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高齡騎士事故逐年增 每月死傷數逾4300人【獨立特派員】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早在2017年政府便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然而,112年65歲以上機車死傷人數52689人,平均每月約4390位銀髮騎士死傷,並且人數逐年成長。獨立特派員檢視原因,發現原因有三無:無駕駛回訓制度、無提早篩檢高駕駛風險的機制、被禁駕照後無安全路網可行。缺回訓課程 暑假的駕訓班是旺季,模擬道路上滿滿都是來考照的汽機車用路人,絕大多數是剛滿18歲的成人。不過,今年暑假台北市的機車駕訓班多了一個族群:「老司機銀髮族」。 台北市區監理所與駕訓班業者合作,規畫專屬長輩的「高齡駕訓課程」,從6月28日一直到8月底,共計5梯次課程。學員年齡從40幾歲到80幾歲都有。 「課程重點擺在壞習慣的矯正,以及落實與更新最新交通法規。」大台北駕訓班業者黃飛發表示,銀髮騎士雖然用路經驗豐富,但是有許多騎車壞習慣,例如騎乘時雙腳打開至機車外側、催油門的同時手放剎車桿、不清楚交通法規等。 第一堂課程是目測檢視機車狀態,包括胎紋、胎壓、輪胎裂痕、輪胎製造年限、煞車鬆緊,以及車子6樣燈照是否正常照明。「並非叫駕駛人當車行老闆,」機車駕訓教練曾俊穎表示,對機車有基本認識可避免爆胎、雨天打滑等車禍事故發生。教練教完,學員當場牽著自己的車子檢查,的確發現有胎紋已經快消失不見的狀況,相當危險。 除了檢視機車與玩交通法規桌遊外,上午帶著長輩在模擬道路上練習正確剎車跟S型轉彎技巧;下午騎上道路來場總複習。整天總計8小時課程。 來上課的劉先生已77歲,「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機車駕訓班,教練費用也很高,就朋友練一練這樣。」另一位66歲的謝生表示,自己民國67年左右開始騎車,「年輕時一群好朋友一起在地上畫圓圈練習,再去監理所考試。」 上課的長輩們,受訪時有志一同地表示,上課後才發現許多法規都一知半解,甚至「我們以前年輕時沒有車流量沒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多類似機車待轉、迴轉的設計,」所以常常單純的騎過去,違法而不自知。 長輩們的考照與用路經驗顯示出早期駕訓制度的缺陷,沒有受過正確駕駛行為的教導。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台灣道路設計日益複雜,交通法規與日俱增,長輩們過去考的筆試題目早已不敷使用。 然而,2017年政府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這項制度,並沒有任何強制力,必需經由舉報或者被違法開單時,才可能發現沒換照的狀況。另外,該項制度也沒有設計回訓課程,協助銀髮騎士更新最新交通法規。 根據統計(表1),台灣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占比63%,受傷人數占比高達85%,是所有交通工具事故第一名。其中,高齡者機車事故人數與占比年年攀升,106年高齡機車事故死傷數為29409人,112年上升至52689人,死亡人數占比從31.8%上升至37.3%。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高齡騎士事故預防更顯急迫性。 無篩檢高風險機制 68歲的陳先生指著地上的「停」標線說:「以前看到這個不會停,頂多減速慢慢騎過去,現在才知道車子一定要停。」另外,以前車子都騎在15公分的路面邊線外,也就是路肩,「以前我的感覺是車道是給汽車走的,不是給摩托車騎的,」劉先生表示,上過課後才認識到,車道是同時給汽機車使用的,騎在路肩是違法的。 劉先生上的課程是「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由王詹樣公益信託贊助,成大公衛系特聘教授李中一與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陳郁婷主持。 該計畫邀請了91位平均年齡72.6歲的阿公阿嬤騎士們來上課,其中,20%自訴目前沒有有效機車駕照,例如從未取得駕照、駕照類別與實際騎乘不符、75歲未換照等等。 該計畫的特色之一,是結合職能治療。陳郁婷表示,騎車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視力、認知、反應、平衡、肌肉力量等功能,都可能會受到自然老化,或者疾病藥物等影響,」讓長輩察覺自己身體哪邊有狀況以及退化情形有其必要,尤其有些退化是漸進式的,例如眼睛視力,甚至許多慢性病的跡象早期並不明顯。 如果長輩自己無法覺察身體風險,那有誰能呢?像是「職能治療師明明知道來復健的患者並不適合再駕駛,但是台灣並沒有通報機制,」陳郁婷指出,國外已透過不同方式找出高駕駛風險者,「例如訓練醫師、護理師、社工等,他們有醫療知識,也在臨床看診,可以馬上通報監理單位該病患不適合再駕駛。」建立篩檢高駕駛風險機制有其必要性。 無安全路網可行 「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另一個課程內容是帶著長輩觀察自身居住社區的道路設計與風險。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指出,「很多車禍事故都發生在自家附近,某種程度反映大家因為太熟悉環境,開始鬆懈。」 帶著長輩觀察道路風險時,曾德平發現「長輩們習慣了!」導致有風險、甚至有危險而不自知,就容易發生事故。課程帶領長輩觀察也覺察為何這條道路這樣設計、有多少方向的來車、哪裡有視線死角、標線的意義等。 但是對於道路本身設計就有問題而衍生出的危險,「他們也無可奈何,沒辦法改變什麼,只好自己小心一點,這也符合政府對國人的教育『馬路如虎口』,自己要負責,」曾德平認為,這種教育將責任全歸咎於個人不小心、不注意,而忽略路設計不佳的環境及制度性問題。 道路環境設計不佳也會讓長輩無法放下駕駛行為,「我一旦被判定不能騎車了,該怎麼辦?」陳郁婷觀察,在台灣騎車開車是順的、是舒服的,可是走路不舒服,騎樓被雜物占用、變電箱擋路,甚至許多道路根本沒有行人道,「沒有安全便利的交通方案,長輩最終還是選擇騎車開車,甚至無照駕駛。」 曾德平觀察,台灣公共運輸路網並不發達,擁有「行人地獄」稱號的台灣也不適合走路,種種因素導致被判定不能駕駛的人無法安全便利的出門,「唯有讓民眾相信公共運輸服務是方便、安全又好用的服務系統的時候,民眾才會慢慢地放棄私有車,而不是期待民眾先放棄私有車,政府再來慢慢做公共運輸路網。」 公共運輸不友善、道路環境不提升,騎車開車成了長輩相對便利的交通選項時,所有用路風險也就被迫歸咎於個人責任。然而,隨著老化程度、疾病影響與歲月的流逝,高齡騎士們還能承擔多少用路風險?
專欄
南韓交通政策大變革,告別行人地獄
南韓曾是行人地獄,透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定及政策推行,加上嚴格執法,2010年每10萬人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為11.1人,2021年下降到5.26人,孩童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更大幅下降9成。現今在南韓,停讓行人已是處處可見的景象,而台灣目前做了什麼改善措施? 11年擺脫行人地獄之名 南韓做了什麼? 首爾大學環境規劃系副教授韓相鎮說明,首先是2005年制定了《交通弱者便利移動增進法》,引進「行人優先區域」的制度。行人安全之所以獲得最大改善,是2021年修訂的《道路交通法》,這是為了讓人盡可能遵守交通法規,並預防交通安全事故、營造行車秩序,讓警方有可取締的依據。 2021年南韓全境實施「5030政策」,市區限速50公里,學區和行人多的地方,下降到30公里。另外,也為車道瘦身,不但可以擴充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的空間,也自然地讓駕駛減速。 從法規的制定,到無所不在的監視器,大大地改變了駕駛行為。首爾計程車司機表示,有非常多監視器,超速10公里就直接照相,最多1天被拍到5次,所以也不能不遵守。 首爾大學環境規劃系副教授韓相鎮提及,根據研究指出,以時速60公里行駛的車子,撞上行人時,會有9成行人死亡。但當時速降至50公里時,死亡機率就會降低至5成。所以就能期待,看到事故死亡人數減少4成的效果。 過往,南韓的行人死亡事故中,有75%發生在住宅區。現在,在人車共行的道路上,有法律面來保障行人優先的權利。韓相鎮指出,原本在行人與車輛不分的道路上,行人有義務必須走在道路的最邊緣;新法則免除無人行道的道路上,步行者的義務,並新增駕駛人的義務。 首爾計程車司機也說,斑馬線上有人要過馬路,過去只要是綠燈,車是可以開的,但現在不管燈號是什麼,就得無條件停下車來,所以變成行人無條件優先。 南韓實施「5030政策」,市區限速50公里。(圖/獨立特派員) 南韓交通嚴格執法 職業駕駛有話要說! 2019年,9歲的金民植在學區道路上,遭到車輛撞擊身亡。學童交通安全議題獲得輿論關注,《民植法》在短時間內就立法通過,對經費不足的地方而言,有法源來補足學區周邊的各項設施。一進入學區,各項標示到彩色路面、減速丘,一再提醒著駕駛人減速。 立意良好的《民植法》,卻引起不少駕駛反彈,最近許多區域已經開始放寬速限。首爾計程車司機坦言,速限30,24小時都適用,但像午夜12點,沒什麼人,卻也要遵守時速30公里,司機們對此有所不滿。 另一個立法要點,就是在學區道路內以及某些條件下,若造成兒童受傷或死亡會加重處罰,也引起刑責過重的爭議。 《時事IN週刊》資深撰述卞真卿觀察,有人覺得自己若成為犯罪者該如何是好,連握駕駛轉盤都覺得恐怖。但實際上,這種事情發生,然後進入法律審判,真有孩子死掉或重傷,肇事者都有各種理由被判減刑、緩刑或無罪。 以嚴格的法律作為手段,真的有效嗎?首爾大學環境規劃系副教授韓相鎮認為,駕駛會受處罰,若受的處罰越輕,保護行人的文化會越來越稀薄。 學區道路速限嚴格,引發駕駛反彈。(圖/獨立特派員) 南韓告別行人地獄 台灣有哪些改善措施? 台灣人行道普及率僅43%,人車共用的道路上,車輛在行人身旁呼嘯而過,行人是馬路上最弱勢的族群。現況是許多地方道路空間以及預算不足,民間團體倡議,先求有再求好。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建議,可以用較快速簡便的工程技術,對於急需人行空間的地方,趕快處理,儘量照顧到最多的人。 台灣在今(2023)年6月底實施禮讓行人新制,由於罰則提高到6000元,不少行人都對車輛停讓很有感。除了罰則之外,良好的道路設計,也有助於人車安全。 台灣大部分的斑馬線緊貼著路口,車輛轉彎時若沒注意,就可能撞上行人。將人行道外推,同時配合斑馬線退縮,有助於提高駕駛能見度,也縮短了斑馬線的距離。 苗栗中央路Z字型的斑馬線,中間設置了庇護島,不只保護行人安全,也是因應高齡化的友善設計。 苗栗中央路的庇護島設計了高度適中的休憩處,供長者倚靠休息。(圖/獨立特派員) 另外,經過車道瘦身、道路配置後,大幅提高了人行道的使用效率。人行道也變得順暢,不再被路樹、變電箱阻擋。 南韓以法律位階給予行人保護,台灣在行人空間未定論的狀況下,還在苦等人行道普及,以及《交通安全基本法》,來完善行人安全。 (※婁雅君 鄭仲宏/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機車族上路危機四伏,交通安全該從何談起?
如果台灣是行人地獄,對機車族來說,馬路更是生命安全的煉獄,由於以汽車本位思考的道路設計,機車騎士被迫得穿梭在大小車陣中。而太寬鬆的駕訓及考照制度,加上違規記點不落實,也使得機車族每天上路就像在搏命。高齡駕駛的問題,更因為城鄉差距,日漸嚴重。 機車族面臨多大危險?從彰化看交通問題 台灣平均一日發生超過1000件機車車禍,幾乎是每一分半鐘,就有一名機車騎士在馬路上非死即傷。交通事故裡,機車死亡人數更占了6成,近幾年機車死亡人數不但沒有下降,車下亡魂甚至比10年前還要多。 去(2022)年1到11月,全台機車死亡人數增幅最高的地方是彰化縣,這裡也是台灣交通問題的縮影。狹窄的道路,該給行人、機車還是汽車優先,不只路權分配有困境,連誰來分配都是問題。1個路口分屬3個單位,攸關民生的交通問題難解,彰化縣政府去年底終於成立專責的交通處。 彰化縣去年平均每2天,就有1名機車騎士車禍死亡,其中老年人占了超過4成。老舊城區路幅狹窄,跟不上車輛增加的速度,彰化的困境也是其他縣市的困境。 在大車夾縫之間求生存,是機車族的日常。(圖/獨立特派員) 駕訓、考照制度太寬鬆?交通安全教育需重視 城鄉差距、公共運輸不足,農村的高齡者幾乎都還是以機車代步。台灣75歲以上為高齡駕駛,3年得換一次駕照,必須通過體檢及認知能力測驗。答得出時間、記得起看過的圖案、畫得出時鐘,就代表有判斷能力及手腦並用,但這樣真的代表有能力開車、騎車嗎? 台灣的規定不只年齡太寬鬆,還缺乏高齡駕駛安全教育,這樣的教育更需要從頭做起。 在駕訓班,可以跟著教練學騎車技巧,模擬上路會真實遇到的問題,還要學防禦駕駛。汽車駕駛教育學會理事長陳永親提到,「防禦駕駛就是防止我去撞別人,可是更要防止別人因為疏失來撞你。」 公路總局規定機車駕訓班至少要上學科6小時、術科10小時,政府也有補助,但並不是強制參加。除此之外,考照難度也必須提高,譬如直角轉彎規定腳不能落地,但設計寬度達230公分,根本考不出技巧;只限定場地內考試,沒有路考,也測不出實際能力。 交通安全教育不只是考駕照時需要,更應該從小做起,包含家長的身教及學校的安全教育。以日本為例,不只是國民生活基本的技能,政府還會每年反覆提醒。 駕訓班模擬,機車轉彎得注意直行車,還得小心路邊車輛突然開車門。(圖/獨立特派員) 汽機車天天在馬路上戰爭 道路設計如何改善? 需要改革的,除了交通安全教育,還有道路設計。Youtuber Cheap是擁有百萬訂閱的歷史頻道經營者,也是機車族,他認為聯絡雙北的幾座大橋,機車道都太窄。 Cheap表示,現行汽機車分流的規定,也很不合理。現在150c.c.或125c.c.的機車速度都很快,並沒有比汽車慢,為什麼機車還被歸納為機慢車。但汽車駕駛人鄭先生認為,快車道本來就是給快車走,一些機車就騎得很慢。 Cheap還提到,機車待轉區很狹小,路口牌子都藏在很奇怪的地方,讓他不知道要不要待轉。有些道路禁行機車、有些道路又可以混流,機車族就這樣被迫夾在車陣中,而每當要左轉,機車族更常常一頭霧水。道路到底該如何設計,可以滿足不同族群呢? 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建議,可以試辦取消禁行機車。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則說,可以回到速度管理,只要是慢車,就騎在右側。 要邁向理想的速度分流,各種車種用路人,甚至行人,都必須更自律。違規停車、不遵守交通法規隨處可見,需要更強力的執法與罰則。鍾慧諭就表示,「現在違規記點最多只到6點,記點項目也有限,被記點之後還只要揹六個月。」 強力執法、加強違規記點,加上道路設計改革,還有改變駕訓及考照制度,落實交通安全教育,或許有一天,機車族可以不用在夾縫中奢求平安回家。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專欄
台灣為何成為行人地獄?交通要如何改善?
去(2022)年台灣有394位行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萬6000餘人受傷,平均每日有近47位行人在道路上非死即傷,更被CNN報導稱為「行人地獄」。台灣過去的道路設計以車為本,人行道不足、長期被占用,甚至駕駛習慣都遭詬病,背後有哪些法律及社會因素,又該怎麼改變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 行人地獄就在家門口 動線不良頻釀車禍 下著雨的傍晚,人行道綠燈亮起,一名女學生加快腳步要過馬路,這時突然來了一台砂石車,直接撞上他。這是1月3日發生在宜蘭縣冬山鄉的車禍,國二的孩子,就這樣喪生在行人地獄,而這地獄就在自己家門口。 事故女學生家屬游蕎瑄說,這路口常常發生車禍,他們也都看習慣了。「可是今天發生在自己家門口,又是自己的小孩,那種心情真的是沒有辦法去闡述的,因為真的是太難過了。」 事故女學生家門口大大小小車禍不斷,尤其是加油站,混雜加油、洗車及路過的車輛與行人,險象環生。加油站前就是台9線,車子一出加油站就會遇到斑馬線,號誌不明的狀況下,加完油的車該看哪個紅綠燈都是問題。 車禍發生後,立法委員辦理會勘,要求公路總局重新劃設人行道,退縮遠離路口,但是隔了2個多月,加油站動線還是沒改,原因就是主管機關宛如多頭馬車,加油站、一旁的道路、省道台9線的管轄單位都不同,導致一條道路各行其是。 公路總局重劃人行道,但加油站動線仍亂糟糟。(圖/獨立特派員) 行人為何行不安?駕駛習慣、道路規劃都是問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大篇幅報導台灣的行人地獄,台灣交通算不算地獄或許見仁見智,但以每10萬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來看,跟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際交通論壇國家相比,台灣的12.7人只比美國、哥倫比亞低,挪威、瑞士都在2人以下,日本也只有2.6人。 行人行不安,到底為什麼?車不讓人的問題最嚴重,道路本身也大有問題。人行道太窄,或被商家、攤販占用,甚至電箱、汽機車都會出現在人行道,更多道路甚至連人行道都沒有,違規停車更讓問題雪上加霜。 到底為什麼這麼多道路都沒有設人行道?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表示,過去交通部的法規較注重公路系統,公路系統其實缺乏人行道的服務,比較早期的公路系統設計,都是車道有路肩,沒有劃設人行道。 跨縣市的公路為了城際運輸而設計,以省道台9線為例,當經過鄉鎮有了行人通行需求,才會加劃人行道。但硬劃出人行道,不僅影響路邊店家生意,還有要靠邊卸貨的貨車和停下來買東西的汽車,違規停車、占用人行道因此隨處可見。 至於市區道路設計是依內政部營建署規定,已經修法要求主次要道路應設符合規範的人行道,不過這只是規定。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兼辦道路工程組長張之明就建議,設計標準時,也需有罰則。 有些道路沒有人行道,小朋友下課就直接走在路邊。(圖/獨立特派員) 前瞻計畫改善人行道數量有限 要如何改變? 台灣的道路設計,也需要一套典範。前瞻計畫編了超過400億,要做都市人本交通規劃。 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兼辦道路工程組長張之明表示,機車路邊化、汽車路外化,很多街道都取消汽車格,盡量滿足機車停靠,進而提升人行道淨寬或順暢度。早期為了車行順暢而劃設過長的行穿線也退縮了,並增加庇護島,讓來不及在綠燈時穿越的行人,可以在此停等。 行穿線退縮,轉彎車到路口,視野變得更清楚,原先路樹、電箱橫陳的人行道,也拓寬到輪椅都能通過,這是前瞻計畫補助彰化縣的改善工程,不過經費、人力都有限,全台都市計畫區道路長達1萬多公里,4年來只做了500多公里。 到底哪些路段需要優先改善?有公民老師發起「平安走路許願帳戶」,建構網站讓民眾拍照上傳危險道路的照片;也有公民團體引進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群眾標記平台。越多人參與,標記得越詳實,政府機關就能取得更多需改善的道路資料。 集群眾之力改善人行道只是第一步,要改變的還有駕駛行為、考照、執法等其他層面,牽涉地方政府、內政部、交通部甚至教育部,政府需要更高層級的推手。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就說,行政院要有改變交通文化的決心。 從道路改善到交通工程,甚至駕駛習慣都需要徹底改變,或許多年之後,行人到了路口,可以不用再裹足不前、左閃右躲,有了無後顧之憂過馬路的權利,台灣才有機會擺脫行人地獄之名。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