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強震挺過全台限電危機!電力建設如何再強化?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花蓮的403強震,一度造成全台近37萬戶停電,但絕大多數的停電用戶,在當日下午便已陸續恢復供電。台電在地震發生當下,採取了哪些緊急應變措施?在921地震之後,對於強化電網韌性又做了哪些改革?放眼未來,在淨零排放政策與永續經濟發展下,台灣的電力建設又該朝哪個方向前進? 震後一小時關鍵危機處理 台電如何快速恢復供電? 4月3日早上7點58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7.2大地震,是台灣自921強震之後,25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災害發生當下,一度造成全台近37萬戶停電,部分電廠受損。 反觀921地震釋放的巨大能量,造成中寮超高壓變電所毀損以及高壓電塔崩塌,導致當年全台有近650萬戶停電,到10月10日才解除限電危機。這次的花蓮強震,絕大多數的停電用戶,在當日下午便已陸續恢復供電,台灣電力系統運作大致正常。 地震後能快速恢復供電,台電震後一小時的危機處理,是重要關鍵。(圖/獨立特派員)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主要的原因在於有事先儲能,在第一時間可以把系統的負載撐住;接著第二波的抽蓄發電、太陽光電及燃氣機組的啟動都派上用場。蔡志孟也說:「任何一個時間點如果配合得不好,電源當時就有可能不足,會發生限電的情況。」 機組陸續回歸、光電持續輔攻、抽蓄水力調度,透過精準協調管控,台灣電力供應得以順利挺過這次花蓮大地震。(圖/獨立特派員) 汲取921地震經驗 爭取寶貴搶修時間 地震當下第一時間,震壞台中與和平兩座電廠,面對災害的快速反應,為台電爭取到搶修受損機組的寶貴時間。 台中火力發電廠廠長湯榮清說:「當下跳了兩部機,因為中10機是高水位跳,它是保護的動作,所以它很快就可以上來。中8機的部分,因為是破管,必須要靠鍋爐的搶修,沒有辦法強迫冷爐,它需要更長的時間,大概花了77個小時才有辦法重新上線。」 數百噸的懸吊鍋爐是火力發電廠的心臟,高度超過60公尺。(圖/獨立特派員) 台中火力發電廠一共有10部機組,每部機組的爐管串接起來,總長超過500公里,密密麻麻的管線也增加工程人員的檢修難度。湯榮清更提到,為了要搶修,在溫度四十幾度時就要進去觀察損傷的位置在哪裡,並開始擬定計畫。但在鍋爐裡面空間狹小,最窄大概只有20公分,搶修過程非常不容易。 任職發電廠超過三十年的領班黃慶明,曾經在921強震時,擔任第一線搶修人員,他也提到25年前的經驗教訓帶來的改變。黃慶明說:「921地震那天我印象很深刻,每天就是以廠為家、24小時搶修。但那次搶修有針對一些損壞嚴重的地方,做了很大的改善。」 強化電網韌性刻不容緩 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 從經驗中汲取教訓、逐步強化改善,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但台電發言人蔡志孟也強調,403強震發生在外海,對電力供應影響的結果,多少有些運氣的成分在裡面。為了持續強化台灣電網韌性,確保電力供應系統穩固無虞,台電在2022年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以「分散、強固、防衛」為三大主軸,預計10年投入5645億經費,推動現行電網的全面升級。(圖/獨立特派員) 強化電網韌性計畫除了要解決大規模停電的風險,為了配合淨零排放政策,綠能併網與電廠直供也都是挑戰,結合資訊通信科技的虛擬電廠概念也應運而生。 台灣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劉志文說:「虛擬電廠其實是集合了再生能源、儲能跟需量反應,三種資源於一身、用數位控制的低碳電廠。虛擬主要是用到數位的技術,像AI等等的來做分布式電力支援的調控,甚至比傳統電廠發揮更多功能。」 在德、日等國行之有年的虛擬電廠,為台灣多元電力建設落實能源轉型,帶來新的思考,而台灣科技發展的實力,也吸引企業投資的目光。創新帶來機會,但未知同時也伴隨著疑慮。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說:「我們在思考能源轉型的時候都會認為,能源轉型它就是一個硬體工程,或者是一個財務工程,但卻一直忘了,台灣的能源轉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它背後是一個社會工程的推動。」 然而,立法院在四月底,藍白兩黨挾人數優勢通過了電價凍漲提案。不過,台電表示,電價調整是依據電業法由電價費率審議會通過,是依法所作的決議,新電價如期上路。但種種因素,也將使得因發電成本增加而持續虧損的台電,面臨嚴峻考驗。 電力穩定與否,經常與國家經濟發展畫上等號,電網韌性已是當前最重要的國家建設之一。但是,建立社會整體共識的腳步卻仍蹣跚遲緩,災禍無常,我們是否還有時間?
專欄
盤點台灣產業競爭力!投資環境如何提升?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台灣正面臨地緣政治衝突、地緣經濟競爭,以及淨零排放轉型急遽性等多重挑戰,如何維持國家產業競爭力,在在考驗著新政府團隊。工商界對台灣的投資環境,提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如何解決這五缺,是現在就必須正面迎戰的課題。 台灣產業面臨重重挑戰 新政府如何接招? 總統賴清德正式上任,但台灣產業現況,挑戰重重。首先,是疫情期間被重擊的服務業,雖然逐漸回溫,但專家提醒,有類別發展失衡的問題,若再不重視,恐怕跟不上國際的腳步。 至於倚賴出口的製造業,經濟部公布2023年製造業產值年減11.27%。但台灣經濟學院日前發布今年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去年12月的12.19分,大增至16.04分,是近2年半來最佳表現。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岳俊豪說:「AI、HPC或者是光源器材的部分,可能會相對走得比較快,可是一些傳統的設備類、石化業,相對會復甦比較慢。」 製造業逐漸復甦,卻也伴隨了新的課題,特別是近年,製造業有了新的趨勢。岳俊豪表示,COVID-19之後,也發現半導體對整個製造、新興科技的發展非常的重要,關鍵原物料的發展,也是現在地緣政治底下的新趨勢。 政府大力扶植半導體業 學者呼籲應平衡發展 台灣是全球第二大的半導體供應國,半導體是國內製造業的關鍵實力。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整個半導體業對於台灣,不管是政經情勢,或者是在全球的地緣政治上,都是一個指標性的行業。」 賴清德當選總統後的產業參訪首站,就是到新竹科學園區和半導體業者交流。(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對於政府致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現況,有專家卻認為,國家太倚重單一產業,可能會有疑慮。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賴總統之前在當行政院院長的時候,曾經推動過很多地方創生,現在您當總統了,是不是可以把地方創生、新創產業的活力,更加激發一下。」 總括而言,台灣半導體業需要應對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政經環境變動的影響,才能保持競爭力。同時新政府也要關注相關風險,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各國都相當覬覦台灣在先進製程的優勢,所以未來這個部分還是要提防,各國會有去台化的疑慮。」 缺工已經是台灣不可逆的趨勢,而要提升產業競爭力,要解決缺工危機。(圖/獨立特派員) 人才短缺、淨零轉型 新政府的挑戰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到2030年將會有40萬的人才缺口,因此訂定目標,2030年要吸引7萬名國際專業人才來台。為此,政府日前啟用了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為外國專業人才、僑外生以及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辦理留台工作及生活相關事宜。 而學界也在幫優秀外國學生,開闢留台就業之路。來自越南的Lourie,在台灣的一家能源物聯網解決方案公司當實習生,這是因為他參與了台灣大學的國際引路人計畫。 台大國際事務處全球關係總監吳霽儒說:「希望可以找全台灣的公司跟機構,由他們指派中高階主管,來當這些國際學生在暑期的實習導師,帶著學生了解台灣職場。」 Elena來自西班牙,也透過國際引路人計畫,在一家量販連鎖集團實習。(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有參與國際引路人計畫的業者觀察,國際學生能力受到肯定,但不少台灣企業沒有進用外籍人才,或許是考量雙方語言溝通的問題。若政府能有一個更強大的平台,媒合國際學生和國內企業,將有助提升台灣國際搶才的競爭力,舒緩缺工困境。 除了缺工問題,淨零轉型也是新政府的課題。選前政見,總統賴清德表達對淨零轉型的信心,但專家提醒,台灣的產業正面臨減碳的壓力。 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一場淨零競爭力特展,展示許多節能、減碳的新技術,希望能運用在更多產業,減輕廠商減碳的壓力。(圖/獨立特派員) 除了研發減碳技術,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方向也得更明確。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表示,要朝向綠能發展,必須要有政策在背後支持。另外,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也提醒,新內閣的各部會,要更緊密合作,才能提升國家韌性,面對各種風險,超前部署的能量一定要加強。 台灣正面臨地緣政治衝突、地緣經濟競爭,以及淨零排放轉型等多重挑戰,新政府得帶頭提升競爭力,才不會辜負了人民的期待。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印度藍海新市場,年輕世代成發展關鍵
班加羅爾有著「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面對這個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華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印度矽谷成人才寶藏庫 發展趨勢高居全球第一 「印度矽谷」的稱號,打響了班加羅爾的知名度,吸引全球許多高科技產業前來設廠投資。 根據英國牛津經濟學院一項經濟分析報告預測:2019至2035年,在全球780個主要城市中,發展最快速的前20名城市,印度就占了17個。(圖/獨立特派員) 人口龐大的印度,國內醫療資源卻相對匱乏,醫療設備城鄉比例失衡的現狀,成為新創公司的藍海市場。 印度IITPL新創公司董事高拉夫・阿加瓦爾說:「每年仍有約6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所以我們想要做出改變。在印度760個行政區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設有導管插入實驗室。我們把價格降低了40%,在印度有20個城市,我們是當地唯一的導管插入實驗室。」 技術開發離不開人才,對企業經營者而言,班加羅爾就像是一個人才寶藏庫。而以就業機會來說,班加羅爾也是對具有專業能力的年輕求職者,最友好的城市。 印度IITPL新創公司員工阿迪瓦斯蒂說:「我只是剛到職的新人,二個月前才剛完成我的碩士學位MBA,所以我想找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我來自印度北方的北方邦,它很遠,因為很多機會只有南部才有。」 然而,寶藏庫雖然人才濟濟,卻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印度IITPL新創公司董事高拉夫・阿加瓦爾說:「我們每年培養超過20萬名工程師,但當你看就業能力時,要嘛沒有任何產業經驗,要嘛沒有任何現場經驗,語言技能有限,他們需要在就業前接受某些技職訓練。」 已與牛津大學等多家國外頂尖大學合作,積極收攏人才,這間走在市場發展前緣的新創企業,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進軍國際市場。 「印度製造」吸引台商投資綠能建設成市場先機 「印度製造」的政策,影響力已逐漸顯現,對許多想要前進海外市場的台商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代表葛葆萱說:「就印度政府來講,希望能夠吸引外資進來製造業,不過這些政策它問題在於說,它是很適合大企業。從去年疫情過後,我們可以看到台商絡繹不絕到印度來,尋求開拓市場的機會。」不過,葛葆萱也提到,雖然來看的企業很多,但是目前真正落地、來這邊投資的企業其實是不多的。 布局需要謀略,投資仰賴眼光。在美中貿易戰開打,造成外資產業鏈移出中國的風潮前,早已有台灣的跨國企業在印度設廠。台達電印度區總裁林正彬說:「很多企業看重印度的勞動力。但是台達最早進來,我們是看中整個印度的市場。」 一片片架設在建築頂端的太陽能板,是班加羅爾市容的科技面貌。印度是第一個成立非傳統能源部的國家,目前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排名全球第四。(圖/獨立特派員) 林正彬說:「大家會覺得印度好像相對落後,但是事實上,印度在綠能這一塊,反而走得非常前面。它整體清潔能源的比重,在2022年,占全印度的總發電量達到43%,到2030年,要求是要到50%。」 印度政府在全國大力推動綠能建設,台商企業也看準了市場先機,與當地大型公司異業聯盟,在電動車相關領域獨占鰲頭。不過經營跨國企業,面對不同的市場,挑戰也大不相同,除了政治體制與法規政策,挖掘與留住人才,是普遍的難題。 印度政治與經濟發展 帶動華文學習熱潮 想了解新的市場和文化,學習語言是一條相對有效的捷徑。在印度首都德里,有一間台灣人經營多年的中文教育中心。而印度的華文教學市場,深受其經濟發展與政治局勢影響。 美譽中文教育中心執行長蕭中美說:「在2011年那個時候,都是高階主管在學習中文。到了2013年,習近平來到印度了,伴隨的是OPPO、小米開始陸續進來,所以他們的中下游廠商也跟著一起進來,從那時候的開始,就是一個上坡了。」蕭中美也提到,在疫情期間,中印邊境的問題又攀升,所以也會有軍方的人來學習中文。 目前報名學生以商業人士和在學學生為主,印度高速的經濟發展,連帶引動了語言學習熱潮。(圖/獨立特派員) 政治與經濟,是社會進步改革時,共存的議題。印度為數驚人的年輕世代,即將成為形塑這個國家發展的關鍵。什麼樣的人能夠決定印度的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牽連之廣,恐怕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專欄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碳抵換仍有爭議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