效即早預測、正確用藥,減少抗藥性產生。周德陽院長也說:「中醫大用了這兩、三年以後,抗生素使用量大概減少10%,病人沒有減少,藥費卻減少5%。」 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醫!如何解決? 這幾年細菌變異的速度越來越快,更令人擔憂的是,就是因為超級細菌抗藥性、不可預期性太高,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沒有藥廠願意投資,致使有部分超級細菌已快無藥可用。 而台灣抗生素生產,大部分是以原廠藥專利期過後,再根據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所製造的學名藥為主,要對決超級細菌,面臨的問題更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因為要研發一種藥,要花非常多的費用,所以政府應該要怎麼樣來協助國內的藥廠,研發新的藥物。」 這款四環黴素類的抗生素「美諾幸」,過去在台灣生產就因健保價不符成本而下市。(圖/獨立特派員) 曾為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的陳德禮,知道這款「美諾幸」可用來治療多重抗藥性細菌,因此當他選擇創業後,就將它重新開發上市。不過台灣健保年年砍藥價,對抗生素研發生產相當不利。 陳德禮說:「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價格應該是由政府的機構來核價,核到一個足夠的誘因,然後讓它獨賣的期間比較長。另外一個就是,要減輕開發的費用。」 因應未知疫情及國際局勢,抗生素抗藥性等同國安問題,為加速新藥開發,政府也加緊鬆綁法規。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可以使用國外已經上市的臨床資料來加速審查,如果這家藥廠還願意在國內再進行一個小規模的臨床試驗,我們還會給予五年的行政保護期,等於是一個專賣的概念。」 此外,抗生素是救命救急,感染症醫學會疾呼,政府還須加速引進新的抗生素。食藥署也表示,目前對新藥審查,只要符合相關條件門檻,就能獲得減免,進入縮短期程的機制。 面對超級細菌來襲,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要儘速研擬國家型計畫,否則抗藥性細菌感染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積極行動、投入資源、強化抗生素使用管理,才能在這場戰疫中奪得先機。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
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 下背痛人數遽增!到底要不要開刀? 過度拉伸腰背、久坐在背部沒有支撐的沙發上、拿重物時過度彎曲脊椎,這些日常動作可能引發下背痛,也讓下背痛人數遽增。早上九點不到,俗稱拉腰的腰椎牽引機上,已有多人躺著復健,電療區也坐滿患者。 不過,基層診所院長暨家醫科醫師陳柏瑞說:「傳統的復健方法可能是電療、拉腰、熱敷,其實它沒有解決姿勢跟工作的問題。」 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也說:「以下背痛而言,長期是不建議做儀器治療,因為對長期的預防沒幫助,所以它的價值頂多只有在短期的急性緩解。」 有下背痛症狀的人數不少,健保醫療支出更是逐年上升,突如其來的背痛不宜輕忽,需要謹慎釐清病史。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脊椎的結構很複雜,骨骼結構之外,它有它的關節、椎間盤、軟骨跟周圍的神經,所以做這個治療到底有沒有效,診斷正不正確就很重要。」 下背痛到底該不該開刀呢?陳柏瑞醫師說:「開刀應該只是讓壓迫到的地方,把它緩解掉,你怎麼能期待開刀就解決這些問題呢?」 而下背痛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警訊,吳肇基醫師說:「開刀還是有它的適應症、侷限性在。例如說是感染、是骨折、是腫瘤,或是有一些神經壓迫的症狀、脊椎嚴重的不穩定。有些狀況下,需要靠開刀來處理,只是依然需要靠後續的復健跟訓練來強化,才可以避免狀況再復發。」 長輩也需要健身 強化肌力是重點 想要消滅日積月累的疼痛,關鍵在強化背部的肌肉、支撐脊椎、維持軀幹穩定。 健身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致力推廣重訓與體能訓練的吳肇基醫師在骨科長期接觸高齡患者,他認為長者更需要強化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經由肌力訓練來對抗老化,老化就牽涉到下背痛、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疼痛,甚至一些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疾病。」他也提到,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加上少子化衝擊,很多老人家沒有自己生活的能力,長照又是很大的問題。 83歲的榮貴大哥,原本得拄拐杖,跟太太一起來上體能課後,現在可以拿起12公斤的壺鈴,就連深蹲也沒有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體能教練Dino說:「這個班目前已經是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以這種小班制教學的好處在於說,我可以知道每一個人的狀況,做一些個別的調整,讓他們得到適合的動作模式。」 下背痛治療需求增加 醫療場域現況如何? 強健肌力、預防無力是銀髮族健身的新趨勢,不過下背痛並非僅限年長者,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發生。舊傷復發又加上新傷,健身教練陳銘正,曾任拳擊國手的運動專家,對緩解疼痛有深入了解。他說:「經常幫自己放鬆、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願意花時間、願意相信醫生、願意相信適當的處置,花時間去做。」 醫病之間需要信任與溝通,不過現行健保制度的浮動點值,讓醫療現場充滿矛盾。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說:「醫師的點值往下降,也只能跟現實低頭,要嘛就是純健保制度,想辦法多看幾個病人。」而他也觀察到,健保點值下降衍生的影響之一,是更多的自費醫療項目。 自費項目往往所費不貲,治療下背痛的「增生療法」也是自費項目之一。針對是否有機會將自費項目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則說:「健保資源有限,所以我們會把資源花在對民眾比較有效益的地方。」 李鴻斌醫師說:「健保法裡面其實是有運動治療,可是實務上,治療師多做了運動治療,只能拿到75點,健保只給60元。」當健保總預算固定時,醫療院所申報的門診量越多,點值會被稀釋、醫師的收入跟著縮水。 不過,除了健保給付、自費醫療之外,每天做一點運動,也能避免可預見的疼痛。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下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核心肌力不足,針對這個部分去加強,不但可以減緩症狀,甚至可以預防再復發。」 鄭淑文 / 採訪報導劉建邦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黃郁婷/編輯
專欄
新冠疫情降溫,流行性傳染病風暴襲來怎麼辦?
新冠疫情期間,因為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大幅減少的流感、腸病毒等流行性疾病,在解封後的今年冬季大規模爆發。而且流感病毒不只在冬季流行,春夏也成為流感好發季節。在疾管署的監測統計中,台灣的流感季有什麼樣的變化?我們該如何面對、增加自身抵抗力? 什麼是免疫負債? 人體需要「更新病毒碼」 後疫情時代,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健康,但解封後,很難避免生病。疾病反撲,醫師示警,孩子的免疫系統正面臨挑戰,因為病毒碼太久沒更新。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說明,免疫負債就像有的人說要「更新病毒碼」,但是因為疫情期間這三年,都沒有什麼病毒來感染人體、訓練免疫系統,所以病毒碼沒有什麼更新到,都停留在2019年。 今年秋冬時節,小孩不停生病、就醫、吃藥。原來,反覆生病是免疫系統正在密集受訓。 兒科診所醫師陳木榮解釋,人體從每一次的病毒感染之中學習到免疫系統的改善,因為過去三年,身體的免疫系統完全沒有啟動,現在任何一個病毒,即使以前有得過,對身體來講,還是會覺得它是新的病毒。 冬天本來就是病毒的流行季節,加上解封與國境開放後,多種病毒席捲而來,就醫人數急遽增加。(圖/獨立特派員) 季節性流行病界線漸模糊 民眾該如何因應? 嚴格防疫期間,沒有爆發的各種流行疾病正持續升溫。 兒科診所醫師陳木榮坦言,今年五月、六月病人數大幅提升,原本以為放暑假的時候,病人數會稍微少一點,結果也沒有少到太明顯。九月、十月,孩子開學了,這些病毒真的很瘋狂地在互相傳染。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憂心說道,病毒流行不算太劇烈的時候,候診已經要等到兩個小時,如果到冬天,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新冠病毒一起來的時候,會不會更嚴重呢?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病毒組組長林亞筑分析,像流感、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甚至到皰疹病毒等等,以前會有季節性流行的情況,可是在新冠疫情後,發現那個界線變比較模糊,幾乎隨時都有好多種病毒在出現。 三、四歲的幼兒,生病還不太會表達,家長可以留意這些指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提醒,活力變差是最簡單的觀察,或是進一步觀察,有沒有呼吸淺、快、喘的情形。 發燒若超過四天,最好盡快就醫。 黃玉成解釋,如果發燒時,小孩子會吃、會玩,表示有生病,但不嚴重。如果他不吃、不玩,就有問題了。可能已經有產生併發症,需要到醫院來就診。 其實肺炎鏈球菌,自2013年起公費施打後,兒童罹病風險已大幅降低。(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提升免疫力? 醫師呼籲及早接種疫苗 擔心醫療院所將不堪負荷,醫師提醒民眾,應及早接種疫苗。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說明,接種疫苗有點像建立防火牆的概念。假如有一位患者感染病毒,可他的同事、家人都有打好疫苗,病毒傳到他那邊就停下來,不會再繼續擴散。 68歲的陳太太很久沒感冒了,連續5年都按時接種疫苗,新冠疫情期間沒有確診,也沒有生病。 陳太太坦言,很多人不相信疫苗,但他覺得還是要打比較好,都勸大家去打。因為有年紀就是有年紀了,這是事實,一定要去打。 長輩是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族群,近年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還有額外好處。 衛福部傳染病醫療防治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醫師分享,流感疫苗最近被講得很熱門的議題,包括這次的疫苗高峰論壇,全世界來展示的資料都顯示,打流感疫苗,不只是預防流感而已,還可以減少中風、冠狀動脈疾病,都很明顯。 除了流感,腸病毒亦為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項目之一。 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執行副總李思賢分析,2023年春天開始慢慢解封,然後腸病毒案例就開始跑上來,而且跑得很誇張,快速地上升。 環境中本有許多細菌病毒,重新面對常見的病原體,做好自身防護措施,並提升免疫力,才能應對難以預測的免疫負債風暴。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