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雞伴與羈絆 藥癮者與精神患者的養雞之路【獨立特派員】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一般人生病,通常會吃藥治療,不過近年還有一種動物輔助治療的方法,不只有常見的狗醫生,甚至還有雞。台灣朝露農場透過養雞,協助毒品藥癮者遠離毒品;屏東佑青醫院則藉此協助精神病患做職能治療復健。雖然「治療」疾病還需要更多科學實證研究,但是在日復一日的養雞過程中,產生的療癒效果、收斂了病患失序的生活,也讓部分病患減少用藥,對生命再次有了盼望。也給予平常只把雞當成食物的民眾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雞伴一身黑色T恤跟運動短褲,Tim(化名)雙手各拿一把藥草給蛋雞們吃,邊向著一群才吃過飯、對藥草興趣缺缺的母雞們喊著:「拜託賞臉一下!」。接著,Tim開始換水、掃雞舍,「我會把自己比作大公雞,去照顧這些小母雞。」自比大公雞的Tim與雞互動相當熟練且熱情,但半年多前並非如此,一聽養雞的反應是:「蛤!有羽毛耶,好可怕喔,雞舍一定很臭。」害怕鳥類的Tim是毒品藥癮者,他稱毒品為戰備存糧,「我渴望它衝上來的那種身體酥麻感,很想要解放自我的感覺。」瞬間帶來暢快的身體反應可以持續4小時至12小時。暢快後,隨之而來的是工作、家庭、經濟與人際關係上全面混亂失序。「我根本不覺得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Tim回憶那段失控的歲月,「因為用藥的關係,我覺得我很爛、我很糟,我也曾經在我媽面前就這樣想要把自己吊上去。」Tim表示,毒品初體驗當下並不知道使用的東西叫「毒品」,知道後也不是沒想過回頭,但已成癮,「我覺得這一切我不受控了、我不想要了,我覺得我是一個爛人、我覺得我無計可施了、我真的覺得我無能為力了,然後我想要為自己做一點調整或者是改變,所以我開口跟社工說我需要求助,然後才來到這。」2023年Tim來到成立於2012年的朝露農場,是一個協助藥癮者的治療性社區,安排一連串課程幫助學員們遠離毒品重新來過,種植蔬果與養雞便是其中一種輔助治療方式,「所有的治療都帶出一個課題,當沒辦法如你所願的時候,那你怎麼去應對?放棄嗎?還是想辦法讓他更好?」朝露農場主任伊魯表示。藥癮對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與不舒服感,來朝露農場三個月的小智,原本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因而用藥,等到發現失控時,為時已晚。他分享,照顧雞的過程中產生療癒的力量,「他們可以是我們的寵物,也可以是我們的食物。」雞同時擁有食物跟寵物兩種形象,是不同於一般貓狗寵物的獨特之處。羈絆 事實上,台灣目前約有八成蛋雞用格子籠飼養,A4大小的空間塞進三至四隻雞。雞隻為爭奪空間相互踩踏打架,導致雞隻受傷、生病,產蛋率也隨之下降。因此,工業化管理的雞場會在水跟飼料中摻入藥物保持雞隻健康,並且以斷食斷水來強迫換羽代謝維持產蛋量。然而,土壤河川卻被大量含有化學藥物的雞糞便汙染,甚至雞蛋本身也可能有藥物殘留。朝露農場找來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協助建立友雞飼養循環再生系統。放牧飼養讓每隻雞擁有寬敞的活動空間,「不要讓雞變成大量飼養,降低經濟需求的這個層次,他才會開始轉換到這隻雞帶給他療癒層次的元素,」楊環靜說。楊環靜解釋,飼養過程完全不使用藥物,不含化學藥劑的雞糞便會落在混合了樹枝落葉的土壤,自然發酵一段時間後,可作為農場裡蔬果植栽的堆肥。楊環靜的手直接伸進雞舍旁、已自然發酵的雞糞儲存槽扒抓,讓記者湊近聞,真的沒有任何味道。被友善對待的母雞們各個長得健康漂亮,也親人,雞舍明亮且沒有臭味異味。「雞牠原來可以養得那麼的chill、那麼的悠哉、那麼的有格調,那麼的乾淨,」Tim開心的說。為了不用藥也能夠保持母雞們身體健康,學員們每天都得固定給雞吃三種草,Tim甚至為此做了百草圖鑑,整理農場中有哪些植物,及其模樣、療效等,發現路上野花野草是有生命的、有功用的,有意義的,「然後回到我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存在並不是沒有意義啊!」餵飼料、掃雞舍,在日復一日又平淡的例行工作中,逐漸收斂了朝露學員們因藥癮而變得失序的人生。「你在照顧他們的同時,你也會意識到說原來你還有能力去照顧別的,不管是動植物還是什麼,」小智認為說來也玄,雞會理解人的心情、情緒,並給予回饋。他從一開始單純餵飼料,到後來「會有點靈性上的交流,」甚至「建立一些不一樣的羈絆」。面對雞的生老病死,也反映出學員們的生命狀態與價值觀。「有些時候我們在思考生命議題的時候,其實要有一個對照的角色,」楊環靜表示。至於蛋雞們最終會否成為桌上的食物呢?「我覺得那個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啦。我是不是懷抱著感恩的心,感謝牠這輩子為我們付出很多,從牠身上得到了不管是療癒的力量、被需要的力量,或者是雞蛋跟雞料理,」Tim說。養雞職能復健 位於屏東、專門收治精神病患的佑青醫院,則是藉由養雞協助病患做職能治療。醫院正門對面,就是占地百來坪的雞舍,共養了200多隻蛋雞。記者造訪醫院的前一天,凱米颱風後腳剛離開台灣沒幾日。雞舍潮濕,放牧區矮樹被吹倒,整體環境卻沒有異味。主要承擔養雞工作的有四位精神病友。記者跟著其中一位病友卓大哥一起走進雞舍旁的溫室架棚,全都是蛋雞很喜歡的零食黑水虻,外觀全身黑、長約兩三公分。佑青醫院兩百多名病患與醫護人員,每日三餐產生大量的廚餘,以往需要付好幾千元請廚餘車載走,現在處理過後,就成了黑水虻幼蟲的美食。卓大哥因父母過世,心緒不佳,進而飲酒,造成生活混亂失序,被家人送至醫院,一住就是13年,期間,重過蔬菜,目前則是負責飼養黑水虻。剛入院時,卓大哥睡眠品質不佳,「自從出來農場做,像我現在就流汗,睡覺就比較好睡,對身體也比較好,你看我現在身材不是都很好。」佑青醫院副院長莊奇陵觀察,參與養雞活動的病友,生活較固定規律,跟雞互動多了歡樂,每日收雞蛋跟賣雞蛋也有成就感,「心情變好,抗憂鬱劑、安眠藥的使用劑量也都減少。」精神病屬於腦的疾病,疾病致使腦功能損傷退化;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敬恐懼的態度,則導致病患社交功能退化。雙重退化的狀態,需要透過職能治療協助病患復健。「我們一般身體疾病的復健叫物理治療,精神科的復健是職能治療。」佑青醫院院長陳永興解釋,所謂職能治療就是職業、工作能力的訓練,「藉由各種不同的活動來訓練病人,增強他回歸社會的能力、工作的能力。」74歲的陳永興院長從醫50年,他表示,醫院病患主要以思覺失調症以及躁鬱症等情感性精神病為主;但近年來,家暴者與毒品導致精神狀況的病患越來越多。藥物主要針對疾病症狀,但對「退化」無能為力,「雖然他幻聽減少,可是他變得懶散、變得被動、變得面無表情、變得退縮不想外出,他就會一直被放在醫院,變成永久收容,」陳永興解釋職能治療的必要性。每個精神病醫院選擇的職能治療方式不盡相同。佑青醫院位處屏東,土地面積較都市醫院大,且靠近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義是務農大縣,農業資源豐富,因而選擇種菜跟養雞作為職能治療活動。當病患病情穩定後,經由職能治療師與心理師評估病患的退化狀況,再讓病患進行職能治療復健。養雞能治病? 除了心靈療癒跟職能復健外,養雞是否真的對疾病本身及藥癮產生的生理病變有「療效」呢?陳永興院長表示,目前種植蔬果與養雞停留在職能治療復健及臨床觀察階段,是否有助於治療精神疾病仍待嚴謹的科學研究。不過,要先解決養雞與科研的成本。「因為你要做醫學研究,樣本要夠,病人案量可能要100個、50個以上,」陳永興指出,台灣社會對精神患者負面標籤太根深蒂固,精神復健機構較少,尤其都市社區更罕見,因此不易擁有足夠的研究量能,成本上也就難以負擔。藥癮方面,小智認為,養雞過程也可能有不適應、不舒服,如果連照顧雞都沒有辦法調適,那面對藥癮當然更不容易去調適,「所以他其實有點像是藉由雞讓你去學習(跟不舒服相處),比較不是說你照顧雞我就一定不會用藥。」疾病療效有待科學實證,但是生命與生命相遇後擦出的火花肉眼可見。「有時候真的會了解到生命都是有存在的意義,你就會覺得說,自己可以更有意義的去過自己接下來的生活,」小智說。
專欄
藉「雞」發揮 突破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
周明文 邱惠恩 / 採訪報導 雞擁有多重且深刻的文化意涵,從生活型態、飲食佳餚,一直到俗諺俚語。然而,隨著講究成本效率的工業化管理後,人與雞之間只剩吃不吃,以及多快的速度、多便宜的價格吃到雞跟雞蛋。台中一間長照機構,讓長照長輩以友善飼養的方式飼養雞,突破失能長輩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並重新校正雞、人與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與一個社區的力量。有雞陪伴 一大清早,66歲的吳喜德阿公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向雞舍,距離雞舍1公尺遠時停下來、把拐杖放在地上,彎下腰拔草,「這是牠們的點心,去見牠們要給一點禮物,」喜德阿公笑說,雞舍外一大片恣意生長的草不除也不灑農藥,就是給為了留給雞吃,對人類而言是雜草,對雞而言卻是保健食品,上下午各吃一次,一次三種草。 雞農資歷僅3年的喜德阿公,目前養62隻蛋雞,其中12隻是其他雞農無法再照顧因而「托孤」。每天例行工作包括餵飼料、倒水、清理雞舍、檢查健康狀況與「幫母雞們按摩」。喜德阿公笑說,按摩除了讓雞舒服外,也是為了促進感情。他觀察,如果餵完雞就跑,那天產蛋量時長少十幾粒,「大概是生氣了,覺得你都不關心我」。這位「雞爸爸」有時還開金嗓唱給母雞們聽「雞寶寶、雞寶寶,快生蛋,阿公沒錢囉!」 喜德阿公過去從事粗工,40幾歲時罹患骨膜炎,最後雙腳膝蓋都不良於行,無法再外出工作賺錢養家,「整天窩在家躺著,人馬上就走了,」但養雞工作並不繁複,雙腳不便仍能負擔,最重要的是,「牠讓我有心做這件事情,可以講是這個雞在救我的生命」,尤其看到雞咕咕叫時彷彿在歡迎我,「很高興、很舒服,人啊,心裡快樂就是良藥」。 被雞療癒的喜德阿公,從一位只能臥病在床的失能者,成為養雞的產能者。以產蛋率來看,受到天氣、雞齡等影響,冬天產蛋率友9成,夏天產蛋率降至7成,一個月收入大約落在4千元至8千元。記者問:這樣夠用嗎?「養活一大家子當然不能,但是在山上沒什麼開銷,有空地我們自己種菜,想吃點肉就可以買肉,這樣就好了」。 這些雞蛋統一由62歲的雞班長、人稱囍妹姊的林囍妹運送,他同時也是一位雞農。原本是電子廠作業員,每日騎車來回近2小時,再加上年紀漸長,致使身心疲憊,因此55歲便匆匆退休,回到山上自家農地。然而,不識農務的他種什麼虧什麼,後來生活發生轉「雞」,「想說試試看,我也不求賺很多錢,每天生活就有個依靠就行了,不要說每天閒在家裡沒事做,就開始養雞,」囍妹姊說。 記者跟著囍妹姊於下午走進雞舍,所有母雞們一擁而上,接著他蹲下開始幫母雞按摩雞屁股,笑說,「我扮演牠們的男朋友,幫牠們按摩、跟牠們互動。」看著環伺在旁、倚賴他的「女朋友們」,他滿心喜悅地說:「心裡滿高興的」。 失能也可產能 喜德阿公跟囍妹姊都是由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照顧的長照長輩。「伯拉罕」是泰雅族語,代表圍爐烤火,有互助興旺的意思。自109年成立至今,長照範圍涵蓋台中和平區17個部落,照顧約130位失能長照的長輩。 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認為,失能不代表失去生產、失去作夢圓夢的能力,「我覺得很多失能長輩的生活就是三餐、換尿布、洗澡、看電視跟被電視看,」甚至不分社經地位高低,許多長輩老後似乎就只能如此黯淡。 林依瑩過去任職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長達12年,推出「不老騎士」企劃,甚至拍成紀錄片,全台巡演143場,引發熱烈響。2016年受時任台中市長林佳龍之邀,擔任台中市副市長,期間成立了全台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博屋瑪實驗小學,林依瑩相當喜愛該校教育理念,因此帶著孩子搬到部落定居,自己則每日開車至市府上班。 林佳龍連任失敗後,愛上部落生活與教育環境的林依瑩不願離開,起初與十幾個照服員用「合作社」的方式成立All in one的長照機構,目前合作社參與人數已增至80個人。林依瑩解釋,根據《合作社法》,勞動合作社的結餘要分配給參與的社員,秉持合作社「共勞、共治、共用」的精神,分配的原則是勞動治理投入得越多領越多,而非錢投入得越多領越多的資本主義邏輯。 林依瑩同時將「長輩不只是活著,也可以有生活重心,也可以圓夢」的精神運用在伯拉罕。找上食二糧創辦人、人稱雞校長的楊環靜,教長輩們養雞,但沒想到遇上困難,「長輩都覺得養雞有什麼稀奇,我們也小時候大家都會養,為什麼還要特別找老師來教。」 林依瑩帶著長輩參訪楊環靜可容納400隻雞的雞舍,當日剛好遇上傾盆大雨,大水沖入雞舍,結果「長輩都嘖嘖稱奇的說:『雞舍怎麼不會臭?』」,不懂養雞的林依瑩後來才知道,原來一般大型雞場大多惡臭。自此,長輩們敬服於雞校長的專業,開始跟著楊環靜學養雞。 伯拉罕協助長照長輩養雞分為兩種,一種是像喜德阿公這樣的生產型養雞,一人最多可養50隻蛋雞。第二種是療癒型養雞,特別設計給失智或者失能較為嚴重的長輩,平日協助整理藥草給雞吃。 長輩們最開心的,莫過於「發蛋錢的那一天」,甚至雞蛋有時成為公益晚餐的食材,長輩從只能受人幫助的角色,變身為幫助人的角色,「手心向下的幫助別人,自立起來後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生活價值其實完全不一樣,」林依瑩笑著說出自己的觀察。 不過,為什麼是養雞?而不是養其他經濟型動物呢? 「友」雞陪伴 「雞在我們傳統文化中代表家,」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原本是美食家,出過幾本傳統市場美食之旅的書籍。「我在傳統市場看到人跟食物之間的剝離關係,不曉得吃一顆雞蛋背後有一隻活生生的雞。」楊環靜自問,不知食物從何而來、如何而來,也不知因為食物而產生的食品安全、環境汙染、生態浩劫等問題,「我還能說自己是美食家嗎?」反思完後,他開始走訪國內外學習生態知識,製糖製鹽砍甘蔗樣樣都來。最後,看到雞在生態環境與人類文化中的特殊性與多元角色。 楊環靜指出,早期台灣,台語講起厝,當時人們會送雞做禮物,生孩子坐月子時就會宰了雞補身體,甚至當時許多農家前庭後院都養了好幾隻雞。更不用說多的是跟雞有關的俗諺俚語,例如偷雞不著蝕把米等。雞展示一種生活型態、一種飲食文化。 以天性而言,雞會吃蟲、吃菜、吃土。因此,早期農家會藉由雞來翻土、抓蟲,雞大便也是一種天然肥料。楊環靜解釋,如今講究效率成本的工業化管理思維,大量飼養雞隻,並且將雞關在狹小的格子籠裡生蛋,甚至每日用藥保持健康與產蛋率,才導致含有化學成分的大量雞糞便成了汙染土壤的負擔,甚至禽流感新聞時有所聞。人與雞之間的關係疏離且扭曲。 楊環靜後來進修成人教育,將友善飼養雞的知識轉化至各領域,從銀髮長照、特教、藥癮等,教導人如何用友善的方式飼養雞隻的同時,雞也成為療癒人心的寵物。 走進喜德阿公跟囍妹姊的雞舍,確實沒有異味臭味。這是因為伯拉罕與附近的學校合作,讓學生或年輕人當志工,把山區大量的落葉集中後拿來鋪在雞舍地板,與土壤跟粗糠混合在一起後,既能保持雞舍環境乾燥去除異味,母雞們也能保持健康,社區環境乾淨整潔,當志工的孩子也與社區長輩之間多了互動與話題,一舉多得。 雞舍裡還有一個藍色桶子,裡頭是給母雞補充蛋白質的黑水虻幼蟲,吃廚餘長大的黑水虻,讓社區的廚餘有了去化管道。「引導他用另外一個方式跟雞產生關係,用最友善的方法跟牠一起創造共好,人也好、雞也好、環境也好、社區也好叫共好,」楊環靜解釋。 長輩們從養雞的過程中發現,雞原來會躺在沙子裡扒抓翻肚、洗澡除蟲。雞也像貓狗一樣撒嬌、給人摸給人抱,甚至還能遛雞。楊環靜更舉辦「友雞運動會」,召集社區老少帶著自家的雞來賽跑,相當刺激逗趣。 透過友善的方式飼養與陪伴,重新校正了雞、人、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也陪伴一整個社區的力量。
專欄
金色拱門帝國70年 麥當勞仍是速食霸主嗎?
邱惠恩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麥當勞今年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滿40周年。從賣一個15美分的漢堡,到如今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一度被稱為20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它能跨越種族藩籬成為許多國家餐桌上的共同記憶,從單純的餐飲選擇到生活文化的認同,從一家餐廳變成經濟政治角力的對象。在在都讓麥當勞不只是個速食業龍頭,還有更多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代表的複雜意義,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觀察現象。 麥當勞品牌標誌為金色拱門,設計簡單、視覺強烈,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圖1/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起源 1948年姓氏為麥當勞的兩兄弟開了一家主打定價15美分漢堡的餐廳。有天,向該餐廳銷售奶昔製造機器的雷克洛克(Ray Kroc)到訪,驚豔於餐廳標準化的製作與銷售流程,馬上與麥當勞兄弟談判,取得特許經營代理商。 1955年4月15日在密西西比河以東開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當時克洛克的經營原則是:出餐迅速要快、味道要一致、環境要衛生。商研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朱浩分析,這三項餐飲標準符合當時任何一個市場的消費者要求,「它把這三項標準不斷做得更極致。」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迎來高峰,成為麥當勞發展的重要助力,「其實也的確有點時事造英雄的部分,」朱浩分析。 二戰後重塑世界權力分配,「美國在20世紀就是霸權,除了蘇聯,它對全球市場具有一種決定性力量,」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蕭旭智說。 回應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型態,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陸續誕生。(圖2/獨立特派員) 經濟發展也改變人們三餐家裡吃的生活型態,朱浩分析,「剛開始只有午餐外食,隨著經濟發展強度越高,甚至有加班的狀況產生,三餐都不在家裡吃的狀況變得頻繁,這時候就會出現誰來接手家庭餐點的功能的問題」。 餐飲型態開始回應需要三餐外食的上班族及講究效率速度的都會生活。因此,1950年代連鎖速食品牌開始出現,包括1952年肯德基、1955年麥當勞、1957年漢堡王、1958年必勝客,以及1968年SUBWAY、1969年溫蒂漢堡等。 美式餐飲隨著當時美國流行音樂、好萊塢電影傳播至全球,「麥當勞不只賣食物,還賣一種生活方式,」蕭旭智表示。 當時想嘗試美式生活的外國人,「吃麥當勞就變成一個方式,金色拱門就在全球變成非常顯著且熟悉的標誌,」朱浩解釋。 餐飲全球化先驅 麥當勞進駐各國的時間點與該國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圖3/獨立特派員。) 麥當勞品牌標誌「金色拱門」成為象徵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1967年麥當勞首次在海外加拿大開設分店,自此開啟全球化經營的腳步。1971年日本成為東亞地區首站,同一年,歐洲首站為德國。 1960年代亞洲四小龍相繼崛起,麥當勞也開始插旗,包括1975年香港、1979年新加坡、1984年台灣、1988年南韓。中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90年代加大力道,麥當勞便在1990年進駐中國。同年,美國死對頭俄羅斯莫斯科也看到了金色拱門。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馬斯格雷夫指出,麥當勞進入蘇聯被視為美蘇冷戰降溫的徵兆及俄國走入全球化浪潮的開端,「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開放並建立信任合作訊息的一部分。」直到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麥當勞才退出經營32年的俄國市場。 台灣麥當勞初期 1980年代台灣政府以經濟自由化及國際化為擬訂政策的首要考量,加上美國政府施壓。因此,國內雖有台灣傳統餐飲將受到極大衝擊的擔憂聲浪,政府仍有條件開放麥當勞進駐。 「麥當勞當時跟農委會(現為農業部)有特殊的合作,」曾是麥當勞亞太區副總裁的李明元回憶,當時合作條件包括薯條專用的馬鈴薯及冰山萵苣等必須在台灣種植,才開放麥當勞進駐台灣,「所以台灣麥當勞一開始員工名片上寫的是推廣農作產品中心,而不是餐廳。」 1984年麥當勞與台灣的寬達食品公司合作,天字第一號店坐落在台北市民生東路上,1月28日正式開幕。當年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約12萬元,一個漢堡售價78元,開幕當天就創下營業額120萬的世界紀錄。 「當時麥當勞早上7點開門,6點就有人排隊,」李明元1984年2月28日進入民生店擔任管理組組長,他回憶,當時南部包遊覽車,半夜驅車北上台北,觀光首站就是麥當勞,可謂盛況空前。 大部分外國連鎖速食品牌相繼進駐台灣時間落在80年代。圖4/獨立特派員。 跟隨麥當勞腳步,其它連鎖速食品牌相繼來台插旗,包括1985年肯德基跟溫蒂漢堡(1999年撤出),1986年的必勝客與哈帝漢堡(1995年撤出),1990年漢堡王、1991年摩斯漢堡、1995年SUBWAY。 由於速食餐飲競爭益發激烈,新鮮期一過,「經營狀況很慘,並非外面想的那麼光鮮亮麗,不但虧損,而且虧損到資本額都接近負的狀況,」李明元說。 台灣麥當勞當時曾向日本麥當勞創始人請益,得到專注家庭兒童市場且要成為餐桌上習慣性消費選項的答案,「能不能成為台灣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是關鍵,所以從那時起,台灣麥當勞思考如何在不同時段提供消費者那個時段需要的商品,」李明說。 李明元從基層員工一路升到亞太區副總裁,他對麥當勞給員工的基礎營運課程印象深刻,「第一堂課,用約80公分到100公分的視角拍攝麥當勞餐廳,結果看到的是餐桌背面黏著口香糖,桌腳沾到番茄醬等的畫面,」麥當勞用反差的方式教育員工,小孩子眼裡的麥當勞跟大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進而瞭解到如何改善所有的服務。 台灣市場專注在家庭市場,尤其兒童,祭出快樂兒童餐以及送玩具的行銷策略。1999年凱蒂貓蒐集熱潮更是經典,一到兌換時間,門庭若市、大排長龍。「麥當勞塑造一個非常快樂的形象,讓小朋友覺得來吃麥當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生日還可以辦派對,」朱浩分析。 台灣40周年與蔡依林合作推出新歌曲,歌詞也強調「簡單的快樂」。「不只有小孩喜歡的兒童餐、薯條跟冰淇淋,就算是大人在麥當勞點一杯咖啡安靜沉澱,也是喘口氣、放鬆的快樂時光,」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麥當勞重塑空間的想像,它不只是滿足消費者味蕾的地方,也是K書中心、上班族談生意、發呆殺時間的好去處,進而成為大眾餐桌上的共同記憶。「行銷活動都不是短期促銷噱頭而已,而是經由長時間觀察消費者需求累積起來而形成的商業策略,」李明元表示。 「麥當勞最強的地方是與時俱進,我們有很強的顧客調查分析數據,」1995年加入麥當勞、現為麥當勞餐廳發展部副總裁黃美玲表示,發展部是先遣部隊,需要花大量人力時間啟動調查分析,最後評估要在哪裡展店,「所以我們開店的失敗率是比較低的。」 「我們有多少的業者會隨時觀察消費者?不會!」朱浩觀察,台灣餐飲業者很少像麥當勞事前做通盤市場調研,「通常都是等到業績掉下來時才驚覺大勢不妙,那時才開始修正就太倉促」。 對地區大規模的市場調查,讓麥當勞成為台灣商圈的房地產指標之一。另外,麥當勞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經濟學人1986年以經典商品大麥克在各國的價格,提出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標:大麥克指數,用來比較貨幣的相對價值和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準。 這些在在都加深金色拱門帝國的影響力。 麥當勞化爭議 2004年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圖5/公視) 然而,麥當勞並非總是那麼吃得開。 2000年左右,美國麥當勞就面臨多起肥胖求償官司,2002年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2004年美國紀錄片導演連續30天三餐吃麥當勞,導致健康亮起紅燈,這份稱為「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紀錄片當時在各國發酵。速食餐飲與垃圾食物畫上等號。 日本2014年、2015年陸續爆出食物混入異物的食安事件,逼得日本麥當勞高層開記者會公開鞠躬道歉。日本教授小川孔甫更是連續出版兩本書探討日本麥當勞為何走向衰微。2017年英國則爆發速食業低薪罷工潮,要求時薪至少要10英鎊起跳。 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提出著名的「麥當勞化」一詞。(圖6/獨立特派員。) 金色拱門帝國的形象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下,是大眾檢視的頭號目標。 不過,早在1993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喬治瑞瑟,分析了麥當勞四大特性:包括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以及透過非人科技的控制,提出「麥當勞化」的名詞,來描述社會各個領域廣泛導入這四大特性,甚至取得統治地位過程的現象。 「麥當勞強調快,」蕭旭智解釋,不只食物麥當勞化,例如小孩教育要包班一條龍等,都有麥當勞化的影子。 我們被金色拱門帝國殖民了嗎?「還是反過頭來用我們的方式修改了麥當勞化的現象呢?」蕭旭智表示,這是學界觀察全球麥當勞化現象的角度之一,「在21世紀,我們具有一種後現代的特徵:拼貼,」人或許有選擇吃或不吃的能力,甚至有其它可取代的選項,例如慢活、在地風格、生活感等價格,「這時候我們似乎就具有一種逃逸的能力。」 麥當勞在麥胖報告後,同年台灣曾開放廚房供媒體拍攝安消費者的心。近年也有跟網紅合作,進入廚房做漢堡,宣傳高標準的食安品管。另外,菜單加入沙拉、水果、無糖飲料等選項,並且列出餐點成分資訊,包括熱量、脂肪、糖、鈉等等。「產品的規劃會重視怎麼樣提供顧客均衡餐點,也就是更均衡的選擇,」麥當勞整合行銷群助理副總裁林佳縈表示。 全客層挑戰 多元訂餐取餐渠道反映消費者新的餐飲需求型態,是影響麥當勞內裝設計的重要因素。(圖7/台灣麥當勞) 時過境遷,麥當勞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深耕滿40周年。創辦人克洛克當初強調的效率、一致的味道、乾淨衛生三大原則,早已是21世紀所有餐飲業者的基本標準,想吸引消費者上門得做更多努力。 李明元2012年離開麥當勞後,2016年與在台灣達美樂工作18年的徐靜蕙合夥開設的新餐廳,「消費者本身希望能夠多元跟輕鬆 人必須要能夠讓自己有選項,我自己控制我自己要做什麼,」李明元表示,這種渴望多元並展現自我風格的態度反應在飲食上。 走進李明元的餐廳,菜單上的披薩有既定選項與自選披薩配料,並且搭配24小時可訂餐的系統。另外,引進直火烤爐,披薩約2分鐘就能出爐上桌,希望符合快速慢食(Fast Casual)的餐飲型態。 李明元觀察,由於外送平台崛起,多元點餐、取餐的管道,加上後疫情的生活與職場型態,導致消費者的需求,包括用餐訂餐時間、空間、喜好等越來越碎片化。餐飲業者「勢必要思考如何非常有效率的服務不同客群的需求。」 這也是台灣麥當勞的挑戰,「當我們的消費變成是多元渠道的一種模式的時候,我們整個廚房區必須與時俱進的做改造,」黃美玲表示,自2021年開始,每年改裝40間到60間餐廳內裝,目的不只是滿足當代視覺美學,更是為了回應數位時代的消費體驗。 從員工休息區、工作區一直延伸到消費者走進餐廳點餐、用餐、等待到拿餐用餐的過程,只要有一個環節掉螺絲,消費體驗就會大打折扣。「過去改裝時完全不會去動廚房,但是現在不一樣,消費者用不同的管道下訂單後到後台廚房區,它涉及到所有廚房的設備及如何讓操作人員第一時間知道,並且根據不同的單量快速把產品放到它應有的位置,這一切會導致廚房區產生一個革命性的變革,」黃美玲表示,這也是為何新店面要將內用、外帶以及外送平台點餐等動線分開。 近年部分老牌店面收掉,原因包括營收不如預期外,一樓腹地太小無法有效管理消費者動線;也有些則礙於法規二樓違規營業而收掉;兒童遊戲區也因為法規跟空間因素而走入歷史。但最重要的還是目標客群與過往截然不同,「以前客層可能鎖定小朋友為主,現在客層已經擴大為全客層了,」黃美玲說。 2017年6月1日台灣麥當勞轉為授權發展商,由李昌霖董事長率領的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國麥當勞母公司取得未來20年在台灣的特許經營權。面對越來越多速度更快、品質更佳的餐飲品牌,台灣麥當勞未來挑戰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邱惠恩/編輯
專欄
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如何食用要留意!
你知道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有什麼不同嗎?為何保健食品不可宣稱療效、健康食品可稱療效?健康食品有哪13種保健功效?部分保健食品的廣告過於誇大功效,又有哪4大常見手法?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希望能買到健康,但絕對不是吃就越多越健康,到底怎麼吃才正確呢?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大不同!你真的知道怎麼吃嗎? 透過保健食品維持健康、補充營養素已是日常選項,但貨架上的保健食品種類、品牌繁多,你分得出: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藥品,這三者有什麼不同嗎? 藥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聽起來有些相似,實際上卻有極大差別。(圖/獨立特派員) 藥師李欣學說:「一般民眾會認為他所買到的食品都是藥品,但食品補充,並不會產生藥品的副作用,因為食品不具療效,藥品是具有療效的。」 坊間說的「保健食品」其實就是一般的食品,例如標示含有礦物質或維生素、以錠狀或膠囊等型態販售的營養補充品,外盒都有特別標示「食品」字樣,雖是食品也有每日建議攝取量。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有些營養素之間是彼此可以合作的,有些彼此之間是會排斥的、會對抗的。我們在補鈣跟鐵的時候,會把時間給錯開,不會一起吃。避免到腸子後,兩種營養素競爭吸收,以致於雖然補的量是大量的,但是吸收反而是比較不好的。」 健保制度讓醫療負擔減輕,但民眾仍常以保健食品搭配。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購買保健食品前最好還是徵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年輕人也關注!保健食品討論度大增 保健食品已成為民眾日常保養的選擇之一。社群數據分析公司產業分析師陳貞樺分析,近三年的保健品網路聲量,在2020年的時候,聲量大概落在10萬篇左右,2022年已經成長到突破30萬,甚至來到35萬篇。 藉由大數據了解保健食品關鍵字的活躍程度,發現社群平台裡,社會新鮮人開始注重身體保健。陳貞樺提到,討論增加最多的成長率其實是Instagram,也就是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 過往認為熟齡或銀髮族是保健食品的主力客群,現在透過大數據發現,年輕人是新興族群。(圖/獨立特派員) 傷了荷包又傷身!小心誇大不實的廣告 食品與健康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支柱,但若吃到危害人體的「保健食品」,可以說是傷荷包又傷身。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榮達說:「網路購買的(保健食品),出問題的會比在一般店面購買的多一些,一般如果是貿易商進口的話,至少主管機關有把關的制度,跟代購購買的話,基本上不會抽驗。」 歸納違規廣告四大常用手法,包含標榜特定成分、恐嚇及暗示作法、使用前後的比較、使用心得。消基會建議民眾盡量挑選符合《食安法》規定的商品,無論是食品或健康食品,如果誇大、宣稱醫療效能,依法可裁處罰款3萬到200萬,而食品違規廣告,也可以在食藥署的網頁進行查詢。 衛福部食藥署企科組一年監控兩萬多件食品廣告,提供民眾簡易的辨識方法。組長許朝凱說:「它有時候會講到更深入一點,比如你的細胞、血管會怎麼樣,有做一些動畫,然後又畫到血管、心臟、骨頭,基本上有九成以上都是違規的。」 民國88年制定《健康食品管理法》,將健康食品保健功效正面表列,不能誇大、易生誤解。(圖/獨立特派員)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鄭維智副組長表示,能夠符合健康食品的重要關鍵是:這個健康食品必須要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這個功效必須要有科學的實證,而且經過確認之後,由政府查驗登記許可,才能給小綠人的標章。 要辨識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除了「健康食品」字樣、找到小綠人標章、許可證字號之外,民眾也可以到食藥署網頁查詢審核通過的商品。(圖/翻攝自網路) 如何買到健康?保健食品千萬不要亂吃! 保健食品的風行,也許與國人對藥物的認知有關。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張瑞廷說:「很多民眾的心態是因為覺得西藥感覺很傷身體。」張瑞廷也提醒,像是腎功能比較差的病人,就比較不適合隨意補充保健食品,可能會導致所剩無幾的腎功能變得更差。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洪冠予也提到,一般人會買健康食品,期望是買到健康,不見得是真正生病了,如果有這樣需求的時候,還是要先知道:到底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保健營養食品是維持健康的選項之一,不過每個階段身體的需求不盡相同,所需要的營養素也各有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妥善保存,才能真正「吃得健康」。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用精油促進身心平衡,芳香療法有效嗎?
從植物萃取出的芳香分子「精油」或「純露」,用以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稱為「芳香療法」。台灣已有醫師開設芳香醫學門診。但民眾要如何透過芳療提升生活品質?以科學實證的角度,看看植物的芳香分子,何以成為忙碌生活中平衡身心的力量。 診間飄散精油香氣 芳療有科學證據嗎? 源自歐洲的芳香療法,是將植物萃取出的精油、純露,以嗅吸、按摩等方式,讓人體吸收,在台灣的醫療領域也有應用。無形的氣味,透過嗅覺、感知,令人心曠神怡,身心愉快,但是真實療效有科學證據嗎? 芳香療法專家溫佑君1990年代從倫敦芳療學校畢業,翻譯與審訂歐洲的芳療書籍,將芳香療法有系統地引進台灣。他表示,大家會疑問精油的功效有什麼樣的科學認證?「我常常會啞然失笑,因為不是有沒有,而是太多了。」 萃取自植物的精華物質,經證實具有藥理作用。日本失智症專家浦上克哉醫師的研究就指出,早上使用迷迭香和檸檬精油,晚上使用薰衣草和甜橙精油,能延緩失智。 在診間的擴香儀滴入精油,實施一年半以來,不僅醫護人員的心情更加平穩舒適,換藥時傷口散發出的氣味也會改善。芳香分子透過空氣傳播,甚至還有抗菌的作用。 精油除了在外科的空間發揮作用,在疼痛專科裡也有應用。疼痛專科醫師王偉全就說,有文獻研究顯示,玫瑰果、薑黃跟印度乳香有幫助消炎及修復的效果,玫瑰果油裡更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是肌腱、韌帶修復所需的原料。 芳香療法應用於疼痛醫學的原理與大腦的迴路相關,因為嗅覺是最直接的感官,能跳過大腦的理性思考區。王偉全說明,嗅覺分子能通到大腦的「邊緣系統」,包括跟過往記憶有關的杏仁核及海馬迴。跟疼痛較有關係的是前扣帶迴或島葉,這些都有研究發現,精油有舒緩的效果。 疼痛大腦的區域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在物理治療的範疇,也運用精油按摩來紓解疼痛。(圖/獨立特派員) 家醫科醫師力推芳療門診 改善身心不平衡 主流醫學逐漸納入輔助療法,在台灣各地出現了芳香醫學門診。臺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羅佳琳,創立芳香醫學醫學會,也是台灣第一位開設芳香醫學門診的醫師。 羅佳琳表示,芳香醫學的處理,跟一般單純用止痛藥、安眠藥的概念不太一樣,如果太重視療效,某個層面來說,又走了跟傳統西醫很像的路。 羅佳琳認為,「真正好的芳香醫學諮詢是:我們理解個案的成因,知道他不平衡的原因在哪裡。」這些不平衡不單指生理結構不平衡,而是情緒的不平衡,都去調整後,個案自然而然會活出該有的樣子,減少這些不平衡造成的疾病。 羅佳琳醫師邀請病患及家屬一起感受香氣。(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人如何DIY芳療小物?蒸餾精油細節多 除了醫師用於改善病症,也能自製芳療小物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將喜愛的精油,依照建議濃度滴入燒杯,搭配酒精,就可以自製香氛噴霧。或是將精油搭配基底油攪拌混合,做成香氛滾珠瓶,按摩穴道。 DIY風潮盛行,許多芳療愛好者自己動手,居家蒸餾純露、精油。秤好材料的重量,加入固定倍數的純水,將蒸餾器組裝後,再接上冷卻用的水管,蒸餾到一定的溫度後,比重比較輕、浮在表面的就是精油,與精油一同蒸餾出的還有純露。 純露蒸餾課程講師余珊叮嚀,精油是高濃縮的產物,要與植物油、基底油以一定的比例稀釋之後,才能安全塗抹在皮膚上;純露則不需稀釋,也沒有特別的限制。 此外,蒸餾時所有接觸萃取物的器具,都要以酒精仔細消毒。過程如此嚴謹,是因為這些天然產物,若保存不當就容易變質。 氣味本無形體,但充滿力量。試著與香氣互動、跟植物交朋友,讓芳香療法幫助忙碌的人們與自然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療癒身心的另外一種選擇。 (※鄭淑文 吳金圳/採訪報導)
專欄
逆轉糖尿病之島!如何從生活習慣改善糖尿病?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看看台灣各地的醫師及營養師,如何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糖尿病危機。 台灣已成洗腎之國 近半數為糖尿病引起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洗腎人數已高達9萬6千人,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因糖尿病引起。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有250萬人,若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輔大醫院腎臟科主任朱培倫表示,目前有將近46%末期腎病變是由糖尿病造成的,早期的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許多病人在診斷出糖尿病時,也許都已患病一段時間,腎臟功能都到晚期了。 由於糖尿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被患者忽視,飲食沒有節制,進而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除了飲食習慣,很多糖尿病人也對治療有錯誤觀念,認為糖尿病的藥吃多了會傷腎,不願意按時吃藥。導致身體的大小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中,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像是中風、心肌梗塞或是眼睛、腎臟等多種病變。 在糖尿病共享門診中,專業人士和病友們共同討論糖尿病相關議題。(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破除迷思? 共享門診成糖友交流平台 在南投埔里一間診所,招牌上寫著「生活習慣病診治中心」,也就是專門醫治糖尿病、腎臟病以及痛風等慢性病。這裡不光看病給藥,最重要在於想辦法幫病人改變生活習慣。 幾位糖友圍坐,共同討論日常生活有哪些食物會影響血糖。有別於傳統看診模式,這種糖尿病共享門診是由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多位病友,以共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協助病友認識、了解糖尿病的各種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甜食吃太多所引起,忽略了米飯和地瓜這些澱粉食物,經消化分解,最後也會轉化成葡萄糖。罹患糖尿病不代表不能再吃美食,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哪些食物是含醣類,才能控制好總醣量的攝取。 營養師林依婷說,病友可能以為是甜食才會造成影響,但其實全榖雜糧類含有醣分,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而營養師依照每位糖友不同的狀況,給予客製化的飲食建議。 在共享門診中可以了解病友真正的問題,更有助於破除迷思。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提到,許多病友抗拒打胰島素,覺得打下去就戒不掉,或是眼睛、腎臟壞掉。因為打針後就要洗腎或是眼睛出問題,就會讓病人聯想到,是不是打了胰島素才變這樣?其實不是,會造成這些問題的還是血糖本身。 很多糖尿病友年紀比較大,身體肌肉逐漸流失,對於平常不愛運動的長輩,陳宏麟也在診所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利用專業銀髮健身器材,增強長者肌力。 營養師拍攝影片,解說如何烹調兼具健康與美味的菜餚。(圖/獨立特派員) 診所醫師投入衛教 教病友從日常生活控糖 一間位於宜蘭羅東的診所,只單看一科糖尿病,卻請了8位營養師及8位護理師,龐大團隊陣容,為的是要教糖友如何成為控糖高手。樓下的診所看病,而樓上還有一個溫馨的小廚房,打上燈光,瞬間變成攝影棚,有營養師主持,教大家健康美味的減醣祕訣。 診所醫師游能俊坦言,衛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聽的人總覺得又在嘮叨。他試著換個方式,讓大家知道糖尿病的飲食,也能在餐盤裡看起來美味可口。 關於衛教,游能俊說:「我們多提供一個管道,因為這個很少人在做,如果我們再不做,它等於零,大眾就不容易接受到訊息。」 糖尿病友林先生表示,游能俊醫師會針對病人飲食、運動各方面來了解,林先生病了28年,長期下來也吸收到很多知識。「有時候人家說你什麼東西不能吃,我說都可以吃,只要量控制好就好。」 由健身教練線上教學,讓糖友在家可以邊看影片,邊做運動。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怕的是當血糖控制不住所產生的併發症。糖尿病光靠藥物並不能完全有效控制血糖,想要成功控糖,就得從改變開始。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土地環境
主題
來去一世紀
追蹤狂犬病  回到一個世紀以前的日據時代  來看看台灣的狂犬防疫史 立法院這個會期最重的是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同時還有包含服貿協議、年金改革等43項列為優先法案待審,此外還有排隊等了好幾年的的法案更不計其數,就拿動保法來說,農委會希望透過立法規範,讓民眾必須為飼養的寵物節育,也不可以棄養,明年元月起將要求犬貓進出公共場所一律得戴上施打疫苗的頸牌。 其實早在一個世紀前日據時代就有這樣的規範。獨立特派員在狂犬病疫情發生後,持續觀察防疫工作,也同時往前溯源,試著連結起台灣狂犬病防疫史。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找出當時的報紙書刊,發現不少有關狂犬病的翔實報導,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日日新報上就記載,1909年台北西門街上有貓也感染狂犬病,咬到人,有人因此死亡。那時候政府就提出打疫苗、戴口罩、徵犬稅來抑制狗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當時台灣已經有自製疫苗的能力。 台灣光復後為了防疫,總共施打17萬劑以上的疫苗。我們也找到光復後第一線防疫人員杜爾祥,他是當時省衛生處唯一的獸醫師,在人力很少的情況下,跑遍三百多個鄉鎮。在平靜五十幾年後,狂犬病捲土重來,他認為是空窗期太久,防疫鬆了,才讓病毒又有可趁之機。 獨立特派員做了這樣歷史的回顧與研究,是要提醒大家:人類的防疫從來就不容鬆懈。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農委會未來將推動送養專案,結合免費施打狂犬病疫苗以及絕育補助等措施,減少流浪動物,多管道做好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