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竹苗公立高中職不足,家長憂心學生升學困境【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周明文 袁宏書 黃政淵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人口移入,竹北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導致學生數量遠多於公立學校名額,新竹縣公立高中、高職入學率只有全國的一半左右,交通建設不足也導致通勤上學困難。更有家長團體認為,竹苗區採取的三級分制,有高分低就的疑慮,組成自救會要求改革。 竹苗地區升學競爭激烈 補習風氣盛行   週六假日,就讀竹北勝利國中國三的J同學到學校參加自習。中午離開學校後,接著趕往補習班上課。從學校到補習班的路程,匆匆吃著剛買的便當,分秒必爭的緊張生活,是她身為考生的日常。 小班制的教學,強調重點科目的加強。新竹地區補習風氣盛行,其來有自。補習班業者Arie說:「原則上來說,我們竹苗區的國三畢業生,真正參加會考的大概會有12000人,比較有競爭力的高中,大概會有2000到2300個名額不等,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競爭激烈,讓許多考生家長大嘆,孩子即使考了5A,在竹苗區也可能讀不了第一志願。 會考報考人數不減反增 學校數量卻供不應求? 鄰近科學園區的竹北市,目前已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總數僅次於彰化市,躍升為第二大的縣轄市。不僅如此,竹北的幼年人口數也冠居全國,超越所有縣轄行政區,同時也是老化指數最低的鄉鎮。新竹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移入效應,影響顯著。 就學人口多,學校數量的需求自然提升。對竹北地區的新舊住民來說,學校增建速度趕不上人口快速成長的現實,使得孩子的求學路,異常擁擠與辛苦。學校短缺的問題,普遍被認為是竹苗區國中會考過度競爭的主因。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統計資料,即使竹苗區公立高中職學校已有41所,但以新竹縣為例,平均公立高中職入學率為38%,遠低於全國的73%。不僅如此,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潘思齊還提到,全台高中職比例最低的就在新竹縣,只有五間,是全台倒數第一。 三級分制導致高分低就?資源如何公平分配? 新竹地區高中選擇有限,壓縮學生就近入學的機會,擠不進離家近的學校,通勤上學則是另一個難題。為了爭取孩子的受教權,一群家長選擇從原本匿名討論的群組浮上檯面,組成「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積極奔走。 面對增班增校的急迫需求,新竹縣政府今年八月試圖提出解決方案。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說:「我們跟陽明交大合作的實驗高中,包含我們的六家高中、湖口高中的增班擴校的部分,文興國中、自強國中改制為完全中學,總共5個方案。」 在學校稀缺的情況下,想就讀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會考成績顯得格外重要。自救會認為,現行的竹苗區會考三級分計分制度,無法有效鑑別學習程度,憂心影響考生權益,決定召開記者會,呼籲應立即改制。全台15個考區中,包含竹苗區在內,實施三級分制的有七個。竹苗區的反彈聲浪會這麼大,來自必須對分數錙銖必較的壓力。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說:「如果是三級的話,考了一點點錯誤他就有可能掉到其他的學校,對於某些學校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事,因為他會意外的收到成績相當不錯的學生,可是對小孩來講這個壓力非常的大。」 記者會結束隔天,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工作推動小組開會決議,自117年開始,將改制為五級分加七積點制,加一分扶助弱勢積分。消息傳出,引起各界譁然。 在沒有召開任何的公聽會、不清楚制度之下,不僅家長團體不滿,更引發偏鄉學生在會考改制後,權益受損的討論聲浪。關西富光國中老師簡文萱發起連署,反對走回填鴨教育的舊路。簡文萱說:「其中一個涉及的就是,偏遠學校的扶助弱勢的序位其實是被刪掉的,也因為這個改制讓我們意識到,學生跟家長不會知道學制的改變,就是教育資源的重新再分配。」 弱勢學生的權益、資源公平分配,該如何兩全?竹苗區的過度競爭,反映了什麼問題?科科均等,適性學習,是大部分人心中理想的教育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仰賴健全的制度以及積極的社會溝通。從竹苗區的例子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專欄
從實驗教育到人生探索,體制外教育塑造的成長故事【獨立特派員】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實驗教育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但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有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往國外送;但留在台灣的實驗教育學生,通常不熟悉紙筆測驗與傳統考試,如何升大學是個難題。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跟體制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由體制外進入體制內,面臨哪些困難?在體制外的學習中 找到自己的天賦   今年19歲的吳若瑄,在陪伴她長大的縫紉機旁回憶小學生活。台美混血的她,3歲時從美國返台定居,小學念了兩年的體制內學校。父母希望兼顧雙語家庭的文化,決定讓兩個孩子在家自學,若瑄從9歲起自學 一路到高中,他跟媽媽一起歸納過,外界對自學的三大迷思。她說:「第一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錢,第二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才華,第三個是自學生沒朋友。」 若瑄的自學,充分應用網路上各種學習平台及資源,也搭配實體課程。家中處處可見若瑄的畫作,喜歡畫畫的她去了畫室上團體課,她認為,自學反而更能接觸到真實社會的人際模樣。 體制外的學習找到天賦與熱情,若瑄在去年結束了自學生身份,選擇進入大學就讀。她說:「我想要去多瞭解服裝設計、服裝製作的過程,這時候回到體制內會比較輕鬆,因為所有課程都安排好了,你還可以透過學校去找到很多資源。」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只到高中,若瑄的媽媽擔任多屆自學審議會委員,經常與家長分享經驗,2022年更發表博士論文,研究發現,台灣自學生接續大學學業的困境,第一項是上大學的入學途徑。若瑄媽媽吳懃慧說:「雖然他們有特殊選才,但是特殊選才的名額不是很多,而且你還要知道特殊選擇這個名額並不是只有給實驗教育學生。有些大學有獨立招生,需要多費心,要自己去網站查、打電話去問。」體制外學習經驗 種下自主學習的種子孩子走上實驗教育,對家長也是一場修煉,尤其考驗夫妻是否同調。李柏陞選擇離開體制內教育,是因為孩子的學習過程有特殊的狀況。李柏陞的媽媽莊美慧說:「他是左撇子又鏡像文字,這個讓他寫字的歷程變得非常辛苦,甚至影響到老師對他的評價,跟老師的衝突、然後拒學,然後甚至到了我們需要去進行心理諮商,學習的成功經驗不多,所以相對的他沒有自信。」國中時來到這所位於山區、強調適性教育的實驗教育機構,李柏陞在學習過程中找回自信,學習動力被點燃後,情緒逐漸穩定,也摸索出自己的熱情所在。他說:「那時候是藉由藝術課,老師要求我們做出一個作品,我蓋了一個漁港,就覺得還滿有趣的,我喜歡這種方塊、一個一個從自己的手堆積成一個建築。」 李柏陞高中就讀技職體系的建築科,但要上大學,還是得應試、比分數。18歲的他,目前是大一土木工程學系的新鮮人,他發現體制外的學習經驗,讓自己學會主動發問。一樣是從體制外教育的成長背景,踏入體制內的學習環境,15歲的安妤,國小是自學生,國中念實驗國中,今年回到體制內、考上五專。她說:「我可以去找網路自己去找影片、文章來學,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比我小的、比我年長的都是。」幼時的體制外學習經驗,種下了自主學習的種子,安妤還不確定未來要不要插大,但發自內心產生的學習動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模式。在實驗學校裡 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熱鬧活潑的課堂,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是朱天澤帶領的語文課。這裡也是他高中時期,轉學就讀的實驗學校。他說:「我會回來這邊當老師的原因,不只是上課的自由度,課堂之外的事情,你也有很高的自由度,這樣子的過程,我覺得對我的自主決定的這件事情很有幫助。」國小與國中都在體制內學校的朱天澤,到了高中時對是否繼續升學產生迷惘,爸媽支持他花點時間探索真實世界,非常支持他來實驗學校就讀,把握迷茫懵懂的階段,成長過程的每一個事件,都能協助建立深刻的價值觀。媽媽吳洛纓說:「小學、中學的時期,如果你沒有培養出他探索這件事情的勇氣、好奇,你如何期待他在大學的校園裡面,會再去嘗試更多領域的東西?」從體制外到體制內教育,都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未來變化莫測,家長必須持續思考,讓孩子理解自己要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實驗教育實驗的不只是孩子,家長也是關鍵。
專欄
台灣跆拳道人才出現斷層,基層如何培養新星?【獨立特派員】
顧展瓏 鄭凱文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上屆東京奧運台灣有4名選手參加跆拳道項目,到今年羅嘉翎是唯一代表,跆拳道在台灣真的沒落了嗎?其實,台灣的跆拳道成績曾經非常亮眼,近年來為什麼逐漸沉寂?選手們又面臨哪些挑戰?跟著在花蓮培育基層的奧運銅牌得主曾櫟騁,看看大、小選手們追逐夢想的故事。 奧運銅牌得主曾櫟騁 落腳花蓮培育跆拳道新秀一群國高中的小選手們,正盡全力衝刺,這是他們暑假的跆拳道集訓。跑兩圈相當於跆拳道青少年組一回合的比賽時間–兩分鐘,以這樣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因為教練希望他們能在兩分鐘內,體能達到極限。穿上護具,小選手們前踢、側踢、旋踢、下壓等動作精準,一點也不含糊。在場上時而悉心指導動作,時而嚴厲的教練,是曾櫟騁。他曾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拿下女子57公斤量級的銅牌,頂著奧運得獎選手的光環返台,他最後選擇落腳花蓮,擔任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曾櫟騁表示,自己是原住民,以前家境不太好。但一直有一個理念–未來也想要培養出像自己這樣的孩子。讓他們有一個希望,藉由運動找到不一樣的人生。 從跆拳認識世界 偏鄉運動選手踢出一片天!就讀新城國中,今年14歲的曾家樂,練習跆拳道兩年半。家樂的媽媽原本並不支持他練跆拳道,但看家樂練習得這麼拚命,還拿下花蓮縣太平洋盃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的銀牌,媽媽才開始改觀。曾家樂的母親李霈雲說:「家樂跟我講說,那個弟弟有多頑皮、多頑皮,我說你以前就是這樣,你要好好帶人家。這讓我感覺他轉變很多,像小大人一樣。」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曾櫟騁坦言,其實很常看到偏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也不知道未來要幹嘛。但可能因為練了跆拳道,認識了這個世界,認識了台灣。有些人是沒有辦法離開花蓮的,但因為他學了這項運動,進而打開眼界的時候,會讓他知道人生是有希望的,而不是只有這樣。 跆拳道在台灣沒落了嗎? 如何完善制度成焦點跆拳道於1960年代被引入台灣,80.90年代台灣選手曾在國際賽場上取得相當輝煌的成績。然而,隨著2000年跆拳道成為奧運正式項目後,全球各國都開始投入大量資源,使台灣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自2004年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雙雙拿下金牌後,台灣似乎就再也沒有更突出的成績表現。上一屆的東京奧運,台灣四名選手參賽,其中羅嘉翎拿下女子57公斤級銅牌;而今年的巴黎奧運,更僅有羅嘉翎一人負傷參賽,似乎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隱憂。跆拳道國手潘奎恩認為,可以再增加一些打國際賽的機會。因為國際賽有很多不同的選手,出去看的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或是不一樣的經驗,這是在台灣可能沒有辦法遇到的。目前,台灣國家隊的資源相較以往已有顯著提升,國訓中心提供的教練薪資、選手津貼、住宿和營養服務均改善了選手的訓練條件。然而,基層資源缺乏和選手斷層問題仍待解決。前跆拳國家隊總教練暨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系教授蘇泰源認為,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誘因來激勵基層跆拳道的發展,建立更加靈活的淘汰機制,激發選手們的競爭力。他坦言,譬如說成人組的國手們表現得不好,要有替換機制,讓現在的國手們有警惕之外,青少年端也有機會可以取代正選的國手。資源分配不均和人才培育問題仍需從基層開始解決。雖然台灣面臨許多挑戰,但仍有一群人默默耕耘,持續發掘選手潛力。他們不僅致力於提升選手的技術水準,也爭取改善資源配置,為選手提供更多支持。無論是小選手,還是大選手,都為了夢想而努力,而更良好的資源與環境,才能讓他們持續朝夢想邁進,也讓台灣跆拳道在國際賽場上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