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至今兩年多,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獨立特派員記者,在緬甸內戰未歇、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新南向挺進緬甸。透過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看看他們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 距離緬甸仰光15小時車程 獨立特派員前進偏鄉科峎! 金碧輝煌,閃亮耀眼,高度112米的緬甸仰光大金寺,為仰光市劃出最優雅的天際線。緬甸佛教徒高占總人口9成,而有2600年歷史的大金寺,塔身是由真金堆砌,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各國觀光人潮絡繹不絕。 但緬甸2021年軍事政變後,因內戰治安動盪,當地觀光業景氣急轉直下,遊客遠不及以往的一半,而緬甸人的生活,也同樣受到政變影響,持續改變著。 傅彩威和李路加是早年從中國雲南移居緬甸的華人後代,兩人婚後在小鎮的大街上開了家雜貨店。這裡的大街,看起來像60年前的台灣。不時有農用車開過,路面也沒有鋪柏油,是個樸實的小鄉村。這個小鎮是科峎,位在距離仰光至少15小時車程遠的山裡。 傅彩威和李路加,有感於科峎的落後,他們除了開雜貨店,還有博愛中小學創辦人的這個身分。這所學校成立8年了,校園的硬體設備非常克難,有的教室只是露天搭棚,還有教室只用竹籬笆當外牆。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坦言,我們不辦學,這些孩子沒機會讀書,要幫家長去工地裡做工。 雜貨店老闆娘傅彩威和丈夫李路加,共同創辦了華文學校博愛中小學。(圖/獨立特派員) 創辦人家族總動員 為貧困學童闢一條不同的路 傅彩威和李路加夫妻倆幾乎只靠雜貨店收入,撐起窘迫的學校。他們四處找資源,幾乎所有親戚都被總動員,只希望教育能為孩子們,翻轉困苦生活。 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分享,在招募老師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去外地讀書,回來就叫他教書,連親戚都叫來教書。 傅彩威姪女傅琳榮笑言:「傅校長是我姨媽,他讓我去幫忙教書,是強迫我們去,沒有薪水。學校實在是沒有老師,我弟回來也是被他拉過去。」 夫妻倆辦的,是華文學校。而他們辦學辛苦的原因之一,是華文學校獨立於政府緬文學校系統之外,政府並不支持。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專任教師陳鴻章解釋,在英國人殖民時代,鼓勵每個族群去做自己的事,那個時候華人就開始辦學校,傳承自己的文化。隨後軍政府掌權,把緬甸的教育緬化了之後,有一陣子也想要把華文學校給抹掉,但是導致華人更積極想要去維護自己的東西,所以才會看到今天有非常多的華文學校。 小型華文學校,資源大多不夠。有時連課本都缺乏。就像這黑白課本,是翻印自幾十年前台灣國立編譯館,編給台灣孩子使用的版本。(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青年新南向到緬甸 將激起什麼火花? 博愛中小學的師生們,欠缺課本、教師人力不足、硬體設備克難,但他們仍抱持著希望。因為在3000公里外的台灣,有一群志工正準備前往支援。 國際志工李依絨說明,這次自己跟夥伴準備華語文課程,像是有部首、看圖說故事,還有多元文化的課程,以及體育、藝術跟自然課程。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認為,緬甸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就是最常見的朗讀課文,作業方面最常見的則是抄課文。 前一晚深夜才風塵僕僕抵達科峎的台灣志工,雖然只睡了四個小時,但臉上掛滿笑容,在李路加的帶領下,開心地從學校門前的小路,走進了校園。而從志工走入校園開始,他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越高年級的學生人數越少。 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解釋,這邊的孩子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所以讀到六年級是大概是十六、七歲了。而且疫情期間不能讀書,有機會就要去打工,很多孩子都是這樣。 疫後,國中生遽減,國三甚至沒有人就讀,許多學生迫於家中經濟窘困,無奈輟學,這是台灣志工們沒有見過的事。台灣青年面對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差異如此大的科峎的孩子,將擦出什麼火花、又有多少令人揪心的故事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延伸閱讀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緬甸因為內戰,局勢動盪。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不僅長途跋涉,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好不容易才見到博愛中小學的學生。這樣的偏鄉學校,不僅硬體資源缺乏,師資更嚴重不足。而學生們大都窮苦,學習華文,如何成為他們改變人生、走出緬甸的重要契機? 台灣志工前進緬甸 為偏鄉孩子帶來希望 沿著險峻山路,台灣志工挺進緬甸偏鄉–科峎。途中,至少遇到六個哨站,軍警持槍攔車,粗魯地盤問許久,這是緬甸軍事政變,陷入內戰後才遇到的狀況。驚魂未定的志工,終於來到博愛中小學,幫學生上課。 緬甸政變之後,很多跟外國人相關的事,都變得非常敏感,李路加不但每天得寫兩次志工相關報告,還不時被地方官員盤問。(圖/獨立特派員) 從基礎開始,這堂課幫學生們複習注音,但這些學生,看起來比台灣同樣學注音的孩子年紀還要大。當地的孩子,因為家境問題比較晚開始上學,是很普遍的現象。博愛中小學教師李路加表示,這裡的孩子大多是年齡比較大了才開始讀書,通常讀到六年級時都已經是十六、十七歲了。 教室裡,男孩的年紀看起來像台灣國中生,卻才剛開始學習簡單的注音和成語。(圖/獨立特派員) 在過程中,學生們上課特別專心,因為當地的中文學校師資非常不足,教師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讓他們更加珍惜大學生志工的教學時間。博愛中小學校長傅彩威說:「緬甸的老師知識有限,有的只讀到六年級。」學校教師趙香玉也表示,自己是中專畢業,有很多字是不認識的。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有許多時候需要學長姐來教導學弟妹。緬甸華僑張世榮說:「三年級可能會來帶幼稚園、一年級,這樣的案例都有可能發生。」他也提到,這裡不像台灣會有師資證照考試,缺乏專業師資。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團長林語珊表示,台灣現在比較講求的創新教學方式,其實在當地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志工們的課程,給孩子們帶來許多驚喜。緬甸華僑張立宏說:「台灣老師可以帶來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的想法,他會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 孩子們畫出心裡怪獸的模樣、塗上喜歡的顏色。這不是美術課,而是情感表達課,藉由顏色認識情緒並學會傾訴自己的情緒。(圖/獨立特派員) 緬甸學生學華文 竟是翻轉人生的關鍵? 學華文對緬甸的孩子來說,或許是翻轉人生的關鍵。因為中國經濟崛起,加上近年緬甸局勢混亂,學生學華文,是要走出困境。 6歲就開始學華文的緬甸華僑傅琳榮,學校畢業後,在仰光找到了幫褲子批發商翻譯的工作。他因為懂華文,有了比同儕更好的工作機會。傅琳榮說:「市場全部都是緬甸人,然後老闆是中國人,他們語言不通,我們幫他們溝通。」他的薪水,比不會講華文的同業,足足多了兩倍多。 目前傅琳榮辭掉工作,暫時在自家店裡幫忙,店裡進貨量總是不少,母女倆時常要理貨。(圖/獨立特派員) 辭職後在家中經營的店裡幫忙的傅琳榮,不僅能協助媽媽和華人溝通,中文流利的他,將來也想直接去中國批貨,幫店裡創造更多利潤。因為懂華文,傅琳榮有機會走出政經局勢不穩定的緬甸,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選擇。 讀書能改變家庭生活?再窮也要讓孩子學習! 許多還在華文學校上課的學生們,早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來自貧苦家庭的仙美,每天歷經漫長的路途來到博愛中小學上課,已經中學二年級的他,很在意自己的學業是否落後。仙美家有四個小孩,但爸爸工作的報酬不多,要供給一家六口生活並不容易。 即使家裡再窮,仙美的媽媽也要籌錢讓孩子上學,他說:「給他們讀這些書,就是希望他們認識讀書的好,以後他們會掙錢,就不需要跟我們一樣挖地、種地、種玉米。」 身為大姊的仙美,責任感重,為了幫家裡,他課餘時間都得幫忙家務和農務。(圖/獨立特派員) 仙美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有著不錯的成績,善良懂事的他,對自己學華文之後要做什麼,已經有想法。仙美說:「想當老師教學生,把老師教的都教給他們。」倘若仙美有華文老師這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不僅能翻轉家庭生活,也能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窮困的孩子。 不過,緬甸有4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生活費每日不到台幣60元。而在科峎的家庭,苦,還有更苦。更苦的孩子,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黃郁婷/編輯