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社福弱勢
主題
輪上人生
很多朋友因為人生許多意外,必須依賴輪椅生活。成為輪椅族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能夠獨立自主生活更需要不少付出與努力。小兒麻痺的導演曾玉婷用自己坐在輪椅上的視角,要讓替代雙腳的輪子呈現不同的藝術風貌。 他記錄了兩位不同原因成為輪椅族的朋友,來自台東排灣族的憶偉曾是優秀的兩棲陸戰蛙人,退伍後為了生活卻選擇加入幫派,讓討債打架成為日常。弘逸則因為叛逆,和警察上演電影情節般的馬路追戰。他們兩人的生命在最青春年華的時候,從傲慢不羈的青年成為輪椅族,他們失速的人生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
社福弱勢
主題
堅強的約定
獨立特派員曾為您報導日本身心障礙者的自立生活運動,當時台灣有四位不同障別的研修生,參加了日本自立生活領導人才的培訓計畫。他們從日本大阪一路到東京,實地到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自立生活中心與協會。甚至有機會跟日本自立生活運動的發起人與中心幹部,進行珍貴的交流與經驗分享。 對每一位研修生來說,這二十幾天來的體驗與充電,都是他們跨越障礙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生命探索之旅。現在他們回到台灣,回到原來的工作與生活,但這一趟日本自立生活運動之旅,對他們內心產生什麼變化與行動?又讓他們的生命產出什麼樣的火花?
社福弱勢
主題
個人助理到我家
我們跟著台灣四位研修生,實際進入日本不同障別障礙者的家裡,看看他們跟個人助理怎麼相處,個助又是如何協助他們,讓他們生活過得精彩有趣。甚至變得有自信之後,可以到外面演講,分享他們的經驗。在日本,障礙者跟個人助理就像夥伴關係,過程中雖然也有磨合,但最重要是,使用者要坦誠需求,而個人助理則是在協助過程中,被一起培訓出來。 日本倡議自立生活運動三十幾年來,有很多年輕人投入個人助理的培訓,他們有人從學生時期開始打工,後來變成全職的個助。至於不同障別跟不同嚴重程度的障礙者,到底需要有少個助時數,日本都有評估標準。比較重障者或極重障者,經常可以看到十幾位、二十幾位個助,輪流進入他的生活協助。在這麼大量的個助需求之下,日本也已經制訂跟個助有關的制度保障,讓不管是全職或兼職工作者,可以更放心投入。至於障礙者又要如何準備呢?自立生活的規劃、同儕心理支持與個助服務三者缺一不可。
社福弱勢
主題
我要自立生活
在日本,不同障別的障礙者,為了讓自己能夠選擇、決定、負責地過自立生活,倡議了三十幾年。透過推動不同議題的運動,改變日本政府、社會跟不同障礙者的觀念,達到他們所訴求的目標。 而台灣跟日本的自立生活運動,則因為第一位赴日研修生林君潔產生連結。他2004年到日本幾個重要城市的自立生活中心,參加研修課程,把日本自立生活的重要觀念帶回台灣。 2006年林君潔開始在國內倡議,2007年台灣第一個自立生活協會-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正式登記成立。十幾年來,協會已經帶了三屆研修生,到日本參加「身心障礙者青年領導人才」培訓,希望讓這些種子回台灣之後可以開枝散葉。今年非常特別,四位研修生的障別很多元,分別屬於脊髓損傷、肌張力不全症、自閉症、精神障礙者。 他們從大阪到東京,實際到自立生活障礙者的家見習。這趟日本自立生活的全新體驗,日後對他們的內心跟生活,還有觀念與做法,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跟改變呢?
社福弱勢
主題
自立生活運動起點:八王子市
日本推動自立生活運動,已經三十幾年,能有目前的制度與成績,有幾個重要的團體跟關鍵人物扮演重要角色。 位於東京八王子市的Human Care自立生活協會,是領航者,創辦人中西正司是靈魂人物。他不只為日本的自立生活運動寫歷史,為了推動完整的個人助理制度,整整花了二、三十年,讓個助服務從每週兩次、每次兩小時,到2003年終於爭取到一天24小時的個助時數,這是日本自立生活運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日本也是全世界個人助理制度最完善、最先進的國家。 而爭取交通無障礙的Mainstream自立生活協會,領導人廉田俊二,發起鐵道無障礙活動,前後花了十年,在相關議題活力十足。 而Partner則特別強調跨障別融合,並提供設備完善的體驗室,讓想過自立生活者,做好準備。 夢宙自立生活中心則像一個大家庭,社長平下耕三是浪漫主義者,夢宙是指讓夢想有像宇宙無限大的可能,任何障礙者想要自立生活,夢宙儘可能協助他們實現。 來看看這些不同的團體跟領導人,如何發揮影響力,爭取更完善的制度。
司法人權
主題
障礙人權路
每年的12月3日是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而今年有一群身障者選擇在凱道上夜宿度過這一天。獨立特派員記錄了這場活動,同時發現短短一場夜宿就突顯了國內身障者資源缺乏、無障礙設施不夠完善以及隱形隔離和歧視等三大問題。 國內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在102年就開始推動簽署,103年施行法通過,也終於在去年完成國家報告。不過今年邀請五位國際專家來台審查,卻發現還是有許多待改進的事項,專家們也提出83項意見作為改善參考。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困境和訴求。
教育
主題
逐夢世代 小巨人大夢想
像是拿到一把鑰匙 裝上了翅膀  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門 他找到了自己的未來 台灣最近六、七年來,在談到身心障礙者權益時,出現一個新觀念叫「自立生活」。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麼障別,只要你願意,可以像一般人自己選擇、自己負責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對超過一百萬的身障人口來說,自立生活是基本人權的尊重與提升。 今天逐夢世代就來介紹這位重要的推手。台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有111萬人,其中快20萬是重度障礙,可能一輩子要靠別人照顧,但實際上他們不是這麼想,他們要自立生活!唯一先決條件是要建立個人助理制度。從提倡到入法,台灣自立生活制度這幾年長出了一棵小樹苗,推手就是林君潔。君潔是成骨不全症患者,但他不喜歡人家這麼叫他。 從小別人用腳走路,君潔得坐輪椅,一開始求學時曾被學校拒絕,但他從不自卑。大學畢業了君潔決定離開父母的庇蔭,一個人跑到日本參加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領導人才的培訓,他形容像是拿到一把鑰匙,裝上了翅膀,打開通往世界的門,也找到自己的未來。原本要靠家人照顧,他卻跟父母鬧革命,搬出來自己住,甚至幫助其他身障朋友追求更人性化的獨立生活。 小小的君潔哪來這麼強大的力量?來看他的故事。
人物故事
主題
嘉梁的願望
我要自立生活,不要靠爸靠媽! 一群身障者走上街頭,為自己發聲。 台灣外勞45萬,最近菲律賓方面要求台灣雇主要支付仲介費、來回機票及體檢費,被勞委會拒絕,每年一次的台菲勞工會議因此取消,會不會因此凍結菲勞來台呢?台灣依賴外勞太深,一定要有替代性思考。以19萬重度身心障礙者來說,更是時時刻刻身邊得有人,當父母家人年紀大了沒法照顧的時候,除了全天候的外勞,有沒有其他選擇?能不能自立生活? 記得孫嘉梁這個人嗎?他重度殘障,卻從建中台大一路念到博士,他不想一輩子靠家人,於是自己到外面租房子住,但是要自立生活,必要條件就是得請個助理,替代身障者手和腳的功能。五年前,國內引進了個人助理制度,讓身障朋友除了活著,還能過著人的生活,不過政府只提供一個月60小時,一小時120元的個人助理補助,錢少時間也不夠,怎麼實現他們自立生活的願望呢?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