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
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 下背痛人數遽增!到底要不要開刀? 過度拉伸腰背、久坐在背部沒有支撐的沙發上、拿重物時過度彎曲脊椎,這些日常動作可能引發下背痛,也讓下背痛人數遽增。早上九點不到,俗稱拉腰的腰椎牽引機上,已有多人躺著復健,電療區也坐滿患者。 不過,基層診所院長暨家醫科醫師陳柏瑞說:「傳統的復健方法可能是電療、拉腰、熱敷,其實它沒有解決姿勢跟工作的問題。」 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也說:「以下背痛而言,長期是不建議做儀器治療,因為對長期的預防沒幫助,所以它的價值頂多只有在短期的急性緩解。」 有下背痛症狀的人數不少,健保醫療支出更是逐年上升,突如其來的背痛不宜輕忽,需要謹慎釐清病史。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脊椎的結構很複雜,骨骼結構之外,它有它的關節、椎間盤、軟骨跟周圍的神經,所以做這個治療到底有沒有效,診斷正不正確就很重要。」 下背痛到底該不該開刀呢?陳柏瑞醫師說:「開刀應該只是讓壓迫到的地方,把它緩解掉,你怎麼能期待開刀就解決這些問題呢?」 而下背痛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警訊,吳肇基醫師說:「開刀還是有它的適應症、侷限性在。例如說是感染、是骨折、是腫瘤,或是有一些神經壓迫的症狀、脊椎嚴重的不穩定。有些狀況下,需要靠開刀來處理,只是依然需要靠後續的復健跟訓練來強化,才可以避免狀況再復發。」 長輩也需要健身 強化肌力是重點 想要消滅日積月累的疼痛,關鍵在強化背部的肌肉、支撐脊椎、維持軀幹穩定。 健身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致力推廣重訓與體能訓練的吳肇基醫師在骨科長期接觸高齡患者,他認為長者更需要強化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經由肌力訓練來對抗老化,老化就牽涉到下背痛、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疼痛,甚至一些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疾病。」他也提到,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加上少子化衝擊,很多老人家沒有自己生活的能力,長照又是很大的問題。 83歲的榮貴大哥,原本得拄拐杖,跟太太一起來上體能課後,現在可以拿起12公斤的壺鈴,就連深蹲也沒有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體能教練Dino說:「這個班目前已經是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以這種小班制教學的好處在於說,我可以知道每一個人的狀況,做一些個別的調整,讓他們得到適合的動作模式。」 下背痛治療需求增加 醫療場域現況如何? 強健肌力、預防無力是銀髮族健身的新趨勢,不過下背痛並非僅限年長者,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發生。舊傷復發又加上新傷,健身教練陳銘正,曾任拳擊國手的運動專家,對緩解疼痛有深入了解。他說:「經常幫自己放鬆、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願意花時間、願意相信醫生、願意相信適當的處置,花時間去做。」 醫病之間需要信任與溝通,不過現行健保制度的浮動點值,讓醫療現場充滿矛盾。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說:「醫師的點值往下降,也只能跟現實低頭,要嘛就是純健保制度,想辦法多看幾個病人。」而他也觀察到,健保點值下降衍生的影響之一,是更多的自費醫療項目。 自費項目往往所費不貲,治療下背痛的「增生療法」也是自費項目之一。針對是否有機會將自費項目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則說:「健保資源有限,所以我們會把資源花在對民眾比較有效益的地方。」 李鴻斌醫師說:「健保法裡面其實是有運動治療,可是實務上,治療師多做了運動治療,只能拿到75點,健保只給60元。」當健保總預算固定時,醫療院所申報的門診量越多,點值會被稀釋、醫師的收入跟著縮水。 不過,除了健保給付、自費醫療之外,每天做一點運動,也能避免可預見的疼痛。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下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核心肌力不足,針對這個部分去加強,不但可以減緩症狀,甚至可以預防再復發。」 鄭淑文 / 採訪報導劉建邦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黃郁婷/編輯
專欄
《物理治療師法》修法通過,將帶來哪些改變?
國人肩頸痠痛盛行率高,大部分都是接受儀器治療。不過儀器只能舒緩、暫時止痛,還得搭配徒手以及運動治療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在健保以量取勝的制度下,物理治療師空有專業和技術卻難以發揮。其實物理治療不只復健,對健康促進、運動防護以及延緩失能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透過按摩、牽拉以及鬆動技法 物理治療可緩解痠痛 物理治療師為患者找出引起疼痛的位置,順著肌肉走向,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與筋膜。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長時間對著電腦螢幕以及經常滑手機,很容易造成肩頸問題。 物理治療師黃品瑞解釋,長時間保持在一個比較錯誤的姿勢,前期可能只有肌肉緊繃,但它可能從肌肉開始影響,旁邊肌肉逐漸疼痛,後面影響到神經的問題,手麻、腳麻的狀況就慢慢出現了。 透過按摩、牽拉以及關節和神經等鬆動技法,物理治療不只可以放鬆減輕疼痛,還能幫助調整矯正骨骼關節。 物理治療師陳俞州說明,在治療過程必須看他的弧度在哪裡,利用徒手技術將頸椎弧度歸位,歸位回去之後,再去看看頸椎弧度是否正常。 不過整脊的專業技術性高,一定得由經過脊骨矯治訓練的醫師及物理治療師進行操作,否則在扭轉以及施力過程容易有危險性。 物理治療師利用脊骨矯正手法,先將頸部周邊肌肉放鬆,再慢慢導正歸位。(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復健以儀器占大宗 物理治療師難發揮專業 經過調整,並施以神經鬆動術,降低神經的張力,然後再利用儀器治療以及運動訓練,幫助骨骼關節恢復既有功能。有別於一般只使用最簡單的儀器治療,譬如熱敷、電療或是牽引。這些只能暫時止痛,要真正防止惡化,最重要還是必須由物理治療師經測試找出原因,將儀器搭配徒手以及運動治療,才能有效解決疼痛。不過由於健保申報,物理治療師一天最多可治療45人,且徒手治療所需的時間長,為以量取勝,因此一般復健幾乎都是以儀器治療為主。 物理治療師陳俞州坦言,每位物理治療師一天可以申報45人,但是因為點數過少,所以必須收大量的患者才能維持醫院跟診所的營運。要吸收大量的患者,並在有限時間內解決這些患者的量,一定是最簡單的儀器治療而已。其實很可惜,物理治療師在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技術都是在徒手技術還有運動治療,甚至是動作分析,這才是物理治療的精髓。 物理治療師空有專業和技術卻無法發揮,於是也有越來越多治療師選擇像陳俞州他們這樣走物理治療所的自費模式。 陳俞州當時思考,是不是要跳脫這樣的環境,甚至找出真正的理想。在開業過程中,希望能花時間去做整體評估以及細心解說。 矯正錯誤姿勢,增強肌力訓練,物理治療不只復健,對傷病預防、延緩失能也扮演重要角色。(圖/獨立特派員) 《物理治療師法》修法通過 有助預防醫學發展 然而,先前法規規定,物理治療師必須依醫師開具診斷照會或醫囑才能進行治療,也就是說治療師不能直接為民眾服務。即使是在社區帶長輩做運動,也一直都是遊走法律邊緣。為與時俱進,世界許多國家都開放民眾可直接就診。經物理治療學會多年努力推動,今年一月修法通過,物理治療師在「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譬如像從事健康促進、運動指導以及預防保健,可不需醫師的指示。 立法委員吳玉琴宣布,未來物理治療師們不用再擔心,在協助民眾健康促進、運動指導或預防保健等服務的時候會有觸法的疑慮。 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表示,全世界都面臨三大問題,第一個是人口高齡化。再來,因為人口變得比較長壽,慢性病的盛行率增加。第三個問題,醫療的費用負擔逐年增加。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全世界都認為物理治療師走在預防醫學,也就是前端,在還沒發生疾病或是預防變得更失能的情況之下,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強化鑑別診斷、獨立決策分析的能力。因應世界趨勢,修法過後,提高自主性,物理治療師也得以發揮所長。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醫療公衛
主題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特別報導,深入探討在台灣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在醫德與營運的兩難中找到平衡的困境。一般人都會以為醫院賺的錢應該都來自醫務收入,但其實在台灣很特別,醫院最主要的盈餘是來自業外收入,像是醫院委外經營美食街和停車場所收的租金收入。 台灣的健保便宜,給付給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醫院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於是醫院買藥賺藥價差,而自費項目更是很大的重要財源。 醫院營利以藥養醫、以醫材養醫,這些都因為健保目前還是以論件計酬為主,醫院盈餘則必須要靠醫師多做業績,或者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來維持。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而偏鄉醫院經營則越來越辛苦的現象。 醫院的設立除了私立醫院以及社團法人醫院具營利性質,其他像公立醫院,還有財團法人醫院都是屬於非營利性質。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助一筆財產,而其在捐贈以及醫院營運時已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必須具有公益性。 台灣醫療財團法人目前有53家,全台19間醫學中心,有14間是財團法人醫院。但是,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台灣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的關係交易十分密切,有的透過承租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捐款,還有是去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