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八八風災
土地環境
主題
舊災民 新農民
生命總在轉彎處會發現新的機會, 八八風災讓許多人曾經陷入困境, 但如今,他們早已不是災民,而是全新重生的農民。 今年的颱風季總算過去了,對公路工程人員來說卻是忙碌的開始,因為從莫拉克風災之後,連續幾年豪大雨不斷,山區道路一坍再坍,就拿南橫來說,本來要搶通的便道,卻在一個月前經跨部會會議評估,公路局束手無策,得歸零重新選線,選出來之後還要環評、興建,至少10年後才會通。沒了公路,不要說農產品,老人就醫、年輕人就業就學都很困難,怎麼辦呢? 這又回到老問題,為什麼八八災後原住民雖然搬到永久屋,卻始終想回山上?他們不回山上能做什麼?堅持原本的生活方式,害怕改變或對自己沒信心,可能是主要原因。獨立特派員長時間觀察,發現已經有人在改變,當認知到山上回不去了,未來不能只靠傳統技能過活,就只有改變生活方式和態度,重新學習,才能走出新的路,不必繼續靠災民這兩個字等著領補助。
土地環境
主題
捨不得離開神木村
兩年前的八八水災, 幾乎毀了神木村。 但在這八百多個日子裡,暴風雨好像從未沒有停止侵襲台灣。 原先堅持不肯下山的神木村村民,以及最後決定關門、已經經營了四十年的神木商店。 到底當他們下山後, 會面對怎樣不可知的未來和生活呢? 八八風災兩年了,最近永久屋陸續蓋好,南投茄苳腳周日剛舉行落成典禮,要安置幾乎全毀的神木村民。神木村在八八之後又連番被大雨侵襲,路斷了又修,修了又斷,很多人改變原先堅持不肯下山的念頭,和老天爺妥協,就像從父親那代經營了四十年的神木商店,幾次土石流,幾乎成了媒體採訪的聯絡站,和遊客必到的景點,終於也決定關門了。面對下山以後即將展開的新生活和不可知的未來,他們還是滿心的無奈和徬徨。
土地環境
主題
暫住永久屋
永久屋終於蓋好了! 但一開始居民, 對於永久屋的反應並不是那麼踴躍。 對於已經習慣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 要去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模式, 其實是個考驗。 在高雄杉林溪的大愛村, 政府和企業開發了新農場, 原本設計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不但擠了120人, 更有一千多人正在排隊! 八八風災後,高雄山區還是一再遭豪大雨侵襲,居民經常得拎著簡單的家當逃命,兩星期前的大雨讓路又斷了。 有人終於下山搬到了永久屋,在杉林鄉剛蓋好的大愛村旁,政府和企業為災民開發了新農場,長年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必須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方式。原本計畫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擠了120人,還有一千多人在排隊。未來的生活還是個漫長的考驗。
能源問題
主題
等待種電
屏東縣的沿海地區,長期飽受地層下陷、土地鹽化之苦。 縣政府在八八風災後,提出了民間參與養水種電的計畫, 來鼓勵當地居民,把魚塭、蓮霧園的土地出租給業者, 在上面裝設太陽能板,這樣不但能涵養土地, 還可以進行發電和售電的工作。 屏東縣的沿海地區,長期飽受地層下陷、土地鹽化之苦。縣政府在八八風災後,提出了民間參與養水種電的計畫,來鼓勵當地居民,把魚塭、蓮霧園的土地出租給業者,在上面裝設太陽能板,這樣不但能涵養土地,還可以進行發電和售電的工作。 這個為期20年的太陽能發電示範計畫,關係著國土利用,以及在地農民的生計問題。看起來是多贏的永續計畫,不過這個養水種電計畫在開始不到半年的時間,經濟部卻突然調降太陽能發電的購電費率,購電費用調整大幅提高了養水種電的成本,更引發農民、業者和地方政府的抗議,獨立特派員記者婁雅君 紀岳君帶我們一起來關心養水種電所面臨的問題。
土地環境
主題
來義要往哪裡去
去年八八,來義的山壁出現了祖靈哭泣的臉。傳言,還會有比八八更大的災難要來。 凡那比颱風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但沒想到屏東縣山上的來義部落,大水沖走了52戶房舍、河床繼續擴張,整個來義東部落的房屋,有一半都被淹沒在土石流中。來義怎麼辦呢?
土地環境
主題
新山村與神木村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八八水災沖走了新山村許多房屋,水災過後大家考慮遷村,村民覺得政府的規劃方案不理想,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時間消耗在無謂的抗議爭吵,而是共同規劃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 14年前台灣民眾在這裡發現土石流驚人的威力, 多年來在遷村議題上沒有共識,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清除土石, 卻清不出一條讓村民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神木村的問題真的無解嗎? 我們也邀請觀眾朋友一起來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公共安全
主題
空中SOS
去年的八八風災,台灣空中救援史上的空前紀錄! 將近6,000架次的飛行.救出了10,000多人.運送500多噸的物資 ... 到底台灣的空中救援,是由哪些單位共同組成的?各種不同機型的直昇機,有什麼樣的特性?獨立特派員記者帶您從台東豐年機場開始,深入了解空中勤務總隊的救援任務 …
公共安全
主題
危機一線間
山谷中的流籠纜繩,飛行員跨越生死的一條線! 空中救援任務,面對什麼樣危機四伏的挑戰? 再過幾天就是「88風災」滿一周年的日子。去年的8月11號,一架救難直升機,在屏東的山谷中,疑似卡到流籠的纜繩而墜毀,三位機組員不幸罹難。事情發生之後,空勤總隊花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山區目視計畫航路」,建立了山谷障礙物的資料庫,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