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921震後台中三叉坑部落重建,行政疏失導致土地糾紛
921大地震之後,位於台中東勢山區的三叉坑部落被迫遷村重建。不過,現在重建區內,卻有族人被提告要求拆屋還地。直到這時候族人才發現,自家房子底下的土地一直沒有完成過戶。這件隱藏了20多年的行政疏失,終於在部落裡沸騰起來,居民何時才能安心展開新生活? 三叉坑重建之路 家園下的土地屬於誰? 沿著山間的鄉道,轉進名為三叉坑的部落,三叉坑位於台中東勢區北方的山谷間,是一個緊鄰大安溪上游的泰雅部落。這裡曾經是921震災中,中部大安溪沿線受創最嚴重的部落所在地。受創嚴重的部落,被當時的地方單位評估不適宜原地重建,於是整個部落踏上了移地重建的路途。 歷時6年,原部落45戶居民才結束棲身組合屋的生活,搬進新蓋好的家園中。(圖/獨立特派員) 80多歲的秀蘭阿嬤,就住在部落連排建築的最後一棟,也是當年遷建的族人之一。搬進新家後,部落裡開始出現自稱地主的人,宣稱握有土地所有權。當時大部分的族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當年移地重建,部落族人必須放棄原有的土地,才能換取新建地,所以即使有人以地主名義要求還地,族人也認為公部門會妥善處理。然而,2021年7月,包括秀蘭阿嬤在內的幾戶族人卻收到要求拆屋還地的訴訟通知,直到現在。住戶們還是不清楚自家房子底下的土地,到底是誰的名字。 秀蘭阿嬤說:「根本沒有想到說,會有這個問題!」目前部落族人所居住的房子,依照重建時程,在2004年取得建照,同時在2005年10月,建築完成取得使用執照。然而,整個過程中,甚至直到搬遷入住,族人從沒想過要去申請相關謄本確定土地所有權。 居民成立自救會 製作地籍圖釐清土地持有情形 攤開自救會製作的地籍圖,三叉坑受災戶重建自救會代表林建治說:「最棘手的部分,就是被法拍的那幾戶,總共五戶是被法拍的。我們很訝異,原來那麼複雜。」 在族人接到拆屋還地的訴訟通知後,部落展開訪調、製作地籍圖,希望釐清土地持有與使用情形。(圖/三叉坑受災戶重建自救會) 製作完成的地籍圖上,持有者包括部落居民、國有地、以及外地人,其中最大的問題癥結就在外地人的身分。林建治表示,原住民保留地,它是不能買賣的,不能跟漢人、平地人買賣,但實際上卻已經掌握在平地人的手裡。 林建治所提及的,是在原住民部落裡,族人們心照不宣的借名使用,也就是所謂的人頭登記。但他也點出問題,正因為土地借名使用、持有狀況複雜,導致重建區的土地,不僅沒有完成徵收,在族人遷入居住後,也沒有過戶到族人名下。而這個沒有完成土地轉移登記的行政缺失,一直到重建區有土地遭到法拍轉手,新地主向法院提告請求拆屋還地,才在部落裡沸騰起來。 重建區內只有66筆土地完成轉移登記。而在31筆國有地中,也只有14筆正在辦理申請轉移。另外有39筆土地還在私人手裡,影響戶數約22戶,也是族人最擔心的未爆彈。(圖/獨立特派員) 法扶律師介入協助 隱藏20年的行政疏失如何解? 部落組成自救會開始陳情抗議,然而,族人被新地主提告要拆屋還地的訴訟卻沒有因此停止。在法律扶助基金會介入協助後,實際的訪調,一再超乎扶助律師們的想像。 隱藏在悠久歷史下的行政疏失,最終爆發後卻迫使受災族人站上法院。面對這場訴訟,扶助律師的策略也很直接。 法扶基金會專職律師馮鈺書說:「這是一個集體社區的重建行為,這個取得土地所有人,雖然經由法規程序,不過我們還是認為,他有惡意取得的情況,屬於權利濫用。另外,族人信賴公所的行政行為下重建房屋,我們有主張時效取得地上權。」 除了訴訟,律師團也試圖尋找三叉坑重建過程中缺失的一角。監察院的調查結果明確指出,針對三叉坑重建,當年原民會是以專案方式報請行政院補助8405萬經費,其中確實有一筆用在土地取得和地上物補償的2000萬款項,但當時負責辦理業務的和平鄉公所卻沒有將相關的資料與經費收支,送交原民會核銷、備查,導致目前找不到任何土地價購的證明文件,可以證明當年確實有合法從地主手中取得土地。 面對20多年前的行政缺失,現在的和平區公所期待中央能提供協助。三叉坑部落族人的土地問題,還有待相關單位協助解套。921的天災重創不但沒有塵埃落定,三叉坑族人的新聚落生活也還沒真正來臨。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土地環境
主題
永續台灣
【機會與挑戰】 聯合國曾預測,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約是五十億人,會居住在城市裡。而大量人口群聚的地方,代表的是地球資源會被大量消耗。為了避免地球資源耗竭,2015年,聯合國正式啟動了「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現存人口的環境、社會、經濟方面,健康發展的同時也不犧牲未來世代的環境,這樣的目標,已經成為各國都市發展的趨勢。 反觀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地區高度都會化的結果,我們也正走入資源枯竭的窘境。面對永續城市這個大議題,台灣的現況如何?又有什麼樣的優勢和挑戰呢? 【親水迷思】 受到永續城市的影響,台灣不少沒落的角落,經過重整,得以重生成為都市新亮點。台南的河樂廣場就是個例子。它的原址是過時的商圈,經過市府重新規劃,鹹魚翻身,成為觀光客的打卡熱點。只是,號稱親水公園的河樂廣場,卻和國際間討論的親水公園概念,相去甚遠;台中的綠川也有類似的盲點,原因在哪裡? 【循環與再生】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大都市或小地方,正在朝永續城市精神的方向發展。即便只是一件小的事情,或一個小改變,就可以讓整個地區變得不一樣。 就像台南官田區,有全台最多的菱角產量,本來農業廢棄物菱角殼,成為頭痛的地方垃圾,後來透過區公所的巧思,將菱角殼燒製成可以賣錢的生物炭–菱殼炭。不但解決了汙染,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還有桃園中壢的老街溪,原本惡臭惱人,人見人嫌,後來縣政府依循自然的生態工法,整治有成,恢復了老街溪原有的生命力。現在的老街溪,成為帶動當地人文文化的母親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