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發展僅半世紀的滑板 從街頭走向奧運
滑板歷史僅約50年,便登上擁有127年歷史的奧運殿堂。2020東京奧運首次列為競賽項目,得獎選手年紀平均18歲,最小年紀13歲,成就奧運史上最年輕的領獎台風景,印證「英雄出少年」。然而,台灣滑板選手想成為「英雄」,相比他國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從場地、教練、風氣、賽制、教育環境等都是關卡,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滑板常跟「不念書的壞孩子」畫上等號。 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觀賞性極強。(圖/獨立特派員) 工業區裡的滑板訓練場 記者驅車前往桃園龍潭工業區,到了受訪者提供的地址後再三核對,進入寫著「Skatepark」的鐵皮屋,看到好幾座滑板坡道(ramp)跟練習者後,這才確定是一間滑板場。 這是Max爸跟友人自掏腰包合蓋的滑板場,起因是孩子要練習air(空中做招)的滑板招式,無奈台灣沒有場地,「乾脆我們自己蓋一個,還可以克服氣候因素,隨時想練就練。」Max爸說。 隱身在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裡頭有好幾位有機會爭取到2024巴黎奧運的滑板選手正在練習。(圖/獨立特派員) Max爸的兒子Max大班升小一時借表哥的滑板玩了一會兒,就這樣玩出興趣,進而正式上滑板課程。Max爸笑說,本來父子一起學,「沒想到一個月後,我連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只能當陪練員的角色。 採訪時,9歲的Max在一層樓高的滑板坡道展現了空中轉體一圈半的極限招式,令人驚豔,但做招成功前,卻歷經約20分鐘的失敗,一次又一次從一層樓高的地方摔下來,在鏡頭前展現真實的練習日常。更沒想到的是,Max說剛開始練習時其實很怕高,「有發抖,不敢跳。」記者問Max如何克服懼高?爸爸笑著代答:「那時候心裡應該是想著我要得玩具對吧!」Max在旁笑而不答。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圖/獨立特派員) 從哪裡摔倒 從哪裡站起來 滑板場另一頭,正在練習的滑板選手是林逸凡,2023世界滑板(World Skateboarding)競賽排名公園式女子組第43名,是目前台灣最有機會爭取到2024奧運參賽資格的人選,目前小學五年級,10歲。 林逸凡原本跟著全家人一起上滑板課,父親林建男原本計畫自己可以帶著孩子學、甚至教孩子,「結果都是他在教我,」最後全家僅剩林逸凡堅持滑板夢,甚至懷抱「奧運夢」。林建男也樂於陪伴女兒走這段路,「沒有設定什麼目標,只是當孩子有他的堅持跟夢想時,身為家長,我希望在我能力範圍支持他。」 但凡任一種運動都得經歷一番身心痛苦,屬於極限運動的滑板更體現出「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小學六年級就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陳啓紋,目前是滑板教練,他的第一堂課便是教孩子「正確跌倒姿勢」,再來才是上板、滑行、轉彎等基本功。 林建男當然心疼女兒摔得滿身傷,「媽媽更不忍心,小孩子大概也知道媽媽擔心,所以瘀青、跌倒等小傷不敢講,但會跟我說。」 Max爸倒是正面看待,認為這項運動讓孩子學習專注,「游泳不專心,頂多游不快;籃球不專心,頂多投不進球;但滑板不專心,你得用皮肉痛換,所以他會變得更專注。」 另一位陪練家長鍾語彤住海外多年,「我發現台灣的家長比較怕小孩受傷,」鍾語彤認為,運動練習來次可能僅成功一次,真正比賽也不見得成功,正因如此,可以從小磨練耐性、穩定性,「我不希望孩子成為媽寶!」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長時間練習必不可少。林逸凡每周練習四天,一天平均練5至6小時,加上小學課業。記者問:「會累嗎?」林逸凡帶著理所當然、又有點認命的口吻回答:「會啊,但是平時就是這樣。」「欸!你很好耶,才練四天5、6個小時,我要練六天。」採訪林逸凡結束後,前一位受訪選手、世界滑板競賽排名公園式男子組第106名的林柏羽馬上回應。 2020東京奧運首屆滑板競賽,得獎者年齡平均18歲,最小13歲的日本選手西矢椛(右)奪金,創下奧運史上最年輕領獎台。(圖/西矢椛IG)  滑板夢與奧運夢 這些滑板運動員雖然早在東京奧運前幾年就開始練滑板,但真正的奧運夢仍來自東奧結果。 東奧滑板分為「街式(street)」跟「公園式(Park)」兩個競賽項目,男子組與女子組總計12面獎牌,5面獎牌落入日本口袋。所有得獎者年紀平均18歲,最小的選手年紀13歲。 這讓台灣家長看到奧運曙光,「極限運動在我們以前觀念,它是被歐美人主宰的一項運動,但是東京奧運日本拿到非常好的成績,所以我會覺得說,亞洲人的身材跟體格素質其實是可以碰觸最高殿堂的時候,你覺得有機會了,就會想要去拚!」Max爸說。 過去在台灣,滑板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產生玩滑板就是壞小孩的負面刻板印象。(圖/獨立特派員) 那些在街頭的日子 滑板成為正式的奧運競技項目後,角逐奧運榮耀的大多來自俗稱學院派的選手們,為這項原本屬於街頭次文化的生活娛樂增添新的風景。 1960年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加州盛行衝浪,有人想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訓練腳感,便拿木板裝上輪子,滑板運動於焉誕生。 滑板與街舞、塗鴉、DJ等街頭元素密不可分,是一種生活方式,並衍生出時尚潮流品牌,「我們那個年代,潮流服飾本身就是滑板品牌,大家都穿得寬寬鬆鬆的,好像你穿這樣就應該玩一下滑板,其實也只是耍帥而已,」Max回憶高中時期與滑板初次接觸時的文化氛圍。近年愈來愈多滑板品牌與傳統精品推出聯名設計,甚至滑板上的塗鴉設計也是一門學問。 但也因為滑板過往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難免被當時社會風氣保守的師長認為是「𨑨迌囡仔」,意即不念書的混混才「玩」的東西。陳啓紋說:「過去認為玩滑板就是壞小孩啊,幫派、刺青、抽菸,」過往諸多刻板印象加諸其上。林建男回憶學生時期也說,鮮少見過有人溜滑板,更別說學校設立滑板社團。 近年隨著登上奧運殿堂,滑板被視為競技運動項目,「我們這些跟著教練、跟著規劃去練習的人,俗稱學院派,」林建男解釋,現在滑板的練習過程跟其它運動項目一樣嚴謹。另一方面,「有些街頭派的人,其實他們也不太能理解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為什麼要把它拿來變成競技,其實到目前為止,兩派還是有爭論。」Max爸觀察。 負面刻板印象隨時間淡化,但強調「個人風格」的街頭態度沒有消失,甚至是正式競賽的評分項目,「滑板同一個動作,做得到卻做得醜,得不到高分,」陳啓紋解釋,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有人動作狂野、強調俐落與速度感,也有人動作細膩、姿態飄逸從容。 台灣滑板環境待改善。(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滑板環境待完善 觀看競技場上,選手小小年紀便扛住來自全球矚目的壓力,在競技場上展現一個又一個超越人體極限的競技之美。但是台灣選手要扛住的,不只競賽壓力,還有台灣環境。 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引起台灣滑板族群回響,Max爸跟幾位滑板家長便在2021年開啟募資計劃,成功在全台13個縣市蓋了14座90公分的基礎滑板坡道(ramp),Max爸觀察:「很多小朋友在一開始平地滑行練臀跳就覺得很無聊想放棄,但是透過ramp可以盪來盪去,像盪鞦韆一樣,找到他的樂趣,比較有機會延長滑板生命。」 但是基礎設備無法滿足選手進階練招的需求。「現在練到一定程度,都要帶出國練習!」陳啓紋指出,目前為止台灣還沒有符合國際競賽規格的滑板場地,想練進階技巧都得出國找適合的場地。 Max爸只要一有時間就帶著Max到國外場地練習,「國外各式人才都有,他們做的招式困難,態度卻很從容,Max在那邊發現別人做招很自在,他會覺得這沒什麼困難,自然而然就想去挑戰,進步速度真的很快,」Max觀察,國外「不藏私分享」的氛圍濃厚,讓孩子練習過程不孤單。 小二的鍾炘睿,採訪時剛學滑板半年,他分享最喜歡的滑板選手是14歲的英日混血兒歲女子選手Sky Brown,「他每次失敗都會笑,我覺得看起來很開心。」這樣的運動態度國內較不常見。 安全且符合競賽規範的滑板場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除了避免運動員受傷外,選手進步速度也較快。 另一個待完善的滑板制度是教練,目前台灣滑板剛起步,只有C級跟B級教練,「A級必須要三年的累積經驗,才能從B級考A級,所以這個部分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滑輪板委員會主委陳逸政解釋,目前台灣滑板國家代表隊出去,只有B級的教練隨隊,最快後年才有第一批A級滑板教練。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 邱惠恩/編輯
專欄
運動員的第三隻眼 成奪牌秘密武器
藉體育表現來展現國家強盛的氛圍下,視「運動科學輔助」為奪牌秘密武器一點也不為過。立法院1月10日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企圖藉由影像化與數據化,能即時、快速、準確地控管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技戰術、運動力學。讓此秘密武器成為運動員跟教練的第三隻眼,讓鍍金之路走得更安全、更有方向、更有信心。 全世界的頂尖運動選手比耐力、比意志力、比技戰術,還比運動科學量能。(圖/獨立特派員) 拳后陳念琴的運科團隊 新竹市立體育館的拳擊擂台上,雙方你來我往,一方對手是被稱為「台灣拳擊女王」的陳念琴,台灣史上首位登上奧運殿堂的女性拳擊選手;另一方是成德高中的拳擊後輩們。拳后收斂起在競技場上的殺氣,僅散發出身經百戰的從容與銳利。 「柯文明教練是清大拳擊隊教練,念琴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當然要相挺!」在擂台旁的清華大學運動科技中心主任邱文信,也是陳念琴就讀運科系碩士班的老師,2019年清大投入科技資源,開發「專業拳擊標記系統」的情蒐工具,「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這個系統的主要精神,完全是為念琴量身打造的」,邱文信說。 2020東京奧運時派上用場,這套拳擊標記系統分析項目包括前置技術(例如,身體擺動、腳步換位等)、得分技巧與方式、習慣動作、擂台位置,每個動作都數據化,赤裸呈現選手優劣勢。陳念琴認為即便身經百戰,「但對手有些技戰術沒辦法直接察覺到,透過標記系統,就很容易抓出對手破綻,之後練習就能想辦法攻破他。」 情蒐對手的過程相當工於心計,尤其部分國際賽僅允許手機或一般相機入場,甚至禁止手機,反倒是場館的監視器、賽事轉播的攝影機都是舉辦國最有力的情蒐工具。「如果你沒有情蒐別人,別人卻來情蒐你,他會把你壓制得死死的,你卻不知道為什麼,」柯文明教練指出,運科情蒐工具早已是各國頂尖選手的基本配備。 清大運科中心團隊為陳念琴量身訂做的專業拳擊標記系統。(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除了情蒐工具外,團隊正在開發「拳擊虛擬教練」,由電腦將選手動作與正確動作相比對,再藉由AI生成指導建議,告訴選手缺失在哪,以及如何改進。邱文信指出,「畢竟教練時間有限,希望每位選手都擁有自己的虛擬拳擊教練,教練也可從後台數據瞭解選手狀況。」 圖三,開發中的「拳擊虛擬教練」,電腦辨識選手動是否正確,並由AI生成指導建議。(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有一天柯教練問我,有沒有辦法讓念琴從他當時比賽時候的視角去看對手,這樣更知道失分跟得分的原因,」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朱宏國便捲起袖子投入「拳擊元宇宙」計劃,希望將拳擊擂台所有會發生的情境複製到虛擬世界中,選手得以用第一人稱視角來練習。 但光是要將2D畫面轉為3D便是大工程,「拳擊是非常激烈的對戰,增加我們姿態辨識跟3維重建的困難度,尤其沒拍到畫面的部分如何重建,讓整個虛擬世界更逼真是技術上的挑戰」,朱宏國說。 在虛擬世界練拳有好有壞,「我們有時候只能自己想像對手打空拳,如果真的出現一個虛擬對手,不用想直接做反應,」但陳念琴也點出虛擬世界沒有拳拳到肉的碰撞,「不知道對手是輕打、重打,也不知道自己身體承受度。」 追趕美職棒運科  高速攝影機協助選手與教練找出動作問題,避免受傷,且朝正確方向來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談到運動科學輔助領域,絕不能漏掉美國職棒。 前旅美選手、現為美職遊騎兵球探的張立帆分享美國運科現況:「以設備來說,遊騎兵實驗室一面牆約有10支高速攝影機,觀察關節角度、速度、變換。每項數據都有一個專業人員把關,」美國職棒擁有頂尖選手數據庫,一經比對,就可依該選手優劣勢擬定訓練菜單,「錢可以買到設備,但台灣沒有數據,也缺乏動機去做,很可惜。」 即便看不到國外運科的車尾燈,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與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黃致豪仍認為,發展自己國家的運科輔助設備勢在必行,因為「使用國外運科設備時,收集到的數據,有的智慧財產權是廠商的,有的是廠商有權利使用,如果我們永遠都在用他國的運科器材,等於一直送數據給別人」。 黃致豪與張立帆合作,用高速攝影機分析球員動作,找出問題,擬定訓練菜單。「調整之前球速最快只有143,正式比賽大概138、140而已,」台鋼雄鷹新秀投手黃紹睿,2022年為了準備中職選秀,本身就是臺灣體大學生的他,找上黃致豪與張立帆,用一系列運科輔助,找出癥結點,約兩個月後,「第一次測試會就丟到146。」 圖五,臺灣體大、臺大、逢甲三校合作,開發骨骼關節重建系統,協助選手精準訓練。(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柔軟度、肌力、骨骼力學等都與球場表現息息相關,為了更好控管球員身體素質,黃致豪與台大、逢甲兩校合作,預備重建骨骼關節,「包括疲勞判斷、球員動力鏈使用是否正確、肌力是否足夠等。」 圖六,未來連3級棒球場都能建置電子好球帶。(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黃致豪走進臺灣體大棒球場,場邊有6台攝影機,畫面連接至棒球場控制室,裡頭的電腦分析「Karma Zone」,也就是判斷好球壞球的電子好球帶系統,可給評審、教練、選手、觀眾做參考。 「未來往基層扎根,」黃致豪將系統重新建構,希望用更便宜的電腦與攝影機就可算出投球進壘點,「以後3及棒球場都有能力建置電子好球帶。」 引進日本AI體操評分系統 圖七,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只需幾秒鐘,即可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學習國外前端技術,臺灣師範大學3月2日引進日本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搭配4台高速攝影機,便能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體操員的動作是否標準,如何判定時常造成爭議,」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翁士航、他是被譽為「世界貓王」唐嘉鴻的恩師,這套系統在他看來,可以協助評審做出較客觀的裁決。 實際測試軟體效果,體操員祺媛在平衡木上做完指定動作後,僅幾秒鐘,3D影像分析便出爐了,包括角度、高度全都數據化、影像化。祺媛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到了,但數據一看,才發現自己離標準仍有差距。」 另一位體操員湘涵在做動作時不慎受傷,「其實我們在做動作很快,時常不到1秒就結束了,所以受傷當下,我跟在旁觀看的體操員都不覺得有何異樣,但透過運科系統就發現動作差滿多的,一般平面影像沒辦法看得那麼精細。」 受傷對運動選手生涯很致命,但若不能從中學到經驗進而預防更加致命。翁士航認為,透過運科輔助器材回推受傷原因,建立模型,避免犬首重蹈覆轍再受傷。 日本富士通這項運科技術已經作為多場國際體操競賽的評分系統,但是提供他國做測試卻是首次,第一站是台灣。「這套系統清楚將體操員精細快速的動作3D視覺化,」主持國科會擴大運動科學研究能量與成果橋接計畫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美燕指出,希望此次與日本合作,讓台灣學界跟教練開拓運科輔助視野。 圖八,國訓中心運科處肩負奧亞運選手運科訓練任務。(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成各國選手標配 「運動員的體能、心理、戰略、智慧等一切,勢必可以達到一定的精準度來進行控管,」翁士航以體操界為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導入科技、AI輔助運動員「已經是常態」。 台灣專門支援奧亞運選手的運動科學單位是國訓中心的運科處,運科處長吳柏翰指出,進來中心第一件事是營養教育,尤其量級選手體能消耗量大,食慾旺盛,「加上我們中心伙食很好,選手飲食不正確,容易導致體重失去控制,影響表現。」 圖九,國訓中心情蒐戰情室,蒐集分析各國頂尖選手的技戰術與優劣勢。(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處同時也有運動傷害防護以及力學支援,分析選手動作跟力學理論是否一致。另一項重中之重的認識當然是情蒐。走進2022年底斥資百萬建置完成的情蒐戰情室,有電競等級的電腦配備以及好幾面大尺寸螢幕,並且配有四台攝影機,選手教練看完分析影片後,可以在攝影機前直接演練,比對動作。 「戰情室主要是將情蒐的影片剪輯分析,並且進行力學動作分析,」協助2020東奧柔道項目的情蒐人員張沛騰,本身具資工背景,有時需要自己寫或修改適合本國選手的情蒐軟體。我國柔道好手楊勇緯奪下東奧男子60公斤級銀牌,張沛騰身為情蒐人員,「我覺得與有榮焉,也是這份工作很棒的地方。」 圖十,台灣運動人口少,市場小,難以發展具規模性的運科團隊。(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運科路的困難 運科輔助愈來愈重要,然而優質人才卻是發展的第一個困難。運動科學需要大量且優秀的資工軟體人才,「但是學生畢業後如果去興盛的半導體業,那就不是七萬、八萬可以解決的,」黃致豪的運科研究都是國科會計畫支持,然而計畫經費與半導體誘人的薪資福利相比,絕對黯然失色。 經費多寡跟運動市場規模息息相關,台灣關注運動競賽的人口少,就連國民運動棒球的門票費用,都難以支撐完整的運科與數據分析團隊,更別提其它運動項目。 立法院1月10日三讀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位階與國訓中心一樣是行政法人,監督機關是教育部,明訂八大業務範圍,「目前國訓中心的運科支援重點在執行面,也就是現場支援執行;未來的運科中心要加強運動科技的研究加值運用,包括研究人才培育。」教育部體育署競技運動組組長藍坤田指出,運科中心特別強化奧亞運選手的支援量能,同時希望產生外溢效果,使非奧亞運的各級運動員也能受惠,達到運動科學普及化目標。 觀念改變是發展運科的另一個困難。「過去台灣運動員的訓練比較傾向師徒制,教練自己從沒有過運動科學輔助的經驗,」陳美燕分析,在此背景下,部分教練不信任運科效能。 對此,國訓中心針對教練定期開設運科課程,「由國訓中心運科人員親自授課,教練必須來聽,並且拿出效益成果與教練選手溝通,」吳柏翰認為,長此以往,整體運科輔助觀念大幅進步。 不過,部分運科輔助的懷疑論者較相信身經百戰的歷練與經驗。本身養成過程沒有運科輔助的柯文明確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科學是相輔相成,沒有衝突。「運科是輔助、是參考,人是變動的,」如果選手因為情蒐系統說該對手出某招數機率有八成而一直等待,不做其它反應,「絕對完蛋。」 「選手以前受傷,只知道冰敷或復健、看醫生,但他不知道為何受傷;藉由科技介入,讓選手清楚知道問題所在,也會更懂得保護自己身體,瞭解自身能力在哪裡、可突破的點在哪裡,」陳念琴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數據都不能偏廢。 張立帆也認為:「從事運科教學的工作者都需要有經驗、有過程,如果只是用數據用科學跟棒球員溝通,沒辦法說服別人。」 (※邱惠恩 鄭仲宏 張智龍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