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也有防災士,提升民間防救災能量!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台灣除了地震之外,還有風災、水災的考驗。面對多樣的天災,民間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尤為重要。台灣在2018年,就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可以在事前協助防災,真正發生災難時也可協助民眾緊急避難,甚至擔綱救援工作。到底什麼是防災士?他們對防災、救災又能帶來哪些貢獻? 借鏡日本 台灣引進防災士制度 防災士–是當民眾遇到災害時,有能力去協助、處理的人。 台大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柯凱元說:「防災士制度,當初在日本是因為災害發生,有很多熱心民眾希望能夠到現場幫忙,但這些民眾不一定受過專業訓練,所以日本就建立這樣一個制度,希望培訓比較有專業技能、觀念的人員,在災區現場可以實際投入公部門來救災。」 1995年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規模7.3的阪神大地震,傷亡人數逼近5萬人,災後調查發現,大約有35%的民眾是自行脫困,32%是在家人的協助下逃出,另外有接近3成是透過鄰居或朋友的幫助才逃離災難,奠定後來自助7、互助2、公助1的災害防救法則。 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祕書黃弟勝說:「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日本人更發現,複合型災害更危險,它結合了海嘯、地震、核能災害。第一時間政府幾乎沒辦法即時救援,要靠居民本身跟鄰里間的互助。」 日本的經驗,確立了防災士的重要性。台灣在2018年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制度、設計了證照課程,為期2天15堂課的培訓,有對各種災害型態的認識以及應變訓練,甚至將來可以做為種子教官,推動社區的防災。 這是一場為期兩天的培訓課程,所有參與的學員,都是為了考取防災士證照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防災士走進社區 成為民間救災生力軍 這一天,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的自主防災守衛隊,趕著在汛期前,預先進行里內的防汛工作。穿上防災士專屬的背心,同時分發各種警戒工具,守衛隊成員輕車熟路地前往防汛重點地區。 依序爬上溪邊坡堤,隊員們沿著狹窄的邊坡前進,也沿路觀察溪床及堆積物的情形,清除岸邊可能掉進溪床的雜木。(圖/獨立特派員) 掩藏在林蔭中的河床,沒有溪水的痕跡。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自主防災守衛隊大隊長陳專森說:「如果發生豪大雨的時候,山上的水、兩邊的水就會沖進潛勢溪流,往下游流過去。」 巡視完潛勢溪流,隊員們順道拜訪附近的保全戶。保全戶是水保署管理潛在災區民眾的用語,代表居住所在地是水災高風險地區,也是災害發生時首要的撤離對象。 貼上守衛隊貼紙,平常用來載送關懷對象的復康巴士,在災害發生時就變身撤離專車。(圖/獨立特派員) 騎行在里內的巷弄中,除了巡視治安環境,也同步檢查巷弄間是否留有足夠消防救災空間。除了平時的巡視,一旦出現災害警訊,防災士就會上線執行任務,這完全仰賴平時就已經組織計畫好的分工表。有了事前的分工,一旦需要動員,每位防災士就能立刻執行各自的任務。 台灣防災士數量有待提升 政府民間共同努力  防災士課程培訓結束後,學員必須通過考試檢核,才能拿到防災士的證照。在日本,法令明定包括大樓保全、大眾運輸駕駛、商店店長等特殊職業,都必須取得防災士資格才能擔任。 在台灣雖然沒有針對職業設下防災士資格的規定,但與防災相關的職業型態卻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在求職網站上輸入防災關鍵字,出現許多不同職業類別,主要都與環境場域的安全管理有關。人力銀行業者分析,相關職缺介於500到600個之間,平均月薪則在4.8萬的水準。 要經過培訓及考試才能取得的防災士證照,在台灣偏向志工性質,來參加的學員大部分都有防災或救災需求的背景,或是為了學習社區防災而來的里長。 台灣防災士制度建立以來,截至2024年6月為止,全台約有2.8萬名防災士。為了提升民間自主防災能力,新北市採取自籌經費,讓參與民眾不用負擔3000元培訓費用的策略,鼓勵市民參與,預計要在2026年之前,完訓至少1.5萬名防災士。 防災士測驗必須同時通過術科實作以及筆試檢核,才能拿到證照。受訓者交出寫好的試卷,每一張試卷背後,都將是民間防災、救災的生力軍。日本從2003年開始推動防災士證照制度以來,目前已經培養了29萬位防災士,以人口比例推估,總人口約為日本五分之一的台灣,大約需要5.8萬位防災士,目前距離這個數字還有3萬的差距,有賴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鋰電池火災頻傳,安全使用指南看這邊!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上個月南韓發生鋰電池工廠大火,奪去23條人命,震驚全世界。台灣每年也都有100件左右的鋰電池火災。當我們生活從手機、電腦、行動電源到交通工具,都已經離不開鋰電池,如何安全使用顯得格外重要。一起透過拆解鋰電池,來了解它的危險性,以及如果發生起火意外,該如何應變。 充電到一半突然起火?鋰電池暗藏危機! 在台灣,鋰電池火災頻傳,手持電風扇、行動電源裡面多數都是裝著18650鋰電池,有的是插著電源充電卻突然起火,還有微型電動二輪車在沒插電的情況下突然開始冒煙,爆炸燒起來。 台灣鋰電池火災從2020年開始,突然大幅增加,每年都有100件上下,2023年發生91件。(圖/獨立特派員) 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長林金宏說:「鋰電池的燃燒反應非常猛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有毒氣體,它本身會產生氫氣,所以不需要外來氧氣的供給就會持續擴大。」 專家實地拆解,各種鋰電池是由一顆一顆的小型電池焊接而成,裡面一片正極、一片負極,中間夾著電解液,一層一層疊起來,而在電解液中間,還有一層保護安全的隔離膜。 明志科技大學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副教授黃道易說:「灰色隔離膜破掉或損壞,銅枝晶就會跑出來,貫穿在正負之間,就容易形成短路。」 鋰電池起火有多危險?意外發生如何自救? 鋰電池雖然都有外殼保護,但受到撞擊或穿刺,都可能導致內部的隔離膜破裂。尖銳的工具一戳,鋰電池就開始冒煙,代表內部已經短路,而電池角落以工具破壞,模擬重摔在地,也立刻噴出電解液。 電解液活性大、洩漏就會產生氧化反應,並釋放大量的熱,鋰電池持續升溫達到熱失控狀態,到底有多危險,專家也以高壓強制充電來模擬。 鋰電池先爆炸、冒火,看似熄滅後繼續通電,又會反覆燃燒,從淺層的慢慢燒出去,熱蓄積到極限值後,在第25次時整個大爆炸。(圖/獨立特派員) 透過熱顯像儀顯示,燃燒期間最高溫達到555˚C,這時候要如何滅掉這小小一顆電池的火?明志科技大學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副教授黃道易說:「最好是整個丟下去水桶,讓鋰類電池直接在水裡面覆蓋掉。」 但如果是很多顆鋰電池起火,就別嘗試想自己救。台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股長鄭楷譯表示,如果鋰電池是一整組的,裡面可能有數百顆組裝成一個鋰電池組,一旦起火了,導致現場有大量的氣體、火焰冒出的話,建議大家以避難逃生為優先。 生活中離不開鋰電池 正確使用很重要  鋰電池火災常常一發不可收拾,不過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長林金宏卻表示,傳統的滅火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因應它了,但現在的教育訓練,在這一塊幾乎是空白的。 台灣也有鋰電池製造廠,也有鋰電池倉庫,但依規定只有電解液屬於危險物品,達到一定量必須依法申報。但如果電解液製成了鋰電池,就變成一般性商品,存放不需要申報,由廠商自主安全管理。工廠或倉庫大量存放鋰電池,如何保持安全間隔,發生火災時員工又該如何應變,目前沒有任何規範與指引。 兩年前台灣發生了電動車車禍,也燒出了電動車如何滅火的難題。根據國外文獻,電動車一旦燒起來,至少需要75公噸的水才足以滅火,等於可以給一般人持續淋浴312天,而消防員們擔心的不只是耗水。 台北市消防局隊員黃煜程說:「電池釋放出來的高熱,可能對我們有影響或是會爆炸,而且因為電池都是化學物質,會釋放有毒物。」台北市防災演習時,試過用大型滅火毯,阻隔氧氣,幫助電動車滅火;台東則計畫用擋水板圍成水池,把電動車泡進水裡。 為了對付電動車火災,台北市消防局引進穿刺式滅火系統,把它推進車底,就可以在8公尺外遠端控制救災。(圖/獨立特派員)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鋰電池,到底該如何使用才安全?台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股長鄭楷譯說:「充放電的情形下,要在通風、散熱良好的環境去作業。要避免鋰電池有碰撞、擠壓或者長期的震動。」 鋰電池如果已經膨脹或異常發熱就很危險,而且切記不要充電一整夜,也要符合正確的充電規格。如果電池異常發熱,甚至出現膨脹、變形,需要妥善回收處理,千萬別把電池直接丟進垃圾桶。 購買帶有鋰電池的電器用品時,可以認明標準檢驗局的合格標章。(圖/獨立特派員) 當鋰電池已經無所不在,這些選購、使用以及發生意外時緊急的應變須知,不只攸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也是公共安全不得不面對的新難題。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地質調查所將與礦務局整併,對未來發展有何影響?
台灣的地質調查所,目前只有73位人力編制,現在還面臨要和礦務局整併的命運。目前經濟部已經將組織改造方案,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等待審議,也引發台灣地質、地科界關切與憂心,擔心兩單位一旦整併之後,未來的定位與功能若不清楚,可能產生扞格。 地調所人力不足 內部人員籲需有人力接棒 繼2022年完成4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地質調查之後,元月中旬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的林燕慧、劉彥求跟陳盈璇3人,再次來池上斷層上盤進行後續調查,他們有5至20年調查活動斷層的經驗。 一旦地震規模超過6,而且發生在陸地上,可能產生地表破裂,地調所就會派人出外調查。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技士劉彥求坦言,表面上可出外的是8個人,但實際上常態性能出來的就2、3個而已,另一部分的人力要做GPS追蹤站的維護,也無法進去調查。 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技正林燕慧也認為,如果台灣未來活動斷層要有人力接手,每個世代都要有持續的人力慢慢地接班,否則假設老一輩的退休,就真的沒有人了。 地調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出外進行地質調查。(圖/獨立特派員) 地調所與礦物局將整併 地科界憂產生扞格 行政院各部會推動的2.0版組改,經濟部計畫將「礦務局」與「地調所」整併成為「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引發地科界跟環保團體擔心,兩單位整併之後可能產生扞格,未來地調所功能可能會被弱化。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回應,礦務局跟地調所專業相通,專業人員可以講彼此共通的語言,它也是一個獨立的機關,該有的公權力及能夠執行業務的預算跟人員員額等也沒有受到影響,希望這兩個單位合併能發揮比較大的綜效。 根據台北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教授羅偉所述,礦務局編制是120人,地調所更少,只有73人,兩單位預算加總大約10幾億。中華民國地質學會理事長陳文山認為,以往台灣的地質調查精度不高,因為要負責全國土地裡那麼多東西,這樣的人力和經費都不夠。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董家鈞則說,若中央地質調查所的任務被窄化,人員無法成長,這個領域的發展就令人非常擔心。「這樣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似乎政府並沒有特別覺得,地質學對國家社會能夠產生一些重大的貢獻。」 攤開在桌上的是地調所完成全國的五萬分之一地質圖,跟它的測製進度,也是台灣最基礎、最完整的地質履歷表,一張地質圖平均要花5到6年時間,高山地質調查時間則要更長、更久。 地調所測繪的地質圖樣貌。(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位處地震帶 地質調查有多重要? 地調所也負責製作光達地形圖,透過光達技術完成的數值地形資料包括:地質圖測繪、火山地形、山崩活動性的監測與調查、潛在大規模崩塌處的判識,以及河道地形變遷、地表地形分析與變化,還有高山湖泊跟巨木調查,這些資料都可以提供防災單位使用。 例如,2010年國道3號走山事件後,地調所便利用光達技術,估算滑下來的總土方量大約16萬立方公尺,以及莫拉克風災10年前後的變化。而地調所現在還有一個新的任務是地熱,也成立區域地質組,專門進行地熱調查。 手持地調所測繪的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中央大學團隊前往高雄寶來調查地熱地質。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主任林殿順說,像地調所這份地質圖,都是他們做地質出野外時,必備的一些基本資料。 林殿順說明,岩石的不連續面若在地底或地表,就是天水或地下水會流通的管道,地下的熱水可以透過破裂面,從地殼深處流出。地熱探勘就是要找這種,判斷哪裡可能有比較多裂隙,也有比較多熱水,就決定在這裡鑽井。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董家鈞說:「大家都很喜歡在一個大災害發生以後,一起呼喊口號說地質很重要,但是這件事情過了以後,大家就會互相看一看,不知道地質重要在哪裡。」 土耳其大地震,凸顯同為地震帶的台灣地質地震調查的重要性,此刻地調所也正面臨改組的命運,同時遭到外界質疑有被降格之嫌,未來它的獨立性與重要性,以及地質調查人力的培養,值得各界更加重視。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