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舊鞋救命深入非洲,如何為當地帶來改變的契機?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說起舊鞋救命,相信很多台灣人並不陌生。來自台灣的團體和愛心,送舊鞋到非洲之外,也在當地進行醫療和衛教工作。他們發現,日常生活沒有乾淨的水來清潔和飲用,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又發展了活水計畫,在學校和村莊建造水井,10年來,已經在非洲12個國家推行。送愛到到非洲 舊鞋如何救命? 「舊鞋救命」物資募集,已經進入第10個年頭,在台灣各地獲得民眾熱烈響應。而這項計畫的關鍵人物就是楊右任。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說明計畫源起,他的岳父是一名加拿大傳教士,在他服務的學校裡面,孩子們因為被沙蚤感染,導致雙腳潰爛。一開始,是由他的岳父買鞋子給孩子們,但當然不夠,所以後來楊右任在台灣知道這個消息,就募集了很多台灣人的鞋子,送到非洲去。 台灣人對於沙蚤相當陌生,這是一種生存在土壤中的節肢動物,也會寄生在人類的皮膚上。輕則搔癢疼痛,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觀察,人一旦被沙蚤感染,就不能工作了,因為他們的腳、手都變形了。而且因為他們不能走路,有時這是非常丟臉的,人們會躲起來。對小孩子來說,當他們上學時,有些人會感到羞恥。因此,在學校期間,他們無法專注於學業。 捐贈物資需慎選!避免造成社福團體財務負擔 這一天,達觀國中的生命之光社團前來伯利恆倉庫擔任志工,為物資進行分類和篩選。鞋子除了耐用度之外,包覆性是否足夠來防止沙蚤,是最重要的考量。 達觀國中學生傅品甄認為,壞掉發霉的鞋子、脫鞋並不適合捐贈,因為他們需要保護腳,而拖鞋無法將腳全部包起來,還是會造成感染的風險。 當地需要的物資包含A4尺寸的包包、包覆性鞋子和輕薄衣物,但是仍有一些不符需求或是不堪使用的物資,反而造成處理上的負擔。 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坦言,目前需要花非常多的經費在處理垃圾。會造成垃圾的原因,是因為民眾的鞋子放在鞋櫃裡面好幾年都沒有穿,看起來雖然沒問題,但他寄到倉庫之後,工作人員檢查時,一摸一捏就碎掉,這個就只能當垃圾來處理。 從送舊鞋到蓋水井 社區議題在非洲如何執行?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舊鞋救命深入非洲村莊,發現當地人不但要走很遠才能取水,人和動物共用同一個水源,水質狀況惡劣之外,還有另一個隱憂。 舊鞋救命肯亞辦公室總監Dawson Mudenyo發現,對年輕女孩來說,在夜間取水是非常危險的。即使是成年女性,他去兩三公里外取水,過程很勞累,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為了傳遞一杯乾淨的水,舊鞋救命展開活水計畫,在非洲多地建造水井。不但減少了疾病的發生,也讓人們省下更多時間,才能外出工作和上學。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NGO組織進入非洲,舊鞋救命不是以主導者自居,而是選擇與當地人共同合作。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創辦人楊右任期盼,最終要把這個棒子交到當地人的手上,也就是永續性的議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跟當地很多的人、機構、村民去合作。這有可能會降低執行的速度,而且有可能讓事情更加複雜化。舊鞋救命和當地一位法國社會企業家合作,挖鑿人工湖,透過數道人工湖和石頭過濾,最後流到集水壩儲存。這種天然的集水方式,不只為當地人提供了畜牧和農耕用水,也滋養了乾涸的沙漠之地。楊右任說明,當這個湖的水流到另外一個湖,就會開始有生態的衍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恢復一個自然的生態,這才是最終的目標。 從一雙鞋到一口活水,最後展開了社區發展的議題,不同文化在這裡交錯與合作,只為了翻轉非洲偏鄉的可能性。
醫療公衛
主題
新冠病毒抗體密碼
武漢肺炎全球流行以來,目前已經超過2000萬人確診,70多萬人死亡,而台灣從4月12日最後一例本土病例確診後,四個月來,除了境外移入,沒有再新增本土案例,台灣真的就從此沒有本土病例了嗎? 過去一兩個禮拜以來,陸續出現疑似武漢肺炎的的隱形感染者,感染源又從何而來?到底社區存在多少無症狀感染者?以及確診者身上的抗體有沒有保護作用,會不會消失?都有待更多追蹤與科學證據提出解答。 為了釐清這些問題,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衛生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研院合作的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是國內第一個大規模血清抗體調查計畫。設定的調查對象是五大高風險族群,包括十幾位確診者。由台大公衛學院提供抗體檢測試劑,彰化衛生局找出受試對象抽血,透過有系統的血清檢驗,可以反映疫情的樣貌。 獨立特派員從六月中第一場抽血檢測,就開始記錄,目前已完成大約三、四千人,初步檢驗發現有1~2%受試者,呈現陽性反應。在五大類族群中,有四類族群都有人驗出抗體陽性反應,證實的確有些非典型或無症狀感染者漏接的案例存在。 但是對於初步報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未來研究結果出爐再做參考,並強調「中央追求是風險可控,社區裡有潛在的無症狀個案是可以預期」,跟公衛學界看法,各有見解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