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關於我們
社福弱勢
主題
輪上人生
很多朋友因為人生許多意外,必須依賴輪椅生活。成為輪椅族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能夠獨立自主生活更需要不少付出與努力。小兒麻痺的導演曾玉婷用自己坐在輪椅上的視角,要讓替代雙腳的輪子呈現不同的藝術風貌。 他記錄了兩位不同原因成為輪椅族的朋友,來自台東排灣族的憶偉曾是優秀的兩棲陸戰蛙人,退伍後為了生活卻選擇加入幫派,讓討債打架成為日常。弘逸則因為叛逆,和警察上演電影情節般的馬路追戰。他們兩人的生命在最青春年華的時候,從傲慢不羈的青年成為輪椅族,他們失速的人生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
司法人權
主題
投保,無障礙?
身障人士因為狀況特殊,在投保時常被額外要求要體檢、加保費等事項,諸多限制的門檻,讓他們常碰保險公司的軟釘子,成為保險孤兒。 評估目前商業保險市場,身障者投保醫療險或失能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意外險則要根據身體狀況而定。尤其,視力障礙或是肢體障礙者,被拒保的機率非常高,即使核保過關,意外險的保額也被拉得很低。 根據統計,全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共117.4萬人,占全台總人口的5%。壽險公會也指出,2019年壽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比2018年成長了超過10%,投保成功率依舊明顯偏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不公平的狀況,又該如何改善呢?
社福弱勢
主題
堅強的約定
獨立特派員曾為您報導日本身心障礙者的自立生活運動,當時台灣有四位不同障別的研修生,參加了日本自立生活領導人才的培訓計畫。他們從日本大阪一路到東京,實地到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自立生活中心與協會。甚至有機會跟日本自立生活運動的發起人與中心幹部,進行珍貴的交流與經驗分享。 對每一位研修生來說,這二十幾天來的體驗與充電,都是他們跨越障礙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生命探索之旅。現在他們回到台灣,回到原來的工作與生活,但這一趟日本自立生活運動之旅,對他們內心產生什麼變化與行動?又讓他們的生命產出什麼樣的火花?
社福弱勢
主題
個人助理到我家
我們跟著台灣四位研修生,實際進入日本不同障別障礙者的家裡,看看他們跟個人助理怎麼相處,個助又是如何協助他們,讓他們生活過得精彩有趣。甚至變得有自信之後,可以到外面演講,分享他們的經驗。在日本,障礙者跟個人助理就像夥伴關係,過程中雖然也有磨合,但最重要是,使用者要坦誠需求,而個人助理則是在協助過程中,被一起培訓出來。 日本倡議自立生活運動三十幾年來,有很多年輕人投入個人助理的培訓,他們有人從學生時期開始打工,後來變成全職的個助。至於不同障別跟不同嚴重程度的障礙者,到底需要有少個助時數,日本都有評估標準。比較重障者或極重障者,經常可以看到十幾位、二十幾位個助,輪流進入他的生活協助。在這麼大量的個助需求之下,日本也已經制訂跟個助有關的制度保障,讓不管是全職或兼職工作者,可以更放心投入。至於障礙者又要如何準備呢?自立生活的規劃、同儕心理支持與個助服務三者缺一不可。
社福弱勢
主題
邊緣共生
在日本非常流行的共生住宅,最近這幾年在台灣也開始興起。其實十年前,在高雄有一位香港牧師,他將廢棄的國小重新整理,讓一群社會邊緣人在那裡一起工作、生活,幫助他們能在社會重新站起來。他們有些曾經犯法,有的吸毒,也有街友以及身心障礙者。 通常政府對這些邊緣人的協助,就是分別安置在不同機構,給予輔導,但對一些曾經犯法或是吸毒的人來說,他們往往最需要的是一種家庭的溫暖與支持,而不是光從行為矯正就能解決問題。這群人在一起生活就像一個家,他們以相互扶持的方式共同生活。目前共生家園總共有87個人,他們沒有向政府申請任何經費補助,自給自足,除了做冰棒來賣,未來還想賣咖啡。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社福弱勢
主題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社福弱勢
主題
身心障成年後-屏東身心障家托
屏東縣的成人家托,試圖在安養機構及家庭照顧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提供家人喘息,也讓成年身心障礙者在此有學習的空間。花費不高,就能讓成年身心障礙者,這群比老人需要更久長照的族群,獲得尊嚴與生活品質。
社福弱勢
主題
身心障成年後-一登何處去
政府努力推動長照,希望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後仍能保有生活品質。不過還有另外一個族群也需要長照的支持,那就是成年的心智障礙者。這群從小因為中重度障礙在學校當特教生的孩子,十八歲成年離校後,挑戰才正要開始。不僅父母家人感受到照顧的沉重壓力,甚至造成不少悲劇,如何給予這些家庭更多支持是大家應該一起思考的議題。 獨立特派員長期追蹤一位台灣出生,到日本就讀特教學校的紙矢一登,觀察他們一家人如何摸索面對挑戰,並在體制內外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