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從苗栗店仔藝穗節,探討地方藝術節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十月,苗栗舉辦了第四屆店仔藝穗節。演出地點不在正式場館,而是與在地店家合作,近距離的演出形式,是苗栗少有的嘗試。不過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觀察,這次活動很可惜,跟在地居民互動非常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的藝術節百花齊放,這樣的活動形式如何跟在地連結?又有何侷限?苗栗店仔藝穗節 打破劇場觀影體驗 這一天,是第四屆苗栗店仔藝穗節開幕首週,好家在劇團此次推出的劇碼,門票在啟售後不久,便全數售罄。練習走位、背誦台詞,幾位演員表情專注,他們正把握時間,進行演出前的最後彩排。 場域的特殊氛圍,帶來創作的想像與刺激,也引起迴響。好家在劇團藝術總監楊閔皓說:「覺得很像進入另外一個空間,一到這邊就很像一個歷史迴廊,觀眾或站或坐或走都可以,其實就是把觀影打破,讓觀眾也成為這齣戲的一份子。」散場時,許多觀眾徘徊在旅社門口,討論熱烈。成立七十四年的新興大旅社,距離火車站步行不到五分鐘,早年經常聚集南來北往的旅客通勤人潮。經營超過一甲子,新興大旅社乘載許多當地人的回憶,也見證地方發展的興衰。與在地店家合作 在苗栗遇見藝術老牌旅社搖身成為表演空間,不是偶然。身為店仔藝穗節前三屆策展人的彭怡雲,一開始就瞄準了在地店家,展開合作遊說。主要以餐飲空間為相關的背景,這些空間大部分在苗栗都有40年到60年的歷史,甚至有到100年以上的空間。在苗栗出生成長的彭怡雲,疫情期間選擇在家鄉籌辦藝穗節,他從表演策展的角度,與深耕當地多年的亞洲劇團,一起試圖找出苗栗藝術發展的其他可能。EX-亞洲劇團行政總監林浿安說:「那時候剛好苗栗有很多在地的返鄉青年,所以苗栗也很多各式的店家產生了。如果我們可以在非制式空間,符合原來藝穗的精神,又可以讓在地店家發揮他們自己的一個空間的特色、結合表演,我們的初衷其實是很明確的,希望讓藝術變成日常,而且是全民的運動。」 媒合表演者與店家,是店仔藝穗節策展團隊的重要任務。西楊黎咖啡負責人楊竣閎說:「策展團隊要怎麼跟表演團隊去溝通協調,這方面滿重要的,因為畢竟我們是第一次,我們也不知道表演團隊他們到底需要什麼,那他們也會給我們建議。」彭怡雲說:「我們會希望,苗栗的店家在中間的過程,他知道如何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團體,不只是單純的場地租借。」藝穗節該徵選嗎?如何將藝文活動發揚光大?藝穗的原意是邊緣。非典型場館的形式是一大特色,這個概念源自1947年愛丁堡藝術節,8個劇團因未能入選,自發性地尋找場地演出,而催生第一屆愛丁堡藝穗節,不審核的自由創作精神,是愛丁堡藝穗節的核心理念。在苗栗異地生根後,長出了不同的樣貌。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演藝術科科長郭靜芳說:「藝穗節一開始的精神就是不審核、自由,但是畢竟我們現在苗栗的藝穗節,進入了一個官方的體制,為了求公平,還是會有一個徵選的機制。」篩選,是更公平的機制嗎?永續節慶活動策畫黃心怡說:「藝穗節存在的一個很大的理由,他不應該被審查,讓民眾或者是讓創作者,可以自由的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由政府補助的藝術節活動,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郭靜芳說:「有時候在某一個架構下,我們可以獲得的資源更多,然後反而可以再把這樣的精神延續下去。」面對審核機制,創作者又是怎麼看的呢?劇場工作者李祐緯說:「我覺得早點習慣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在這條路上,你就是不斷的被人挑,也許真的有一天可以不用被挑,而是人家會來找你的時候,好像就是進到了下一個階段了。」實際走訪苗栗人重要的生活場域,發現許多人對藝穗節仍然陌生。與藝穗節合作的店家,也有自己的心得。More café負責人范雯鈺說:「藝文活動在這種苗栗文化沙漠這種地方,要得到很大的迴響,我覺得在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但是我覺得這是慢慢累積的。」邁入第四年的店仔藝穗節,本屆參與店家,範圍首度擴及造橋與頭屋,可惜的是,在地表演團隊不見蹤影、居民參與度也不如預期。近年,台灣各縣市節慶活動,方興未艾,除了政府的資源分配,需要審慎盤點,創生地方作為青年返鄉的途徑,或許也需要更關注跨世代的交流。
專欄
苗栗苑裡市場重建,公民參與創造決策新模式!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苑裡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但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苑裡市場的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 百年市場遭祝融之災 遺跡保留見證歷史 今年3月,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鑾轎「粉紅超跑」進入苑裡市區,突然轉入市場重建工地停駕。很多鎮民深受感動,覺得媽祖賜福給重建過程不順的苑裡市場。 2018年中秋節前夕,一把大火,吞噬苗栗苑裡市場。(圖/獨立特派員) 苑裡市場的祝融之災,衝擊到攤商及鎮民的情感及生活,擾動了整個小鎮。苑裡鎮長劉育育也表示,苑裡菜市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疊好幾代的苑裡人,也因為這個市場而匯集、有情感的連結。 災後5年半,去年12月動工重建的苑裡市場基地,廢墟幾乎已清空,只剩零星的結構,及一些燒到焦黑的木架正在做最後清除。但有些老牆不但沒被拆除,還被小心地保護著,因為它們見證了過去百年市場的輝煌,也開啟了今日苑裡市場重建的故事。這些殘跡,於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很多在地人希望能保留遺址,為後代子孫留下觀光資源。 漫長重建之路 居民、攤商從中學習公民參與 但苑裡市場重建之路坎坷,一開始的重建案,由當時的鎮公所主導,但居民認為,4年期間進度延宕,屢次陳情。 這天,許多苑裡鎮民跟市場攤商,犧牲午休時間,特別來活動中心參加市場重建的工作坊。當年為市場重建奔走請願的劉育育,現在當上鎮長,找來執行市場重建案的建築師團隊,向鎮民和攤商報告議題提案,以便採納他們的意見。 鎮民和攤商分成幾個小組踴躍討論,他們大多不曾參與公共事務,更別說在其中表達己見,但為了家鄉市場,他們學著參與公共事務。(圖/獨立特派員) 這個工作坊和一般市場重建的會議及流程不一樣,它廣邀民眾參與討論。攤商充分表達做生意的需求,鎮民也能說出對市場的期待,他們和鎮公所、建築團隊進行直接的溝通交流。 負責的建築師陳恒文說:「從一開始一對一訪談,攤商在我面前要翻桌,到不接受我訪談。走到現在,有人說剛剛的議題我不滿意、我上去講,它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經過熱烈討論後,每人都可以用貼紙投票,自由選擇想要的方案,最後以多數決定案,回饋給建築師團隊施作。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決策過程更公開透明且周延,也讓鎮民自己決定,家鄉市場要蓋成什麼樣子。 中繼市場生意不如預期 重建過程面臨重重挑戰 為了讓市場保有故事性,目前市場工地擺了一個用災後木材搭成的屋架,還原舊市場的樣貌。但建築師陳恒文也表示,為了避免對歷史建築物造成損害,蓋新市場的時間,至少多兩倍到三倍以上。鎮公所承諾,新市場將於2025年完工,但在這之前,大家的生活怎麼辦呢? 距苑裡市場約300公尺處有個中繼市場,讓原市場內的攤商臨時進駐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中繼市場空間寬敞,還有油水處理設施,環境比一般傳統市場好。只是,自今年3月中繼市場落成至今,魚販上架的魚貨少了許多,一旁的熟食攤老闆娘,也在等客人上門。市場攤商甘小姐說:「沒什麼人潮,目前來買的都是一些老顧客。」 與其保留歷史建築,有攤商訴求趕快蓋好就好,縮短他們在中繼市場做生意的時間。尤其,中繼市場的乾貨區蓋在另一條街上,民眾採買不便,無法達到市場關鍵的結市群聚效應,大家生意都零星。其實,原有攤商遷進中繼市場的並不多,因為火災後,沒有及時蓋好安置的中繼市場,大家只能自尋活路。有些攤商先選擇在較熱鬧的路邊擺攤,就沒再進駐較沒結市的中繼市場,而有些攤商也早已找好店面另起爐灶。 因此有人擔心,就算新市場能如期完工啟用,未來招商可能會有問題;另外,攤商也關注新市場的使用規則,尤其苑裡市場和不少傳統市場一樣,有攤商將攤位加價轉租的問題。攤位的規格和位置,也是大多市場重建時,攤商最在意的事。 雖然重建過程困難重重,但這一把火也燒出了苑裡人的凝聚力,讓傳統市場這個公共設施,不只有買賣功能,更寄託了鎮民對家鄉的認同跟期待。苑裡市場浴火重生的故事,應該能給其他正在重建或轉型的傳統市場一些啟示。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