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土地環境
主題
看見蛻變的眉溪
南投仁愛鄉的眉溪部落,早期這裡曾經有一百多種蝴蝶,是台灣三大蝴蝶谷之一。不過後來棲地受到人為開發破壞,蝴蝶變得越來越少,為了找回以前美好的生態環境,地方的人努力復育,不只蝴蝶,很多原有豐富的生態都回來了。 眉溪以自然資源結合原民文化,成了深度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是部落發展觀光,雖然帶動地方經濟,卻也為環境造成壓力。經過重新思考,他們現在決定放慢觀光腳步,轉而在清境農場開了一家原住民餐廳,由一群賽德克族的返鄉青年共同創業經營。他們想做些什麼呢?
社福弱勢
主題
聽障創業家
聽力經常被我們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一種能力,但是當聽力受損時,要怎麼打電話到餐廳訂位、叫瓦斯、租房子、將信用卡開卡呢?這些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事,對聽障朋友來說都不容易。如果聽不清楚、聽不到,要怎麼跟世界互動、找到自主生活的立足點呢? 另外,聽障朋友開車時,行進間的噪音,或是在餐廳、咖啡廳的環境音被助聽器同時放大,蓋過人說話的聲音,聽障者要怎麼聽得清楚呢?獨立特派員要介紹兩位聽障創業家歐陽磊與陳柏儒,他們都是重度聽損人士,把身體的缺陷轉為創業的切入點,以正面思考與勇往直前的努力,來改善聽障人士的生活品質。
政治經濟
主題
台灣需要創業基地嗎
自己創業當老闆是不少人的夢想,全台灣有超過三百多個創業基地,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政府單位營運,這些創業基地通常會提供空間以及創業所需要的資源。 但是台灣真的有這麼多創業需求嗎?政府投注許多人力與經費開設創業基地的必要性又在哪裡?另外,創業有失敗的風險,不可能百分百成功,當新創業者遇到政府以穩定績效的思維來驗收成果時,又產生哪些問題?
政治經濟
主題
台青西進之路-帝都
根據中國互聯網報告指出,中國網民規模有7.3億,相當於歐洲人口總量。中國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更高達67%,4.7億人,互聯網和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創造中國經濟高速發展。 尤其在北京,人才薈萃,資源集聚,互聯網更是蓬勃發展,被稱為中國矽谷,也因此特別吸引台灣青年前往尋夢。不過,在北京創業生活成本非常高,他們現在的平均房價換算台坪一坪一百多萬台幣。房價這麼高,住房和辦公成本開銷相當大,而地方政府如何協助新創公司加速成長就是他們生存的關鍵。
政治經濟
主題
台青西進之路-背後
2014年,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讓中國驚覺到台灣年輕一代與生俱來的「天然獨」與大陸的距離,因此新的對台政策從以往「三中一青」轉為「一代一線」,也就是將重點工作放在「青年一代」以及「基層一線」。在雙創政策中,大陸為台灣青年廣設創業基地,給予相當好的創業條件與優惠貸款,讓他們享有特殊待遇,試圖拉攏台灣年輕人。 然而,台灣年輕人,不管政治傾向為何,以創業來說,年輕人考慮的是市場和條件,而非意識形態。面對大陸不斷開出紅利,吸引台灣青年,在這新一波西進磁吸效應下,台灣政府要如何因應,給予年輕人更好的創業機會和環境,才不會讓我們的人才不斷流失。
政治經濟
主題
台青西進之路-逐夢
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市場商機潛力無窮,很多台商在對岸都有設廠投資。不過,以往如果沒有雄厚資本,很難在市場立足,近十年,中國經濟飛速成長,台灣有些人也選擇到中國工作。而在2015年之後,越來越多年輕人直接跑到中國創業,因為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政策,提供很多創業誘因,要激發年輕人的創業熱情。 在中國各地興起許多孵化器,專門協助青年創業。不只提供住宿,有專人輔導,協助創業青年建構人脈、熟悉市場。當然還提供最重要的創業資金,辦公室也免租金,直接拎包即可進駐。其中,在東莞有兩個80後的台灣醫生,他們放棄高薪,到中國創業養魚,以科學化管理,不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協助漁民從事健康養殖,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政治經濟
主題
超越22K
很多人憂心我們下一代的未來,22K的低薪已經是大學畢業生揮之不去的噩夢,而如果薪水一時之間拉不高,創業會是另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嗎? 大陸企業家--馬雲今年初宣布拿出一百億新台幣幫台灣青年創業,掀起一股討論熱潮,許多年輕人也對創業充滿了熱情。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個由資深CEO和四個年輕人組成的老少配社會企業團隊,為18-22歲的年輕人免費打造開創力課程,透過為企業解決實務難題,讓年輕人獲得在校園裡學不到的寶貴經驗。相對地,在這段過程中,企業也對年輕人的創意和能力刮目相看!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