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極端氣候現在進行式,水利工程建設面臨挑戰【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鄭仲宏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七月底凱米颱風來襲,強降雨重創中南部,河川溢堤、滯洪池全滿釀災情。二十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投入龐大的治水經費,推動各種水利工程建設,但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卻一再挑戰工程設計的安全標準。面對氣候變遷,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麼?凱米颱風襲台後 災區現況直擊  凱米颱風離開後,一大清早,台南後壁區公所的行政櫃檯,陸陸續續出現前來申請災害補助的民眾。根據補助辦法規定,受災戶需要備齊相關身分與土地證明文件,以及災損照片才能辦理。對許多年邁的災民來說,處理補助行政手續,並不容易。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資料,此次風災造成台南地區的農畜災損,高達三億五千多萬,許多人一夕之間傾家蕩產。民眾期待補助金儘快入帳,紓解燃眉之急。 重建家園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力。後壁約有一千多戶受災,台南後壁區長陳玉惠也表示,目前積極申請國軍來協助,希望能夠在清理到一個階段時,能有化學兵來幫忙家園的消毒工作。八掌溪整治多年仍溢堤 問題出在哪? 統計數據顯示,自7月24日至26日,台南37區累積的雨量,都超過排水設施的設計標準,八掌溪集水地區更高達1824毫米。洪水更沖破後壁區與嘉義縣水上鄉交界的堤防。 農民損失慘重,氣憤質疑堤防工程品質。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同一處堤防毀損,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2018年823水患,八掌溪就曾經在此處溢堤,造成災情。八掌溪歷經多年整治,為何災難還是無法避免? 台灣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說:「溢堤的這些事情,其實就是水利建造物的安全檢查跟評估,國家在這部分的經費一直以來就不多,所以能夠做的就相對有限。」 針對河川流域的整治,有學者提出綜合流域治理的概念。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說:「上游山區裡面的水土保持、森林的保育都要做好,因為我們很多的水源都是來自於山區保育的成效,讓它能夠做為綠色水庫,到了中游要做滯洪的防洪措施,下游就要離水治水、與水共生。」 風災大水來得措手不及,幸好消退的速度較之往年也有改善,這其中,後鎮抽水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設置抽水站,經濟部水利署在823水患之後,提出了「在地滯洪獎勵及補償作業要點」,針對氣候變遷調整策略。在地滯洪設施是改造現有設施,可以是農地、魚塘或埤塘,做為天然滯洪池使用。不過台灣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也表示,防洪絕對不是保證不淹水,是在設計、保護標準之下,可以讓災害變小。 時雨量驟增釀水患 水利工程趕得上氣候變遷的腳步嗎? 受到凱米颱風影響劇烈的地方還有高雄。除了豐沛雨量,同時間還遇上了天文大潮。自莫拉克風災後,高雄滯洪池的數量,從1個躍升為25個,滯洪量從原本的11萬噸,上升至498萬噸,但為什麼還是淹水了? 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說:「因為很多滯洪池的水利工程沒有考慮到水文地質,尤其地下水的經驗跟知識,所以造成了在汛期的時候,滯洪池的功能降低。」 高雄多處地區測得的時雨量超過100毫米,早已超過市內排水標準的76毫米。因應極端氣候的衝擊,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正在全盤考量提高防洪標準。調整標準,就能趕得上氣候變遷的腳步嗎? 丁澈士教授說:「目前提倡的是資源型滯洪池,有別於傳統的設施型。如果它變成資源型兼具設施型,它的下方構造,能夠有一些透水去淨化,下方再做取水設施。進來的量是固定的,出去的量可以分散的話,就可以提高滯洪池的功能。」 防災,除了工程技術的手段,民眾的自主防災意識也不能少。極端氣候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我們置身其中的此時此刻。沒有任何工程可以保證不淹水,除了持續加強設施的管理,培養民眾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與恢復力,或許也是氣候變遷下的解方。
專欄
在現代社會如何生存?傳統市場的轉型挑戰!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經濟部日前發布要補助3億元,來改善全台29處傳統市場與夜市更新再造;另外從2017年到現在,也早已編列了21.93億元經費,讓老舊傳統市場耐震補強。但環境改善只是基本,傳統市場轉型來符合現代消費習慣,是各方更重視的議題。但只要轉型就能保證提升效益嗎?轉型背後是否有所犧牲? 全台最美果菜市場 打破傳統市場刻板印象 位於田園中央的白色小屋,您很難想像,這裡是傳統市場–台南新化果菜市場,號稱全台最美。新化果菜市場有160個攤位、近300種水果,是南台灣極重要的水果集散地。台南市政府有感於舊址的衰敗,將新化果菜市場遷址重建,打造出眼前這個新的市場,有陽光與自然風透進來,視線明亮、涼爽不悶熱。 環境之所以舒適,是因為這裡有挑高的屋頂與四面通透的空間。硬體環境優良的新果菜市場,於2022年完工。(圖/獨立特派員) 新化果菜市場長期以大盤批發販賣為主,但遷址重建後,打造綠建築園地,希望成為台南新地標。批發買賣兼做觀光生意,這是新市場轉型後的定位。負責營運新化果菜市場的台南農產運銷公司,認為硬體升級之後,經濟效益逐漸提升。 雙線通道讓電瓶車能穿梭其中,方便攤商調度,貨運大卡車也可以開進來卸貨。(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生意有改善,但新化果菜攤商服務協會總幹事唐明輝說:「因為我們拆了一顆、兩顆水果賣觀光客,其他的呢?盤商也不跟你買了,也不曉得下一個觀光客在哪裡?」攤商同時認為,台南農產運銷公司的財務,難以支應維護高規格硬體環境的費用。啟用近兩年的新化果菜市場,轉型效益如何,有待後續觀察與評估。 傳統市場轉型 青年攤商帶來新氣象 來到高雄鹽埕區,二戰時期開市的第一市場,現在入口牌坊視覺清爽。2018年的鹽一市場,生意跌到谷底,環境設備也跟著老舊,變成人們刻板印象中潮溼陰暗的傳統市場。如今,鹽一市場經過改造轉型,再度湧現人潮。 高雄市政府曾研議讓市場退場,但獨特的日治時代山形木構屋頂,讓市府計畫大幅度改變,決定活化歷史建築,讓市場延續下去。(圖/獨立特派員) 傳統市場的經營模式必須轉型,除了原本市場內的老攤,市府還大力招攬年輕人來設攤,讓商品更多元,改變了以往菜市場只有傳統攤位的經營模式。在空間改造部分,也保留昔日攤位上方可當住家的半樓仔,突顯歷史感。另外設置了市場少有的公共空間,供人停駐交流。 市場裡的攤位多元,由青年攤商經營的餐酒館,點亮七彩霓虹燈,準備迎接來客。(圖/獨立特派員)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說:「復古的要素保留下來之後,也符合當代的設計,讓青年願意進駐。所以這應該是這個市場,跟台灣其他市場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市政府成功讓曾經沒落的傳統市場起死回生,但傳統市場轉型的經費,怎麼花才算值得,或許需要更多思考。 舊市場拆遷帶來新客群 在地情感能延續嗎?  台中新建國市場,占地2.2公頃,裡面容納711個攤位,是全台第二大的公有零售市場。批發跟零售生意兼具的市場內,生鮮食材和南北貨價格便宜、種類多,還有販售原住民特產的攤位。 新建國市場的建築物,是紅磚外牆的巴洛克建築,相較於搬遷改建前,新市場購物環境舒適,攤商分區也井然有序。(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改善傳統市場常有的悶熱問題,市場四周都有水冷扇;又為了解決令顧客苦惱的停車問題,不僅規劃停車位,停車場更連接電梯間。跟大賣場一樣,有手推車可以借,直接搭電梯進入販賣區,改善顧客購物動線。 舊建國市場被迫拆遷,不少攤商擔心生意會不會受影響。台中市政府也履行承諾,給新市場更好的硬體設備促進商機。建國市場自治會會長蔡鈴欽說:「比以前的來客數成長兩三倍,尤其因為有這些設備的關係,所以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陸續來傳承,年輕一輩看到未來。」 不過,原本的舊市場住商合一,樓上是180戶民宅,攤商之間有像家人般的深厚情誼,新市場改建之後,大家不再是鄰居了,這樣的拆遷和轉型,新客群來了,原本的社區情感卻散了,是傳統市場轉型求生潮流之下的犧牲。 轉型後的新市場,是否符合民眾期待?是否發揮預期經濟效益?甚至有沒有保有傳統市場凝結在地情感、延續在地文化等無形價值,也同等重要。在傳統市場蛻變的趨勢下,如何權衡政府、攤商和在地民眾各方的立場與意見?仍需更多對話與協商,才能讓傳統市場真的進化。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私校退場後,校地改成社會住宅可行嗎?
少子化衝擊加速私校退場,這些校地該如何利用?改為社會住宅是選項之一。不過雙北與都會區社宅需求較大,目前教育部評估的中州科技大學、台灣首府大學及和春技術學院,區位卻都不在都會區中,這些退場校地規劃轉型的社會住宅,真的能吸引年輕人嗎? 少子化加速私校退場 3校列校地變社宅名單 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彰化的中州科技大學去(2022)年停招,今年7月31日退場之後,和台南台灣首府大學及高雄和春技術學院,一起被教育部納入退場校地可規劃為社會住宅的第一波評估名單中。 日前行政院各部會也組成考察團,前往學校了解,能否有符合各部會需要的相關用地,未來將回到行政院平台討論。 私校退場之後的部分校地改為社會住宅,真的可以解決青年居住正義的問題嗎?有學生認為,改為社宅可以留住當地年輕人;但也有學生表示,校地應作為養老院。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曾光宗質疑,退場大學改為社宅,方向及思維上是對的,然而退場大學真的適合做社會住宅嗎?社宅的需求是在大都會、直轄市,年輕人要住在社宅,前提是跟他的產業、工作要有關連性,目前作法真的有達到社宅原來的目的嗎? (圖/獨立特派員) 社宅需考量因素多 私校校地適合嗎? 緊臨台南麻豆市區的台灣首府大學占地17甲,曾被評為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典範,學生人數最多時有8000多人,最後卻不敵招生人數不足與財務兩大因素,選擇退場,並將部分校地轉為社宅。 台灣首府大學校長林博文分析,觀察首府大學的區位因素、產業條件、人口結構及校地建築物的多用途性,它從學校轉為一個住宅的社區,以跟周邊的連結性而言,這邊有麻豆、官田工業區等,非常炙手可熱。 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表示,首府大學距離交流道約3分鐘,附近也是滿熱鬧的區域,所以如果有一些學生宿舍,就能以既有的空間來做改建,台南市府也有提出這樣的需求。 民進黨政府承諾要在8年內完成20萬戶的社會住宅,但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全國社會住宅興建進度」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中央與地方執行進度,包括新完工、興建中跟已決標待開工,總計只有7萬9830戶。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曾光宗坦言,即使20萬戶全部實現,也只占住戶的2.2%,而亞洲先進國家是5%,台灣連亞洲的標準都尚未達到,更不用提歐美國家高達30%。 台灣首府大學緊鄰麻豆市區,是麻豆人心中的大學城。(圖/獨立特派員) 退場校地變社宅 能否落實居住正義? 繼中州科大、台灣首府大學,還有和春技術學院之後,大同技術學院、明道大學以及環球科技大學,112年也必須全部停止招生。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表示,會循前3所學校的模式,找中央機關來做會勘跟評估,再交接校產。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呼籲,「拋出這樣的訊息,好像到處都可以蓋社宅,可是我還是必須很嚴肅地講,台灣是絕對需要社宅,可是社宅的需求是有非常清楚的區位上的屬性,不要為了湊數量而湊數量。」 曾光宗指出,社會住宅的建築類型,跟民間一般住宅的開發案完全不一樣。《住宅法》規定,社會住宅的居住者,40%須為社會弱勢、60%為年輕人,年輕人為什麼要住在社會住宅,跟他的工作有關。若要作為政策,就必須進行更細緻、更詳細評估。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讓居住正義的訴求正式浮上檯面;2010年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緊接著2014年的巢運也提出廣建社會住宅的訴求。回應居住正義問題,也成為歷次大選,各政黨候選人開出來的重要支票。 民進黨政府承諾8年20萬戶的社會住宅支票,明年即將到期,將退場私校的校地納入社會住宅,是否真的可以落實青年居住正義,有待嚴格考驗。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土地環境
主題
永續台灣
【機會與挑戰】 聯合國曾預測,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約是五十億人,會居住在城市裡。而大量人口群聚的地方,代表的是地球資源會被大量消耗。為了避免地球資源耗竭,2015年,聯合國正式啟動了「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現存人口的環境、社會、經濟方面,健康發展的同時也不犧牲未來世代的環境,這樣的目標,已經成為各國都市發展的趨勢。 反觀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地區高度都會化的結果,我們也正走入資源枯竭的窘境。面對永續城市這個大議題,台灣的現況如何?又有什麼樣的優勢和挑戰呢? 【親水迷思】 受到永續城市的影響,台灣不少沒落的角落,經過重整,得以重生成為都市新亮點。台南的河樂廣場就是個例子。它的原址是過時的商圈,經過市府重新規劃,鹹魚翻身,成為觀光客的打卡熱點。只是,號稱親水公園的河樂廣場,卻和國際間討論的親水公園概念,相去甚遠;台中的綠川也有類似的盲點,原因在哪裡? 【循環與再生】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大都市或小地方,正在朝永續城市精神的方向發展。即便只是一件小的事情,或一個小改變,就可以讓整個地區變得不一樣。 就像台南官田區,有全台最多的菱角產量,本來農業廢棄物菱角殼,成為頭痛的地方垃圾,後來透過區公所的巧思,將菱角殼燒製成可以賣錢的生物炭–菱殼炭。不但解決了汙染,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還有桃園中壢的老街溪,原本惡臭惱人,人見人嫌,後來縣政府依循自然的生態工法,整治有成,恢復了老街溪原有的生命力。現在的老街溪,成為帶動當地人文文化的母親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