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廢棄咖啡豆麻布袋再利用,創造循環經濟與就業機會【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王興中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公益團體蘆葦女力,利用咖啡業者捐贈的咖啡豆麻布袋,讓婦女手作出獨一無二的包包、圍裙、杯墊和各式療癒小物,他們以學院的方式,在課程中培養生產力、設計力和銷售表達力,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傳遞用工藝捲動公益的理念,打造出屬於公益的循環經濟! 麻布咖啡豆袋的重生給予中高齡婦女就業機會利用即將廢棄的麻布咖啡豆袋,再生成各式各樣的作品,公益團體蘆葦女力,透過與連鎖咖啡店合作,取得大量的咖啡豆袋,希望支持中高齡婦女的就業與社會參與。跟著老師的步驟,把橫線抽掉留下直線,就變成了麻布娃娃的頭髮,仔細聽好老師的叮嚀,再把麻布以竹籤為中心,用力捲得緊緊的,一針一線的用力固定好,就有了娃娃的頭和身體的雛型,不論是編成細細長長的辮子,還是短短的頭髮,每個人都創意無限。 蘆葦女力創辦人康淑華表示,蘆葦的意象,代表的是一個堅韌的生命力量,期待透過手作產品去傳遞,婦女即使經歷過生命的許多挑戰及困難,依然可以在逆風中搖曳、展翅。蘆葦女力秘書長洪寧說:「希望我們可以帶著這一群媽媽,面對內心的自我探索,讓他們在技能上、專業上有一些學習、嘗試的可能性,去找到他們自己真正最擅長的事情。」用工藝捲動公益 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拼接車縫出娃娃的身體,組裝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各具屬於自己的特色。學員邱淑真帶著八歲大的兒子一起來上課,曾經全職投入在美商資訊科技業工作的她,八年前毅然決然放棄工作、全心陪伴孩子成長,但兩年前丈夫卻發生意外過世,單親媽媽不只要忍住悲傷,所有家務和經濟重擔還需要一肩扛,也希望能夠重新回到職場。 邱淑真說:「他(兒子)進入小學之後,我就開始希望能夠慢慢的跟社會再接軌,重新回到社會的人群裡面,然後進而就是再有一個職業的身份。」一手設計娃娃的藝術家講師林詩齡表示,就是希望大家能突破自我的框架,不論是娃娃的形狀、顏色,都能隨心自由變換。利用天然材質創造公益永續,不僅串聯了廢棄的麻布咖啡豆袋再利用,以及中高齡婦女就業和社會參與,也讓社區婦女組織能穩定發展。蘆葦女力以學院方式進行的實驗計畫,讓學員們互相支持陪伴,手作出包包、圍裙、杯墊和各式療癒小物,從核心課程中,不只培養出製作生產力,還有產品設計和銷售表達的能力,未來能成為手作講師、商品設計師或是展售大師,打造中高齡婦女的循環經濟,傳遞用工藝捲動公益的理念。 麻布風格體驗館推廣低碳生活 提供婦女多元學習機會一連串不同的課程中,有一堂就叫「縫寫自我」,彷彿一場自我探索之旅,讓婦女再度看見自己的樣貌。經過發想創作,廢棄物搖身一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日用品、療癒小物,每一個花色、樣式都是獨一無二。 在龍山文創全新打造的麻布風格體驗館開幕會上,不一樣世代的婦女,都自信展現手作提袋的時尚風格。多年一路走來,就是透過咖啡業者、生豆進口商,提供麻布咖啡豆袋,原本要進入焚化爐的廢棄物,就能夠再善加利用,還以每年減少1000公斤的碳排量和創造婦女就業,獲得社會創新的獎項肯定。蘆葦女力生產經理李昕恩說:「我們都是透過咖啡生豆進口商,無償捐贈我們豆袋,透過設計師的巧手設計,再發包給一些中高齡婦女,或是一些二度就業的婦女,製造成各式各樣很有特色的商品,希望透過這樣子工藝的循環,捲動公益。」 在麻布風格體驗館中,每個人都能體驗環保手作,每個人都能是低碳生活實踐家,不只把淨零精神延續到每個家庭,也讓婦女更自信。用工藝捲動公益,看似簡單的麻布咖啡豆袋,在不同世代的女性手中重生,而他們也在過程中再度找到自己的新生命!
專欄
高齡騎士事故逐年增 每月死傷數逾4300人【獨立特派員】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早在2017年政府便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然而,112年65歲以上機車死傷人數52689人,平均每月約4390位銀髮騎士死傷,並且人數逐年成長。獨立特派員檢視原因,發現原因有三無:無駕駛回訓制度、無提早篩檢高駕駛風險的機制、被禁駕照後無安全路網可行。缺回訓課程 暑假的駕訓班是旺季,模擬道路上滿滿都是來考照的汽機車用路人,絕大多數是剛滿18歲的成人。不過,今年暑假台北市的機車駕訓班多了一個族群:「老司機銀髮族」。 台北市區監理所與駕訓班業者合作,規畫專屬長輩的「高齡駕訓課程」,從6月28日一直到8月底,共計5梯次課程。學員年齡從40幾歲到80幾歲都有。 「課程重點擺在壞習慣的矯正,以及落實與更新最新交通法規。」大台北駕訓班業者黃飛發表示,銀髮騎士雖然用路經驗豐富,但是有許多騎車壞習慣,例如騎乘時雙腳打開至機車外側、催油門的同時手放剎車桿、不清楚交通法規等。 第一堂課程是目測檢視機車狀態,包括胎紋、胎壓、輪胎裂痕、輪胎製造年限、煞車鬆緊,以及車子6樣燈照是否正常照明。「並非叫駕駛人當車行老闆,」機車駕訓教練曾俊穎表示,對機車有基本認識可避免爆胎、雨天打滑等車禍事故發生。教練教完,學員當場牽著自己的車子檢查,的確發現有胎紋已經快消失不見的狀況,相當危險。 除了檢視機車與玩交通法規桌遊外,上午帶著長輩在模擬道路上練習正確剎車跟S型轉彎技巧;下午騎上道路來場總複習。整天總計8小時課程。 來上課的劉先生已77歲,「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機車駕訓班,教練費用也很高,就朋友練一練這樣。」另一位66歲的謝生表示,自己民國67年左右開始騎車,「年輕時一群好朋友一起在地上畫圓圈練習,再去監理所考試。」 上課的長輩們,受訪時有志一同地表示,上課後才發現許多法規都一知半解,甚至「我們以前年輕時沒有車流量沒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多類似機車待轉、迴轉的設計,」所以常常單純的騎過去,違法而不自知。 長輩們的考照與用路經驗顯示出早期駕訓制度的缺陷,沒有受過正確駕駛行為的教導。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台灣道路設計日益複雜,交通法規與日俱增,長輩們過去考的筆試題目早已不敷使用。 然而,2017年政府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每3年須通過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才能繼續拿照上路。這項制度,並沒有任何強制力,必需經由舉報或者被違法開單時,才可能發現沒換照的狀況。另外,該項制度也沒有設計回訓課程,協助銀髮騎士更新最新交通法規。 根據統計(表1),台灣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占比63%,受傷人數占比高達85%,是所有交通工具事故第一名。其中,高齡者機車事故人數與占比年年攀升,106年高齡機車事故死傷數為29409人,112年上升至52689人,死亡人數占比從31.8%上升至37.3%。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高齡騎士事故預防更顯急迫性。 無篩檢高風險機制 68歲的陳先生指著地上的「停」標線說:「以前看到這個不會停,頂多減速慢慢騎過去,現在才知道車子一定要停。」另外,以前車子都騎在15公分的路面邊線外,也就是路肩,「以前我的感覺是車道是給汽車走的,不是給摩托車騎的,」劉先生表示,上過課後才認識到,車道是同時給汽機車使用的,騎在路肩是違法的。 劉先生上的課程是「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由王詹樣公益信託贊助,成大公衛系特聘教授李中一與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陳郁婷主持。 該計畫邀請了91位平均年齡72.6歲的阿公阿嬤騎士們來上課,其中,20%自訴目前沒有有效機車駕照,例如從未取得駕照、駕照類別與實際騎乘不符、75歲未換照等等。 該計畫的特色之一,是結合職能治療。陳郁婷表示,騎車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視力、認知、反應、平衡、肌肉力量等功能,都可能會受到自然老化,或者疾病藥物等影響,」讓長輩察覺自己身體哪邊有狀況以及退化情形有其必要,尤其有些退化是漸進式的,例如眼睛視力,甚至許多慢性病的跡象早期並不明顯。 如果長輩自己無法覺察身體風險,那有誰能呢?像是「職能治療師明明知道來復健的患者並不適合再駕駛,但是台灣並沒有通報機制,」陳郁婷指出,國外已透過不同方式找出高駕駛風險者,「例如訓練醫師、護理師、社工等,他們有醫療知識,也在臨床看診,可以馬上通報監理單位該病患不適合再駕駛。」建立篩檢高駕駛風險機制有其必要性。 無安全路網可行 「中高齡騎士行動安全提升方案」另一個課程內容是帶著長輩觀察自身居住社區的道路設計與風險。綠交通研究社社長曾德平指出,「很多車禍事故都發生在自家附近,某種程度反映大家因為太熟悉環境,開始鬆懈。」 帶著長輩觀察道路風險時,曾德平發現「長輩們習慣了!」導致有風險、甚至有危險而不自知,就容易發生事故。課程帶領長輩觀察也覺察為何這條道路這樣設計、有多少方向的來車、哪裡有視線死角、標線的意義等。 但是對於道路本身設計就有問題而衍生出的危險,「他們也無可奈何,沒辦法改變什麼,只好自己小心一點,這也符合政府對國人的教育『馬路如虎口』,自己要負責,」曾德平認為,這種教育將責任全歸咎於個人不小心、不注意,而忽略路設計不佳的環境及制度性問題。 道路環境設計不佳也會讓長輩無法放下駕駛行為,「我一旦被判定不能騎車了,該怎麼辦?」陳郁婷觀察,在台灣騎車開車是順的、是舒服的,可是走路不舒服,騎樓被雜物占用、變電箱擋路,甚至許多道路根本沒有行人道,「沒有安全便利的交通方案,長輩最終還是選擇騎車開車,甚至無照駕駛。」 曾德平觀察,台灣公共運輸路網並不發達,擁有「行人地獄」稱號的台灣也不適合走路,種種因素導致被判定不能駕駛的人無法安全便利的出門,「唯有讓民眾相信公共運輸服務是方便、安全又好用的服務系統的時候,民眾才會慢慢地放棄私有車,而不是期待民眾先放棄私有車,政府再來慢慢做公共運輸路網。」 公共運輸不友善、道路環境不提升,騎車開車成了長輩相對便利的交通選項時,所有用路風險也就被迫歸咎於個人責任。然而,隨著老化程度、疾病影響與歲月的流逝,高齡騎士們還能承擔多少用路風險?
專欄
和馬兒當鄰居,展開陪伴療癒之旅
萬真彣 / 採訪報導 黃政淵 / 攝影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如果走在自家社區裡,不時可以看見馬兒出現在各個角落,會不會感到驚喜呢?這個景象可是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居民的日常。這座馬場專門做早療課程,而馬兒在社區裡面也有任務,長輩們可以藉著騎馬、餵馬做長照,孩子們也可以到馬場學一技之長,成為位處偏鄉的社區,重要的資源。 馬匹輔助治療 讓孩子重拾笑容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南華社區,是個高齡化的社區,特別的是他們有一座馬場,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協助兒童發展認知、語言、行為等能力。 枋容牽著馬兒,笑得好開心,因為他準備去上他最喜歡的騎馬課。動物輔助講師黃聖雅說:「他們的骨盆是會被馬匹自然而然往前推動的,他就不會覺得說,我是來做復健。」 治療師提到復健,因為這是堂早療課程。而枋容是名有多重障礙的孩子,從兩歲半開始接觸馬匹輔助治療,至今已16歲。(圖/獨立特派員) 馬背上的枋容,總笑得燦爛,媽媽蕭茹雲說:「他在醫院復健就只有哭,但是他在馬場不會哭,很高興。」 黃聖雅提到,不管是聲音、肢體動作,都可以促進他們的能力發展。即使枋容有語言障礙,現在已經能樂於學習表達。枋容的媽媽總是陪著上課,他說上騎馬課後,枋容的改變是奇蹟,讓原本必須放棄說話的他,重新回來做語言治療。 長輩的「馬」朋友 馬匹療癒如何延緩失智?  幾年下來,馬場在地深耕,如今對地方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一大早,南華社區幾位長輩隨興散步,他們要一起走到當地著名的「不要臉公園」,馬場工作人員會定時把馬兒牽出門,長輩特別來跟馬互動,因為馬就像他們的老朋友。 南華社區的長輩散步的時候,常常會帶孫子、孩子要來公園看馬,已經成為社區的重要景觀。(圖/獨立特派員) 以馬為觀光亮點的南華社區,位在初英山下,居民多務農,和大部分的農村一樣,年輕人口外流嚴重。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說:「過去南華村有種畜繁殖場,在民國60年的時候聽說還有馬,所以馬的記憶在老一輩裡面是有印象的,所以跟馬的互動就更有感情。」 農業部因應農漁村人口高齡化,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妥善照顧高齡者,讓他們老得健康。而「馬匹療癒」,成為當地綠色照顧的一環。治療性騎乘教練路婕說:「有的長輩失智了,可是你會發覺,我在拿東西給他的時候,他手很自然就過來,嘴巴可能還會說,牠叫什麼名字。長輩心情比較好,就願意跟別人互動,延緩失智退化。」 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也說:「長輩會順便帶他們家的菜,說馬喜歡吃這個,我覺得那是一種不同形式的互動,在老人家的生活裡面添加了滿多情趣。」 馬匹與居民共生 為社區帶來生命力 而這些馬兒,不只和當地高齡者共生而已,當地有些孩子,會在課餘時間到馬廄來,照顧馬匹的訓練是特別為當地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安排的。 動物輔助講師鄧坤函說:「我們會自己寫計畫,申請到這些經費的時候,就可以讓這些需要的孩子來做能力上的練習。」婷婷原本是名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而馬兒天生個性敏感,能幫助照顧牠的孩子,觀察、調整自己的情緒。 以約和婷婷一樣,也很喜歡馬。今天兩人一起清理馬蹄,還會拿著鏟子,進到馬兒的房間四處翻土。如何照顧馬,進而學會騎馬,是這些孩子們的專長。而培養他們這一技之長,讓他們將來有多一個工作的選擇,也是馬場的計畫。 治療性騎乘教練路婕說:「在地的孩子最了解這邊的資源跟自己的文化,所以如果他們願意留下來,我們就交棒給他們,都是很棒的一件事,人口不會一直外流。」 以約和婷婷溫柔地幫白馬刷毛,同時也能掌握力道,輕輕地幫馬匹清理馬蹄。(圖/獨立特派員) 週末這天,南華社區特別熱鬧,許多居民來參加社區的年度盛事「馬匹融合運動會」,由特殊生和一般生一起出賽,讓學生們有成果發表的機會,同時也做一個小小的檢定。而為了舉辦這場熱鬧的比賽,不少以往上過馬術課程的特殊生,自願來幫忙,從學生的身分轉換成能幫助他人的志工,角色的轉換也帶給他們不同的體驗。 除了有必須和馬匹合作、跨過障礙的貼時賽之外,還有和馬兒的20公尺賽跑,讓會場充滿活力。(圖/獨立特派員) 青年志工的到來,讓南華社區充滿生氣,尤其有馬場教練長住社區,讓當地長輩感受到生命力。馬場的馬匹來到南華社區,在這片土地上陪伴著老人、小孩,和居民共生,一起讓地方更幸福。 黃郁婷/編輯
專欄
中高齡勞動力成生力軍,能改善缺工現象嗎?
根據調查,台灣15到44歲的勞動力正在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的勞動力增加,中高齡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有助於紓緩國內缺工危機。如何協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並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而他們到底能為人力缺口挹注多少? 中高齡勞動力注入市場 需打造友善就業環境 中高齡工作者莊坤榮今年75歲,透過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協助,找到了清潔員的工作,展開了他老後的二度就業人生。其實,莊坤榮的熟年求職過程中,還感受到雇主年齡歧視的壓力。 莊坤榮坦言,「普遍的反應就先問你年齡多大?我就虛報,報的時候我已經接近70歲了。」不少中高齡者,因為種種原因需要再度就業,但很多人卻跟莊坤榮一樣,遇到求職資訊少、能力受到質疑等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參率從60.7%,今(2023)年4月大幅提升到66%。10年來增至80萬人,求職人數也增加4萬人,顯示有越來越多中高齡者進入勞動市場。如何為中高齡者打造友善工作環境,是台灣需要面對的課題。 現年50幾歲的中高齡工作者許小姐,主要的工作是負責超商櫃檯收銀。這家超商從2018年就開始推行中高齡就業專案,他們很重視依照中高齡員工的身體狀況,提供他們輔具。為了讓中高齡員工看清楚商品說明或日期標示,貨架上還有放大鏡作為輔助。 在超商工作的許小姐使用貨架旁的放大鏡,方便看清楚商品上的說明。(圖/獨立特派員) 為何要雇用中高齡者?缺工危機現在進行式 疫後缺工的現象,持續延燒。人力銀行統計出,台灣今年5月的工作機會總數為107.8萬,而在破百萬的職缺下,求職人數卻維持在61萬。換算下來,大約會產生46萬的人力缺口,是個大警訊。 目前缺工產業前5名,和中高齡求職需求5大產業高度重疊。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指出,不管是需求人數最大的產業,還是中高齡的需求第一名,看起來是同一個,都是住宿餐飲業。 旅館行銷公關協理林瑜真說明,過去大部分的人力都是來自於餐飲學校的實習生,可是因為少子化,所以近幾年實習生人數大幅下降。再加上今年開始國境開放,許多學生選擇到國外實習,更對人力缺少雪上加霜了。 根據國發會統計,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在2015年達到1737萬高峰,預計到了2070年只會剩下不到一半的776萬人。人力銀行也悲觀認為,未來即使以45歲以上的勞動力補缺工,還是難以補足勞動力缺口。 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副組長何維敦表示,台灣現在的勞動人口,有很大一塊必須從中高齡及高齡者來開發,所以呼籲雇主放棄刻板印象,並且不要有就業歧視,儘量雇用中高齡及高齡者。 住宿業出現人力缺口,大力招募中高齡員工。(圖/獨立特派員) 中高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青銀和諧共事是重點 而台灣在提升中高齡勞動力的趨勢下,如何讓青銀和諧共事,變成令人關心的課題。 中高齡工作者徐富美在西式速食餐廳工作,同事大多是年輕人,剛開始共事時,彼此難免有誤會。徐富美說:「有問題要請教年輕人時,他們可能翻個白眼,裝作沒聽到就飄走了。我會產生疑問,他是歧視嗎?他是嫌我老嗎?」 但長期相處之後,他和年輕同事之間能彼此理解,融洽共事。尤其公司的制度之一,是年輕員工會陪伴在中高齡員工身旁,肩並肩輔導他們,有助培養雙方默契。 西式速食業者讓年輕員工在旁輔導中高齡員工,培養默契。(圖/獨立特派員) 而這家西式速食業者,從2016年就開始積極進用中高齡員工。速食業人力資源部副總裁藍郁琇解釋,學生族群的流動率會較高,但是中高齡者目標清晰,穩定性較好。在職場倫理或自我要求上,中高齡者也可能比年輕人更加清楚。 2020年,勞動部推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提出禁止年齡歧視、支持退休者再就業等六大施政重點,希望有效促進中高齡勞動參與率。 但人力銀行業者吳麗雪提醒雇主,在進用中高齡員工之前,先檢視職場環境與制度是否已經做足準備。吳麗雪表示,需要同理中高齡者本身會有六大衰退的生理現象,首先是肌力、耐力,再來是視力、聽力,還有心智跟動作控制。 促進中高齡就業不僅是當前的政府政策,也是雇主應對缺工潮的好方法。唯有整個社會為中高齡者打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才能讓這些中高年級生力軍順利重回職場,一同維繫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澎湖推動在宅住院,為離島醫療帶來哪些新面貌?
澎湖去(2022)年底開始進行「在宅住院」實驗計畫,導入科技智慧照護,發展在宅住院的創新模式,也了解醫院跟在宅住院的醫療照護需求及醫療成本,提供科學性的數據比較,為台灣建立合理的給付制度。然而,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離島,在宅醫療仍有不少挑戰。 引進智慧照護 科技如何應用於在宅醫療現場? 99歲的林輝是台北人,之前家人為了避開新冠疫情,送他來澎湖養病,在這裡接受在宅醫療照顧已經2年多了。澎湖醫院家醫科主任王稟荃說明,這位阿公患有非常多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肺阻塞等,還有帕金森氏症、憂鬱症、小中風及攝護腺肥大問題。他的兒子也怕,在過年期間若要住院的話,家人無法前來探訪,比較麻煩,所以提早啟動在宅住院。 為了在宅照護,醫療團隊導入「iCue智慧照護幫手」。居家護理所負責人陳靜縈解釋,這個床墊可以監測呼吸、翻身跟離床的次數,藉此觀察夜眠情況,也會讓家屬加入群組,並提供分析結果,告知家屬患者在宅住院的狀況。 除了智慧照護幫手之外,陳靜縈還教移工阿帝,透過下載APP,改用手機測量阿公的血壓跟血氧,不再需要天天用手抄寫,還能即時通知家屬。 澎湖醫院家醫科主任王稟荃表示,在宅醫療目前收案的標準為,診斷有肺炎、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泌尿道感染,或是軟組織感染,如傷口、壓瘡等,這三類的病人。 醫療團隊與移工合作執行在宅住院。(圖/獨立特派員) 在宅住院有何挑戰與展望?一窺醫護人員真心話 有23年護理資歷與16年急診經驗的陳靜縈,成立獨立型的居家護理所已經2年半,包括他在內有5位護理師,照顧260個個案。 陳靜縈坦言,其實做居護所不是很困難,最困難的是健保申報。「申報會有一定比例的抽審,這個月抽審20本病歷,可能這20本病歷申報是5萬塊好了,大概就會被砍2、3萬塊,平常白跑的都已經不算了,申報出去的這些還是被砍。」 關於健保申報的窘境,陳靜縈還說,重點是還要花時間,去把這些病歷整理出來再寄出去。他無法去思考這些瑣事,只想著要怎麼解決個案目前遇到的問題。 王稟荃目前是澎湖醫院的家醫科醫師,在高雄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曾經參加高屏的在宅醫療,回澎湖服務已經3年多了,目前利用門診跟機構巡診以外的時間,跟獨立型的居護所合作,繼續投入在宅醫療。 談起這幾年澎湖的變化,王稟荃說,澎湖現在有獨立型態的居護所,服務品質也比較好。其實在宅住院的計畫最近才開始,目前收案僅12名。他們希望研究相關服務內容接受到的照護品質,以及對於醫療的花費是否下降,如果這份研究健保願意採納,以後就有更多的政府資源可以投入。 在宅住院團隊準備為病患進行心臟超音波遠距會診。(圖/獨立特派員) 澎湖醫療資源匱乏 遠距看診、在宅照護改善現況 由於澎湖沒有醫學中心,醫療資源也相對不足,便特別請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民評幫忙遠距會診,為不方便出門的謝阿嬤檢查心臟功能。 根據黃民評診斷,如果只看心臟好不好,其實阿嬤的左心室收縮功能是好的,心臟應該沒問題。由於阿嬤也無法外出就醫,追蹤心臟的問題,就以繼續吃抗凝血劑,不要讓血栓造成局部的心肌梗塞,或其他的心血管事件為主。 面對在宅醫療的工作,居家護理所負責人陳靜縈說,心裡很感謝,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即使遇到了這麼多事,也不乏一些很辛苦、很讓人傷心的事情,可是他感受到的是這些家屬、長輩對他滿滿的感謝。 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離島澎湖,選擇投入在宅醫療的醫護人員更顯珍貴,如何健全合理跟正確的健保給付制度,才是台灣在宅醫療走得可長可久之道。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