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收納整理成顯學,整理師與二手市場興起!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最近幾年,專業整理師這個行業越來越夯,他們到府協助案主整理生活空間,分門別類、再配置上架。但其實整理得從最基本的斷捨離開始,如果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捨不得丟,也可以免費提供別人取用,或是捐給社福機構成為二手商品。一起來了解如何循序漸進斷捨離,讓物品有效再利用!如何找到適合的收納方式?居家整理服務的重點是什麼? 這天,桃園圖書館的演講廳聚集了上百位不同年齡層的群眾,想要揮別被物品綁架的人生。綽號廖哥的廖心筠,是台灣第一位到府整理師,帶著大家學習斷捨離。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收納方式?試試將兩手十指交握、雙臂抱胸,分辨自己是 左左人或右右人,這是廖心筠在JALO(日本生活規劃師協會)所學的一套邏輯。整理有形的東西也梳理了無形的心,近年市面上流行的居家收納服務,整理的重點是什麼?廖心筠說:「我們整理的是亂的部分,而不是髒的部分,你叫我幫你拖地、清窗戶,這是不對的,可是我們可以幫你把所有很混亂的東西斷捨離。」 廖心筠也表示,整理的費用不是用天數來看,因為每一個人的房子大小不一樣,是用物品量、東西難易度、斷捨離的程度來看,透天或是三房兩廳的家要整理好,大部分的時間是三天左右,金額從5萬到15萬都有可能。 居家收納服務需求增加 「整理」成顯學 市場上整理流派不同、收費各異,但都會透過事前照片諮詢並估算費用。整理似乎成了一門顯學,2017年成立的這間居家收納公司,自創分級課程和資格認證,每年約有兩千位學員參加課程。 居家收納業者黃恩頡說:「我們也是用滿科學化的方式,找出整聊五步驟:下架、分類、篩選、配置、上架。有一些人他已經困擾了5-10年,他就會願意付費、找專業的人員去他家整理看看,其實我們的客戶均價大概是落在一萬二到一萬六左右。」 不過,整理收納服務產業的市場飽和了嗎?黃恩頡認為,到今年為止,公司有服務的家庭數,也只有一萬多到兩萬之間,其實還有很多家庭是還沒有購買過整理收納服務的。 用不到的物品怎麼辦?二手商店、市集興起 物品的價值在於被使用,而不是被收納、存放,用不到的東西該怎麼辦呢?近年二手商店、市集興起。這間二手商店由社福機構成立,轉賣八九成新的商品,提供身障者庇護就業機會。 不過二手物資是愛心,卻也有隱憂。光仁二手商品館就服員黃美玲說:「民眾有愛心很好,可是有些東西真的沒有辦法賣,反而要變成廢棄物處理費要支出的一部分。」 光仁二手商品館主任郭湘玲也表示,在整理、收取捐物的方面,會做比較嚴格的篩選,要捐出的東西,必須是自己還願意再買的東西,而不是你們完全不想要的東西。 大森免費市集版主朱耀光說:「大部分的東西都會被拿走,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有,通常是年輕的夫妻,年輕人會比較多,也有外國人。」2020年創版的大森免費市集,除了每月一次的現場活動,有六萬多人的網路社團也很熱絡。大森免費市集創版人黃郁君說:「版上剛好是給那些沒有辦法去到現場的人可以在上面做交流,很多人其實滿倚賴在網路上贈送物品,因為很多人沒有辦法來到現場,我今天坐在家裡,就可以把東西送掉。」思考自己與物品、與他人的關係,整理物品其實也在整理人生,在時間的脈絡下,人、物品、空間,編織而成自己專屬的生活,透過「整理」重新理解自己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找回清爽與自在,未來也能對家人留下最後的溫柔。
專欄
找回消失的工藝 千年刺繡如何重生?
全球各國皆有刺繡工藝,歷史至少千年,技法約有1587種。台灣繡莊早期曾盛極一時,諸多生活用品皆有刺繡工藝;如今風光不再,僅剩宗教繡品為大宗,有些刺繡聚落也成了時代眼淚,致使許多精湛的刺繡技法逐漸消逝。究其原因,包括工業化、市場經濟、升學導向的教育思維,以及當代民眾有無領略到刺繡工藝的魅力。消失的工藝 65歲的刺繡師傅嚴東誠坐在繡繃架前,拿著針線的雙手靈活地穿梭在繡布上,正在趕工12尺長的八仙綵。嚴東誠是世界二次大戰後來台的首批刺繡師傅嚴訓祥的大兒子。 「早期大陸那邊賺不了什麼錢,大家都嚮往來台灣發展。」嚴東誠回憶,父親16歲就被祖父推上帆船,跨越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黑水溝,來到台灣,落腳台南。 為什麼是台南呢? 在台南導覽資歷逾20年的郭麗桂帶著記者,來到台南民權路跟永福路交叉口,這裡佇立著至少有三百年歷史的大井頭柱子,是先民來台登岸後最近的淡水取水點。郭麗桂指出,此處於清朝時期劃為十字大街,是商業最活絡的街道,「中國來的刺繡師傅一定會從這裡上岸」。 沿著民權路二段走,當時街道多以該區行業來命名,例如草花街、鞋街、針街等,「鞋子需要刺繡,也就是繡花鞋;新娘頭戴的草花裝飾也要刺繡,當時刺繡需求很大,所以從這裡開始形成很多繡莊」郭麗桂解釋。清朝以後,台南府城可以說是繡莊的一級戰區,幾經更迭,民權路上至今仍有多家開業繡莊,從店外便能看到師傅們正在刺繡與畫稿的身影。 年輕的嚴訓祥為了在府城佔有一席之地,「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實事求是!」嚴東誠拿出小紙箱裡超過一甲子的畫稿,泛黃破舊的水墨素稿來頭不小,有的出自20世紀初廟宇畫師潘麗水,光一個水袖就有好幾摺,可見畫風細膩精緻,但也苦了刺繡師傅;有的則是彩繪畫師陳玉峰來操刀,線條單純樸實。 「說真的,我們不是畫家,是刺繡師傅,請畫家幫忙比較求真。」嚴東誠指出,宗教繡品的衣服、裝飾、手拿的武器等都有學問,雖然客戶不見得看得出正確性或藝術性,但是「吃這行不是只賺錢,你還要有執著,才會做得好。」 這些超過一甲子的畫稿,線條上有人工戳出密密麻麻的針孔,嚴東誠解釋,畫稿放到布上,粉撒下去後,布面就會形成畫稿上的圖樣,再用毛筆描,這是沒有影印機時代的古早智慧。嚴訓祥就是靠著對工藝的執著逐漸在府城站穩腳步。 消失的「繡」才 目前專門的畫稿師傅難尋。嚴東誠表示,「繡莊不是一個人的武林」,而是各司其職,過往分工包括畫稿、題字、開臉、身體、糊棉花(立體浮繡)、零件(如花、雲)、合裡(把所有零件整件完成)等等。如今,很難找其各類專業的師傅,「那麼誰做?老闆自己做!」目前店裡的刺繡師傅不足十位,嚴東誠帶著記者拜訪現年80歲的李碧蓮女士,他有可能是台灣最年長的現役刺繡師傅。記者採訪李碧蓮師傅的當下,他正在趕工神明供桌的桌帷,雙手靈活流暢,穿針線也是兩秒就完成,「早就習慣啦!眼睛瞄一下線就穿過針孔了,」李碧蓮笑說,自己是老么,自小緊緊跟在同樣是刺繡師傅的母親身邊耳濡目染,國小畢業後雖考上初中,但因著喜愛刺繡便放棄升學,「14歲我就出來做師傅,都沒有(做學徒)學喔,就可以跟人比拚。」這一拚,至今66年,還捨不得放下針線。 像李碧蓮師傅這樣從兒少時期就成為學徒、甚至獨當一面的繡才,學的不只是技法,也學習透過針線傳達出宗教信仰、當代文化,以及自成一格的美學風格,「你的理解能力跟企圖心高,你做的就是藝,而不只是工,」一樣從小看刺繡到大的嚴東誠回憶,自己兒時就可以繡簡單花樣,藉此拿到好幾毛零用錢。不過,台灣實施基本國教後,學徒已經越來越少,因而開始出現斷層。 繡才漸少的第二個主因是刺繡師傅不再收學徒。不收學徒的嚴東誠表示,刺繡師傅至少要具備幾樣能力:電繡、金蔥、糊棉花、開臉、畫圖。然而,部分學徒只學半套就開繡莊當老闆,技不如人便削價競爭,師傅為了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索性關上學徒大門。第三個因素是中國貨品低價傾銷。繡莊轉型 「假設我們賣三千塊,大陸一千塊就賣了!」現任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理事長周讓廷,三代經營繡莊,深刻經歷大陸低價傾銷搶市場的痛苦,「所以我們只好一直轉變,朝著訂做、客製化走,並且提升效率跟品質,讓低價攻不進來。」周讓廷的祖父周國欽發跡於嘉義朴子,從日據時代開始便逐漸形成刺繡重鎮。第二代周志雲解釋,二戰後,朴子有很多繡花枕頭套都外銷至中東。68歲的刺繡老師顏淑端也回憶,家中長輩為補貼家用,兒時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個刺繡繃架,自己在功課之餘也會幫忙。甚至當時一整條開元路都是繡莊,繡品包括桌裙、被單、枕頭套、紅眠床床廉、 婚嫁用品等,「當時朴子的女孩子如果不會刺繡,很可能嫁不出去」。工業化時代來臨,大量機器產線與電腦打版取代手工刺繡,再加上民國六十年代後,台灣經濟起飛,生活用品漸趨多元,繡品不再受到消費者青睞,嘉義朴子刺繡聚落便逐漸消失,目前只剩朴子刺繡文化館及零星繡莊,周家的繡莊便是其一。 第二代周志雲接手擴大為中盤商,由於台灣工資上漲、也越來越少人願意吃這行飯,1989年周志雲赴大陸開工廠,直到第三代的周讓廷想走不一樣的路。「衣服鞋飾都有品牌,連雨傘也有,為什麼神明衣不能有品牌,」周讓廷大三開始萌生品牌的想法,至今快20年,終於做出成績。走進周讓廷的繡莊店,走文創路線。店面後方20坪大的空間擺放好幾台要價百萬的電腦刺繡機,圖樣打版確定後,上機台自動刺繡,員工僅需換線跟監督機器是否按圖刺繡。除傳統神明衣外,還製作迷你版神明衣,可作平安符吊飾。也曾跟電影《陣頭》合作Q版三太子公仔,甚至讓形象活潑的三太子穿上蜘蛛人、大黃蜂等英雄系列的衣服。「讓外國人知道台灣有什麼東西,他回國後才會跟朋友介紹,」周讓廷認為,行銷首要講究亮點,銷量是其次。「刺繡師傅一直坐在繡架前工作,很難做到市場創新跟經營,」周讓廷說,大哥跟著父親經營傳統繡莊,二哥從事神明帽工藝,自己則走刺繡文創,周家三代皆不會刺繡,卻對其保有熱忱。 刺繡傳承 除了中國外,西歐、北歐、中歐跟俄羅斯亦有刺繡工藝,歷史至少千年以上。根據台南應用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全球刺繡技法約有1587種,中心已做出8百多種技法。中心主任林姿妙表示,學校由服飾設計管理學系跟通識中心共同開設刺繡專班,開放各系學生選修,「刺繡課程讓學生進可攻、退可守」,既可滿足生活技能、創作作品,也可以此技能創業。 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還設有「古繡畫修護」的課程與服務。走進修護室,中國清朝乾隆皇帝時期的緙絲龍袍靜躺在為它量身訂做的工作桌上,周圍有好幾盞落地大燈,幾位穿上白袍、戴著口罩手套的織品修護師或坐或站,靜靜地修護破損處,該件織品文物為潘思源董事長個人收藏的。 為避免汙染文物,修護師紀錄時只能用鉛筆及軟皮尺測量,該空間禁止飲食,連水都不能喝。南應大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助理教授盧亨如表示,每件文物過程都是客製化的,每一處破損樣態及其對應的修護方式都須詳實記錄,以利後人很好掌握文物狀況,甚至「要分辨蟲卵種類」。不過,修護也有極限,盧亨如解釋,有些文物劣化得非常嚴重,這時僅能加固,避免惡化下去,但要回復已是無力回天。一個合格的織品修護師至少要經過三年的課程與實習。盧亨如指出,修習內容包括刺繡技法、認識織品材料、保存科學及科學儀器分析等。對於織品,眼見不一定為憑,修護師需要透過顯微鏡確認刺繡技法與材料科學分析。 藉由修護織品文物會發現,「早期的工藝真的很精緻,而且非常漂亮,反觀現在的刺繡明顯退步,」南應大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講師莊央姍有感而發,目前傳統繡莊師傅鮮少收學徒,再加上市場環境,導致許多技法成為傳說,因此,肩負教育責任的學校力邀繡莊的刺繡業師來教導學生,希望盡可能做到保存與傳承。刺繡新面貌 「有一個顧客問我:『為什麼我們這種藝術性質工作的人,都不能生產一些生活化的物品?』」開設刺繡個人工作室的謝曉霜,畢業自南應大美術系,大三時看到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的刺繡作品,展開全新視野,「我從來不知道拿畫筆之外,還可以拿繡針,」著迷於僅用一針一線就彷彿將整個世界繡進來的魅力,他自此一頭栽入針線世界,至今十年。目前絕工作室大部分都是手工客製刺繡,只有少數圖樣統一、件數幾十件的訂單會使用電繡。謝曉霜分享,刺繡不只有技法,不同的布材會導致不同的刺繡效果,許多素材,包括緞帶、珠子、繡框等亦有不同的風格與質感,需要花時間一一瞭解跟嘗試。電腦刺繡,再加上益發成熟的AI繪圖與打版技術,謝曉霜認為,有些技法仍只能倚靠人類靈巧的雙手才能完成。 回到謝曉霜這位顧客的藝術實用論疑問,嚴東誠的一句玩笑話或可相呼應:「現在大家都說這個(潘麗水、陳玉峰的畫稿)是國寶,可是我開個玩笑,這些圖賣你要不要?」「藝術是主觀的,你生活有需要它,它就成為你的需要;你生活不需要它,它就不是你的需要,」謝曉霜說。刺繡的未來是僅保存在博物館的一頁歷史,還是能以不同的面貌成為各世代的文化印記呢?這不只是政府與教育的責任,也是各世代繡才們執著的靈魂,更取決民眾是否意識到刺繡的存在,並能領略其千年風華的魅力。
專欄
新青安貸款助年輕人購屋,卻成台灣房市兩面刃【獨立特派員】
婁雅君 袁宏書/ 採訪報導 黃心亮/ 整理報導新青安推行一年來,出現房價飆漲、冒用人頭戶、貸後轉租等亂象,日前財政部也祭出第一波查核。7月下旬又傳出,各家銀行房貸額度達滿水位、祭出限貸令,但買房族可能轉往預售市場。新青安將持續到2026年,成屋和預售屋市場向上比價的結果,對真正的自住者來說,負擔會不會越來越重?新青安貸款帶來反效果?財政部祭出四大措施 去年8月財政部推出新青安貸款,因為還款年限長,最高可以貸到1000萬。雖然是為了協助青年買房,卻在市場低迷之際,成為房市的一股活水,帶動價量齊揚。對30歲的青年來說,想要在新北市中和買一間自己的家,有什麼選擇?海海是新青安購屋者,他買房時,新青安剛推出,因此貸滿40年,貸款額度近八成,幾乎是最好的條件,等到寬限期一過,每月還款金額就會從1.4萬來到2.7萬。 海海說:「這五年內我付的錢,比我過去的租金更便宜。之後對我來說變化太大了,我可能六、七年後就賣掉它了,那四十年跟三十年,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差異。」 根據財政部資料,截至六月底,新青安核貸金額為4849億元,40歲以下佔了將近七成三,房屋總價在1500萬以下的貸款戶占了七成八。只要年滿十八歲皆可申請,沒有年齡上限,看似補助青年的買房政策,卻帶來不少反效果。 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定錨到一千萬的時候,有一個程度上面,購屋人他們會盡量想辦法,把貸款的額度借滿,自然而然價格也會被拉抬。」徐佳馨也表示,在單價沒有上限的情況下,預售屋的策略就會選擇蓋坪數相對比較小的房子,造成低總價、高單價的現象。 除此之外,五年寬限期也對投資客有利,徐佳馨說:「買了也不住就去租給人家,所以等於以這種兩頭賺的方式,確實程度上面不甚公平。」 新青安帶動房價上漲 郊區新建案水漲船高 新青安在2023年8月推出,大選期間成為政策利多,為成交量急凍的房市注入一股活水,房價沒等到預期的修正,反而迎來價量噴出。熱到不行的房市,甚至新建案一推出,就出現排隊搶購的現象。 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平均地權條例跟房地合一,它會讓物件閉鎖至少五年、市場供給很少,買方跑去先去看預售,覺得建商實在太瘋了,再回頭去看一下成屋,發現成屋更瘋,所以在這種過程裡面,其實買方的挫折感是非常大的。」 新青安不是人人都適合?房價到底要漲到何時?對於有剛性需求並負擔得起的購屋者來說,新青安可以讓資金運用得更靈活,不過1.775的低利率,只到2026年7月底,如果個人條件好,不一定比較划算。房仲業者邱廉証說:「2026年之後,它利率沒有補貼的話,其實就會回歸到原本的利率,大概就是2.275,現在地板利率是2.185,長期持有來看的話,利息是會比較划算的,所以主要是要看你的財務規劃,如果你是要長期持有的話,可能一般利率會比較划算。」另外,能否貸滿40年,以及最高成數,也會依照不同的地段、屋齡,以及貸款者的個人條件而有不同。今年31歲的小康早在2020年,就已經購買預售屋,因為建商延遲交屋,剛好可以使用新青安。沒有房租負擔,27歲以前,每個月可以存下收入的八到九成,加上父母贊助,才有能力付頭期款。面對40年的貸款,雖然是漫漫長路,但是他對於債務有不同的思考。小康說:「看到這幾年通膨的誇張,所以我就覺得,當通膨大於房貸率的話,感覺上債務會越來越小。」不過房仲業者邱廉証也提醒,雖然每個月還款金額較低,但是40年下來,多繳的利息就超過半間房子的價錢。失速的房價,到底要漲到何時?七月下旬多家銀行傳出限貸令,預期對新青安所適用的成屋將產生降溫作用。未來等到經濟放緩,加上房地合一2.0閉鎖的物件釋出後,房市就有機會修正。政府定調新青安立意良善,政策將持續到2026年。雖然各銀行祭出限貸令,但是買屋族可能轉往預售屋市場,可能造成預售屋和成屋不斷地向上比價,對真正的自住者來說,負擔只會越來越重。
專欄
苗栗苑裡市場重建,公民參與創造決策新模式!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苑裡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但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苑裡市場的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 百年市場遭祝融之災 遺跡保留見證歷史 今年3月,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鑾轎「粉紅超跑」進入苑裡市區,突然轉入市場重建工地停駕。很多鎮民深受感動,覺得媽祖賜福給重建過程不順的苑裡市場。 2018年中秋節前夕,一把大火,吞噬苗栗苑裡市場。(圖/獨立特派員) 苑裡市場的祝融之災,衝擊到攤商及鎮民的情感及生活,擾動了整個小鎮。苑裡鎮長劉育育也表示,苑裡菜市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疊好幾代的苑裡人,也因為這個市場而匯集、有情感的連結。 災後5年半,去年12月動工重建的苑裡市場基地,廢墟幾乎已清空,只剩零星的結構,及一些燒到焦黑的木架正在做最後清除。但有些老牆不但沒被拆除,還被小心地保護著,因為它們見證了過去百年市場的輝煌,也開啟了今日苑裡市場重建的故事。這些殘跡,於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很多在地人希望能保留遺址,為後代子孫留下觀光資源。 漫長重建之路 居民、攤商從中學習公民參與 但苑裡市場重建之路坎坷,一開始的重建案,由當時的鎮公所主導,但居民認為,4年期間進度延宕,屢次陳情。 這天,許多苑裡鎮民跟市場攤商,犧牲午休時間,特別來活動中心參加市場重建的工作坊。當年為市場重建奔走請願的劉育育,現在當上鎮長,找來執行市場重建案的建築師團隊,向鎮民和攤商報告議題提案,以便採納他們的意見。 鎮民和攤商分成幾個小組踴躍討論,他們大多不曾參與公共事務,更別說在其中表達己見,但為了家鄉市場,他們學著參與公共事務。(圖/獨立特派員) 這個工作坊和一般市場重建的會議及流程不一樣,它廣邀民眾參與討論。攤商充分表達做生意的需求,鎮民也能說出對市場的期待,他們和鎮公所、建築團隊進行直接的溝通交流。 負責的建築師陳恒文說:「從一開始一對一訪談,攤商在我面前要翻桌,到不接受我訪談。走到現在,有人說剛剛的議題我不滿意、我上去講,它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經過熱烈討論後,每人都可以用貼紙投票,自由選擇想要的方案,最後以多數決定案,回饋給建築師團隊施作。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決策過程更公開透明且周延,也讓鎮民自己決定,家鄉市場要蓋成什麼樣子。 中繼市場生意不如預期 重建過程面臨重重挑戰 為了讓市場保有故事性,目前市場工地擺了一個用災後木材搭成的屋架,還原舊市場的樣貌。但建築師陳恒文也表示,為了避免對歷史建築物造成損害,蓋新市場的時間,至少多兩倍到三倍以上。鎮公所承諾,新市場將於2025年完工,但在這之前,大家的生活怎麼辦呢? 距苑裡市場約300公尺處有個中繼市場,讓原市場內的攤商臨時進駐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中繼市場空間寬敞,還有油水處理設施,環境比一般傳統市場好。只是,自今年3月中繼市場落成至今,魚販上架的魚貨少了許多,一旁的熟食攤老闆娘,也在等客人上門。市場攤商甘小姐說:「沒什麼人潮,目前來買的都是一些老顧客。」 與其保留歷史建築,有攤商訴求趕快蓋好就好,縮短他們在中繼市場做生意的時間。尤其,中繼市場的乾貨區蓋在另一條街上,民眾採買不便,無法達到市場關鍵的結市群聚效應,大家生意都零星。其實,原有攤商遷進中繼市場的並不多,因為火災後,沒有及時蓋好安置的中繼市場,大家只能自尋活路。有些攤商先選擇在較熱鬧的路邊擺攤,就沒再進駐較沒結市的中繼市場,而有些攤商也早已找好店面另起爐灶。 因此有人擔心,就算新市場能如期完工啟用,未來招商可能會有問題;另外,攤商也關注新市場的使用規則,尤其苑裡市場和不少傳統市場一樣,有攤商將攤位加價轉租的問題。攤位的規格和位置,也是大多市場重建時,攤商最在意的事。 雖然重建過程困難重重,但這一把火也燒出了苑裡人的凝聚力,讓傳統市場這個公共設施,不只有買賣功能,更寄託了鎮民對家鄉的認同跟期待。苑裡市場浴火重生的故事,應該能給其他正在重建或轉型的傳統市場一些啟示。 黃郁婷/編輯
專欄
3年減少15%公有零售市場,沒落原因為何?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即使在購物管道多元、生活型態改變的今日,不少人已經不去傳統市場,但它的功能除了購物,還有人情味、在地特色、階級對話,甚至安置長輩、穩定社會等價值。不過台灣的傳統市場正在沒落中,而購物環境不佳、攤商後繼無人、經營型態過時等問題,是當今傳統零售市場共同面臨的難題。 傳統市場沒落中 人情味依舊無法取代 清晨,傳統市場的活力,喚醒一個都市,人們穿梭在攤位之間,從小就愛跟著媽媽逛菜市場的楊環靜,也在其中。走過琳瑯滿目的攤位,市場內可以聞到蔬果、海鮮或熟食的氣味,但讓他最眷戀的,是其中的人情味。 菜販顧攤忙碌,但看到熟客楊環靜,卻放下手邊工作噓寒問暖。(圖/獨立特派員) 人情味,讓楊環靜對菜市場產生一種歸屬感,他說:「有時候我們都覺得,來菜市場買東西的人,就是強調是便宜,其實不是,而是那個人情,它會產生信任,反而會不斷來支持你。」 不僅如此,菜市場的購物空間開放,是一個能讓各種社經背景的人們對話交流的公共空間。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舒楣說:「政治立場、族群、背景都不一樣的人,可是你們可能喜歡吃同一攤食物,你會有機會去反思,有一些對立和分化,也許不是不能夠調整或改變的。」 而現今傳統市場的景氣,攤商最敏感,出身魚販之家的林楷倫,看到菜市場最新鮮、在地的價值,卻也同時看到攤商們的經營困境。林楷倫家裡的魚攤收入,在近二十多年來驟減了一半以上,他也說:「我們缺乏行銷,沒辦法印在DM上跟人家講說今天魚特價多少。」 連鎖超市瓜分客群 菜市場的競爭力在哪裡? 黃婉玲是台菜專家,以傳承為使命從事烹飪教學。黃婉玲走進了傳統市場,攤商特有的客製化服務,讓經手無數食材的他,專情於傳統市場。攤商同時還是料理顧問,會提醒顧客如何保存食材,黃婉玲說:「不懂部位是什麼,你可以告訴豬肉攤,我要做什麼菜、用哪個部位比較好?」 這個台南百年老市,還留有日治時代建築,至今雖然歷經多次改建,購物環境卻仍有些不便。(圖/獨立特派員) 人情味老攤即將走入歷史,購物環境不佳、攤商後繼無人、經營型態過時等問題,是當今傳統零售市場面臨的難題。尤其今日,多元購物通路瓜分傳統市場客群,而大型連鎖超市環境明亮、舒適、整齊,回頭看傳統市場,競爭力令人憂心。 台中北區五權路一帶的中央市場,沿著階梯走到地下一樓賣場,映入眼簾的是許多關門大吉的店面。(圖/獨立特派員) 消費環境轉變,加上業者經營方式沒轉型,讓中央市場失去活力,市府決定拆除。距離拆除倒數一個半月,賣百貨服飾的陳老闆感到不捨卻也無奈。他說:「從民國66年做到現在,當成強迫自己退休啦!現在都網購的比較多,沒有生意的,這個傳統市場都完了。」 翻轉對菜市場的印象 傳統市場拚轉型!  傳統市場的未來,真的那麼悲觀嗎?近3年,台灣收了91個公有零售市場,占全國總數超過15%。傳統市場迅速沒落中,攤商們會期待什麼呢?來到嘉義市百年東市場,每一攤都有獨一無二的好口味,想吃什麼,這裡都能吃飽喝足,熟食攤占一半面積的東市場,是在地人的廚房。 在傳統市場沒落的趨勢中,嘉義東市場不僅屹立不搖,甚至異軍突起,活絡在地經濟。(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攤商仍有危機感,爭取經費改善環境,嘉義東市場自治會會長魏翠萍說:「美食區這邊很熱,一些民眾說通風設備不夠,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空汙。」通風不佳,不僅市場內的味道五味雜陳不好聞,天花板累積厚厚油垢,水泥地板汙漬也不少,影響觀感。 市場裡面有不少機車穿梭其中,也影響空氣品質和動線。嘉義東市場自治會副會長吳居穎說:「沒有辦法那麼容易能夠禁止機車騎到市場裡面,這附近沒有停車場,也沒什麼空位可以規劃機車停車格。」 為了提升競爭力,有些攤商因此特別翻新攤位門面來吸引消費者,新的廁所也正在建造中,一切的努力,只希望東市場能更美觀舒適。 傳統市場,是一個都市歷史、文化的縮影,也是地方基層經濟運作的核心,即使在購物管道多元的今日,它的存在仍有重要價值。想要能永續經營就必須要轉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設備老舊、環境不佳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政府編列了不少預算,想要協助傳統市場走出困境,究竟傳統市場能如何轉型?轉型過程又面臨那些挑戰?值得深入探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