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盤點台灣產業競爭力!投資環境如何提升?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台灣正面臨地緣政治衝突、地緣經濟競爭,以及淨零排放轉型急遽性等多重挑戰,如何維持國家產業競爭力,在在考驗著新政府團隊。工商界對台灣的投資環境,提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如何解決這五缺,是現在就必須正面迎戰的課題。 台灣產業面臨重重挑戰 新政府如何接招? 總統賴清德正式上任,但台灣產業現況,挑戰重重。首先,是疫情期間被重擊的服務業,雖然逐漸回溫,但專家提醒,有類別發展失衡的問題,若再不重視,恐怕跟不上國際的腳步。 至於倚賴出口的製造業,經濟部公布2023年製造業產值年減11.27%。但台灣經濟學院日前發布今年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去年12月的12.19分,大增至16.04分,是近2年半來最佳表現。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岳俊豪說:「AI、HPC或者是光源器材的部分,可能會相對走得比較快,可是一些傳統的設備類、石化業,相對會復甦比較慢。」 製造業逐漸復甦,卻也伴隨了新的課題,特別是近年,製造業有了新的趨勢。岳俊豪表示,COVID-19之後,也發現半導體對整個製造、新興科技的發展非常的重要,關鍵原物料的發展,也是現在地緣政治底下的新趨勢。 政府大力扶植半導體業 學者呼籲應平衡發展 台灣是全球第二大的半導體供應國,半導體是國內製造業的關鍵實力。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整個半導體業對於台灣,不管是政經情勢,或者是在全球的地緣政治上,都是一個指標性的行業。」 賴清德當選總統後的產業參訪首站,就是到新竹科學園區和半導體業者交流。(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對於政府致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現況,有專家卻認為,國家太倚重單一產業,可能會有疑慮。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賴總統之前在當行政院院長的時候,曾經推動過很多地方創生,現在您當總統了,是不是可以把地方創生、新創產業的活力,更加激發一下。」 總括而言,台灣半導體業需要應對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政經環境變動的影響,才能保持競爭力。同時新政府也要關注相關風險,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各國都相當覬覦台灣在先進製程的優勢,所以未來這個部分還是要提防,各國會有去台化的疑慮。」 缺工已經是台灣不可逆的趨勢,而要提升產業競爭力,要解決缺工危機。(圖/獨立特派員) 人才短缺、淨零轉型 新政府的挑戰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到2030年將會有40萬的人才缺口,因此訂定目標,2030年要吸引7萬名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為此,政府日前啟用了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為外國專業人才、僑外生以及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辦理留台工作及生活相關事宜。 而學界也在幫優秀外國學生,開闢留台就業之路。來自越南的Lourie,在台灣的一家能源物聯網解決方案公司當實習生,這是因為他參與了台灣大學的國際引路人計畫。 台大國際事務處全球關係總監吳霽儒說:「希望可以找全台灣的公司跟機構,由他們指派中高階主管,來當這些國際學生在暑期的實習導師,帶著學生了解台灣職場。」 Elena來自西班牙,也透過國際引路人計畫,在一家量販連鎖集團實習。(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有參與國際引路人計畫的業者觀察,國際學生能力受到肯定,但不少台灣企業沒有進用外籍人才,或許是考量雙方語言溝通的問題。若政府能有一個更強大的平台,媒合國際學生和國內企業,將有助提升台灣國際搶才的競爭力,舒緩缺工困境。 除了缺工問題,淨零轉型也是新政府的課題。選前政見,總統賴清德表達對淨零轉型的信心,但專家提醒,台灣的產業正面臨減碳的壓力。 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一場淨零競爭力特展,展示許多節能、減碳的新技術,希望能運用在更多產業,減輕廠商減碳的壓力。(圖/獨立特派員) 除了研發減碳技術,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方向也得更明確。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表示,要朝向綠能發展,必須要有政策在背後支持。另外,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也提醒,新內閣的各部會,要更緊密合作,才能提升國家韌性,面對各種風險,超前部署的能量一定要加強。 台灣正面臨地緣政治衝突、地緣經濟競爭,以及淨零排放轉型等多重挑戰,新政府得帶頭提升競爭力,才不會辜負了人民的期待。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泰國搶攻電動車商機,如何打造泰式護國神山?
根據統計,東協有超過七成的電動車都來自泰國,雖然泰國的汽車製造業相當發達,但從燃油車轉型電動車,在電機、電控以及電池這些關鍵技術,都還需要時間引進技術,培育專業人才。泰國對電動車產業祭出許多優惠的投資政策,透過吸引國外資金及技術,帶動本土產業發展。 搭上綠色運輸熱潮 泰國以電動車搶占一席之地 泰國曼谷一棟棟高聳的摩天大樓,時尚且繁榮。近十幾年快速發展,從城市建設到商業金融,曼谷國際化程度已在世界城市排名第30位。在全球追尋永續,曼谷也積極轉型,全力打造綠色之都,市區裡電動巴士滿街跑。 為減少空氣汙染以及抗暖化,世界各國相繼提出禁售燃油車的期限。泰國被稱為東方底特律,汽車產量全球排名第10至12位。為搶攻商機,泰國也將電動車列為重點產業。 泰國投資委員會執行董事蘇達功 德瓦庫 納 阿瑜陀耶表示,因為全球趨勢都在關注永續發展,再加上泰國有強大的汽車產業,所以希望泰國成為東南亞的汽車生產中心。 依據規劃,泰國要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為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政府提供多項稅務優惠及補貼政策。 泰國電動車廠執行長查特拉彭 斯里普拉圖姆說明,政府的支持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泰國投資委員會提出可減免企業所得稅,以及減免機械工具的進口關稅;另一部分是,政府為刺激電動交通工具的銷售所採行的補貼措施。 曼谷市區美麗繁忙的昭披耶河來往船隻不斷,經常可以看到電動渡輪穿梭其中。(圖/獨立特派員) 電動車產業需才孔急 泰國如何提升競爭力? 泰國是東協十國第二大經濟體,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一向被各國視為通向東協市場的門戶。 泰國電動車廠執行長查特拉彭 斯里普拉圖姆認為,因為泰國位於東南亞的中心,以地理位置而言,十分便利,不管是在運輸或是交通上。目前是很重要的時機,因為這個區域至今已吸引許多大型企業進來投資,泰國必須在這塊領域繼續保持競爭優勢。 雖然泰國汽車產業沒有發展出屬於泰國的品牌,但他們代工生產的能力以及完整的供應鏈,使泰國成為全球各大車廠海外的生產中心。 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電動巴士組裝廠,一條龍的生產作業,從電池製造、底盤、車身打造、焊接到噴漆塗裝,工人每天加緊趕工。生產的電動商用車,除了電動巴士、電動貨車、甚至大型拖車,集團這幾年產能不斷迅速擴增。 泰國電動車廠執行長查特拉彭 斯里普拉圖姆認為,現在的挑戰是,要讓泰國電動商用車普及化,轉為無論是大、中、小企業。因為現在每個國家都有減碳的目標,如果泰國能夠成功實現這個目標,就能吸引更多國外企業來泰國投資。 泰國電子股王泰達電如同母公司台達電,可依據客戶需求,在電子及資通訊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產品系統。(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企業前進泰國 關鍵技術如何發揮? 開放外企百分之百持股,並可購買土地。泰國對重點產業祭出許多優惠的投資政策,為的是要吸引國外資金及技術進入,帶動本土產業發展。因為電動車改變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在電子、資通訊和半導體科技,泰國還需要與國外合作。 泰國電子廠總裁張財星分析,泰達電主要的製造還是以電源為主,從筆記型電腦到家電。還有資料中心的電能、電動車的電源組件、電動車裡面的動力電池系統。整個發展下來,這些部分都是在泰國的主力。 重視員工工作環境與福利,泰達電之所以在此浪潮一躍成電子股王,除了本身擁有的關鍵技術,最重要是他們將員工視為重要資產。 泰國電子廠總裁張財星表示,泰達電跟周邊的七所主要的大學院校,都有建教合作,確保在人才的導入,還有人力的培育都有比較好的著墨。 新領域、新技術,憑著強大汽車工業實力,泰國在全球轉型電動車時代,成為各國逐鹿戰場。在激烈競爭中,泰國借力使力,要從傳統汽車製造升級,更要以此打造泰國的護國神山。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