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全球脈動
主題
策馬新南向-越南新方向
越南是新南向政策主要目標國之一,而它的各方面的數據的確也相當亮眼,成為外資鎖定的目標。根據越南官方統計,今年前7個月外資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52%,是從2011年以來成長最多的表現,也被預測明年將成為東協各國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而台灣和越南互動密切,除了文化接近和通婚,台商到越南投資將近30年,是台灣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投資國,不包括繞道投資。目前有超過六千家台商,投資金額超過三百億美元,是越南第四大外資,有八成是製造業,七成的台商集中在胡志明周圍省分,以平陽最多。 但是,同時也有更多外資進到越南,台灣的年投資排名正在後退。現在新南向加碼投資,是否面臨更多競爭?過去台商考量低勞力成本、低設廠成本,而越南當局越來越重視環保,台商要如何因應?
全球脈動
主題
策馬新南向-萬島之國 印尼
印尼是萬島之國,擁有近2.6億人口,是全球第四大,光中產階級就超過8千萬人,也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當然就吸引全球廠商,前進印尼投資。不過,印尼有近九成人口信仰回教,而穆斯林基本教義,主張不吃豬、不喝酒,因此要搶占印尼商機,門檻不少,清真認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台商在印尼經營的小籠包、泡麵、面膜等產品,想站穩印尼市場,得更小心周全,尤其印尼政府將在2019年推出更嚴格的清真認證,一旦業者誤踩紅線,商品將面臨下架、停售命運!投資印尼有哪些挑戰?
政治經濟
主題
鮭魚卡卡
台商鳳還巢,缺工缺土地,鮭魚卡卡。 過去兩年台灣經濟落谷底,新的一年好像比較樂觀,預估GDP有3%,政府一直鼓吹台商回流,顧不得勞委會跟勞工團體的抗議,端出好多包含外勞鬆綁這些牛肉,最新的資料是總共有14家台商要回來了,說是可以提供兩萬個就業機會。不過當年台商出走就是因為土地人工成本增加,現在這些問題依舊,還不見得比過去容易,台商要回來挑戰還真不小,獨立特派員實地走訪這些向政府遞出投資意願審查的廠商,實際了解產業的現況。他們究竟能不能善用台灣高素質的人力,增加經濟實力呢?要力拼全球,台灣的產業、人才都需要升級!
政治經濟
主題
搶食十三億
中國內陸長沙,一個以餐飲服務為主,花錢不手軟的城市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驚人的消費力吧! 過去幾個星期,獨立特派員跟著台商,從中國南方沿海的城市,採訪勞力密集的傳產和電子代工業,到華中沿海採訪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義烏,今天繼續觀察內陸城市長沙!這裡以餐飲服務業為主。透過我們的鏡頭,看到大陸驚人的消費力:記者在台商開的餐廳發現,剛踏入社會不久的上班族,吃一頓午餐人民幣三四十塊,一點也不心疼,每個月賺一萬四千塊台幣,全部花光光。一個台商在內地開餐廳,越靠近西北,檔次越高,生意越好!只要摸清楚了中國人的習性,就能直搗他們的核心市場,找到生存之道。
政治經濟
主題
富二代登陸
這幾年外銷難做,台商紛紛轉戰內銷, 這些富二代臨危受命, 他們如何面對一波波艱難的挑戰? 最近大家最切膚之痛的就是油價上漲物價上漲,台灣經濟發展幾乎停滯,民生消費在萎縮當中。我們曾經擁有黃金三十年,是不是好景不再?不要說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大企業,就連中小企業如今打拼多年,都先後面臨沒人接班的嚴重問題,就拿台商來說也是如此。1987年台灣解嚴,開放台商到大陸投資,當時這些台商都三四十歲正值壯年,如今,二十年過後,都面臨內憂外患。一則是大陸市場變化太快,另一方面,台二代從小家境優渥,各個出國留學,唸的跟台商老爸所經營的傳統產業全然無關。這幾年外銷難做,台商紛紛轉戰內銷,這些富二代臨危受命,提前上陣,他們如何面對一波波艱難的挑戰?獨立特派員有細膩的觀察報導。
政治經濟
主題
富二代登陸2
中國外銷市場衰退,老台商經營困難, 很多二代被迫提早上陣, 他們能不能在這波危機中, 用年輕、衝勁和創意,帶領企業成功轉型? 這些老台商當初為了開疆闢土,真的,很多已經全家,甚至連祖先牌位都搬去了中國,一生心血怎能沒人接棒?所以,威脅加利誘,年輕的台二代先後從台灣、從國外奉命到大陸,像郭俊宏常在台灣的綜藝節目上表演魔術,但最近就不得不離開舞台,到工廠從頭學起,壓力好大。台二代的想法、所受的教育都不同,或許能用不同的方式殺出重圍。這幾年,將是台灣企業轉型和接棒的關鍵時刻。
政治經濟
主題
決戰新戰場
大陸企業的豪情壯志,令很多人看傻眼,也讓台商的處境步步艱難。 十三億的人口確實令人垂涎三尺, 不過,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越陷越深, 台商辛苦經營二十年的成果,也隨時會化成泡影。 義烏大到三天都逛不完!那裡真的經濟活力旺盛。政務委員管中閔有個妙招,用觀察生活來研判經濟好壞,他的三大庶民指標包括,周五深夜街頭人車多不多、他常去的餐廳生意好不好,代表消費力旺不旺盛,還有就是國際機場旅客多不多。還真的應證了義烏小商品城的觀察。中國政府為了降低外銷訂單縮減所帶來的衝擊,這幾年不斷在調漲最低工資,要讓人民的口袋加深,有錢才能消費。不過這可苦了台商,工資不斷上漲,外銷訂單又急劇縮減,讓老台商真是措手不及。 獨立特派員近身觀察發現,只要是有能力的台商都已經在積極轉型做內銷,不過大陸市場雖大卻是困難重重,一位在大陸搞內銷通路二十年的台商告訴我們,做內銷,沒有準備一億的資本,千萬別進來。
政治經濟
主題
築夢 孤島 台商
台商單打獨鬥 跨海求生真的好艱辛。 國際景氣持續衰退,大陸工資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壓力,台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生產模式早已岌岌可危。 獨立特派員深入東莞、深圳、昆山等地,實地瞭解台商普遍缺工、缺電、缺資金,很多都在苦撐,有的另覓生產基地,有的尋求轉型升級之道,但兩岸在物流方面沒有協商,一些二線城市正進行區域重劃,工業區變文教區,工廠被迫遷廠…凡此種種,台商多數還得單打獨鬥。跨海求生真的好艱辛。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