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關於我們
#同志
司法人權
主題
缺角的同婚
台灣在去年通過同性婚姻專法,在台灣的同性伴侶有法源可以合法登記結婚,專法通過以來,截至今年2月,已經有超過3400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不過卻有部分跨國的同性伴侶並沒有辦法合法登記,享有婚姻保障。現行法規為跨國同性伴侶造成哪些障礙?沒有辦法合法登記,跨國同性伴侶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司法人權
主題
釋憲同不同
三月中旬,憲法法庭針對祈家威和台北市政府的聲請釋憲案,召開了言詞辯論庭。大法官釋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但是只有九案進行言詞辯論,可見它的特殊意義。 按照現行民法規定,同性別兩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的婚姻關係,聲請人對此提出釋憲,認為有違憲疑義。言詞辯論庭終結的兩個月之內,大法官將公布解釋。這場將近四個小時的言詞辯論庭,將對台灣的同志權益產生什麼影響?
司法人權
主題
結婚同異嗎
近日引起激烈論戰,被稱為婚姻平權法案的民法修正草案,在11月初法案一讀通過之後,支持和反對民法修正草案的團體及民眾,不只在網路上激烈辯論,連續幾週更都走上街頭表達訴求,甚至引發衝突。 婚姻平權法案討論的不只是保障同志和一般人擁有相同的結婚權利,也挑動了傳統家庭結構和倫常的敏感神經。挑戰傳統的改變從來不簡單,在意見分歧的對立觀點中,如何包容、溝通找到彼此平衡點更不容易。婚姻和家庭對同志和異性戀者來說有什麼異同?
司法人權
主題
家的方程式
在人類社會中一直視兩性婚姻為當然,但其實因為先天基因或後天環境造成始終存在著同性戀,過去被認為是罪惡,現在觀念開放,尊重每個人的人權,容許同性戀婚姻成為社會進步的指標。 前一陣子因為立法院修法再度引起同性戀婚姻的正反辯論,其中反對的一方很多認為,同性戀家庭如果領養小孩將無法像異性父母一樣給予健全和正常的照顧,會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你怎麼想?獨立特派員給您多一些資訊,請大家多一些思考。一個體制的改變可能還需要各方反覆的論述。
人物故事
主題
披著彩虹飛行
晶晶書庫創辦人─ 賴正哲的故事為什麼他曾經被判刑?猥褻的定義又是什麼? 在臺北市文教區內,有一家獨立書店,叫做晶晶書庫。書店老闆賴正哲曾經因為販賣男體寫真雜誌,被依「妨害 風化」的罪名判刑。這個案件讓台灣社會熱烈討論同性戀的「性權」,也引發了到底甚麼是「猥褻」的爭議。學建築出身的賴正哲,從來不避諱自己的同志身份。他也試著將書庫打造成一個可以反映同志生活的空間。一起來看看, 賴正哲的書店,他的人生,還有他的人生觀。
司法人權
主題
幸福的名分
台灣曾經有過同性婚姻法的討論?同性伴侶沒有法律的保障少了什麼權益? 上禮拜六,有教會團體在台北發起了一場大遊行,向台灣人民宣告聖經反對同性戀。緊接著這個禮拜六,已經舉辦了七屆的台灣同志遊行「同志愛很大」,也即將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一直以來,台灣社會兩股勢力的拉扯就不曾間斷。 今天的特派員插播單元,一起透過不久前公開宣示即將結婚的同志伴侶,張亞輝和安古的故事,來看看他們的婚姻,會碰到什麼法律的限制,和權益上的不平等。記者許儒安、劉士湘的報導。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