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人物故事
主題
我的人生敗部復活
遭遇重大打擊之後,人生會變成什麼模樣?鍾宛貞在29歲時罹患腦瘤,一夕之間,人生全變了調。腦瘤壓迫到視神經,讓他近乎失明,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 他曾經想放棄生命,但是在家人的陪伴之下,不但走出人生的低谷,失明後的人生,反而更加開闊。考社工師、讀博士班,還和夥伴成立了協力車隊,帶視障者走出家門,參與戶外活動。然而在一切看似璀璨的人生之際,他又遭逢了人生的重大挑戰。一起來看看鍾宛貞的故事。
體育
主題
勝負反手拍
剛落幕的帕運讓大家看到選手們的精彩表現,他們永不服輸的運動員精神也讓全球觀眾喝采。對身心障礙的運動員來說,付出的努力與訓練都必須有強大的意志力及家人教練的支持做為後盾。 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三位選手,分別是視障三鐵的林陸堯,視障路跑的簡銘俊及輪椅網球的鄭宇辰,他們在運動場上所展現的勇氣與努力,令人動容。
司法人權
主題
防疫缺口下的身影
台灣疫情經過108天之後,終於在8月25日這一天,首次沒有本土案例,雖然是好消息,不過台灣要回到五月前的生活可能還不是那麼容易。回想五月中旬,在疫情最艱困的那段日子,受到衝擊最大可能還不是一般民眾,而是在防疫上,有不同需求的不同障礙者,他們無論在食衣住行、甚至就醫、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衝擊。 包括一下子被抽掉的人力支持,造成生活、就醫困難。必須戴口罩的規定,造成腦性麻痺者的生活困擾。影響聽障者跟別人的溝通。對視障者來說,到處都有的實聯制,以及台北捷運環狀線,在六月下旬試辦的引導杖方式,都沒有考慮到視障者真正的需求。這些都讓不同障礙者擔心,如果疫情反覆升溫,甚至萬一升高到四級,政府有一套超前部署的方案來協助他們嗎?
社福弱勢
主題
導盲犬養成記
導盲犬就像視障者的領航員,引領他們穿越車陣與人潮,安全地到達目的地。不過一隻合格的導盲犬,養成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台灣的交通路況複雜,像是騎樓停滿的機車、高低不平的路況、擁擠的車流,都會造成視障者的危險。 對導盲犬的訓練來說,台灣的路況可說是高難度等級。不過,牠們在接受專業訓練之前,必須先找到寄養家庭,協助牠們生活和社會化的訓練,但是寄養家庭招募困難,需要社會大眾一起來協助。
司法人權
主題
投保,無障礙?
身障人士因為狀況特殊,在投保時常被額外要求要體檢、加保費等事項,諸多限制的門檻,讓他們常碰保險公司的軟釘子,成為保險孤兒。 評估目前商業保險市場,身障者投保醫療險或失能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意外險則要根據身體狀況而定。尤其,視力障礙或是肢體障礙者,被拒保的機率非常高,即使核保過關,意外險的保額也被拉得很低。 根據統計,全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共117.4萬人,占全台總人口的5%。壽險公會也指出,2019年壽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比2018年成長了超過10%,投保成功率依舊明顯偏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不公平的狀況,又該如何改善呢?
社福弱勢
主題
看不見 不受限
纏訟十多年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案,今年三月會宣判一批受害員工的求償結果。1969年來台設立子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裡頭工作的員工因長期暴露在有毒有機溶劑的環境中,罹患癌症等疾病。 法院相繼在2018年與2019年判決RCA等公司須賠償受害員工,而在協助RCA受害員工的義務律師團中,有一位叫李秉宏的律師,他是台灣首位盲人律師。 跟RCA受害者一樣,李秉宏要站在法庭上,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大部分人對盲人的職業想像大概就是從事按摩跟音樂,很難想像視障者可以當律師,或是其他行業。但是看不見,真的處處受限嗎?
藝術
主題
口述影像:幫你看世界
很多視障朋友因為視力限制,限縮了獲得資訊的機會,不過現在口述影像服務,卻可以幫他們看見世界。所謂口述影像服務是透過口語敘述,把影像訊息轉換成言語符號,把「看見」的「說」出來,讓視障者或其他需要協助的朋友得以克服障礙,得到更具深度的觀看經驗和視覺素養的積累。 除了電影跟戲劇的口述影像服務,今年度展覽空間與舞蹈表演也陸續推出口述影像服務,視障朋友們要如何感受、體會博物館的靜態展覽活動,又要如何觀看影視作品?
社福弱勢
主題
友障無礙
想像一下,由一些視障和聽障朋友一起參加演出的舞台劇會是什麼情形? 為鼓勵身障者參與文化活動,文化部自102年起推出無障礙舞台劇,這些身障者他們白天有工作,都是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排戲,每一次巡迴演出都令現場觀眾印象深刻,非常感動。 其實為了保障身障者文化參與以及資訊運用的權利,世界先進國家都非常積極推動文化平權。而我們台灣對身障者,大部分還是只著重於硬體設施無障礙的改善,很少在乎他們在知識和資訊上的需求。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